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痛的中醫(yī)治療方法
腰痛的中醫(yī)治療方法
腰痛是以腰部一側(cè)或兩側(cè)疼痛為主要癥狀的一種病證。那么,有什么治療方法嗎?下面學(xué)習(xí)啦小編就和大家分享腰痛的中醫(yī)治療方法,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腰痛的中醫(yī)治療方法1、寒濕型
【證見】腰部冷痛重著,轉(zhuǎn)則不利,靜臥不減,陰雨天加重。舌苔白膩,脈沉。
【治法】散寒祛溫,溫通經(jīng)絡(luò)。
【方藥】
1.主方甘姜苓術(shù)湯(張仲景《金匱要略》)加味
處方:干姜12克,炙甘草9克,白術(shù)15克,茯苓20克,杜仲、獨活各12克,狗脊20克,牛膝15克。水煎服。
2.中成藥
(1)腰息痛,每次2粒,每日3次。
(2)舒筋活絡(luò)丸,每次1-2丸,每日2次
(3),每次1丸,每日3次。
3.單方驗方
(1)二術(shù)苡仁湯(劉國普驗方)
處方:白術(shù)30克,薏苡仁20克,蒼術(shù)15克。水煎服。
(2)干姜蒼術(shù)散(李振瓊《奇效驗秘方》)
處方:干姜50克,蒼術(shù)10克,當(dāng)歸15克,95%酒精適量。將上藥研細末,過篩,于患部外敷熱烤。每日1次。
(3)強腰散(張鑒銘驗方)
處方:川烏30克,肉桂30克,干姜30克,白芷20克,膽南星20克,赤芍20克,樟腦30克。將上藥共研為極細粉末,每次30~50克,開水沖調(diào)如糊狀,攤于紗布,趁熱時敷貼于痛處,隔日1換。
(4)補骨脂
處方:腎虛腰痛,為末酒服,或同杜仲、胡桃丸服。
腰痛的中醫(yī)治療方法2、濕熱型
【證見】腰痛處伴有熱感,熱天或雨天疼痛加重,活動后可減輕,尿赤。舌苔黃膩,脈滑數(shù)。
【治法】清熱利濕,舒筋通絡(luò)。
【方藥】
1.主方四妙散(張秉成《成方便讀》)加減。
處方:蒼術(shù)、黃柏各12克,薏苡仁30克,忍冬藤、萆薢各20克,木瓜、防己、海桐皮、牛膝各15克,甘草6克。水煎服。
2.中成藥
(1),每次l丸,每日3次。
3.單方驗方
(1)土鱉蟲粉:土鱉蟲7只,焙干研成粗末,用白酒30毫升浸泡1晝夜,去渣,分服,每日1劑。
(2)補腎活血湯(賴天松等《臨床奇效新方》)
處方:當(dāng)歸、赤芍、木瓜、澤瀉各10克,生地黃15克,桃仁、紅花、川芎、桂枝、蜂房各6克,丹參9克,茯苓12克。水煎服。
腰痛的中醫(yī)治療方法3、腎虛型
臨床常見類型可分為腎陽虛,腎陰虛,腎氣虛
【成份】熟地黃、附子(炮附片)、肉桂、山藥、山茱萸(酒炙)、菟絲子、鹿角膠、枸杞子、當(dāng)歸、杜仲(鹽炒)。
【功能主治】腎陽不足,命門火衰證。年老或久病氣衰神疲,畏寒肢冷,腰膝軟弱,陽痿遺精,或陽衰無子,或飲食減少,大便不實,或小便自遺,舌淡苔白,脈沉而遲。溫補腎陽,填精益髓。
【證見】腰痛而酸軟,喜按喜揉,足膝無力,遇勞更甚,臥則減輕,常反復(fù)發(fā)作。脈沉細或細數(shù)。
【治法】 補腎益精。
腎陰虛采用左歸丸。
腎氣虛要結(jié)合具體辨證。
1.主方左歸丸(張介賓《景岳全書》)加減。
處方:熟地黃20克,山藥、枸杞子各15克,山茱萸、菟絲子、茯苓、牡丹皮各12克,桑寄生、龜板(先煎)各30克,牛膝15克,牡丹皮、澤瀉各lO克。水煎服。
若腎陽虛者,去牡丹皮、澤瀉、龜板,加熟附子12克,杜仲15克,肉桂5克,淫羊藿12克。
2.中成藥
(1)舒筋活絡(luò)健腰丸,每次5克,每日3次。
2)壯腰補腎丸,每次lO克,每日3次。
3.單方驗方
(1)補骨脂粉:補骨脂10克,炒后研為末,黃酒沖服,每日1次。
(2)溫腎止痛丹(賴天松等《臨床奇效新方》)
處方:附子12克,淫羊藿、巴戟天、杜仲、桑寄生、黃芪、熟地黃、當(dāng)歸、赤芍、白芍、懷牛膝各15克,川芎9克,雞血藤30克。水煎服。
(3)溫腎通絡(luò)湯(賴天松等《臨床奇效新方》)
處方:熟附子18克桂枝9克,淫羊藿18克,巴戟天15克,白芍15克,赤芍15克,丹參15克,牛膝15克,當(dāng)歸10克,川芎10克,忍冬藤15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劑。
(4)補腎壯腰湯(李振超驗方)
處方:熟地黃20克,山茱萸15克,山藥15克,杜仲12克,淫羊藿15克,狗脊12克,赤芍15克,丹參15克,桑寄生30克,熟附子10克,雞血藤20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劑。
看了腰痛的中醫(yī)治療方法的人還看:
3.腰疼的食療方法
4.腰痛按摩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