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歲女孩懷孕產(chǎn)子,父親身份引爭議:更可怕的還在后面…
我是蔣叔。
文章開始前,先來設(shè)想一個場景:
十幾歲的女孩正走在路上。
竄出幾個彪形大漢,手腳并用將她擄走。
身邊的人不阻止,還笑嘻嘻看戲。
很快,女孩被擄到某個男性家里。
隨即談彩禮、成婚,嫁作人婦。
對她來說,是怎樣一場噩夢?
可怕的是。
有一個地方,這樣的噩夢每天都在上演。
1
跟著紀錄片《迷霧中的孩子》,我們第一次走進越南北部村莊。
這里居住著少數(shù)民族——赫蒙族。
上文場景,便是當(dāng)?shù)氐摹皳尰椤绷?xí)俗。
每到新年,是赫蒙族人搶婚的日子。
女孩走出家門,男性便可將她們帶回自己家“扣留”一晚。
第二天,談彩禮,談婚事。
一夜之間,女孩成為新娘。
紀錄片主人公叫琪,14歲。
她的母親,15歲被琪父綁走,隨即結(jié)婚生子。
她姐姐,14歲被擄走,如今已是兩個孩子的媽媽。
天真的琪,對搶婚風(fēng)俗卻不以為然。
甚至熱衷和朋友們玩“搶婚”游戲。
導(dǎo)演問:
“你不怕被搶婚嗎?”
琪回答:我不怕!我會逃走!
琪是村里最早一批念書的小孩。
成績優(yōu)秀,當(dāng)過旗手。
有手機會上網(wǎng),希望帶母親走出村莊。
向往自由戀愛,懂得拒絕渣男。
一直以來,她堅信自己有選擇權(quán)。
但很快,噩夢悄然而至。
2
新年到了。
琪答應(yīng)男孩旺的邀約,一同前往集會。
旺打包票:我不會綁架她。
但當(dāng)晚,琪沒有回家。
琪母心急如焚,打去電話:
“你綁好自己褲腰帶!”
“坐在壁爐旁,保持清醒!”
一邊卻又對著鏡頭,笑著跟導(dǎo)演說:
“都是琪自己活該?!?/p>
沒人知道,此時的她,是否想起當(dāng)年的自己?
琪母或許想過反抗,但她早已變得麻木而冷漠。
第二天男方來提親,她開始責(zé)難女兒。
“你在跟旺調(diào)情時,就該想到這個結(jié)果。“
雙方家庭愉快地談起嫁妝。
琪不愿結(jié)婚,逃到學(xué)校找老師。
按照習(xí)俗,新娘逃走是“奇恥大辱”。
琪父母趕到學(xué)校,將女兒生拉硬拽帶回家。
婚事陷入僵局。
男方家人卻早已按捺不住。
她們直接上手,想帶走琪。
琪奮力反抗。
她們視若無睹。
在導(dǎo)演的強烈要求下,琪母才上前勸阻。
琪哭著往回跑,圍觀的旁人只冷漠地“看戲”。
在紀錄片的最后,男方妥協(xié)取消婚事,琪得以繼續(xù)上學(xué)。
不敢想象,若不是有外人加以阻攔,琪是否就像母親、姐姐那樣?
放棄學(xué)業(yè),早早成婚,一輩子被“禁錮”在這個村莊里?
但你知道嗎?
琪的故事,只是冰山一角。
“大山”女孩們面臨的困境,深不見底。
3
在某音上,有這樣一群女性。
住在貧困山區(qū)。
人均3-4個孩子。
她們被稱為“苦瓜大隊”。
為什么苦?
從她們發(fā)布的日常就可見一斑。
洗衣做飯、挑水殺豬、照顧孩子、干不完的農(nóng)活,永遠缺位的丈夫。
博主@小徐一家日常生活 就是其中一位。
小徐肚獨自撫養(yǎng)4個小孩,照料家里大小事。
丈夫外出打工,每月只寄回500元。
生活的重擔(dān),全壓在她一個人身上。
每天清晨,小徐就背著老四去山上割草、割枝。
背著幾十、幾百斤草木,換取生活費。
即使是孕期,也照做不誤。
還有一位97年的寶媽“小羅”。
生下第一個孩子時,她只有15歲。
陸續(xù)生了四個女兒后,丈夫不滿欲離婚。
如今,她懷上第五胎。
一邊奶孩子,一邊干農(nóng)活。
孩子生日,才能吃上珍貴的紅薯。
直到五歲,才第一次刷牙。
曾有人質(zhì)疑,這是不是擺拍?
我想說,無論真假,這確實是一些人的生活寫照。
起點低,生活苦,抓了一手爛牌。
普通人受教育的機會,對她們來說難于登天。
唯一能參照的,只有自己母親的經(jīng)歷。
早早嫁人。
生兒育女。
承擔(dān)家里大部分的農(nóng)活。
曾有人問一個村里的女孩:你長大了之后想干什么?
她回答:嫁人唄,還能干嘛?
大山女孩的一生,就像一眼就能看到盡頭的故事。
4
但好的故事,一定會有轉(zhuǎn)折。
“苦瓜大隊”評論區(qū)里,總會出現(xiàn)一種聲音:
“我要把書讀爛?!?/p>
這讓我想起張桂梅。
她創(chuàng)辦了全國第一所免費女子高中。
14年間,幫助將近2000名女孩,走出大山看世界。
張桂梅實在見過太多,從課堂里消失的女孩:
幫父母干活。
幫兄弟掙彩禮。
然后將自己爛在大山的泥土里。
于是,她到家家戶戶去“搶小孩”。
把正在放牛、割豬草的女孩們,都帶到課堂上去。
家里供不起?
沒關(guān)系,學(xué)校包吃住,你只管努力。
底子特別差?
華坪女子高中管理極其嚴格。
五點半起床,夜里十二點休息。
3分鐘從課室到食堂。
吃飯不超過十分鐘。
有人指責(zé)張桂梅苛刻,其實她比誰都更心疼孩子們。
她也比任何人都更清楚:
讀書和考大學(xué),對于山區(qū)女孩的意義。
張桂梅說:我是要通過讀書改變她們的命運,改變她們家庭的命運。
她做到了。
華坪女高每年高考成績,都非常出彩。
許多女孩,因為張桂梅的執(zhí)著,撥開迷霧,找到了人生的新方向。
她們開始走向各行各業(yè)——
醫(yī)生、教師、律師、警察......
她們說:如果沒有張老師,就沒有今天的我。
她們說:是張老師,讓我看到人生希望。
今年,張桂梅已經(jīng)66歲。
無兒無女,渾身病痛。
她將半生,都奉獻給大山里的教育事業(yè)。
用盡全力,對女孩們喊道:姑娘們,跑出去!別回頭!
5
不是所有女孩,都能遇到為她照亮前路的人。
紀錄片中的琪,遇到熱心助人的簡,才跳出“搶婚”泥潭。
云南麗江華坪中學(xué)的姑娘們,遇到張桂梅,才得知原來人生還有那么多選擇。
但依然有許許多多大山女孩們,被困在迷霧之中。
彷徨無助,吶喊求救。
這也是我寫下這篇文章的目的。
希望借助今天的文章,可以讓更多人了解她們。
可以有更多社會力量,在物質(zhì)上和精神上,關(guān)注女孩在成長過程中的身心健康。
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但聚沙成塔的力量也不容忽視。
圍觀就是在場。
轉(zhuǎn)發(fā)就是發(fā)聲。
有一份熱,發(fā)一份光。
一起為女孩們登上山峰,送一程。
點亮【贊+在看】,轉(zhuǎn)發(fā)此文,告訴更多大山女孩:
“我生來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巔俯視平庸的溝壑。
我生來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偉人之肩藐視卑微的懦夫!”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