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與六便士》毛姆著名小說個人讀后感
《月亮與六便士》毛姆著名小說個人讀后感7篇
《月亮與六便士》毛姆著名小說個人讀后感如何寫呢?《月亮和六便士》是英國小說家威廉·薩默賽特·毛姆的三大長篇力作之一。以下是小編精心收集整理的《月亮與六便士》毛姆著名小說個人讀后感,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來欣賞一下吧。
《月亮與六便士》毛姆著名小說個人讀后感(精選篇1)
原來聽說這本書在講月亮和六便士,在講夢想和現(xiàn)實。讀了之后想的更多的是人的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我也有曾逃離社會,逃離責(zé)任的時候,但我終究安定下來,有了家庭有了老婆孩子。就像許多人一樣,他們想逃離社會,逃離負(fù)擔(dān),去追求真正的自我,有很多人付諸行動,但最終,絕大多數(shù)人仍然會回歸社會。
也許是人類的本性無法脫離社會,也許是如今的社會難以找到像大溪地那樣的地方,也許是他們的追求和夢想不夠強大。主人公的所作所為讓我們厭惡,因為他打破了社會屬性,讓人不滿和不安,但他的追求又在打動我們,因為我們每個人的內(nèi)心都在向往作為自然人最純粹的追求。他的前半段經(jīng)歷是作者親眼所見,而后半段經(jīng)歷是旁人回憶。
前后的表現(xiàn)有蠻大的差別,也許是時間的磨礪改變了他,也許是旁人的回憶回憶美化了死者,我更傾向于他找到了適合自己的環(huán)境,大溪地更接近自然,遠(yuǎn)離社會,緩解了他的焦慮不安,他最終再次結(jié)婚,說不上感情深厚,但至少回歸了社會屬性,他并非完全的回歸自然回歸野蠻,他只是不適應(yīng)之前的環(huán)境,不喜歡過去過多的社會屬性的束縛,他仍是會需要社會的人,只是要找到合適的環(huán)境,才能讓他平衡他的追求和夢想。也許我們每個人也都在尋覓,最適合自己的,能平衡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的平衡點。
《月亮與六便士》毛姆著名小說個人讀后感(精選篇2)
讀完《月亮與六便士》,其實我沒有特別大的感想,頂多只體會到理想與現(xiàn)實,還有斯特里克蘭的無情。是的,無情,我想,世上怎么可能存在這樣一個無情的人呢?他不在乎妻子,不在乎孩子,不在乎別人的看法,不在乎自己是否過得舒適(甚至在沙發(fā)和木凳之間他會下意識地去選擇木凳),他甚至都不在乎自己的畫兒。對于一個社會人,追求舒適,追求他人的認(rèn)可,追求金錢,幾乎是所有人的共同特點。但是斯特里克蘭卻好像不屬于這個世界,他是一個天生的隱士,前期,他屈從生活,為金錢勞累奔波。后來他拋下所有,這其中,包括家人,包括金錢,包括物質(zhì),甚至還包括以前的自己。他變得隨心所欲,暴躁無償,毫無道德和廉恥可言。
最后,他從巴黎一路輾轉(zhuǎn)來到了大溪地島,他和島上的一個姑娘結(jié)了婚,生了孩子,那個姑娘很尊敬他,給了他所有能給的東西,最重要的,也是區(qū)別于正常社會中的妻子的,她不打擾他,她不要求比陪伴更多的感情。他找到了自己歸宿,在這樣一個世外桃源,在這樣一個別人不會認(rèn)為他奇怪的地方。那他也許最開始不應(yīng)該去巴黎。
這個世界上不存在斯特里克蘭這樣的月亮,遍地都是六便士。月亮是與世隔絕的,好像在嘲笑可憐的六便士。我們被許許多多的感情和道德束縛著,所以只能在地上爬行。斯特里克蘭拋棄所有,包括他認(rèn)為那些無用的情感和道德,那么他在尋找什么呢?是一片原始森林。
《月亮與六便士》毛姆著名小說個人讀后感(精選篇3)
重讀這本書時,比起體會“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這次我更在意書中人物的感情細(xì)節(jié),邊讀邊在腦子里不斷拼湊那些忘得差不多的情節(jié)。
中間讀到某些描述時我都非常生氣,覺得他真的是個冷漠自私至極的王八蛋,憑什么拋妻棄子之后還一副理所應(yīng)當(dāng)?shù)臉幼?,又憑什么認(rèn)為自己拯救了一段荒唐的婚姻而如此漠視他人的生命,且贊嘆男人才有高貴的靈魂,嘲諷女人只是依附愛情而活的蠢貨。
后來仔細(xì)想想,他身旁滿是人性的矛盾、拿愛情來矯飾的控制欲以及虛榮的社交,既然世俗都沒有多好,也該允許有人反抗。如果他的內(nèi)心真的受到某種牽引,又怎么能忍受循規(guī)蹈矩地配合著妻子的虛榮過完這一生。想到這里又覺得他真是個勇敢真實的理想主義者,他的語言反映出來他的靈魂更是極具魅力,總叫人能輕易地站在他那邊。
作者在書中都極少為他的冷漠無情找借口,這顯得人物更加真實,也讓我反思著我是否應(yīng)該更加客觀地看待書中的人物,而不該拿他與我腦子里設(shè)想出來的追求藝術(shù)的完美形象做對比。
但個人還是覺得劉勇軍的那個譯本比較好讀。
《月亮與六便士》毛姆著名小說個人讀后感(精選篇4)
一直知道這本書,包括那句“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也引用過,大致猜測是關(guān)于夢想和現(xiàn)實的故事,但最近才突然開始找來讀。很少一口氣把一本書給讀完,愣是熬夜看完(得虧不是很長),很是喜歡。
讀的快就難免囫圇吞棗,沒有那么細(xì)致深入的理解。因為是第一主人公的口吻在讀的時候很有代入感,作者筆下的人物也都性格鮮明立體真實,很詭異的是,即便是被描述的如此怪異自私殘忍冷漠無賴的天才畫家斯特里克蘭,也有那些讓人發(fā)笑甚至覺得很可愛的瞬間。看很多評論比較各個人物的性格,如何如何不喜歡斯特里克蘭,而我卻奇怪地透過文字像布蘭奇或是阿塔莫名被這個天才畫家吸引。可能因為極度真實的一面對現(xiàn)實的諷刺,也可能因為那追尋夢想的堅定和超凡意志,也可能只是因為他是天才畫家而自動忽略那些性格和行為上的不足。所以對天才畫家的結(jié)局還是有點唏噓和可惜。那幅人與自然的巨作像是生命最后的挽歌,卻像布蘭奇的畫像那樣對斯特里克蘭來說畫完后就毫無作用,實現(xiàn)精神涅槃后的付之一炬,有點兒悲壯意味。
嗯,最后,我只能說“紅毛”是天選之人?,F(xiàn)實的我們無法做到斯特里克蘭那般放棄一切和無視一切甚至做出有違道德倫理的事,只為心中的夢想而活。
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天命,斯特里克蘭的天命就是成為偉大的藝術(shù)畫家,但并不是每個人的天命都是這般遠(yuǎn)不可及難以實現(xiàn)的存在,也可能如最后那個醫(yī)生所說某種程度來說他也是某方面的藝術(shù)家——生活,大多數(shù)人的天命可能大多一致,成為一個普通人過好這普通的一生。
《月亮與六便士》毛姆著名小說個人讀后感(精選篇5)
這是我第一次很自覺地想寫一些關(guān)于我讀過的書的感覺。我想寫下來這份感覺,主要是因為這本書給我太多的震撼了,壓的我踹不過氣來,我迫切的需要通過寫作這一方式來緩解心中的那份沉重。
看過《月亮和六便士》后,我一直篤信作者毛姆不僅是一位偉大的作家,而且也是一位很偉大的心里學(xué)家。盡管在此之前,同時在此之后,我并沒有看過有關(guān)毛姆的簡介,我的這份篤信我是很堅定的。這本書對人的心里的細(xì)節(jié)描寫及為何會產(chǎn)生這種心里的分析,讓我十分震撼,以至于我到現(xiàn)在心中翻起的那份波浪還沒有得到平靜,甚至是連語言這個我最為熟悉的東西我都不知道如何說了。盡管這本書給我?guī)磉@么強大的震撼,以至于我都不能好好的說話,但是我還是覺得應(yīng)該寫一下自己的感受。
看完整本書后,我最大的感觸是:"我"認(rèn)為查爾斯。思里特克蘭德尋找到的不是自己,而是一個新的靈魂。對這句話,感觸頗深。一直以來,身邊的每一個人都在告訴我要做自己,要做真正的自己。于是我以為只要我做到了自己,顯示出自己獨特的個性與才華,我便可以一鳴驚人,成為萬眾矚目、名留史冊的人物??墒钱?dāng)我看見這句話的時候,我突然明白事情似乎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么簡單。"我"親身經(jīng)歷與感受到了斯特里克蘭德的事跡與存在,"我"看著他拋棄妻子,看著他又如何傷害對自己最真的朋友,這樣一個未被社會傳統(tǒng)價值觀的人為何能夠取得這么偉大的成就?心中很震撼!也就通過作者不斷的記述并且引起潛意識的問題,我突然意識到一個偉人之所以能夠成為一個偉人,他在成長中必須要做一些違背社會道德的事情,他們拋棄以前的生活基礎(chǔ),被人們認(rèn)為是個不折不扣的瘋子及社會道德敗壞的人。但是他們在做這些時候,早就已經(jīng)忘卻了社會道德對他們的審判,他們心中有的只是一個新的靈魂。但是這個新的靈魂在他們剛拋棄以前生活基礎(chǔ)的時候,還沒有成行,還不足以讓這個新的靈魂發(fā)揮到讓世界為之震撼的地步。于是他們需要繼續(xù)磨練,需要在社會里面輾轉(zhuǎn),尋找一處真正適合他們新靈魂居住的地方。這樣他們才能創(chuàng)作出不朽的價值。
《月亮與六便士》毛姆著名小說個人讀后感(精選篇6)
第一次讀毛姆的小說,想讀《月亮與六便士》起源于一位我喜愛的網(wǎng)絡(luò)寫手有這樣一句話:遍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到了月亮,但愿你的生活中同時擁有月亮和六便士。大概六便士代表了金錢,而月亮則代表了某種圣潔的難以企及的事物吧。而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人,如果金錢和圣潔同時得到,是再好不過的了,不過,是不是有些貪心?
然而,看完了月亮和六便士的全文,卻發(fā)現(xiàn)這不過是一個“我的世界你不懂”的故事。
故事以法國印象派畫家高更為原型,講述了一個富裕的證券經(jīng)紀(jì)人,放棄自己的社會地位,放棄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在四十幾歲高齡,跑到法國去畫畫去了,貧窮、潦倒、疾病,也都沒有動搖他畫畫的決心和熱情。如果你認(rèn)為這是一個堅持自己的夢想而同現(xiàn)實決不妥協(xié)的故事,聽起來像是雞湯一般,那你就大錯特錯了。與其說是他堅持了自己的夢想,倒不如說這是種生命的召喚,按照作者的話說:他也由不得自己。當(dāng)然,這位夢想的召喚者,一生窮困潦倒,一幅畫都沒有賣不出去,他也一幅畫不想賣,卻又如所有的奇跡藝術(shù)家一樣,在死后名聲大噪。聽起來像是一個在現(xiàn)世社會得不到認(rèn)同卻在死后能夠終于獲得榮譽的故事,不不,作者完全就不是這個意思。對于畫家自己,完全沒有想得到現(xiàn)世社會的認(rèn)可,而對于作者對畫家的態(tài)度,始終游離在“這真是一個混蛋的人”和“這個人真是個天才的瘋子”之間徘徊。說到底,還是“我的世界你不懂”。
看看這個畫家是多么的混蛋吧。拋棄妻子,沒有留下一毛錢給未成年的孩子和沒有任何收入來源的妻子,幾乎是讓他們自生自滅了,而他對自己的行為只留下了一句:他們會想到辦法的,而絲毫沒有丁點兒的內(nèi)疚。在窮困潦倒幾乎要病死的時候,一位萍水相逢的畫家因為欣賞他的畫而將其接到自己家中養(yǎng)病,對此他不僅不表示感激,還勾引了畫家的妻子,在完成了自己的情欲之后,又將畫家的妻子拋棄,直至她為他自殺他都沒有丁點兒的遺憾,只是一句:這是她自己的選擇。說的輕描淡寫好像這事兒跟他半點關(guān)系都沒有。流落到小島上,同當(dāng)?shù)氐耐林私Y(jié)婚生子,當(dāng)被問及可否與妻子有共同語言時,他說:她滿足了我對女人所有的要求,洗衣做飯生孩子。這要是讓女權(quán)主義者聽到,真真的是要拿起大刀砍人了。所有的這一切,在世俗的人看起來,都是不折不扣的混蛋,不僅沒有血性,甚至壓根沒有人性。
然而,好像這些混蛋的事情在他的天才的繪畫面前都被原諒了。按照他自己的說法:我也由不得我自己。他像是被蠱惑了一樣,為了畫畫可以忍受任何屈辱、忍受任何低賤的工作就為了掙的最低的生活費和畫畫需要的顏料和畫布、忍受別人的白眼而伸手向人借錢并壓根沒有打算還、在病痛中依然毫不懈怠的畫畫,一切都像著了魔一樣。除了畫畫,沒有什么事情能讓他感興趣,甚至情欲都不能吸引他哪怕一丁點兒的注意力。如果說畫畫真的是為了將心中的欲望和才情表達(dá)出來,那好歹要把這些畫出的成果展示給世人看才行。然而在畫家看來,這些完全不是他的目的,他完全沒有想到拿自己的畫來換取財產(chǎn),但是他卻著實知道這些畫是偉大的,帶有一種絕對的在外人看起來卻是可笑的自信的認(rèn)為,這些畫是偉大的。也不能說他完全不盡人情,他也會偶爾在別人幫助他的時候,隨手扔一副畫給他們,同時伴隨一句:以后你會用得著的。這種在外人看來盲目無比甚至自大的行為,在日后被證明畫家是如何自知自己的偉大的。如果這個自大的畫家不是在死后要求土著妻子將自己最偉大的壁畫全部燒毀而不留在世上,我完全認(rèn)為這不過是一個混蛋無比而恃才傲物的人,這樣我會理所當(dāng)然的認(rèn)為:有才的人都是有脾氣的,有才的人行為就是怪誕的,那樣我真會好受的多。
確實,他的世界我不懂。
有沒有這么一種可能,真的如畫家所受到的昭示一樣,有一種使命,一種召喚,召喚一個人,拋開所有世間的俗世,無論受多少苦、無論付出多少代價,都要去做的事情?我沒有把“要做的事情”寫作“夢想”,我想,畫家受到的昭示不同于我們通常意義上所說的“夢想”這類東西。夢想,往往是人們心心念念想要實現(xiàn)的東西;夢想,一般都需要千錘百煉才能實現(xiàn)。而畫家,沒有人知道他什么開始想畫畫,也沒有曾經(jīng)顯示有過畫畫的才能,好像突然開竅一樣,拋家舍業(yè)的就去畫畫去了,任誰勸說都毫不動搖,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依然想著的是畫畫。某種意義上來說,高更是幸福的吧,這種沒來由的召喚,更像是上帝的旨意一般,突然降臨到他的頭上。身體上是痛苦的,但是當(dāng)他通過繪畫來表達(dá)自己,大概也達(dá)到了某種精神上的自由吧。
不過,盡管這個人看起來這么混蛋,又是這么有才,有件事情他卻說對了。他覺得他的'妻子離開他會想到辦法生存的。確實如此,在那個所有體面的女人應(yīng)該靠男人養(yǎng)活的時代,她的妻子竟然能夠體面的生活下來,并把自己的兒子送進(jìn)了劍橋大學(xué),女兒養(yǎng)的漂漂亮亮并嫁給了一個軍官。沒有他,他的家人也好像獲得了世俗意義上的成功生活??磥?,一個人只要想做自己的事情,好像也不必顧忌所謂的責(zé)任。因為責(zé)任,其實也是無能的人強加在他身上的任務(wù)罷了,離開依靠,無能的人,也會變的有能起來的。那,這是不是也算一個,個人獨立的故事呢?
不過,這種生活,他的世界,我還是不懂。因為,我,目前,還是沒有接到類似的召喚,能讓我義無反顧的去做。這點上來,我這樣的塵世間的塵埃,也是悲哀的吧。
《月亮與六便士》毛姆著名小說個人讀后感(精選篇7)
一個年近不惑的大叔,做著收入不菲的證券工作,有一個溫柔大方的妻子,兩個可愛的孩子,住著另人羨慕的大房子,擁有著較高的社會地位。就那么突然的有一天,他放棄了這里的一切一切,帶著家人的數(shù)落,旁觀者的責(zé)罵和所有人都看不起的作品去遠(yuǎn)方追求他的繪畫夢想。他身無分文,窮困潦倒,住在骯臟的孤島,與世隔絕,沒賣出過一副畫,終日疾病纏身,最終痛苦死去,而生平最滿意的作品也被自己一把火燒掉,永世不得相傳,即便最終作品得到了世人的認(rèn)可,也是他死去很久以后的事了。
還有另外一個版本:
一個懷揣夢想的大叔,終于有一天沖突了世俗的眼光,道德的束縛,帶上畫架去了藝術(shù)的國度。在那里,他仿佛到了夢想的天堂,他全情的投入,心無旁騖的作畫,繪畫帶來的滿足讓他忘記了身體的疼痛,他一刻不愿停歇的創(chuàng)作,終于在臨終前完成了此生最滿意的作品,并將它帶到墳?zāi)?,實現(xiàn)了靈魂與肉體的真正共存。
前者是從旁觀者的角度,后者是故事的主人公思特里克蘭德本人。
其實寫一份書評可以有好多出發(fā)點,故事的編排,寫作的技巧,作者的經(jīng)歷都行,今天我想從思特里克蘭德這個人本身,去思考一些關(guān)于人的問題。
很多人并不理解思特里克蘭德的做法,一個男人不應(yīng)該像他這樣毫無責(zé)任感;但更多人會選擇中立,既不贊同,也不反對。討論對錯是沒有意義的,因為我們大部分都是平庸的人,既沒有天賦和勇氣去追夢,又不甘于太過平凡。
那么什么是夢想,是一個會刺激你荷爾蒙飆升的詞?是一個會讓你獲得快樂的源泉?還是一個你一直想去又到不了的遠(yuǎn)方?我想都不是,書中沒有介紹思特里克蘭德在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遇到的痛苦和瓶頸,更加沒有任何說明他有經(jīng)歷怎樣的掙扎、折磨甚至放棄。但我們都曾有過興趣愛好,健身?讀書?畫畫?彈琴?哪一個堅持過幾十年如一日?最初的興奮都逐漸會被過程中的困苦所消磨,直至放棄。
如果你覺得我在灌雞湯勸大家去追求月亮,你就錯了,我并沒有興趣討論什么才是夢想,因為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有資格去擁有。我也沒有因為讀完這本書而感受到強烈的悲傷或是興奮的沖動,我最感慨的是擁有夢想這件事帶給思特里克蘭德的冷靜和理智,以及對人性的洞察。
思特里克蘭德的智慧
看似冷血的思特里克蘭德早就看穿了人性,妻子的哀怨更多是因為自己的離開使她沒有了生活的依靠,她明明憎恨思特里克蘭德,卻在他成名后在家中掛滿了他的遺作,并與來訪者談笑風(fēng)生,虛榮心被徹底的滿足。他因為與朋友的妻子私通而害得朋友妻離子散也未曾感到一絲內(nèi)疚,因為他知道“女人可以原諒男人對她的傷害,但是永遠(yuǎn)不能原諒他對她做出的犧牲”,而這位朋友剛好是妥協(xié)了他妻子不堪回首的過去,對于妻子而言,他是自己恥辱過去的鮮活證明,她的背叛是早晚的事。
“你同我吵嘴,實際上是因為我根本不在乎你對我的看法?!敝虚g人勸說思特里克蘭德回家的時候,無法忍受其冷漠的態(tài)度便氣憤的與其爭吵,帶著世俗所認(rèn)為的道德,理直氣壯。而思特里克蘭德卻平靜的說出這一句。雖然我們沒有明確的意識到或者我們根本不愿承認(rèn),我們還是非常重視別人是否看重我們的意見,我們在別人身上是否有影響力,如果我們對一個人的看法受到他的重視,我們就沾沾自喜,如果他對這種意見絲毫不理會,我們就會討厭他。所以當(dāng)你沉默以對的時候,那些說不喜歡冷暴力而同你不停爭吵的人,真的是因為TA嘴上說的越在乎才越生氣嗎?
說到這,我停更這么久也多少與此有關(guān)。很長一段時間,我不停的聽取著他人的意見,你年紀(jì)不小了,你該成家了,你該好好規(guī)劃人生,你該有個普通女生該有的樣子,你也沒有那么優(yōu)秀。于是我照著他們的說法不斷的修正自己,小心翼翼的學(xué)會如何說活,如何閉嘴,寫文章也都是想著怎么迎合大眾的胃口,怎么寫一些老少皆宜的“干貨”,然后我什么都沒寫出來,然后我也成功的不再知道自己是誰。思特里克蘭德對世俗的冷靜處理態(tài)度引起了我的敬畏,其實寫寫字而已嘛,哪有那么復(fù)雜,懂的人看到交流交流最好,不懂的人就算評頭品足也不會對我造成什么影響,除非是我自己給了他可以影響的機(jī)會。抑郁的人大多是因為想不開這一點吧。
所以,對于大多數(shù)平凡的我們,除了吃飯睡覺沒有不做就會死的事情的我們,如何饒有興趣的活在世俗中才是我們真正需要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