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好馬不吃回頭草
在古代良馬日行千里,如果中途稍有耽擱的話,就會達不到目的,更別說回頭了,那么為了方便大家,下面給大家分享關于為什么好馬不吃回頭草,歡迎閱讀!
為什么好馬不吃回頭草
良驥走出馬廄奔向寬闊無垠的草原,一眼便能瞥見鮮美可口的嫩草,于是就沿著一條選定的線路吃下去,直吃到肚大腰圓地把“家”回,而絕不會東啃一嘴,西吃一口,丟三落四地再回頭去補吃遺漏的嫩草。換句話說并不是所有身后的草都不好,也并不是所有眼前的草都是好草,只是良驥會很仔細吃掉眼前的草,就沒有‘回頭草’而言了。
“好馬不吃回頭草”是一句諺語,比喻有志氣的人立志以后,即使遭受挫折,也決不走回頭路。這句話的下一句是“浪子回頭金不換”。
古時候有一個姓金的大戶人家,年過半百才有了一個寶貝兒子,取名為金不換。因為家人的過分溺愛,這個孩子小時候就不學無術,長大后更是揮金如土,敗光了家里的所有財產。后來在母親的引導和教誨下,金不換才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最后成功改邪歸正。
因此,這兩個句子放在一起并相互對立。上一句提醒人們不要回頭。后一句話警告要回頭。看來矛盾實際上是不矛盾的。上半句我們大多數(shù)都可以做到,下半句卻是精華之處,卻鮮為人知。有幾個人可以做到這一點,令人深思。在句子的后半部分,我們犯錯了就要改,但這是一個過程,也需要一個能引導我們回到正確道路的人,所以這是發(fā)人深省的。
為什么好馬不吃回頭草下一句
好馬不吃回頭草
所謂的好馬不吃回頭草,我們從字面上來解釋的話,就是一匹良馬,在廣袤的草原上,在選擇自己的口糧的時候,并不是隨意啃食,而是沿著一個方向,有規(guī)律的進行進食。對于自己吃過的草地,并不會選擇回過頭來再重新的進食一遍。如果說回頭的話,很有可能會打破原有的前進路線,同時也會對自己吃過的草,無形之中也將會是一種破壞。簡單的一句話,其實也蘊含了眾多的道理在其中。
這就好比一個人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按照原定的路線進行前進。如果東看看,西看看,左顧右盼的話,很容易又讓自己回到了起點,這樣的話,就會讓自己停滯不前。得不到應有的收獲,讓自己受到一些損失。一個人的堅持,尤其是認準了一件事,就應該心無旁騖地堅持下去。只有這樣,或許才能看到光明,才能走向成功。
舉個簡單的例子,三國時期的隆中對便是一個很好的案例。諸葛亮與劉備的隆中對,讓劉備找到了人生方向。赤壁之戰(zhàn)的發(fā)生,讓劉備的人生得到了質的飛躍。終于有了屬于自己的地盤,同時占據(jù)荊襄,并且以此為戰(zhàn)略根據(jù)地,收復川蜀之地。按照既定的路線的規(guī)劃,劉備最終創(chuàng)建了屬于自己的蜀漢帝國。這也在無形之中告訴世人,堅持才會贏,認真踏實地做好一件事,只有具有專注的精神,走向成功是早晚的事情。如果說劉備在當時三心二意的話,不按套路出牌,那么等待他的也終將會是歲月的蹉跎,抱憾終生。
浪子回頭金不換
好馬不吃回頭草的下一句便是浪子回頭金不換,人們只知道上半句的精彩,其實下半句才是最為精華的部分,只不過很少有人知道。這兩句話, 一般情況下,都是單獨分開講出來的。其實浪子回頭金不換這句話,還有一個歷史小典故。
說的便是有個叫做金不換的人,因為自己的父親老來得子,取名金不換。但是作為家中的獨子,長大后的金不換敗光了家中的基業(yè)。最終成為了一名乞丐。但是在妻子的感召之下,最終幡然醒悟自己的過錯,改正了自己曾經的浪蕩行為,最終勤勉好學為家操勞。也因此金不換這個人的事跡,被人們廣泛流傳,也因此成為了眾人勵志的典范。
不得不說的是,浪子回頭金不換這句話,其實也同樣闡述了一個道理,一個人如果是真心想要悔過,自然也是需要很大的決心的。只要意志堅定,定然會讓整個人改變原有的狀態(tài),走向成功也是早晚的事情。我們通俗意義上來講的話,就是在說一個人在改邪歸正之后的行為,其實是相當?shù)碾y能可貴的。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但是一個人真的能夠有恒心去選擇改變的話,那么這個人不僅值得贊揚,同時這種精神也是大家需要學習的。世上本就沒有好人壞人之分,只不過在某種特定的時刻,做出了許多錯誤的事情。更多的則是需要自己去學會改變,最終讓大家耳目一新。
結語:
其實在我們每個人的一生中,都會有犯糊涂的時候,但是有句老話說的挺對,知錯能改善莫大焉,說的便是這個道理。老祖宗留下來的話語,他們通過一些通俗易懂的句子,告誡后人。人的一生當中,認準的事情就應該堅持下去,而不是三心二意的四處觀望。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量變達成質變的過程,才是最好的結局。不要怕犯錯誤,失敗是成功之母,也便是浪子回頭金不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