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沈從文的后半生有感(2)
讀沈從文的后半生有感
讀沈從文的后半生有感篇三
讀完這本書已是夜半十分。心緒難平。當(dāng)讀到最后一節(jié)“告別”時,涕泗滂沱。
上大學(xué)的時候,讀沈從文的《邊城》,滿心體會到的是“真”。別人的小說是在地上生根發(fā)芽開花結(jié)果的,他的小說是在水里蕩漾出純真笑容的,截然不同。那時候,懵懵懂懂的我只體會到“自然”在沈從文生命中種下的種子,卻再沒有過多涉獵。
那時候,最喜歡沈從文的一篇文章,就是《湘西苗族的藝術(shù)》,在質(zhì)樸的語言中談“愛美”,把當(dāng)今那些靠涂脂抹粉、修身飾衣的淺顯的美全都比了下去,真正的大家之美,沒幾個人能了解與理解。
讀碩士的時候,看周作人傳,提到“”時期的周作人,80多歲的老人被提到樹下拳打腳踢,同時附有他的一張照片,穿著灰色的棉襖,蹲在馬路邊上,毫無表情的臉上是淡然還是麻木。這張照片深深刺痛了我,所以在日后,凡是提到知識分子在“”時期境遇的書籍,我都繞開走。我常常悲憫中國的人性,是什么讓這個詞匯成了“禽獸不如”的身后詞?而且還亙古不變,每隔一段時間便要重新上演?
在這本書里,我沒有讀到不一樣的沈從文,我讀到的就是大學(xué)時讀《邊城》時第一眼看到的沈從文。他的“真”在邊城的江水邊流淌出來,一直流淌在我們第一感知中體悟到的他的血液里。而在這本書里,作者真正想讓我們讀到的是: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時代與社會給每個個體的中國人帶來了什么?這個個體可以上溯到那個悲國憫民的屈原,上溯到那個字字泣血的司馬遷,直至今天讀到的沈從文。是什么造成他們在生活和精神上持久的磨難史?到今天卻仍然沒有人真正地反思?
在給學(xué)生講課時,我常常強(qiáng)調(diào):在歷史的長河中,每個人是那么的渺小;但是具體到每個人來說,每個個體幾十年的生命又是那樣的鮮活和具體。我們在體會每一位作家的詩歌散文小說時,我們是否在他的作品中讀到了他們幾十年具細(xì)的情感和人生?如果能去親身體悟,你才是真正懂得了文學(xué)。
文學(xué),不是給不諳世事的二十歲的孩子用來“學(xué)”的,而是給風(fēng)雨滄桑后的四十歲的人用來體悟的。體悟自己的人生,體悟大時代的社會,體悟歷史長河中的變遷。
如果自己未曾親歷磨難,難以理解文學(xué)史中一切文學(xué)作品,那么張新穎的《沈從文的后半生》真的可算是最好的教材,能讓我們從這個個體去體會一切歷史中的“他們”。
“時代已不同,人還不大變……偉大文學(xué)藝術(shù)影響人,總是引起愛和崇敬感情,決不使人恐懼憂慮。”這句話沈從文寫于1961年,放在今天同樣合適。質(zhì)疑時代的精神似乎成了每個朝代知識分子的共性,但是在中國的歷史上確是特例——因?yàn)樗鼜奈匆鸸缠Q。
沈從文逝后,“國內(nèi)的新聞卻奇異的沒有聲音。”瑞典的馬悅?cè)唤拥脚_灣記者的電話,馬上去中國瑞典大使館核實(shí),令他震驚的是:大使館的文化參贊竟然從未聽說過沈從文這個人。他在《中國時報(bào)》悲涼地說:“作為一個外國的觀察者,發(fā)現(xiàn)中國人自己不知道自己偉大的作品,我覺得哀傷。”
他不知道,這是中國千古慣狀,從未改變過。
沈從文并不是所有知識分子的代表,他只是“唯我獨(dú)醒”的特例,在中國的士人群體里,更多的是像范曾、丁玲那樣的嘴臉。
我無力傾訴時代的悲涼,于是就只能在千百個沈從文的經(jīng)歷中自舔悲傷。讀完此書,悲觀彌漫到了整個骨骼深處。
即便是有張新穎這樣的清醒文人,又有何用?即便是“弱小的個人從歷史中站立起來,走到今天和將來”,又有何用?更多的中國人對于“沈從文的后半生”是看也不看,就如同當(dāng)年的紅色小將對待他的多年的史料文稿,直接就棄如敝履了。
他對待自己的一生,如他與張兆和的愛情,清如水,徹底紅。
讀沈從文的后半生有感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