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致富創(chuàng)業(yè)的故事(2)
互聯網致富創(chuàng)業(yè)的故事三
近年來,有關農產品滯銷的新聞屢見不鮮,一邊是城市里的農產品價格高,一邊是農民生產的東西賣不出去。能不能將地里的特色農產品直接送到市民家呢?帶著這種想法,青農大畢業(yè)生沙海壯和他的同學們成立了農產品專賣團隊,通過“小蘋果”快送網,將農產品直接送到市民手上。目前,團隊每天的營業(yè)收入已接近6000元。
理想:幫助農民賣水果
出生于的沙海壯是山東聊城人,3年前畢業(yè)于青島農業(yè)大學,剛出校門他被一家農藥化肥公司錄取,做起了產品銷售。那段時間里,沙海壯奔走于田間地頭,接觸到了許多非常有地域特色的農場、合作社。沙海壯發(fā)現,一些地方出產的農產品尤其是水果,質量和味道都非常好,但是卻常常陷入滯銷的境地。例如山東蒙陰的特產黃桃,非常好吃,但是知名度不高,銷售不暢,有時候一筐桃子只能賣幾塊錢,而市民從市場上買桃子價格卻非常貴。
這引發(fā)了沙海壯的思考,通過互聯網,將農民和市民聯系起來,省去中間的批發(fā)環(huán)節(jié),是不是可以解決這種信息不對稱的局面?沙海壯將這個想法告訴了幾位同學,得到了他們的一致響應,于是在春天,沙海壯組建了團隊,“小蘋果”快送品牌便誕生了。
團隊成立之初,獲得了青農大校方和同學們的大力支持,學校為“小蘋果”提供了免費辦公場地,很多同學在上課之余隊幫忙宣傳。
無論通過何種渠道銷售,產品質量都是關鍵。為了確保買到優(yōu)質的產品,沙海壯和同學們開著車直接跑到地頭上進貨;為了節(jié)約成本,沙海壯在位于青農大不遠處的溝岔村租了一套民房,作為倉庫和臨時辦公、住宿地點。一位懂電腦技術的同學幫沙海壯開發(fā)了一套網頁系統,可以實現商品售賣、下訂單、支付等基本功能。在各方面的齊力協助下,今年1月,“小蘋果”快送團隊正式上線運營。
艱辛:每天只睡四五個小時
創(chuàng)業(yè)伊始,每天凌晨4點,沙海壯和他的小伙伴們就坐上開往萊西、平度的配送車,到合作的農業(yè)基地提貨,7點鐘回到城陽的大本營時,后勤組的小伙伴們已經把訂單打印出來。接下來就是配貨、包裝、派送,一直忙活到中午,簡單吃幾口飯,稍事休息,下午又得和幾個伙伴們一起進社區(qū)、搞推廣,晚上回來還要整理一天的訂單,討論一天的收獲。
項目剛開始的時候,沙海壯和他的團隊遇到了重重困難,“我們最初只想到用最原始的方法做推廣,發(fā)單頁、貼海報,每天忙到只能睡四五個小時,卻總是費力不討好,網站的瀏覽量一直很低,即使有顧客打電話過來,也大多是咨詢電話,不是真正下訂單。就在大家一籌莫展的時候,突然想起當年在青農大讀書的時候,老師講‘要讓客戶真正地看到產品’,所以我們決定進社區(qū)做宣傳。”
“最開始聯系的幾個社區(qū)都不樂意讓我們進,還有一些社區(qū)開出高價活動場地費。好在幾次碰壁之后,有幾個社區(qū)覺得我們年輕人創(chuàng)業(yè)不容易,就同意讓我們進社區(qū)做推廣。”沙海壯說,為了能更好地吸引人眼球,他們費了不少腦筋,“當時正好趕上兒童節(jié),我們團隊的幾個伙伴就玩起了cosplay,扮蜘蛛俠陪孩子們一起過節(jié),一次活動下來,脫下厚厚的蜘蛛俠服裝,全身都濕透了。”
“現在我們把進社區(qū)當做我們的‘路演’,每天下午在不同的社區(qū)組織宣傳推廣活動,還有試吃環(huán)節(jié),效果不錯,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我們小蘋果外送網,就連當初那些將我們拒之門外的社區(qū),也開始邀請我們去做活動了。”沙海壯說。
收獲:粉絲已近三萬人
目前,在城陽范圍內,“小蘋果”已經可以做到上午下單當天下午送貨,下午下單第二天上午送貨。
打開“小蘋果”快送網頁,可以發(fā)現除了水果和蔬菜之外,還有許多來自全國各地的特色農產品,“我們將產品定位于中高端,只做特色農產品,以品質來吸引客戶。”沙海壯說。
現在,小蘋果快送網粉絲數已接近三萬人,經常購買產品的活躍粉絲也有兩三千人,由于物流覆蓋范圍有限,“小蘋果”的粉絲大部分是城陽人,“城陽有三百多個小區(qū),我們當下要先把這個市場做透。”沙海壯說。
說到未來的規(guī)劃,沙海壯跟他的小伙伴們笑了笑,“其實我們也沒有想太多,現在還是起步階段,我們要做的就是穩(wěn)扎穩(wěn)打,保證好顧客的購買體驗,真正對我們產生信賴。今后,我們也會慢慢延伸,做成青島最好的農產品快送網。”
與互聯網致富創(chuàng)業(yè)的故事相關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