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必修五語文第一課預習練習題
高二必修五語文第一課預習練習題
高二必修五語文第一課主要學習什么內(nèi)容?我們都知道高中的語文難度比較高,同學們想要提高學習效率,還是要養(yǎng)成預習的習慣。下面是學習啦小編整理的高二必修五語文第一課預習練習題,一起來看看吧。
高二必修五語文第一課預習練習題第一部分
一、現(xiàn)代文閱讀(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美”和“愛”構筑的理想王國
——讀《邊城》
沈從文先生的名作《邊城》敘述了一個情節(jié)簡單的故事: 一個山水如畫的古渡頭,有一戶獨處的人家,住著擺渡的老船工和外孫女。老船工年逾古稀,小孫女翠翠情竇初開。船總順順的兩個兒子都那么好,那么俊,都愛上了翠翠。大老托人說媒,老船工滿心歡喜,可翠翠不高興,翠翠對二老動了情。大老下船跌進了激流,二老也出走了,老船工在誤會中大病一場,在風雨之夜歸天了,只留下翠翠守在山水如畫的古渡頭。
故事結束了,山依然青,水依然綠,人依然那么美。如果要用兩個字來概括《邊 城》,那就是:“美”和“愛”。
《邊城》中無處不美,山美、水美、人美。“小溪流下去,繞山岨流,約三里便匯入茶峒的大河……小溪寬約二十丈,河床為大片石頭作成。靜靜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卻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魚來去皆可以計數(shù)。”作者用簡簡單單的文字把我們帶入了一個美麗的桃源。在這樣美的環(huán)境中孕育出來的人自然更美。“翠翠在風日里長養(yǎng)著,把皮膚變得黑黑的,觸目青山綠水,一對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長養(yǎng)她且教育她。”翠翠天真善良,淳樸活潑,具有大自然賦予的活力。在讀者面前,她是這樣一個生動透明的“美”的形象,“美”的化身。忠厚善良的老祖父,五十年如一日撐船擺渡,不管白天黑夜,刮風下雨。端陽龍舟,令人神往,他卻忠于職守,寂寞地守著渡船。過渡的人感激老人的熱誠盡責,饋贈他,他卻“儼然吵嘴時的認真神氣:‘我有口糧,三斗米七百錢,夠了。’”“他從不思索自己職務對于本人的意義,只靜靜地忠實地在那里活下去。”正是在平凡的生活中,老船工顯現(xiàn)出與眾不同的“美”?!哆叧恰分械娜硕寄敲疵?,慷慨好義的順順、熱誠質樸的楊馬兵……
正由于這些具有美好的心性的人們,才形成了《邊城》淳厚的民風,安靜和平的空氣。
可是沈從文說:“我主意不在領導讀者去桃花源旅行,卻想借重桃源上行七百里路酉水流域一個小城小市中幾個愚夫俗子,被一件普通人事牽連在一處時,各人應有的一份哀樂,為人類‘愛’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說明。”《邊城》中的“美”是集中通過“愛”來表現(xiàn)的。兩性之愛、兄弟之愛、親子之愛、朋友之愛。
《邊城》本來就是講述翠翠的愛情,儺送放棄了碾坊,“意思還在渡船”。翠翠在儺送走后,靜靜地等待,“這個人也許永遠不回來了,也許明天回來。”他們的愛是純潔無瑕、忠貞不渝的。天保、儺送兄弟情深,天保寧愿犧牲自己成全弟弟,儺送愿意代哥哥對歌。雖是愛情的競爭對手,卻也襟懷磊落。順順對兒子的愛和贊賞也溢于言表,順順本是泅水的好手,待得儺送能氽水捉鴨子時,這作爸爸的便解嘲似的向孩子們說:“好,這種事情有你們來作,我不必再下水和你們爭顯本領了。”老船工對翠翠的關心自然是無微不至的;老船工死后,楊馬兵主動來照顧翠翠,以及老祖父與過河客、賣肉的爭執(zhí)謙讓,都顯示了邊城人以誠相待、相互友愛的美好情懷。
《邊城》雋永的文字彌漫著邊地山村的濃郁氣息。在三十年代那喧囂的都市閣樓上,沈從文無限深情地為我們展示出一幅原始自然的風俗畫,畫中是一個海市蜃樓般縹緲美麗的桃源,那是沈從文的夢中世界,理想王國。
1.下列不屬于作者對沈從文先生《邊城》一文主旨概括的一項是( )
A.文章的主旨可以用兩個字來概括,那就是“愛”與“美”。
B.文章借重桃源上行七百里路酉水流 域一個小城小市中幾個愚夫俗子,由于經(jīng)濟地位和社會地位不同而形成的各有的一份哀樂。
C.《邊城》中的“美”是集中通過“愛”來表現(xiàn)的,有兩性之愛、兄弟之愛、親子之愛、朋友之愛。
D.文章中的“愛”與“美”是被一件事牽在一處,那就是講述翠翠的愛情故事。
解析:“由于經(jīng)濟地位和社會地位不同而形成的各有的一份哀樂”在文章中找不到依據(jù)。
答案:B
2.以下不屬于作者闡明《邊城》“愛”與“美”所用的證據(jù)的一項是( )
A.靜靜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卻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魚來去皆可以計數(shù)。
B.翠翠在風日里長養(yǎng)著,把皮膚變得黑黑的,觸目青山綠水,一對眸子清明如水晶。
C.正由于這些具有美好的心性的人們,才形成了邊城淳厚的民風,安靜和平的空氣。
D.過渡的人感激老人的熱誠盡責,饋贈他,他卻“儼然吵嘴時的認真神氣:‘我有口糧,三斗米七百錢,夠了。’”
解析:“正由于這些具有美好的心性的人們,才形成了《邊城》淳厚的民風,安靜和平的空氣”是議論的觀點而不是論據(jù)。
答案:C
3.對文章第三段中有關內(nèi)容的闡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小溪流下去,繞山岨流,約三里便匯入茶峒的大河”,這片大自然是美麗的桃源。
B.翠翠天真善良,淳樸活潑,具有大自然賦予的活力。在讀者面前,她是這樣一個生動透明的“美”的形象,“美”的化身。
C.老船工忠厚善良,五十年如一日撐船擺渡,忠于職守,從不思索自己職務對于本人的意義,這也是個“美”的化身。
D.天保、儺送兄弟情深,天保寧愿犧牲自己也要成全弟弟,儺送愿意代哥哥對歌。雖是愛情的競爭對手,卻也襟懷磊落,這也是“美”的化身。
解析:“天保、儺送兄弟情深,天保寧愿犧牲自己也要成全弟弟,儺送愿意代哥哥對歌。雖是愛情的競爭對手,卻也襟懷磊落”不屬于第三段的內(nèi)容。
答案 :D
高二必修五語文第一課預習練習題第二部分
二、古代詩文閱讀(36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魏惠王死,葬有日矣,天大雨雪,至于牛目,壞城郭,且為棧道而葬。群臣多諫太子者,曰:“雪甚如此而喪行,民必甚病之,官費又恐不給,請弛期更日。”太子曰:“為人子,而以民勞與官費用之故,而不行先王之喪,不義也。子勿復言。”
群臣皆不敢言,而以告犀首。犀首曰:“吾未有以言之也,是其唯惠公乎!請告惠公。”
惠公曰:“諾。”駕而見太子曰:“葬有日矣?”太子曰:“然。”惠公曰:“昔王季歷①葬于楚山之尾,欒②水嚙其墓,見棺之前和③。文王曰:‘嘻!先君必欲一見群臣百姓也夫,故使水見之。’于是出而為之張于朝,百姓皆見之,三日而后更葬。此文王之義也。今葬有日,而雪甚,及牛目,難以行,太子為及日之故,得毋嫌于欲亟葬乎?愿太子更日。先王必欲少留而扶社稷、安黔首也,故使雪甚!因弛期而更為日,此文王之義也。若此而弗為,意者羞法文王乎?”太子曰:“甚善。敬弛期,更擇日。”
惠子非徒行其說也,又令魏太子未葬其先王,而又因說文王之義。說文王之義以示天下,豈小功也哉!
(《戰(zhàn)國策•魏策二》)
【注】 ①季歷:周文王之父。②欒:漏流。③和:棺材兩頭的木板。
4.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民必甚病之 ?。簱p害
B.欒水嚙其墓 嚙 :侵蝕
C.出而為之張于朝 張:設置
D.意者羞法文王乎 法:效法
解析:病:在這里是形容詞用作動詞,感到困苦。
答案:A
5.下列句子編為四組,能夠打動太子,使他推遲葬期的一組是(3分)( )
?、傺┥跞绱硕鴨市?,民必甚病之
?、谙染赜灰娙撼及傩找卜?/p>
?、巯韧醣赜倭舳錾琊?、安黔首也,故使雪甚
?、芤虺谄诙鼮槿?,此文王之義也
?、萑舸硕?,意者羞法文王乎
⑥說文王之義以示天下,豈小功也哉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⑤ D.②④⑥
解析:①是群臣的諫言。②是惠子講述的周文王的話。
?、奘菍葑拥脑u價。
答案:B
6.下列對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魏惠王死了,下葬日期已經(jīng)確定,但天下起了大雪,城中道路無法通行,太子決定修棧道去送葬,大臣們紛紛勸諫。
B.太子認為不按期舉行先王的喪禮是不合道義的,堅決不肯改期,群臣沒有辦法,最后只好請出了德高望重的惠子。
C.文王認為,當年周王的墳墓被水沖開,是先王想要再見一見群臣百姓,如今天降大雪,是惠王想要多停留幾天,扶社稷、安黔首。
D.惠子憑借自己的智慧巧妙進諫,使魏太子沒有匆忙地安葬先王,同時又向天下人宣揚了周文王的大義,實在是不小的功德。
解析:后半句是惠子勸諫太子的話,并不是文王的看法。
答案:C
7.翻譯下列句子。(10分)
(1)為人子,而以民勞與官費用之故,而不行先王之喪,不義也。(5分)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先王必欲少留而扶社稷、安黔首也,故使雪甚。(5分)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做兒子的因為人民困苦、國家開支不足的緣故,就不舉行先王的喪禮,這不合禮法。
(2)先王一定想稍微待一會,想親近國家,安慰人民,所以才要老天下大雪。
參考譯文:
魏惠王死,安葬期已定,卻逢天下大雪,積雪數(shù)尺,破壞了城郭,將要準備修棧道去下葬。大臣中很多人規(guī)勸太子,說:“雪這么大,卻舉行喪禮,人民會感到很困苦的,國家的開支恐怕也不足,請求改期安葬。”太子說:“做兒子的因為人民困苦、國家開支不足的緣故,就不舉行先王的喪禮,這不合禮法。你們不要再說了。”
群臣都不敢說了,就把這件事告訴給犀首。犀首說:“我沒有什么說的,對這事大概只有惠公可以吧!請去告訴惠公。”
惠公說:“好吧。”便駕車去見太子,說:“葬期已定了么?”太子說:“是的。”惠公說:“從前周王季歷葬在楚山腳下,漏流的水沖壞了墓穴,棺木的前頭也露出來了。文王說:‘唉!先君一定是想見一見群臣、百姓吧,所以讓水流了出來。’于是他把先王的棺木挖出來,在朝堂上給它搭起靈棚,讓大臣朝拜,百姓也都來拜見,三天以后改葬。這是文王的禮儀啊?,F(xiàn)在葬期已定,雪下得很大,有好幾尺深,很難舉行葬禮,太子因為要及時下葬,不顧困難,這豈不是稍嫌急躁了嗎?希望太子改期。先王一定想稍微待一會,想親近國家,安慰人民,所以才要老天下大雪。就改變葬期吧,這是文王的禮儀。如果這樣還不去做,或者是以效法文王為羞恥嗎?”太子說:“太好了。那就延緩葬期,另選時間吧。”
惠子不僅實行了他的主張,還讓魏太子沒有(匆忙)安葬他的先王,而且又闡述了文王的禮儀。向天下宣揚、闡述文王的禮儀,難道是小事嗎?
高二必修五語文第一課預習練習題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