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黃花菜的技術
種植黃花菜的技術
黃花菜(學名:Hemerocallis citrina Baroni;英文名:Daylily),又名金針菜、檸檬萱草,忘憂草,屬百合目,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近肉質,中下部常有紡錘狀膨大。那么下面一起來看看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黃花菜的種植技術,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黃花菜的種植技術
摺葉萱草 多年生草本,高30~65厘米。根簇生,肉質,根端膨大成紡錘形。葉基生,狹長帶狀,下端重疊,向上漸平展,長約40~60厘米,寬2厘米~4厘米,全緣,中脈于葉下面凸出。
花莖自葉腋抽出,莖頂分枝開花,有花數(shù)朵,大,橙黃色,漏斗形,花被6裂。蒴果,革質,橢圓形。種子黑色光亮。
植株一般較高大;根近肉質,中下部常有紡錘狀膨大。葉7-20枚,長50-130厘米,寬6-25毫米。
花葶長短不一,一般稍長于葉,基部三棱形,上部多少圓柱形,有分枝;苞片披針形,下面的長可達3-10厘米,自下向上漸短,寬3-6毫米;花梗較短,通常長不到1厘米;花多朵,最多可達100朵以上;花被淡黃色,有時在花蕾時頂端帶黑紫色;花被管長3-5厘米,花被裂片長(6-)7-12厘米,內(nèi)三片寬2-3厘米。
蒴果鈍三棱狀橢圓形,長3-5厘米。種子20多個,黑色,有棱,從開花到種子成熟需40-60天?;ü?-9月。
黃花菜耐瘠、耐旱,對土壤要求不嚴,地緣或山坡均可栽培。對光照適應范圍廣,可與較為高大的作物間作。黃花菜地上部不耐寒,地下部耐-10℃低溫。忌土壤過濕或積水。旬均溫5℃以上時幼苗開始出土,葉片生長適溫為15℃~20℃;開花期要求較高溫度,20℃~25℃較為適宜。
黃花菜的栽培技術
繁殖方式
分株繁殖
干黃花菜(4)分株繁殖是最常用的繁殖方法。一是將母株叢全部挖出,重新分栽;另一種是由母株叢一側挖出一部分植株做種苗,留下的讓其繼續(xù)生長。
挖苗和分苗時要盡量少傷根,隨著挖苗和分苗隨即栽苗。種苗挖出后應抖去泥土,一株一株地分開或每2~3個芽片為一叢,由母株上掰下。將根莖下部生長的老根、朽根和病根剪除,只保留1~2層新根,并把過長的根剪去,約留10cm長即可。
切片育苗繁殖
黃花菜采收完畢后,將根株挖出,再按芽片一株一株分開,除去短縮莖周圍的毛葉,已枯死的葉,然后留葉長3~5cm,剪去上端;再用刀把根莖從上向下先縱切成兩片,再依根莖的粗度決定每片是否需要再分。如果根莖粗壯,可再繼續(xù)縱切成若干條。這樣每株一般可分切成2~6株,多者可達10株。須注意,在分切時每個苗片都需上帶“苗莖”,下帶須根。分切后用50%多菌靈1200倍液浸種消毒1~2h,撈出攤曬后用細土或草木灰混合黃土拌種育苗。
扦插繁殖
黃花菜采收完畢后,從花莛中、上部選苞片鮮綠,且苞片下生長點明顯的,在生長點的上下各留15cm左右剪下,將其略呈弧形平插到土中,使上、下兩端埋入土中,使苞片處有生長點的部分露出地面,稍覆細土保護;或將其按30°的傾角斜插,深度以土能蓋嚴芽處為宜。當天剪的插條最好當天插完,以防插條失水,影響成活。插后當天及次日必須澆透水,使插條與土壤密接。以后土壤水分應保持在40%左右。約經(jīng)1周后即可長根生芽。入冬注意防寒。經(jīng)1年培育,每株分蘗數(shù)多者有12個,最少5個,翌年即可開花。
種子繁殖
在花開后10~60min進行人工授粉。黃花菜受精的適宜溫度為28~32℃,相對濕度為53%~82%。為防止天然雜交“串花”,可用線扎住花蕾。但不宜套袋,以免袋內(nèi)溫度過高。為了提高坐果率,還可從開花前2天起,每隔7~10d用0.1%的硼砂,或1:300倍液的磷酸二氫鉀,或2%過磷酸鈣,或1%尿素和氯化鉀等水溶液做葉面噴施,直至最后一批蒴果坐果后20天為止。黃花菜以主花序頂端分枝及第二分枝的結果率最高。從節(jié)位看,第一和第二果節(jié)的結果率最高。為此,對于第一至第四個分枝,可以保留1~4果節(jié)上的花蕾,主花序頂端分枝可保留第一和第二果節(jié)上的花蕾,其余的花蕾應疏掉,使養(yǎng)分集中于果實和籽粒。
栽培要點
1、合理密植。采用密植可發(fā)揮群體優(yōu)勢,增加分蘗、抽薹和花蕾數(shù),達到提高產(chǎn)量的目的。一般多采用寬窄行栽培,寬行60~75cm,窄行30~45cm,穴距9~15cm,每穴栽2~3株,栽植4.5萬~7.5萬株/hm,盛產(chǎn)期達150萬~225萬株/hm。
2、適當深栽。黃花菜的根群從短縮莖周圍生出,具有1年1層,自下而上發(fā)根部位逐年上移的特點,因此適當深栽利于植株成活發(fā)旺,適栽深度為10~15cm。植后應澆定根水,秋苗長出前應經(jīng)常保持土壤濕潤,以利于新苗的生長。
3、中耕培土。黃花菜為肉質根系,需要肥沃疏松的土壤環(huán)境條件,才能有利于根群的生長發(fā)育,生育期間應根據(jù)生長和土壤板結情況,中耕3~4次,第1次在幼苗正出土時進行,第2~4次在抽薹期結合中耕進行培土。
4、施肥。黃花菜要求施足冬肥(基肥),早施苗肥,重施薹肥,補施蕾肥。
冬肥(基肥)。應在黃花菜地上部分停止生長,即秋苗經(jīng)霜凋萎后或種植時進行,以有機肥為主,施優(yōu)質農(nóng)家肥3萬kg/hm、過磷酸鈣750kg/hm。
苗肥。苗肥主要用于出苗、長葉,促進葉片早生快發(fā);苗肥宜早不宜遲,應在黃花菜開始萌芽時追施,追施過磷酸鈣150kg/hm、硫酸鉀75kg/hm。
薹肥。黃花菜抽薹期是從營養(yǎng)生長轉入生殖生長的重要時期,此期需肥較多,應在花薹開始抽出時追施,追施尿素225kg/hm、過磷酸鈣150kg/hm、硫酸鉀75kg/hm。
蕾肥。蕾肥可防止黃花菜脫肥早衰,提高成蕾率,延長采摘期,增加產(chǎn)量;應在開始采摘后7~10天內(nèi),追施尿素75kg/hm。同時采摘期每隔7天左右葉面噴施0.2%的磷酸二氫鉀,加0.4%尿素,加1%~2%過磷酸鈣(經(jīng)過濾)水溶液,另加15~20mg/kg九二O于17:00后噴1次,對壯蕾和防止脫蕾有明顯效果。
黃花菜的病蟲防治
黃花菜主要病蟲害有 銹病、 葉枯病、葉斑病、 紅蜘蛛和 蚜蟲等。
銹病
銹病主要為害葉片及花莖,初侵染產(chǎn)生皰狀斑點,后突破表皮,破裂散出黃褐色粉末即病菌的夏孢子,有時很多皰斑合并成一片,表皮翻卷,葉面上鋪滿黃褐色粉狀夏孢子,皰斑周圍往往失綠而呈淡黃色,整個葉片變黃,嚴重時全株葉片枯死,花莖變紅褐色,花蕾干癟或脫落。病菌以菌絲體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第二代產(chǎn)生孢子借風雨傳播侵染,溫暖多雨條件有利病害發(fā)生,植株長勢弱,加重病害發(fā)生。栽種過密,通風不好,地勢低洼,排水不良以及施氮肥過多都使病害發(fā)生嚴重。
防治方法:
合理施肥,雨后及時排水,防止田間積水或地表濕度過大。
采收后拔薹割葉集中燒毀,并及時翻土;早春松土、除草。
采收 黃花菜藥劑防治。在發(fā)病初期,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50%代森鋅500~600倍液或40%稻瘟凈600~700倍液,每隔7~10天噴一次,連噴2~3次。
葉枯病
主要為害葉片,初侵染從葉尖開始呈現(xiàn)蒼白圓形小斑點,以后順葉邊緣逐漸向下擴展變黃褐色而干枯,濕度大時病部產(chǎn)生黑色霉狀物。病菌菌絲體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第二年產(chǎn)生的孢子借風雨傳播侵染。溫暖多雨條件有利病害發(fā)生,植株長勢弱,栽種過密,地勢低洼,排水不良等發(fā)病較重。
防治方法:常用等量式0.5%~0.6%的波爾多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進行葉面噴施防治,出現(xiàn)病害后7~10天噴1次,共噴2~3次。
葉斑病
主要為害葉片和花薹。葉片初生淺黃色小斑點,擴大后呈橢圓形暗綠色病斑,最后發(fā)展成梭形或紡錘形大斑,邊緣深褐色,中央由黃褐色變成灰白色,病斑四周有黃色暈圈;濕度大時,病斑背面有粉紅色霉層。干燥時易破裂,病重時全葉發(fā)黃枯死。花薹感病,癥狀與葉部相似,有時多個病斑愈合成長達10多厘米的凹陷病區(qū),病斑上常有較厚的淡紅色霉狀物,輕者影響花薹生長及花蕾形成,重者花薹折斷而枯死。病菌以菌絲體、分生孢子及厚垣孢子在病葉、薹稈和土壤中越冬,借風雨傳播。田間一般3月中下旬開始發(fā)病,是每年黃花菜發(fā)生最早的一種病害;4月下旬至5月中下旬發(fā)病最重,6月下旬停止蔓延。
防治方法:
農(nóng)業(yè)防治。選用抗病品種;合理施肥,增強植株抗病性;采摘后及時清除病殘體,集中燒毀或深埋。
藥劑防治。在發(fā)病初期,及時用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40%多·硫懸浮劑或36%甲基硫菌靈懸浮劑500倍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每隔7~10天噴一次,連噴2~3次。湖南省用三色粉(熟石灰、草木灰、硫磺粉20:10:1)在雨后噴撒,每畝45~60千克,兼有預防和治療效果。
炭疽病
主要為害葉片,從葉尖開始變成暗綠色,后變暗黃色,并向葉基擴展,病斑邊緣褐色,密生小黑點,嚴重時葉片枯死。病菌在病殘體上越冬,借雨水傳播,5~6月為害嚴重。
防治方法:在發(fā)病初期,及時噴灑1:1:100波爾多液、50%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
白絹病
主要在葉鞘基部近地面處,整株或外部葉片基部,開始發(fā)生水漬狀褐色病斑,后擴大,稍有凹陷,患部呈褐色濕腐狀。在病部產(chǎn)生白色絹絲狀物,蔓延至整個基部,甚至附近的土壤中也有白色絹絲狀霉層。潮濕時產(chǎn)生紫黃色菌核,后變茶褐色至黑褐色,油菜籽大小。受害葉片因水分和養(yǎng)分輸送受阻而變黃枯死。菌絲從外部葉片擴展到內(nèi)部葉片,最后使整株枯死。病菌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借風雨傳播;6月中下旬至7月中旬高溫高濕度條件下易發(fā)病。
防治方法:
采收后清園,減少越冬菌源。
藥劑防治。在發(fā)病初期,用50%多菌靈500~800倍液或70%托布津800~1000倍液每隔7~10天噴一次,連噴2~3次。
褐斑病
危害葉片,病部初生水漬狀小點,后變成淺黃色至黃褐色紡綞形或長梭形病斑,邊緣有一條非常明顯的赤褐色暈紋,再外層與健部交界處有一圈水漬狀暗綠色的環(huán)。病斑比葉斑病略小,一般為0.1~0.2厘米×0.5~1.5厘米,有時病斑愈合成不規(guī)則狀,后期病斑中央密生小黑點。病菌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借風雨傳播,一般發(fā)生在6~7月。
防治方法:在發(fā)病初期,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50%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噴灑。
紅蜘蛛
危害葉片,成蟲和若蟲群集葉背面,刺吸植株汁液。被害處出現(xiàn)灰白色小點,嚴重時整個葉片呈灰白色,最終枯死。
防治方法:用15%掃螨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73%克螨特2000倍液噴霧。
蚜蟲
蚜蟲主要發(fā)生在5月份,先危害葉片,漸至花、花蕾上刺吸汁液,被害后花蕾瘦小,容易脫落。
農(nóng)藥防治方法:用馬拉硫磺乳劑1000~1500倍液或樂果溶液噴灑。
生物防治方法:新鮮小辣椒研磨兌水直接噴殺。
特別注意:黃花菜鮮食地區(qū),因為新鮮黃花菜每天采摘直接售賣,發(fā)現(xiàn)花蕾有蚜蟲嚴禁使用農(nóng)藥噴殺,必須使用生物防治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