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中暑如何急救_必學急救措施
炎熱的夏季,氣溫高,太陽猛烈,稍微不注意就很容易中暑,尤其是長期暴露在高溫的人群,那么你知道高溫中暑后如何急救嗎?跟著學習啦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高溫中暑急救措施
1、移:迅速將病人移至陰涼、通風的地方,同時墊高頭部,解開衣褲,以利呼吸和散熱。
2、敷:可用涼濕毛巾敷頭部,或冰袋、冰塊置于病人頭部、腋窩、大腿內側處。
3、促:將病人置于4攝氏度水中,并按摩四肢皮膚,使皮膚血管擴張,加速血液循環(huán),促進散熱。待肛門溫度降至38℃,可停止降溫。
4、浸:將患者軀體呈45度浸在18攝氏度左右井水中,以浸沒乳頭為度。老年人、體弱者和心血管病患者,水溫不宜過低。
5、擦:同時用毛巾擦浸在水中的患者身體,把皮膚擦紅,一般擦15—30分鐘左右,即刻把體溫降至37℃—38℃,大腦未受損者至迅速清醒。同時及早與醫(yī)院聯系,進行及時搶救。
預防高溫中暑的方法
1、出行躲避烈日
夏日出門記得要備好防曬用具,最好不要在10點至16點時在烈日下行走,因為這個時間段的陽光最強烈,發(fā)生中暑的可能性是平時的10倍!如果此時必須外出,一定要做好防護工作,如打遮陽傘、戴遮陽帽、戴太陽鏡,有條件的最好涂抹防曬霜;準備充足的水和飲料。此外,在炎熱的夏季,防暑降溫藥品,如十滴水、龍虎人丹、風油精等一定要備在身邊,以防應急之用。外出時的衣服盡量選用棉、麻、絲類的織物,應少穿化纖品類服裝,以免大量出汗時不能及時散熱,引起中暑。老年人、孕婦、有慢性疾病的人,特別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在高溫季節(jié)要盡可能地減少外出活動。
2、別等口渴了才喝水
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因為口渴已表示身體已經缺水了。最理想的是根據氣溫的高低,每天喝1.5至2升水。出汗較多時可適當補充一些鹽水,彌補人體因出汗而失去的鹽分。另外,夏季人體容易缺鉀,使人感到倦怠疲乏,含鉀茶水是極好的消暑飲品。
3、保持充足睡眠
夏天日長夜短,氣溫高,人體新陳代謝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勞。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腦和身體各系統都得到放松,既利于工作和學習,也是預防中暑的措施。最佳就寢時間是22時至23時,最佳起床時間是5時30分至6時30分。睡眠時注意不要躺在空調的出風口和電風扇下,以免患上空調病和熱傷風。
4、謹防情緒中暑
在正常人群中,約有16%的人在夏天會發(fā)生“情緒中暑”。夏天持續(xù)的高溫天氣,使人變得心煩氣躁、情緒低落、食欲不振、思維紊亂、行為異常等。“情緒中暑”的表現有:特別粗心,如打翻熱水瓶等引起燙傷意外;上班提不起精神,容易激動或情緒低落,不能靜心思考;肝火也隨著氣溫往上躥,常因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釀成禍端,“情緒中暑”可能衍生灼傷、心律失常、血壓升高等意外。因此,在炎炎夏天,市民除了要做好防高溫中暑的準備,還要注意調節(jié)心理和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日常生活應勞逸結合,清淡飲食,多飲水以調節(jié)體溫,多吃清火的瓜果蔬菜等,給心情也降降溫。
中暑的表現
專家指出,按病情的程度和表現特點,中暑一般可分為三類。
1、是先兆中暑,表現為口渴、頭暈、耳鳴、胸悶、心悸、四肢無力等癥狀。出汗但不多,體溫可略有升高,發(fā)熱可能在37.5℃左右。如能及時離開高熱環(huán)境,經短時間休息后癥狀即可消失。
2、是輕度中暑,既有先兆中暑癥狀,同時又表現為面色發(fā)紅、皮膚灼熱等現象,并伴有惡心、嘔吐、大量出汗、皮膚濕冷、血壓下降等癥狀。發(fā)熱往往達38.5℃。輕度中暑者經治療后,一般4-5小時內可恢復正常。
3、是重度中暑,大多數情況是在高溫環(huán)境中突然昏迷。此前常有頭痛、麻木與刺痛、眩暈、煩躁或精神錯亂、肢體抽搐等,皮膚灼熱而緋紅,體溫常在40℃以上。
易中暑人群
1、老年人由于皮膚汗腺萎縮和循環(huán)系統功能衰退,肌體散熱不暢,容易中暑。要保證每天不低于7小時的睡眠,調整飲食保護脾胃,不要多吃辛辣食品,要常吃清淡食物。由于天熱汗多,因此補水顯得很重要,每天要補充至少2500毫升的水分。
2、孕產婦因為懷孕或產后體力消耗大,身體虛弱,如果逗留在通風不良、溫度較高的室內,就容易中暑。衣著應涼爽寬大,多吃新鮮蔬菜、新鮮豆制品。經常用溫水擦洗,不要盆浴。不要因為過于貪涼而導致感冒發(fā)生,此外要保證睡眠。
3、嬰幼兒的各系統發(fā)育不夠完善,體溫調節(jié)功能差,皮下脂肪又比較多,對散熱不利。嬰幼兒應穿薄的棉質單衣,如果流汗要馬上擦干,盡量不用電扇或冷氣。外出戲水前應選擇不含香精、防曬系數低于15的防曬乳液外擦。室內外溫差不要太大,室溫不低于25℃。冷氣房內最好放一盆水,以免干燥。
4、炎熱天氣會使心血管病患者的交感神經興奮,加重心血管的負荷。尤其是心臟功能不全的,他們體內的熱量不能及時散發(fā)而積蓄,所以容易中暑。
5、糖尿病患者的機體對內外環(huán)境溫度變化反應遲鈍,雖然熱量已經積蓄在體內,但病人的自覺癥狀卻出現得較晚,易引起中暑。
6、患一些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因為細菌或病毒性感染可以使人體產生內源性致熱原,讓機體產熱加速。炎癥還能使機體釋放出一些物質,使血管痙攣收縮,更不利于散熱而容易中暑。
7、營養(yǎng)不良的人因為營養(yǎng)素的缺乏使血壓下降,反射性地引起血管的收縮。他們還容易反復腹瀉,導致脫水和電解質紊亂而中暑。
8、服用抗組織胺藥、抗膽堿藥、安眠藥等的人也會產生血管收縮,使體溫調節(jié)中樞發(fā)生障礙,容易中暑。
9、夏日發(fā)生中暑的多是一些打工者。其勞動強度大,工作時間過長,生活環(huán)境惡劣,房間悶熱不通風,營養(yǎng)差是引起中暑的主要因素。
10、胖子脂肪多、體內的熱量很難被及時排除,故胖子頗受中暑的親睞。
11、長期熬夜或者睡眠不足的人,其心肺功能往往也較差,從而排汗受阻、引發(fā)中暑。
12、劇烈運動者高溫高熱的天氣劇烈運動,因為運動量越大、體內產生的熱量越多,也容易引發(fā)中暑。
13、腹瀉的人腹瀉會使體內水分流失過多,進而導致身體缺水、誘發(fā)中暑。
14、不愛出汗者。高溫天氣體內的熱量主要通過皮膚汗腺的排汗來完成,如果一個人不怎么流汗,雖然皮膚干凈清爽了,但卻更容易中暑。
看過高溫中暑急救措施的人還會看:
1.高溫中暑急救措施
2.中暑后急救措施
4.高溫中暑急救方法
5.中暑后的急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