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自主創(chuàng)業(yè)成功事例
或許,90后這一代是嬌貴的一代,他們從小就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但是也有些早早學會了獨立,開始了自主創(chuàng)業(yè)。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90后自主創(chuàng)業(yè)成功事例相關文章。
90后自主創(chuàng)業(yè)成功事例:
大二男生自做手工藝品5萬元開女士精品店入2萬
男生做的手工藝品竟讓眾多女生自嘆不如,還被女生們瘋狂搶購,在武漢工商學院,工商管理專業(yè)大二男生柯焱因此成為名人(如圖)。最近,憑借打工、眾籌得來的5萬塊錢,柯焱在學校附近開辦的女生精品店,在黃家湖大學城周邊已小有名氣。
黑色襯衫搭配休閑褲,再加上一副黑框眼鏡,柯焱是同學眼中標準的文藝青年,而最讓大家驚嘆的是他做手工藝品的好技術。
大一入校,面對眾多社團招新,柯焱就對桌上擺滿手工藝品的手工社感興趣,很快成為少有的幾個加入手工社的男生之一,一有機會就找學姐學手工,從最簡單的紙花、塑花、絲網花,到用串珠勾勒動物、卡通人物形象,用竹簽、筷子等日常用品制作埃菲爾鐵塔、吉他等。
柯焱表示,他從小喜歡做手工,加入社團后他從最簡單的紙花、塑花、絲網花做起,到用串珠勾勒動物、卡通人物形象,后來還用竹簽、筷子等信手拈來的物品創(chuàng)作埃菲爾鐵塔、吉他等,期間他挑戰(zhàn)了對男生來說最難的針線活,自己裁制了一款6寸大的不織布蛋糕……一年多時間里,柯焱做了100多個各種手工藝品。
柯焱表示,因為經常和女生一起討論手工藝品的制作,他發(fā)現具備文藝氣息、獨一無二的手工藝品最受女生歡迎,同時精品店裝飾也采用了蔓藤綠葉、舊桌布、絲網花等自己原創(chuàng)的設計。
隨著手藝越來越純熟,今年4月,柯焱萌生了開一家精品店的想法。
柯焱告訴記者,高考(微博)結束后他曾瞞著家人獨自去上海一家餐廳當服務員,兩個月掙了7000多元錢;大一寒假期間,他又在武昌火車站附近找了一家餐館做服務生,掙了6000多元錢。再加上他在大學生眾籌網上籌集的2萬元創(chuàng)業(yè)資金,以及向同學、朋友借的錢,柯焱順利籌得了5萬元啟動資金。
經過一個多月的選址、籌劃,6月份,他的精品店“大美ZaKKa”在黃家湖東瀾岸商業(yè)區(qū)正式開業(yè)。貨源除了從批發(fā)商那里進的貨外,還有附近幾所大學手工社的作品,以及自己親手做的手工制作。與眾不同的貨源,讓柯焱有了“別人有的我這里都有,我這里有的別人不一定有”的自信。
經過4個月的苦心經營,柯焱告訴記者,除去成本,他幾乎每天都會進賬600元以上,平均月收入2萬元。中秋節(jié)三天,每天盈利千余元。
生意越來越紅火,柯焱還特意聘請了1名全職員工和5名學生兼職幫他打工,他也騰出時間創(chuàng)作更多作品。談到未來規(guī)劃,柯焱說,他準備把這家女生精品店從黃家湖擴張到中心城區(qū)。
90后自主創(chuàng)業(yè)成功事例:
王瑩瑩:95后女孩創(chuàng)業(yè)愛上螢火蟲
樹林、星空、螢火蟲……都市人群對遙遠鄉(xiāng)村生活的記憶,總是那么浪漫和唯美。忽閃忽閃的螢火蟲在城市中更是難得一見,成為很多人兒時的記憶。
在十堰,湖北醫(yī)藥學院一群90后學生,敏感地捕捉到這一情感載體,利用專業(yè)所長,將螢火蟲孵培這一科研項目運用到了商業(yè)領域。
95后女孩愛上螢火蟲
卵凍技術獲得專利
95后女孩王瑩瑩是十堰人,圓臉、長發(fā)、語速平緩,第一面給記者的印象十分沉穩(wěn)。
在她的QQ空間里,70%以上內容都在記載螢火蟲的培育過程。透過顯微鏡拍攝的螢火蟲,從蟲卵到幼蟲,再到成蟲,不同的階段呈現粉色、紫色、橙色等,美麗得像一幅幅抽象畫?,F在還在上大二的她,是湖北醫(yī)藥學院生物科學專業(yè)學生。在指導老師陳絢麗的帶領下,漸漸接觸到螢火蟲培育技術。一開始,她對這些小蟲子很恐懼,但很快就喜歡上了這些小家伙。
通過深入學習和了解,王瑩瑩知道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東西,比如,螢火蟲主要吃螺螄、蝸牛、貝類等,位于生態(tài)金字塔的最底層,城市里沒有螢火蟲是因為空氣、光電、聲音等污染,讓它們沒有生存空間。
螢火蟲幼蟲分為水生和陸生,從蟲卵到成蟲整個生命周期為一年,而螢火蟲成蟲的壽命只有短短五六天。成年雄蟲在這短暫的生命里抓緊時間利用發(fā)光訊號招徠雌蟲,雌蟲也以發(fā)光形式回應,因此我們才能看到大自然閃爍的光影美景。
眾所周知,螢火蟲只有在夏天才能看到。然而,去年底,王瑩瑩所在的醫(yī)藥學院出名了,原因就是他們實驗室研發(fā)出了螢火蟲卵凍技術,實現了一年四季都可以看到螢火蟲。目前,這項技術已經申請了國家發(fā)明專利。
科普為主商業(yè)為輔
閃閃亮光帶來財富
“除了卵凍技術,我們還可以人工培育,在室內繁育螢火蟲。另外,可以生態(tài)復育,就是在螢火蟲稀少或消失的區(qū)域引入適宜品種,復育成生態(tài)景觀地。”王瑩瑩對記者說。
一個偶然的念頭,讓她有了新思路:淘寶上一只野外捕捉的螢火蟲能賣四五元,而日本水生幼蟲一年能創(chuàng)造100億元產值。如果能將這一先進成果向市場轉化,豈不是既能做科普又能產生經濟效益?
她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同學們,結果得到一致認同。今年初,由王瑩瑩發(fā)起成立了精靈生態(tài)旅游開發(fā)公司,15名同學和老師都成為公司股東。暑假時,公司在武當山舉行了螢火蟲放飛主題活動,短短兩個晚上,就吸引了三四千人參觀體驗。“一張門票賣10元,相對于幾萬元的收入,其實我們更滿足于初次創(chuàng)業(yè)的興奮。”王瑩瑩說。
目前,公司已設計出螢火蟲燈籠、螢火蟲樹以及類似觀賞魚的螢火蟲生態(tài)缸等工藝品,同時配合生態(tài)造景,與博物館、科教館及景區(qū)達成合作。他們的創(chuàng)業(yè)計劃也被國家教育部批準為國家級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訓練計劃創(chuàng)業(yè)項目。“未來還有很多有意思的設想,比方說將項目嫁接進婚禮、咖啡館等。”盡管公司運營還不成熟,但王瑩瑩很淡然,“以科普為主,開拓市場賺錢將水到渠成”。
90后自主創(chuàng)業(yè)成功事例:
沈楊:90后大學女生剛畢業(yè)就開豆腐腦店創(chuàng)業(yè)
沈楊,南通人。在山東青島上大學的時候,在一家豆腐腦店勤工儉學,對做豆腐腦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今年6月份大學剛畢業(yè),她就想著自創(chuàng)一個豆腐腦品牌,9月31日就開了這家豆腐腦店,專注打造高品質豆腐腦。
早上6:30店鋪開門,第一鍋豆腐腦剛好做好。做一鍋豆腐腦需要半個小時,而泡豆子需要6個小時。所以從豆子到豆腐腦需要經歷6個多小時的等待。為了讓客人吃到最新鮮可口的豆腐腦,沈楊每天很早就來店里提前準備。
這是今天最先出爐的豆腐腦。據沈楊介紹,他們店的豆腐腦分北方和南通兩種口味,北方口味的豆腐腦是用紅湯勾芡的,很多南通本地人不是很習慣這種口味,但有很多在南通的北方人會專程來吃。
店門外出現了一個熟悉的身影,沈楊連忙出去迎接,原來是沈楊的媽媽過來看她。聽沈楊的媽媽說,家里原本是不支持她開店的。因為他們家里人都在銀行上班,所以也希望沈楊能夠找一份穩(wěn)定的工作。其實沈楊在大學的時候就有在網上賣一些蔬菜干,聽說生意還不錯。后來她還在蛋糕房打過工,做了一段時間的蛋糕。大概就是沈楊對做美食的這股熱忱打動了她的家人,終于在開豆腐腦店這件事上得到了家里人的支持與肯定。
工作的間隙,沈楊經常跟員工們交流。談到比較難搞的客人,沈楊說,有個大嬸第一次來他們店,抱怨他們店的豆腐腦貴;第二次來因為生意太好豆腐腦都賣光了,大嬸又抱怨說豆腐腦店怎么連豆腐腦都沒有。面對這樣的抱怨,沈楊一般都是一笑置之。她說,不用解釋,因為他們也不會聽解釋,還是用品質說話吧。大嬸說歸說,還是經常光顧他們店的。想必一定是他們店的口味留住了大嬸的胃。說起豆腐腦的口味,沈楊還是很自信的。因為那是她自己悉心研制出來的,她說點豆腐就像是做化學實驗,非常神奇,她很享受這過程。
為保證食材的品質,沈楊都是親自去采購食材。據說,外面很多豆腐腦的店都會用骨湯粉,而他們家都是用新鮮的筒骨、扇子骨熬的湯。她說,食材的品質非常重要,雖然她現在還處于回本階段,但絕不會因為牟利而降低食材品質。她相信只有這樣,她的店才會越做越好。
本從來都不去菜市場的沈楊自從開店以來,就經常往農批中心跑。她說做什么事一開始總會猶豫不決,需要有人鬼使神差地在后面踹一腳。當初她就是在買麻辣燙的時候,正好看到對面的房子在轉讓,當即就打了電話然后把錢給了,后來房東卻說不能做餐飲,又把錢退給了她。但到了那個地步,她想開店的熱情已經達到最高點,當她看到旁邊一間鋪子也在轉讓,就立馬拿下了。她說,租了房子就沒有退路了,心里也就踏實了。
沈楊在經營豆腐腦店之余也會經常健身。她認為健康的身體對于開餐飲店是很重要的。
沈楊一直喜歡美食,能把自己的興趣作為職業(yè)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
雖然豆腐腦店剛開業(yè)不久,但是店里的其它點心已經非常豐富了。
每一碗豆腐腦沈楊都會認真對待,現在每天店里能賣出100多碗豆腐腦。開業(yè)那會兒,每天能賣四五百碗。很多外地的同學想拿她的技術自己開店,但她一心想做自己的加盟品牌。
因為開餐飲店的緣故,沈楊不能像其他女孩子一樣去做美甲。她之前在朋友開的美甲店幫忙的時候就很喜歡做美甲,現在因為要做豆腐腦,只能跟美甲說拜拜了。但就像她說的一樣,人生就是失去一些,得到一些。
沈楊在大學里學的是平面設計,所以店鋪的設計、擺布都由自己包辦。墻面上的速寫畫也是出自她之手(來源:www.cyonE.com.cn/)。沈楊是在山東青島上的大學,她發(fā)現山東那邊大家吃豆制品、面食比較多,那些店的生意也特別好,南通這邊這樣的店好像不多。她說大學時期,山東的美食對她影響很大,所以她一直想著把那邊的美食帶到南通來做。
店鋪里的大小事情沈楊都是親力親為,用她自己的話講,當初也沒想到開店會這么辛苦,就是一不小心找到了店鋪,一不小心就傻乎乎地開了店。其實很多事情就是這樣,早知道其中的艱辛與不易的話,一開始可能就不會開始。正因為沒有想太多,所以才開始,然后再逐步調到正軌上。
市面上很多豆腐腦一抖就破了,沈楊做豆腐腦堅持用好料,她說他們家的豆腐腦金屬勺子掛在上面晃都不會破。
店鋪一般晚上7:00打烊,沈楊每天都會等到打烊才會離店。她說希望明年將分店開到商場里去,鎖定年輕人市場,在夏天推出甜品式豆花,如桂花糖豆花、酒釀豆花、冰鎮(zhèn)豆花等。她覺得現在南通人對豆制品的接受程度不如北方人高,但是她想把這類的美食輻射得更廣一點,相信明天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