臺灣茶道杯的基本介紹
臺灣茶道杯的基本介紹
臺灣茶道杯是臺灣茶具業(yè)第一家也是唯一榮獲臺灣精品及設計優(yōu)良產品標志之泡茶具,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臺灣茶道杯的基本介紹,一起來看看。
臺灣茶道杯的基本介紹
榮標飄逸杯,源自臺灣茶道杯,自2007年駐足潮州,經(jīng)跨越式發(fā)展,已具規(guī)模。公司聘請高端專業(yè)技術人才,曾與國內外權威合研、開發(fā),擁有強大技術力量,產品不斷推陳出新?,F(xiàn)生產、銷售的產品:“飄逸多功能泡茶杯系列”,“飄逸多功能精品套裝”,“多功能泡茶壺系列”等,廣泛適用于:廣告禮品、企業(yè)宣傳、家庭用品等。因其美觀實用,質量上乘而風靡市場,深受消費者青睞。
榮標,以“精湛工藝、精美款式、精良品質、精心服務”,縱情演繹茶道杯的領域經(jīng)典。
臺灣茶道杯的特點
1.同一杯組可使茶葉、茶湯分離,并自動過濾,改善浸泡過久,茶味苦澀的缺點。
2.看得到茶湯,易於控制濃淡。
3.同一杯組可同時泡茶、飲茶,不必另備茶海、杯子、濾網(wǎng)。
即省茶葉,同量之茶葉,所泡出之茶湯比傳統(tǒng)茶壺多出一倍。
4.泡茶速度快,適合居家待客,可同時招待十余位朋友,不會有沖泡不及之尷尬。
5.辦公室自用,可將外杯當飲用杯,招待客人時,外杯當公杯。
6.便于旅游攜帶,只要帶本茶組,樣樣可享愛飲茶之樂。(PC茶組,整組摔不破)。
7.飄逸杯茶組不吸入異味,可保原茶香。
8.清洗容易,掏茶渣相當方便,只要把內杯向下傾倒,茶渣就掉出來,再倒進清水搖一搖,再倒出來即清潔。
臺灣茶道的茶藝介紹
根據(jù)文獻記載,茶在臺灣的出現(xiàn),最早應可追溯至西元17世紀以前,原住民便已有採野生山茶制茶飲用的習慣。但真正整體茶業(yè)的興盛,則主要還是18、19世紀間,由來自中國的移民如柯朝、林鳳池、張迺妙與張迺乾兄弟等從福建一帶逐步引進茶苗與技術,於臺灣北部瑞芳、木柵與中部鹿谷凍頂山一帶闢園植茶、制茶;之後,19世紀中葉,來自英國的茶商約翰杜德的寶順洋行首度將臺灣烏龍茶引介至海外并獲得巨大成功與口碑後,正式展開了臺灣百馀年以外銷為主的制茶史。
臺灣茶從烏龍茶、白毫烏龍茶(東方美人茶)、包種茶、包種花茶不斷變化,以迎合海外市場的需求。日治時期,在日本當局與茶商三井公司的刻意培植下,更從印度阿薩姆引進茶樹與制茶技術,大規(guī)模發(fā)展紅茶產業(yè);至1930年代,紅茶正式超越烏龍茶,成為臺灣茶業(yè)主要重心之一。二次世界大戰(zhàn)後,紅茶市場衰退,業(yè)者再先後引進中國炒菁綠茶以及日本蒸菁綠茶技術,開始生產綠茶與煎茶以供外銷。
直到1970~80年間,外銷萎縮,臺灣茶嘗試轉型為內銷,并舉辦茶比賽與各種推廣活動,帶動全民飲茶風氣,也使球型烏龍茶以及近年來的高山茶蔚成臺灣茶主流。
時逢臺灣整體經(jīng)濟與生活水準起飛時刻,人們對於生活與飲食享樂因而隨之有了新的探究與追求興趣,於是各地「茶藝館」紛紛成立,成為人們游憩生活里很重要的品茗空間。
追溯臺灣茶藝之所由來,其實最早應發(fā)源自中國廣東潮洲的「功夫茶」小壺泡。但傳至臺灣後,自70年代末葉起,經(jīng)由無數(shù)本地茶人、茶會、茶館的專注鉆研傳習延展,點滴融入了中國文人美學、佛教禪宗觀照、以至日本茶道思考與臺灣現(xiàn)代生活氛圍;到現(xiàn)在,已然轉化演繹成與本來源頭全然互異的一套包容極廣的飲茶與生活學問。
臺灣茶道杯的基本介紹相關文章:
1.茶道杯的使用方法
5.茶道使用杯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