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教徒人數(shù)最多的宗教是
世界有48億宗教徒?據(jù)1997年最新統(tǒng)計,全球人口為58億9248萬,其中宗教信徒約占81%,也就是說有近48億人有宗教信仰。世界教徒人數(shù)最多的宗教是哪個呢?下面是學習啦小編整理的界教徒人數(shù)最多的宗教是,歡迎閱讀。
世界教徒人數(shù)最多的宗教是:
是一種信仰一神和天國的宗教,發(fā)源于中東以色列地區(qū)。在人類發(fā)展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中世紀的歐洲地區(qū))。近代以來,雖然經(jīng)歷了宗教改革、科學革命和工業(yè)革命的沖擊,仍然具有廣泛的影響,在歐美地區(qū)被普遍信仰。基督徒相信人類具有原罪,而耶穌作為神(天主或稱上帝)唯一的兒子(圣子),通過犧牲自己為人類的救主(彌賽亞,即基督)。與伊斯蘭教、佛教并列為當今三大世界性宗教,提倡的是上帝的愛,救贖人類的罪和靈魂體。
宗教信仰
教義
一詞的英文寫作“Christianity”,由基督徒“Christian”加抽象詞“-ity”組成,原型來自拉丁語的“Christianus”,系天主教會在5世紀后用來形容包括阿里烏派在內的“廣義基督徒”名詞。而“the Christian religion”(基督宗教)、“Christianism”(基督主義)、“the Christian world”(基督世界)三個近義詞,則是在21世紀全球一體化背景下,一種基于基督信仰或《圣經(jīng)》原教旨主義的政治傾向。
的信仰核心是耶穌,主要經(jīng)過初期保羅的信仰化、約翰的神學化、彼得的教會化,米蘭赦令后君士坦丁一世的宗教化與政治化、狄奧多西一世的國教化與世俗化,還有宗教改革后馬丁·路德、約翰·加爾文至今的一系列現(xiàn)代化或復古化。而君士坦丁主持的首屆大公會議,以及整編的官方教義,則被學術界視作基督多神教成為社會主流的里程碑。其中主要包括:
按世界會聯(lián)合會的標準,合法的基督接受三位一體理論,以及“耶穌是唯一的救主”兩條基本原則。[1]
教規(guī)
耶穌強調自己不是為了廢除律法《十誡》和先知,而是完成及完善,所以的戒律是在原有框架補充而來。耶穌強調即使天地被廢除的一天,也不可廢除自己律法的一筆一劃,而是要完善它。強調無論什么人廢除,又讓別人跟著做的,到了天國都要為小的;相反無論什么人遵從,又讓別人跟著做的,到了天國都要為大的。強調“義”不能勝過文士和法利賽人的人,不能進天國。
國際影響
政治
是聯(lián)合國常任理事國的美國、俄羅斯、英國、法國最大的宗教,也是中國(大陸)的第三(舊教)、第四(新教)宗教。該教在世界最發(fā)達國家組成的八國集團(G8)與經(jīng)濟大國二十國集團的19個國家及1個聯(lián)盟里,是日本以外的7個發(fā)達國家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加拿大、俄羅斯,與其他6個經(jīng)濟大國的阿根廷、澳大利亞、巴西、墨西哥、南非以及歐盟13個國家的最大宗教,在印度尼西亞、韓國及中國3國也是主要宗教之一。
完全基督徒組成的國家及地區(qū)是羅馬天主教會的梵蒂岡,以及基督復臨安息日會(新教)的皮特凱恩群島。法定唯一國家宗教或政治面貌的15個主權國家包括羅馬天主教會的梵蒂岡、阿根廷、玻利維亞、哥斯達黎加、薩爾瓦多、列支敦士登、馬耳他、摩納哥,以及東正教會里希臘教會的希臘、亞美尼亞宗徒教會的亞美尼亞、格魯吉亞正教會的格魯吉亞、埃塞俄比亞正教會的埃塞俄比亞,還有新教安立甘宗里英格蘭教會的英格蘭、路德宗里丹麥教會的丹麥與冰島教會的冰島、挪威教會的挪威。
根據(jù)2000年代最后一年統(tǒng)計,信仰該教人口最多的地區(qū)是歐盟,人口在3.43億以上;不包括歐盟的十個國家則是美國、巴西、墨西哥、俄羅斯、菲律賓、尼日利亞、剛果(金)、中國(大陸)、埃塞俄比亞、意大利,人口分別在2.4億和0.54億之間。千萬以上人口比例最高的十個國家是希臘、厄瓜多爾、委內瑞拉、哥倫比亞、贊比亞、羅馬尼亞、瓜地馬拉、波蘭、剛果(金)、墨西哥,不信比例在3%以內。不信比例在10%以內的一共52個。整體信仰人比例在50%以上的廣義國家126個,包括美國;其他71個比例在50%以下的屬于非基督,包括5%的中國。
截止2014年,全球總人口72億746萬,廣義基督徒23億7561.9萬,注冊22億6582.4萬,參加禮拜者15億7123.5萬;增長率1.32%,繼續(xù)保持第一大宗教地位,但不及伊斯蘭教1.81%增長率。全球總人口48億3184.1萬不信該教,包括伊斯蘭教的穆斯林16億6072.9萬、泛印度教徒10億19.3萬、無宗教信仰者6億8300萬、佛教徒5億1359.3萬、民間信仰華人4億3641.3萬、民間宗教信仰者2億5067.2萬、無神論者1億3653.3萬、新興宗教6366.9萬、錫克族2551.1萬、猶太教徒1406.4萬。其中羅馬天主教會12億1995.2萬,東羅馬正教會2億7996.1萬,更正派教會4億4144.4萬及圣公會9226.8萬,獨立或小眾的更正派教會、正教會、天主教會等4億770.3萬,未分類1億979.5萬。
1927年至今,登上過《美國時代周刊:年度風云人物)封面的基督宗教人士,包括天主教會教宗若望二十三世(1962)、若望·保祿二世(1994)、方濟各(2013)。獲得過諾貝爾和平獎的宗教人士,包括信義會普世教會合一運動領袖納坦·瑟德布盧姆、衛(wèi)理公會青年會領袖約翰·瑞利·馬特、浸信會人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圣公會人權運動領袖德斯蒙德·圖圖,以及天主教會人道主義工作者喬治·皮爾、加爾各答的德肋撒(特蕾莎修女)、西門內斯·貝洛。
2008年,梵蒂岡教宗領銜的天主教會信徒被伊斯蘭教遜尼派穆斯林取代,遜尼派穆斯林成為全球政治人口第一大的單一族群,退居第二。而在歷史上,以英國、美國為首的新教國家或俄羅斯為首的東正教國家,也習慣以新教徒、東正教徒與天主教徒的比例來判斷內政是否受梵蒂岡影響和控制。美國第一位天主教徒總統(tǒng)約翰·肯尼迪從競選到當選,就貫穿著非議和不信任。是為天主教陰謀論。
哲學
基督徒譜系圖(天主教會)因早期的宗教化需求,所以根據(jù)亞里士多德為首的古希臘文明,構建了一整套唯心主義哲學及科學理論體系,成為西方世界的學術權威,瓦解了羅馬帝國的奴隸制社會,使歐洲在中世紀進入肉體上相對自由的封建制社會。日耳曼、法蘭克、盎格魯為首的原始民族政治家,通過普及基督入文明。但受大環(huán)境的局限,當局者也禁錮和打壓過教會內部培養(yǎng)的日心說先驅哥白尼、伽利略,并對激進的布魯諾處以了火刑;還有加爾文宗處以火刑的塞爾維特。成為教科書里封建傳統(tǒng)、阻礙科學發(fā)展的反面教材。
隨著科學發(fā)展,理論和假說得到實際證實和社會的認可,歷史上被認定為危害社會穩(wěn)定的冤案被教會陸續(xù)平反。也出現(xiàn)了天主教會神甫、現(xiàn)代遺傳學之父的孟德爾和宇宙大爆炸理論之父的喬治·勒梅特;加爾文宗新教長老教會長老的電力工業(yè)之父邁克爾·法拉第和牧師的斯特林發(fā)動機之父羅伯特·斯特林。
根據(jù)21世紀《自然》雜志抽取自美國1000位物理學家、數(shù)學家的調查結果統(tǒng)計,39位相信有神。而科學家們對的態(tài)度也分為新教公理會信徒,后為擺脫宗教對創(chuàng)意的禁錮而退教的托馬斯·愛迪生;本不信教,但因科學理論遇到瓶頸,而借宗教尋找真理的艾薩克·牛頓。
但基于圣經(jīng)的創(chuàng)造論,新教福音派、基要派、自由派(右派)及傳統(tǒng)的大公派、正統(tǒng)派,都在不同程度上制約和反對進化論、克隆技術、腦科學、同性戀、墮胎合法化、離婚在內的文化普及,成為與自由主義相對的西方保守主義代名詞。
文明
建筑領域
中世紀,西歐各國開始批量興建天主教堂和修道院,11世紀羅馬式建筑、12世紀哥特式建筑、15世紀文藝復興式的大教堂,成為歐洲建筑史和教會建筑史并行發(fā)展的特殊時期,以及歐洲古典文化和城市象征的一部分。新教的“無形的教會”[Unsichtbare Kirche]理念,也影響到“包豪斯之父”沃爾特·格羅佩斯為首的近代建筑家建筑風格;東歐的東正教會則依托于拜占庭式建筑自成一派,后又融入了西歐的新古典主義在內的建筑元素。而最初用以接待旅客、照顧傷者和瀕死者的修道院,則成為醫(yī)院的原型。
美術領域
早期美術,即天主教會美術,是建立在古羅馬美術的基礎上發(fā)展而來。相比古羅馬美術的寫實風格,基督更注重寫意。中世紀,教會的教堂成為美術的最大發(fā)揮平臺,圣人肖像畫和圣傳被畫成壁畫、繪畫,并成為嵌入窗戶的彩色玻璃、圣像、祭壇以及各式各樣被擺放的圣器。而祈禱書在內的插畫,也在歐洲美術史上占據(jù)重要位置。12世紀文藝復興,融入基督他宗教文化的作品陸續(xù)面世,并在13世紀后半葉得到公認。直到一度廢除的羅馬帝國世俗美術再次復興取代基督成為主流。而東方教會出于維護正統(tǒng)教義的一部分,對圣象在內的美術品沿用古典樣式,直到文藝復興,以及18世紀俄羅斯正教會為首的教會,也開始在抽象派作品融入寫實派風格。
音樂領域
音樂藝術作為禮拜的一部分,發(fā)展成為獨特的基督風格。最早由使用高低重音和希臘語為通用語的希臘教會[東正教],整理出8套教會旋律[gregorian mode],又將祈禱文全部以韻文形式書寫,確立了圣句的詠唱體系,并影響到后來拉丁教會[天主教]的額我略圣歌[格里高利圣詠]。公元9世紀,拉丁教會在單旋律的額我略圣歌加入奧爾加農(nóng)聲部,創(chuàng)立雙旋律的復調音樂體系,又將口耳相傳的旋律以樂譜形式記錄下來,帶動了使用五線譜的記譜法、和聲法、對位法在內的音樂理論發(fā)展。西方基督風琴的偏愛,也讓大型風琴迎來全勝時期。而東正教會出于正統(tǒng)教義,以不使用樂器的拜占庭圣歌自成一派,又在傳入俄羅斯以后發(fā)展出一套無伴奏音樂體系,并使用紐姆記譜法和鉤記號[Крюки]記錄旋律。
文學領域
中世紀民間流行起圣人們的傳說故事,13世紀由天主教會主教雅各伯·霍拉金[Iacobus a Voragine]編入《黃金傳說(Golden Legend)》出版,對其后的歐洲文學影響重大。而基督在圣經(jīng)福音書提到的耶穌受難,以及承繼于猶太教《希伯來圣經(jīng)》(舊約)的創(chuàng)世紀、諾亞方舟、摩西出埃及記、眾士師的年代記在內的故事,也成為約翰·彌爾頓的《失樂園》、奧斯卡·王爾德的《莎樂美》、但丁的《神曲》、歌德的《浮士德》、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馬佐夫兄弟:大審問官》為首文學家作品的創(chuàng)作中心或靈感來源。而由圣奧斯定、依納爵·羅耀拉為代表的基督也帶動了回憶錄文學體系。
世俗
影響人類歷史文明進程的百大人物里,75位出身。其中早期基督、天主教會31位、俄羅斯正教會4位,宗教改革后的新教安立甘宗13位、路德宗5位、加爾文宗10位、其他6位,以及神體一位論2位、詹森主義1位。實際從事宗教活動的包括創(chuàng)始人拿撒勒的耶穌(3)、民間信仰化的保羅(6)、宗教化的君士坦丁一世(26);宗教改革領袖馬丁·路德(23)、約翰·加爾文(55)。天主教會教宗烏爾班二世(50)、奧斯定會創(chuàng)始人圣奧斯定(53)、奧地利神父孟德爾(59);10位候補人物還包括天主教會的托馬斯·阿奎納。
近代以來在主體信仰路德宗的諾貝爾獎開辦國瑞典、挪威,自1901年到2000年間的100年,基督徒獲得過物理與化學65.3%,醫(yī)學62%,經(jīng)濟54%,文學49.5%??傆嫷锚務?54人,包括423個獎項,占65.4%。其中政治傾向同屬新教的人,獲得210項,占32%。無特別政治傾向或宗派不詳者133項,占20.3%。另有天主教會11.6%,東正教會1.6 %。截至2010年代,累計超過850人獲獎。而約占世界人口1/3的基督徒,獲得了1/2的獎項。但不及猶太教20%的比例。
主要節(jié)日包括圣誕節(jié),原為羅馬神話中太陽神阿波羅的生日,基督化后改為紀念耶穌;復活節(jié),紀念耶穌的復活,象征重生與希望;受難節(jié),紀念耶穌被釘死于十字架上;升天節(jié);圣灰節(jié)。還有天主教會和東正教會的圣神降臨節(jié)、圣母升天節(jié)、命名日;北美洲的感恩節(jié)。
看了世界教徒人數(shù)最多的宗教是的人還看了:
1.基督詞3篇
2.最全基督詞
3.基督贊美主持詞
7.基督微博語錄
8.基督徒名人格言
9.天主教和基督別
10.基督會主持詞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