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倒伏的病因以及預防措施
水稻倒伏的病因以及預防措施
水稻倒伏是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中的一大危害,不僅影響產(chǎn)量,而且由于倒伏引起稻谷發(fā)芽,空癟粒增加,影響稻米品質,同時因收割困難,增加勞力成本負擔。今天學習啦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水稻倒伏的病因以及預防的措施。
水稻倒伏的癥狀
在水稻栽培過程中,經(jīng)常發(fā)生不同程度的倒伏,常見的有兩種:一種是基部倒伏,二是折稈倒伏,前者是水稻倒伏的主要現(xiàn)象。
水稻倒伏的病因
1、暴風雨影響,吹倒稻苗,因疊壓效應而倒伏。
2、施氮過多,莖稈細弱,抗倒能力差而誘發(fā)倒伏。
3、曬田不及時(過晚)、曬田程度不夠、田間經(jīng)常性灌水,土壤松軟,支撐能力差而倒伏。
4、病蟲害侵襲為害,如紋枯病或稻飛虱嚴重為害,形成倒伏。
5、植株品種本身過于高大(節(jié)間稍長)或莖稈細弱倒伏。
預防水稻倒伏的措施
選用莖稈粗壯、株型較矮、抗倒性強的水稻品種。
合理密植,協(xié)調好個體與群體關系,種植密度過大,倒伏機會也多,尤其是直播稻田,更要把握好播種量和田間分蘗苗數(shù)。
合理施肥,多施磷、鉀肥,施用硅肥,增強水稻抗倒性。氮肥不宜施用過多、過晚,以免倒伏。
及時開溝排水曬田,深泥田、爛泥田多曬、早曬、重曬,曬至腳踩不陷泥、田間開裂為度。淺沙田則勤曬、輕曬、多次擱水。
暴雨來臨時,要開溝排水,使田泥不發(fā)軟,并常觀察動態(tài)。一旦有倒伏,可以人為扶起來,2-3蔸一叢并用稻草攔腰扎穩(wěn)。
水稻倒伏是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所以在生產(chǎn)中應綜合應用技術,不能光依賴某一個措施期許達到理想效果,重點要在品種選擇、肥水管理、生長調控上著力。
搞好病蟲害的綜合防治,杜絕因害成災。
搞好生長調控,縮短莖節(jié)間長度,使水稻重心降低,莖稈健壯,根系發(fā)達,提高抗倒性。秧苗一葉一心期噴施15%國光多效唑90--100克/畝,也可以在浸種時用5%烯效唑1500-2000倍液浸種15-16小時,高稈易倒品種可以用800-1000倍液浸種,培育健壯矮化秧苗。
分蘗期結合防治鉆心蟲,畝用15%國光多效唑(也可在緩苗后與肥撒)20-30克(高稈品種可以加量為30-50克/畝)一同噴霧,可以矮化禾苗,發(fā)根數(shù)量增多,白根占比多,快速增加分蘗?;蚍痔Y期畝用鄭氏水稻小胖墩40-60克兌水噴霧。
封行—拔節(jié)前期,結合防病治蟲,畝用鄭氏水稻小胖墩40-60克(高稈易倒伏品種還可以適當增加用量)兌水噴霧。
通過秧苗(或種子)、分蘗期、拔節(jié)前這三次處理,可以明顯矮化水稻,株高降低10-15厘米甚至更多,莖稈健壯,根系發(fā)達,增強抗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