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初二三國演義讀后感
讀了《三國演義》,它是我們國古代歷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學名著。《三國演義》這 本書由羅貫中以陳壽的《三國志》,范曄的《后漢書》及元代的《三國志》為依據(jù),經(jīng)過熔裁在元末明初創(chuàng)作的。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guān)于描寫初二三國演義讀后感,歡迎閱讀!
描寫初二三國演義讀后感1
“劉備劉玄德,張飛張翼德,關(guān)羽關(guān)云長,”大家都很熟悉。沒錯,這就是《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講劉、關(guān)、張?zhí)覉@三結(jié)義,招賢納士,齊心協(xié)力同破黃巾賊。第二部分是請孔明出山,立蜀國,與吳國孫權(quán)聯(lián)軍,同抗曹操。第三部分講關(guān)羽被擒,張飛被部下斬,劉、孔明又相繼病逝,后主劉禪昏庸無能,最終孫權(quán)降魏,蜀國滅亡,三分歸一統(tǒng)。
我敬佩三國人物。三國英雄者,多也,其一例,我最敬佩:話說劉備撤軍,軍中不見了趙子龍,張飛誤以為子龍降曹,大怒,欲取子龍首級,備勸住,方止。卻說子龍那邊,子龍找到后主劉禪,甘夫人卻投井自盡。于是,趙云很是悲哀,但曹操十萬雄兵在后,不得已之下,子龍將禪護入懷中,挺鋼槍,奪寶劍,使出渾身解數(shù),殺開一條血路。幸得曹孟德求賢若渴,不叫人殺趙云,加上碰上張飛,終脫出重圍。
這段話描寫生動,寫出趙云的忠心耿耿,一心為國,忠心救主的高尚品質(zhì)。再看看中國歷史,岳飛、吳佩孚,蘇軾等有節(jié)氣者固然多,但為何會釀成悲劇?是無氣節(jié),國之奸臣所為。那時有節(jié)氣者似鐵鉉者甚多,卻又談何容易?余者投敵棄友,雖利己,卻為后人所不齒。
再看看現(xiàn)代者,處于享樂主義社會中的人,大部分懦弱無比,更別談中華民族的“玉碎不改其白,竹焚不毀其節(jié)?!钡拿赖铝?。先別說這些“之乎者也”的了,現(xiàn)今中國人明說抵制日貨,與日不共戴天,誰卻曾想到過人是支持洋貨,抵制國貨了呢?
現(xiàn)今,中華民族之節(jié)氣,行將消弱,愛國人士都很憂心。其實,愛國不須干出轟轟烈烈的大事,只是得有愛國氣節(jié),愛國之情操。勿須說多好,只須有真才實干。
讀完《三國演義》,我感慨萬千?!扒嗌揭琅f在,何處夕陽紅?”民族之氣節(jié),愛國之情操,是我中華民族千古國魂,令高山仰止!
描寫初二三國演義讀后感2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一首大氣磅礴,氣勢宏偉的贊歌拉開了三國的序幕,三國時期是我國一個重要的歷史時期。在此期間,諸侯并起,天下紛爭。
《三國演義》,我最喜歡的一本書。它記錄了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描繪出杰出的歷史人物和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是最輝煌的歷史巨著之一。細細品讀后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羅貫中的長篇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以東漢末年靈武帝中平元年到晉武帝司馬炎這一歷史時期為背景,講述了從黃巾之亂開始,到劉關(guān)張?zhí)覉@三結(jié)義,再到神機妙算的諸葛亮三分天下,直至三國統(tǒng)一歸晉的故事。
《三國演義》塑造了一大批叱咤風云的英雄人物。諸葛亮是“賢相”的化身,他具有“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高風亮節(jié),具有救世濟民、再造太平盛世的雄心壯志,具有料事如神、神機妙算的奇異本領(lǐng)。他未出茅廬便知天下大事,且將天下三分的鼎力局面準確預知,出山后一展其雄才大略,巧借東風,草船借箭,三氣周瑜,巧設(shè)空城計。他的事跡激勵我努力讀書,獲得豐富的知識和智慧。
曹操乃一代奸雄,他提出“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既有雄才大略,又殘詐,是一個政治野心家、陰謀家,可是他沒殺自己膝下的劉備,又讓我看到了他的大度。劉備重情重義,仁民愛物,是一位禮賢下士,知人善任的任君,不管是大城小鎮(zhèn),都忠于職守,受人愛戴,他讓我懂得了熱愛百姓和忠于職守的深刻道理;關(guān)羽威猛剛毅,義重如山,他不降曹操,日夜思念兄長;過五關(guān)斬六將,毫不畏懼,他誓與劉備共存亡的精神讓我明白了仁義十分重要;孫權(quán)為人謙和,少年得志,同為天下英雄,使我體會到寬容大度的重要。
《三國演義》為我們講述了許多富有策略的戰(zhàn)爭故事。官渡之戰(zhàn)以少勝多,謀長節(jié)短,百戰(zhàn)百勝,讓我們清晰地看到一場刀光血影的場面;赤壁之戰(zhàn)更是波瀾起伏,驚心動魄;還有那巧妙的連環(huán)計,精密的借刀殺人計,和那動人心弦的苦肉計真是一幅幅壯麗宏偉的戰(zhàn)爭場面。
描寫初二三國演義讀后感3
《三國演義》寫的是在黃巾起義時,劉備、張飛、關(guān)羽三人想為國家效力,結(jié)識并拜為兄弟,在多次的戰(zhàn)斗中,三國勢力形成以及結(jié)束的經(jīng)過。《桃園三結(jié)義》作為《三國演義》的開頭,很好的寫明了三人的性格,劉備是屬于多層面性格,有時為自己的能力而惋惜,有時又是那么仁慈正直。張飛是屬于“莽夫”這類性格的,他急躁的性格正好與劉備的冷靜沉著相配,但他卻勇于為國效力,在文章中他的出現(xiàn)讓劉備更加堅定了保家衛(wèi)國的信念。關(guān)羽他集忠于君,善與友,正義,武力,智慧,勇氣,毅力,大志于一身,同時又驕傲,狂妄,自大輕敵。關(guān)羽在準備投軍時遇到了劉備、張飛二人,三人相識后對對方都很合得來,便在桃園結(jié)拜為兄弟,誓同心協(xié)力、保家衛(wèi)國。這便是《桃園三結(jié)義》的故事。
讀完這本書,我能深切的體會到作者在描寫人物性格上花費了許多功夫,能讓讀者清楚的讀懂三人各自不同的性格,在思考與寫作上一定花了不少時間。其實不論是劉備、關(guān)羽還是張飛,他們各自的弱點還是集于一身,像劉備,如果沒有日后諸葛亮的幫助,他的驕傲和有時的虛偽肯定會讓不少戰(zhàn)役以失敗告終。
張飛,不用說也知道他的暴躁脾氣,在軍隊中對小兵的態(tài)度,肯定會給眾多讀者又這樣一個想法:張飛就像一把傷手而鋒利的武器。但張飛對劉備的鼓勵還是讓我感受到這位大丈夫的志氣與雄心。再來說說關(guān)羽,在三人中他的重情義讓許多人包括我都記憶猶新,在赤壁之戰(zhàn)時,曹操被諸葛亮的妙計逼得走投無路,最終,曹操進入了關(guān)羽的埋伏圈,曹操便下馬向關(guān)羽求情。關(guān)羽看在舊情的份上放曹操等人過去,要不是劉備的苦苦求情,關(guān)羽早就死在軍令之下。
曹操,三國里笑到最后的君主。雖然最終三國還是被司馬氏統(tǒng)一,他也沒有親眼看到兒子完成自己的愿望,但曹操的才華卻讓許多人欽佩,唯有疑心能讓他不那么完美。他的疑心讓他誤殺了許多無辜的人,他自己卻還堅持著“寧讓我負天下人,休讓天下人負我”。有些人覺得曹操是代表著野心,但我讀后卻感覺不是這樣,曹操想統(tǒng)一天下也只是自己的一大期望,就像許多人都有自己的目標,雖然他自己也表示過有統(tǒng)一天下的野心,但我覺得這只是一位君主宏偉的成就。
讀完這本書,我好像回到了古代,回到了三國鼎立時期,重新感受到祖先留下的歷史與輝煌!
描寫初二三國演義讀后感4
三國演義是我們家喻戶曉的一個名著,書中塑造了一個個個性鮮明,有血有肉的英雄形象,如:仁義的劉備、狡猾的曹操、有才的孫權(quán)、聰明的諸葛亮、忠義的關(guān)羽、勇猛的張飛、智謀的周瑜……待我一一道來。
我們最熟知的一個武藝高超、忠心耿耿效忠劉備的關(guān)羽,他過人的武藝,我們也是有目共睹的,如那次溫酒斬華雄、過五關(guān)斬六將、單刀赴會都可以看出他的武藝,至于忠心,他身在曹營心在漢可以看出他忠義,華榮到義釋曹操也可以看出他的忠義。
仁義的劉備最能的民心的事就在長坂坡時被曹操追擊卻帶著弱民一起跑,這件事對整個隊伍有著很大的影響。狡猾的曹操,草船借箭時他不敢輕易出兵可以看出他疑心很重,用兵謹慎,可就是他用兵謹慎才得以造就他江山社稷龐大的景象。
聰明的諸葛亮,他神機妙算,從他草船借箭中可以體會到,他可以懂天文,知地理,識人心;知人善用,此乃王道!勇猛的張飛,他長板橋一事吼一聲就把一個士兵下的掉下馬來,可以看出他的勇猛,一人抵擋千軍也毫不遜色!智謀的周瑜,他在火燒赤壁時用火攻大破曹軍,李白的詠赤壁中曾經(jīng)贊頌到:“烈火張?zhí)煺赵坪?,周瑜曾此破曹公。”可是他忌才妒能,使他被諸葛亮給給氣死,他死前還說道:“既生瑜,何生亮?!?/p>
三國中不僅有許多精彩的人物,還有一個個精彩、激動人心的故事。
三顧茅廬講了劉備、關(guān)羽、張飛他們?nèi)苏\心誠意去請大賢諸葛亮來出山輔佐他,諸葛亮起初不答應(yīng),可后來諸葛亮被劉備的誠心所打動,最后決定出山?;馃啾谥v了在諸葛亮與周瑜商量怎樣攻打曹操時,他們決定用火攻,諸葛亮料到那天必有東南風,后來曹操被周瑜慘敗,死傷無數(shù)。草船借箭講了周瑜嫉妒諸葛亮,在商討軍事時讓諸葛亮在十天內(nèi)造好十萬支箭,以此來陷害他,諸葛亮神機妙算,向曹操借箭,最后滿載而歸,讓周瑜自嘆不如。
這是我對三國演義的品讀,如果你們也有不同的意見,請告訴我,我“不恥下問”。
描寫初二三國演義讀后感5
《三國演義》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為羅貫中所選編的歷史小說,這本小說的內(nèi)容多為北宋以至明朝坊的坊間書藝人所編,經(jīng)羅貫中的整理和編輯后,就成了一本中外聞名的巨著,原名《三國志通俗演義》。
書中的情節(jié)是以沒落王族劉備為主導,故事是講述他在偶然機會下,遇到了關(guān)羽、張飛兩位豪杰,因為志同道合,所以三人于桃園結(jié)義,故事就這樣開始,而以其后約九十年的晉渡江滅吳為終,其中一些情節(jié),如借東風、捉放曹,都是家傳戶曉的故事,可見此書是如何的精彩,真的令人生再三閱讀的念頭。
我認為書中的人物是這部小說的靈魂,主角劉、關(guān)、張三人在其漂蕩中原到建立蜀國的過程中充分表現(xiàn)了仁、忠、勇三種典范的英雄氣概,最為人稱道的,莫過于劉玄德攜民渡江、美髯公千里走單騎、張翼德大鬧長板橋等情節(jié),而書中的諸葛亮成了智的代表,天下變量盡在掌握之中,不得不提的是,姜維也被描繪成忠孝智義兼具的棟梁之才,而一代軍事家曹操由忠于大漢變到大奸大惡的險惡丞相的心理變化也被描寫得淋漓盡致,可見這部書對人物特征刻劃之精細堪稱古代長篇小說之首,真千古奇書也。
而三國演義一書,由宋朝開始有書藝人用之作題材,只不過都總是沒有連貫性,不過何以我會言及書藝人?其實書中也有很多宋朝的影子。
三國演義中,最為所熟悉的都算是關(guān)羽了,關(guān)羽是書中最忠之人,而當代因為朝廷重用文人,因此不論任何讀書人,都會追求忠君愛國的境界,“忠臣是英雄”這個道理令關(guān)羽與有鬼神之智諸葛亮并列,可見書中人物因“忠”的'地位提升是如何明顯,相對地,奸相曹操只因“挾天子,令諸侯”而成了千古罪人,這個情況大抵只會出現(xiàn)在尊儒的宋朝。
三國演義的文學價值是無容置疑的,但亦不是完全沒有歷史價值,只不過歷史價值不在三國時期,而是由宋朝到明朝,因為三國演義是坊間的書籍,我們可以透過這本書了解當時的政治狀況,像張飛這樣的英雄出現(xiàn),大抵是因為漢人在元朝時飽受欺壓,百姓渴望有一位敢作敢為的英雄為之出頭,張飛才會由溫文儒雅寬大畫家、書法家被改成敢作敢為的大老粗,而“張翼德怒鞭督郵”一事就可完全表達百姓對元朝官員的強權(quán)欺壓有多大厭惡。
其實我還不知自己讀了這本書多少遍,但是每次重看也有不同的趣味,更有不同的感受,我認為身為中國人,必須讀中國四大名著至少一次,除了文學價值外,《三國演義》更有助我們了解宋、元、明三代的文化,所以說完我的感受之后,也希望大家都讀一讀。
描寫初二三國演義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描寫初二三國演義讀后感
上一篇:最新中學生三國演義讀后感
下一篇:描寫初一三國演義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