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先秦諸子散文有感
先秦諸子散文議論透辟,推證事理,學術(shù)思想濃厚。那我們該如何寫讀后感呢?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精心為你整理讀先秦諸子散文有感,一起來看看。
讀先秦諸子散文有感篇1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這一點大約沒有什么問題。但什么是“仁”,說法就很不一樣。孔子自己,就有好幾種說法,比如“愛人”(《論語·顏淵》),比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論語·雍也》),比如“克己復禮曰仁”(《論語·顏淵》)。我自己比較認同的,是孟子的說法:“惻隱之心,仁也。”(《孟子·告子上》)仁,當然不等于“惻隱之心”,所以孟子沒說“仁,惻隱之心也”。不過,一個人如果有了“惻隱之心”,那就是“仁”,或者說就有“仁愛之心”了。
為什么這樣說?我們先看什么是“惻隱之心”。惻和隱,都有憂傷、悲痛的意思。所以,惻隱之心,就是“憂傷之心”,就是“悲痛之心”。這又有什么稀罕呢?誰沒有憂傷?誰不會悲痛?原來,惻隱之心,并不是自己悲痛,自己憂傷,而是能夠體驗到別人的悲痛,別人的憂傷,從而不忍心讓別人悲痛憂傷。所以,惻隱之心,其實就是同情心、憐憫心。它的基礎(chǔ)和核心,則是“不忍之心”。這個“不忍之心”,孔子沒說,孟子講了,在《梁惠王上》。我們且來看孟子和齊宣王的這段對話:
孟子說,臣下聽人講,有一天,有人牽著一頭牛從堂下走過。大王問他,這頭牛要牽到哪里去?那人說,牽去宰了,用它的血來釁鐘。大王說,放了它吧!我實在不忍心看它哆哆嗦嗦的樣子,毫無罪過卻要去死!但是釁鐘的儀式又不能廢除,結(jié)果大王便用一只羊換了這頭牛,有這事嗎?
齊宣王說,有。
孟子說,老百姓都認為大王小氣吧?
齊宣王說,是呀!不過齊國再小,寡人也不至于連一頭牛都舍不得。實在是不忍心看著它哆哆嗦嗦地無罪而死,這才換成了羊。
孟子說,老百姓這樣講,并不奇怪。要說“無罪而就死地”,牛和羊又有什么區(qū)別?
齊宣王說,寡人也講不清是怎么回事,看來只好讓老百姓說寡人小氣了。
孟子說,沒關(guān)系。事情其實很簡單,就是大王只看見了牛,沒看見羊。看見羊,大王也會不忍心的。這種“不忍之心”,就是“仁”啊(是乃仁術(shù)也)!有這份“仁愛之心”,就能夠一統(tǒng)天下呀(是心足以王矣)!
這個故事說明了什么呢?說明了三點。第一,仁,首先是“不忍之心”,即不忍心看見別人無緣無故地受到傷害(無罪而就死地)。這種“不忍之心”不但會加之于人,還會加之于動物,比如牛、羊。第二,這個“不忍之心”乃是道德的基礎(chǔ)和底線。實際上人們?yōu)榱松?,難免會做一些“不忍之事”。毛主席說得對,一個人做點好事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只做好事,不做壞事。既然大多數(shù)人都不可能只做好事,不做壞事,那我們憑什么判斷他是好人還是壞人呢?恐怕就看他有沒有“不忍之心”。只要有這份“心”,那他就仍然是“仁者”,或者有成為“仁者”的希望。所以,孟子并沒有要齊宣王把那只羊也放了,反倒一再肯定“是心足矣”。第三,有了這個基礎(chǔ)和底線,我們就能建立起完整的道德體系,甚至建立一個道德的社會。因為一個人有了“不忍之心”,就證明他有一種設身處地、將心比心的心理能力。有這個能力,就能由此及彼,推己及人,由對某件事、某個人的“不忍”,推廣為對全世界、全人類的“不忍”,進而推廣為對全世界、全人類的“愛”。這不就正是孔子的主張嗎?
實際上孔子的主張,如果說得白一點,那就是“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讓世界充滿愛”??鬃影堰@樣一種由此及彼、推己及人的做法,稱之為“能近取譬”,并認為這是“仁之方”(《論語·雍也》),即實踐仁德的方法和途徑。具體地說,則又有兩個方面。正面的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論語·雍也》),反面的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衛(wèi)靈公》)。這兩個方面,哪個更重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因為你只有做到不把自己不愿意的事情強加于人,才能進而做到在自己追求幸福的時候,也讓別人感到幸福??梢?ldquo;讓世界充滿愛”的前提,是必須每個人都有“不忍之心”,包括對動物的“不忍之心”。
這讓我想起在 2006年4月21日《南方人物周刊》讀到的一篇文章,標題叫《老鼠,作為證據(jù)》,作者是劉瑜。文章說,有一只老鼠,在廚房里被粘板粘住了,垂死掙扎。這讓她想起了另一只也是被粘住的老鼠,叫了兩天才死去。她還想起自己小時候,有一只老鼠被鄰居老爺爺用開水燙死了。這些事擱在任何地方,可能都稀松平常。滅鼠嘛,好像沒什么不對,作者也沒說不該滅老鼠。讓她受不了的是:一,生而為鼠,并不是它的過錯。二,如果一定要死的話,為什么不能讓它死得痛快一點,不那么備受折磨呢?文章說:“便是‘齷齪’如一只老鼠,也會痛,也會絕望,也會掙扎。更糟的是,它的痛,也會傳染給你。”
說實話,這篇文章讓我很感動。我沒有想到,一個人的惻隱之心竟會及于一只老鼠。在許多人(也包括我)看來,老鼠是骯臟的、丑陋的、作惡多端和死有余辜的。不是說“老鼠過街,人人喊打”么?既然必須消滅,又何必管它怎么死呢?但我們,就說我吧,卻從來沒有想過,生而為鼠,并不是它的過錯;也沒有想過,即便它“罪該萬死”,也不意味著就該折磨至死。然而劉瑜想到了,這讓我感到慚愧。是的,慚愧!因為只有徹底到連老鼠都能同情,才真正是有“惻隱之心”。不難想象,一個連老鼠之死都深感“不忍”的人,會怎樣對待其他動物,怎樣對待人!事實上,不忍心其無罪而死,不忍心其折磨至死,正是現(xiàn)代社會法治與人權(quán)的心理基礎(chǔ)和人性基礎(chǔ)。在這里,我們高興地看到了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對接。
讀先秦諸子散文有感篇2:莊子讀后感
老子一樣,莊子也講“無為”。但老子的“無為”,其實是“無不為”。至少,也是“有所為”。只不過在老子看來,要想“有所為”,必先“無所為”,或者裝著“無所為”。因為按照老子的辯證法,物極必反。矛盾對立的雙方,總是相互轉(zhuǎn)化的。誰笑在最后,誰就笑得最好。所以,你要收斂,就先張揚(將欲歙之,必固張之);你要弱化,就先強化(將欲弱之,必固強之);你要廢除,就先興起(將欲廢之,必固與之);你要奪取,就先給予(將欲奪之,必固予之);總之要反著來(《老子·三十六章》)。反正你越是想得,就越是沒有;越是不想,就越能得到。“沒有”到什么程度,就能“占有”到什么程度。“后退”到什么程度,就能“前進”到什么程度。如果什么都不想,那就什么都能做,什么都能得,什么都能有??梢娎献拥?ldquo;無為”,其實是“有為”,而且是“大有作為”。它甚至不過是重拳出擊之前的收回胳膊。這正是歷史上那些“有為者”反倒特別喜歡《老子》的原因。
我之愚見是“無為”不是不做為。這個“無”就如同佛經(jīng)里的“空”是一個道理,不是沒有的意思,只能感悟道卻看不見。“無為”是指“道”,是客觀規(guī)律。“無為而無不為”的意思是說只有遵循客觀規(guī)律,才能有所作為。
莊子的“無為”,卻是“真不做”。莊子一生,不知把多少送上門來的功名利祿拒之門外。有一個故事大家都很熟悉,這故事記載在《莊子》的《秋水》篇。這故事說,有一天,楚國兩位大夫千里迢迢來到濮水(在今河南省濮陽縣),找到正在河邊釣魚的莊子,請他出山為楚國卿輔,說是我們大王想把國境之內(nèi)的事麻煩先生了!莊子沒有直接回答,一邊繼續(xù)釣魚,一邊頭也不回地問:聽說貴國有一種神龜,死了三千年了。貴國大王寶貝得不得了,小心翼翼恭恭敬敬地珍藏在廟堂之上,有這事吧?那么請問:作為一只烏龜,它是寧愿去死,留下骨頭享受榮華富貴呢,還是寧愿活著,拖著尾巴在泥地里打滾呢?
兩位大夫異口同聲地說,當然是寧愿活著,拖著尾巴在泥地里打滾了。
莊子說,二位可以回去了,我會繼續(xù)拖著尾巴在泥地里打滾的。
這故事很多人講過,一般都理解為莊子的清高。其實莊子不是清高,而是透徹。也就是說,作為哲學家,莊子想明白了兩個問題:世界上什么最可寶貴,什么最有價值。什么最可寶貴呢?生命。什么最有價值呢?自由。這兩個問題合起來,就可以表述為這樣一句話: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的價值在于自由。
我認為,這就是莊子哲學的核心。莊子一生,也在實踐著他的哲學。為了生命和自由,莊子把很多問題都想得很開,把很多事情都看得很淡。比方說,在孔子那里極為重要的“名”,在莊子這里就無所謂。他甚至假借老子的話說,你管我叫牛,我就跟著你把自己叫做牛;你管我叫馬,我就跟著你把自己叫做馬(《莊子·天道》)。他也不在乎自己有沒有用,甚至沒有用更好。在《人間世》篇,莊子講,有一棵樹,奇大無比,許多人都去看它(觀者如市),只有一位大木匠不屑一顧,說這是沒有用的東西。晚上,樹就來跟他說話,說我要是有用,豈不早就被你們砍掉了?正因為我什么用都沒有,這才活到今天。這正是我的大用啊!
顯然,莊子看來,有名有用,都不如活著。活著,才是最重要的。如果為了生命之外的東西去死,那就可悲了。為此,他連儒家極其推崇的“以身殉國”、“舍生取義”也予以否定。在《駢拇》篇,莊子說,歷來就有人為了生命以外的事情去死。小人為了利益,士人為了名譽,大夫為了家國,圣人為了天下。這些人,事業(yè)不同,名聲也不同,但在違背天性傷害生命這一點上,是一樣的,都不可取。由此可見,莊子把個體的生命看得高于一切,它甚至高于道德追求、民族大義、國家利益、社會理想。
那么,個體的生命為什么最可寶貴呢?因為生命是天賦的,而自然的就是自由的。所謂“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莊子·知北游》),所謂“道之真以治身”(《莊子·讓王》),肯定的都是那種天生、天然、天賦的自由。
莊子的可貴正在這里,莊子的問題也在這里。在那樣早的一個時代,莊子能夠切身體會到人的“不自由”,并對這“不自由”進行批判和反抗,是可貴的。但將自由歸于自然,則是他的歷史局限性。他不知道,自由從來就不是天賦,而是人權(quán),它也從來不屬于自然。只屬于人類。唯人知自由,唯人能自由,這就是人所獨有的“自由意志”。正因為人有“自由意志”,他才能進行選擇。比方說,為了民族、國家、他人,放棄和犧牲自己的生命。這就是孟子所說“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孟子·告子上》)。因此,見義勇為、赴湯蹈火、為國捐軀等等,并非如莊子所說,是對自由的否定。恰恰相反,如果這些行為乃是出自當事人的“自由意志”,是他心甘情愿的自由選擇,那么,就正是對自由的肯定。在這里,“自由意志”這四個字,是極為重要的。
當然,我們不能以這樣一種現(xiàn)代觀念來苛求古人。而且,由于莊子是那樣地注重人的個體生命和自由精神,他的哲學便充滿了聰慧和靈氣,讓人讀后心馳神往,久久不能望懷。我同意李澤厚先生的觀點,莊子哲學,是可以看作美學的(《中國古代思想史論》)。莊子的思想,也在后世變成了一種與老子不同的生存智慧──藝術(shù)化生存。至于莊子方法論的問題,則早在戰(zhàn)國末期就已經(jīng)有人看出來了,這個人就是荀子。
讀先秦諸子散文有感篇3:老子讀后感
眾所周知,《老子》是一部奇書。它的作者是誰,成書何時,目的何在,都不清楚。這部書的性質(zhì),也眾說紛紜。有人說它是純哲學,有人說它是哲理詩,還有人說它是兵書。我覺得對于這些問題,一般讀者弄不清也罷。重要的是得其精華?!独献印芬粫木A是什么呢?我認為就是辯證法。而且,我比較贊同李澤厚先生的觀點,即《老子》的辯證法,是由軍事辯證法而政治辯證法,由政治辯證法而哲學辯證法,最后在中國人長期的社會實踐中,逐步變成了一種生活辯證法(《中國古代思想史論》)。而且,依我看,這種生活辯證法還是屬于弱勢群體的。
實際上我們看《老子》一書,從頭到尾貫穿的都是弱者是生存智慧。只不過《老子》把它們上生到了哲學本體論的高度,比如“有生于無”(《老子·四十章》),“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或者哲學辯證法的高度,比如“大音希聲,大象無形”(《老子·四十一章》)。但說來說去,歸根結(jié)底,還是那幾句話:柔能克剛,弱能勝強,無為則無不為。老子一再說,不用以為強大的就強大,弱小的就弱小。天底下最柔弱的是什么?水。最能攻堅勝強的又是什么?還是水(《老子·七十八章》)。所以,最弱小的,其實是最強大的;最堅強的,其實是最脆弱的。想想看,一個人,什么時候最柔弱,活著的時候。什么時候最堅強,死了以后(這時只剩下骨頭,當然最硬)??梢?ldquo;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老子·七十六章》)。因此,那些爭先恐后的,沒有一個不失敗;那些巧取豪奪的,沒有一個不輸光(《老子·二十九章》);只有那些與世無爭的,才最安全,也才最豐富,簡直就應有盡有。道理很簡單:正因為他們不爭,所以沒人爭得過他們,這就叫“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老子·六十六章》)。請大家想想,這難道不是說給弱者聽的嗎?
有趣的是,老子的這一套──無為、守雌、貴柔、知足,并非只有弱勢群體受用,權(quán)勢人物也受用。因為誰都有處于弱勢的可能。即便貴為天子,也未必總是強勢,或一定就是強勢。這個時候,就用得著老子哲學了。比方說,大成若缺,大盈若沖,大直若屈,大巧若拙(《老子·四十五章》)。這個“若”,可以翻譯為“就像”,也可以理解為“好像”,張舜徽先生就說“不外一個裝字”(《周秦道論發(fā)微》)。只不過,陰謀家的“裝”叫“韜晦”,老百姓的“裝”叫“裝蒜”,但都是“裝孫子”?!独献印愤@本書,真可謂“最抽象也最實用”。
所以,老子的思想可以有不同的結(jié)果。用于學術(shù),可以發(fā)展為思辨哲學;用于軍事,可以發(fā)展為戰(zhàn)略方針;用于政治,可以發(fā)展為斗爭策略;用于生活,可以發(fā)展為生存智慧。就連同一種副產(chǎn)品,也可能有不同結(jié)果。比如“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就可能是斗爭策略,也可能自我安慰。由此可見,老子是影響深遠的,也是無法盡說的.
讀先秦諸子散文有感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