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揚黨的傳統作風(2)
1、樹立相信群眾,依靠群眾,向人民群眾學習的觀念
人民群眾是社會實踐的主體,是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創(chuàng)造者。群眾中蘊藏著無窮的智慧和創(chuàng)造力,因此,共產黨人要相信群眾,依靠群眾,虛心向群眾學習。過去,我們搞革命,靠的是群眾的力量和智慧。今天,我們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建設高度文明的小康社會仍然要依靠群眾的力量和智慧。鄧小平多次稱贊了人民群眾的偉大智慧和創(chuàng)造精神,指出改革中許許多多的東西,都是由群眾在實踐中提出來的,“決不是一個人的腦筋就可以鉆出什么新的東西,是群眾的智慧,集體的智慧。” “我們改革開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實踐,靠實事求是。農村搞家庭聯產承包,這個發(fā)明權是農民,農村改革中的好多東西,都是基層創(chuàng)造出來的,我們把它拿來加工提高作為全國的指導。”鄧小平強調: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要取得成功,關鍵是尊重群眾的首創(chuàng)精神,充分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他還說,我們搞現代化建設,經驗不足,會面臨許多方面的困難,把困難如實地告訴群眾,善于向群眾學習,善于集中群眾的智慧,再大的困難也是能夠克服的。
2、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觀念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一貫宗旨。毛澤東在民主革命時期就強調:我們這個隊伍完全是為著解放人民的,是徹底的為人民利益工作的。鄧小平也指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員的含義和最高準繩。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新時期,鄧小平提出共產黨要時刻關心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制定路線方針政策的出發(fā)點和歸宿。江澤民同志在黨的十五大報告中再次強調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部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共產黨員要傾聽群眾呼聲,關心群眾疾苦,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觀點是堅持黨性,發(fā)揚黨的優(yōu)良作風的關鍵。
3、認真貫徹黨的群眾路線
群眾路線就是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路線。這是我們黨把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和辯證唯物主義的認識論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于黨的全部活動中形成的黨的根本的工作路線。這就是,把群眾的意見集中起來,化為系統的認識,又到群眾中堅持下去,在群眾的行動中檢驗這些認識是否正確。如此循環(huán)往復,使領導的認識更正確、更生動、更豐富。“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是一個無限循環(huán)、永無止境的過程??陀^事物和群眾實踐是不斷發(fā)展的,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也要根據變化著的實際加以發(fā)展,不斷提出新的任務和辦法,以引導人民事業(yè)不斷前進。
(三)批評和自我批評的作風
批評和自我批評是共產黨人的特有風格,也是我們黨區(qū)別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之一。我們黨在長期復雜曲折的斗爭中,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實踐中形成了批評和自我批評的作風。這也是我們黨充滿生機活力,歷經磨難而經久不衰,事業(yè)興旺發(fā)達的重要原因之一。批評和自我批評是共產黨的性質所要求的,也是黨的宗旨的體現。正如毛澤東所說的,因為我們是為人民服務的,所以我們如果有缺點,就不怕別人批評指正。不管是什么人,誰向我們指正都行。只要你說得對,我們就改正。你說的辦法對人民有好處,我們就照你的辦。
發(fā)揚黨的傳統作風范文三
1、如何理論聯系實際?
關于這個問題,我認為主要要把握好三點:
第一、 要加強理論學習。首先要有理論積累,這是前提,沒有理論,拿什么去聯系實際。這里必須要解決關于理論學習的三大命題:即為什么學,學什么和怎么學的問題。對于這個問題,陳書記在上次聘任大會的講話中已經為大家做了全面深刻的論述,材料已經發(fā)給了大家,在此我就不展開了。
第二、 要加強調查研究。這是理論聯系的中間橋梁,不進行調查研究,不弄清問題所在,不把握具體情況,其結果只能是瞎聯系、亂聯系,無的放失。
第三、 科學有效的運用。就是要在進行結合、講求實效上下功夫。就是要運用所學理論知識,結合形勢需要,結合自己的工作和思想實際,進行深入的思考,從中梳理出清晰的工作思路、改進工作的措施和辦法,并在實踐中不斷檢驗、調整,最終達到提高分析解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如何堅持群眾路線?
對于這個問題,我認為主要把握以下三點:
第一, 樹立正確的群眾觀。首先要解決對待群眾的態(tài)度問題。要始終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和“群眾利益無小事”的理念,堅持“以人為本”考慮問題、開展工作特別是處理各種矛盾糾紛時要從群眾的利益出發(fā),而不是從自己的利益出發(fā),要把“群眾擁不擁護,二,群眾支不支持,三,群眾滿不滿意”作為檢驗和衡量我們工作的標準。要發(fā)自內心、真心誠意地為群眾服務。
第二, 要充分依靠群眾開展工作。這是方法問題。就是要時刻注意不要脫離群眾,要按照“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方法,要深入群眾,貼近群眾,一方面要傾聽群眾的呼聲,了解群眾的愿望;另一方面要要以民為師,問計于民,要善于集中群眾的智慧,凝聚群眾的力量,充分調動群眾的積極性,團結帶領群眾共同推動工作的開展。任弼市時同志曾說過:只要依靠群眾,虛心向群眾學習,一切問題都有辦法解決。
第三, 要為群眾辦事實。堅持群眾路線不能只掛在口頭上,不能做表面文章。要事實在在地、千方百計地想辦法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為群眾解難題。中央在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fā)展觀活動中明確提出,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最終目的是要讓“人民群眾得實惠”;還有中央近年特別強調要解決事關群眾根本利益的看病難、上學難、就業(yè)難等問題;在面對金融海嘯,在實施保增長、保穩(wěn)定的戰(zhàn)略中,將民生工程放到了突出的位臵,贏得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歡迎。再從我們學院的實際工作中也看到,一年多來,我們在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理順人事分配、福利待遇等方面的工作,使廣大職工真正感受到了學習實踐活動的成果,受到群眾的擁護和支持。
事實證明,只有堅持為群眾辦事實,才能不辜負群眾的期望,才能真正贏得群眾的信任。這里有一點需要強調的就是在為群眾辦實事的過程中,必須注意克服畏難情緒,群眾的一些困難既瑣碎又復雜,很難做,我們有的同志面對這些問題時,嫌麻煩,怕擔責任,往往是采取躲和拖的辦法,致使許多問題積壓,造成民怨,傷害了群眾的感情,損害了組織的形象。在這個問題上,我有一個感悟,群眾沒有困難是不會找組織找黨員找干部的,好辦還用找你嗎?群眾找我們是對我們的信任,如果把難辦的事情辦成了、辦好了,才有意義,辦成一件難事比辦成10件容易辦的事意義更大。
3、如何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
能否切實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是衡量一個政黨的執(zhí)政水平與能力高低的問題,也是體現一個單位黨的建設水平高低、組織生活是否正常的關鍵。對于如何有效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我認為主要要把握以下幾點:
第一、正確認識批評與自我批評的作用。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是黨組織自身建設和黨員黨性修養(yǎng)的需要。人犯錯誤是難免的,黨員也不例外,毛澤東同志說過“不犯錯誤的人一個也沒有”,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目的在于修正錯誤,在于幫助同志,有時是為了挽救同志;同時我們還必須明確,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最終目的是為了團結,一個單位、一個組織有不同的人就會有分析有矛盾,毛澤東同志曾說過,矛盾是客觀存在的,我們要在解決矛盾中前進,如果沒有了矛盾,黨也就沒有了生命和進步。因此批評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和方法,目的是更好地統一認識,團結起來共同工作。所以我們要從為黨組織負責,為黨的事業(yè)負責的高度來認識批評與自我批評。
第二、 要正確對待批評與自我批評。
一是要敢于批評。從目前黨內生活的情況看,特別是在學習實踐活動中,我們看到在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方面,往往是自我批評相對容易,批評別人比較難,有的礙于情面,做老好人,民主生活會上只談優(yōu)點,即便批評也是蜻蜓點水,不痛不癢,毫無觸動,這種情況不僅是對組織和同志的極不負責,也是與黨員的要求格格不入的。二是要正確對待別人的批評。當別人對自己提出批評時要虛心聽取,認真對照,并對別人的批評心存感激,即便別人說的與實際情況有出入,或方法上有欠妥之處,也要心平氣和地對待,會后還可以進一步交流溝通,以求得真正的幫助,促進自己改進提高;三是要認真進行自我批評。
是否能進行認真自我批評首先反映一個黨員的黨性修養(yǎng),在組織生活會或組織生活會之前,要對自己的思想工作情況進行認真的梳理和反思,對自己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應在會上進行認真的剖析,做到誠誠懇懇,坦坦蕩蕩,以求得其他同志的理解和幫助。同時對自己查找的問題和別人的意見要進行認真消化,以實際行動不斷修正自己,決不能會上說自己存在許多不足,會后依然故我,毫無改進,甚至反其道而行之。這種情況可以說是既是對自己不負責任,說得更重一點說是對組織的欺騙和對黨的不忠誠。
第三, 要注意講究批評的原則和方法。對別人提出批評首先要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要有事實有依據,決不能為批評而批評,不負責任地進行無端指責,更不能借機對他人進行攻擊;其次要把握“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的原則,對別人存在的問題,不能避重就輕,知道的不說,說的不透,不利于別人真正認識存在的問題,這實際上也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再者,要注意講究批評的方式方法,提意見是為了幫助別人改正錯誤,既要指出問題,又要提出建議,同時還要言語誠懇,入情入理,利于別人接受,只有這樣才能營造出互相幫助,互相啟發(fā),共同提高的良好氛圍,真正達到批評的目的。
三、堅持批評與自我批評的作風
批評與自我批評是中國共產黨的三大作風之一,它不僅是解決黨內矛盾的重要方法,而且對于加強黨的自身建設、提高黨的執(zhí)政能力、增強各級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發(fā)揮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都有著重要作用。
批評與自我批評強調積極開展自我批評,要求每個共產黨員嚴格按照黨章的要求,按照黨的宗旨,積極主動地對照檢查自己的思想與言行,認真分析自己的缺點錯誤,公開承認缺點錯誤,揭露缺點錯誤的原因,承擔責任,并以此來教育自己和其他同志。批評與自我批評強調積極開展相互批評,要求每個共產黨員以對黨和對其他同志負責的態(tài)度,積極而慎重地對其他同志的缺點錯誤進行認真地嚴肅地批評,幫助其他同志認識錯誤和改正錯誤。批評與自我批評強調被批評的同志要從為黨負責和對自己負責的角度出發(fā),以誠懇的態(tài)度對待別人的批評,虛心接受別人的批評,并以此對照檢查自己的思想與言行,認真改正缺點錯誤,實行“言者無罪,聞者足戒”,“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原則。
批評與自我批評是我們黨解決黨內矛盾的寶貴經驗,是我們黨的一個優(yōu)良傳統,共產黨員要充分認識發(fā)揚批評與自我批評優(yōu)良作風的重要意義。批評與自我批評是加強黨內監(jiān)督、增強黨的團結的有效手段,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目的是為了解決黨內矛盾,堅持真理,修正錯誤,鞏固和增強黨的團結,推動黨的事業(yè)不斷前進,這是衡昔黨內生活是否正常的重要標志。十七屆四中全會有針對性地提出了大興批評與自我批評之風,增強黨內生活原則性和實效性,堅決反對黨內生活庸俗化的要求。健全黨內生活,大興批評與自我批評之風,增強黨組織解決自身問題的能力,對于維護黨的純潔,保持黨內和諧,提高黨組織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同志強調,在全黨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fā)展觀活動中,在整改落實階段,各地各單位要深入分析研究,拿起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武器,在堅持黨性原則的基礎上,開展積極的思想斗爭,找準突出問題的突破口和切入點,迎難而上,集中攻堅,千方百計予以解決。
四、堅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
謙虛謹慎、不驕不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我們黨的優(yōu)良作風。在新的世紀,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傳統美德和優(yōu)良作風,不僅沒有過時,而且越來越具有重要的時代意義。全體黨員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必須在經濟社會發(fā)展的新形勢下,繼續(xù)地保持和發(fā)揚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順利地推向前進。
中國共產黨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都始終強調務必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新中國成立前夕,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毛澤東同志高瞻遠矚地向全黨提出:“務必使同志們繼續(xù)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xù)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從此,“兩個務必”銘刻在廣大黨員干部心中,化作強大的精神動力,為中國共產黨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執(zhí)掌全國政權,領導社會主義建設奠定了堅實的思想理論基礎。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鄧小平同志一再強調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需要繼續(xù)發(fā)揚戒驕戒噪的優(yōu)良作風。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后,江澤民同志多次強調全黨特別是領導干部要永遠艱苦奮斗,要結合新的實際在全體黨員干部中廣泛開展堅持“兩個務必”的教育,使全黨同志在日益復雜的國內外環(huán)境中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扎扎實實地為國家和人民工作。黨的十六大閉幕不久,胡錦濤同志就來到西柏坡學習考察,重溫毛澤東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的重要講話,要求全黨同志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的發(fā)展階段,面對新的形勢和任務,一定牢記“兩個務必”,保持清醒頭腦,始終謙虛謹慎、艱苦奮斗,使我們黨始終保持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始終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始終立于不敗之地。 黨的向全黨提出了諄諄告誡:面對人民的信任和重托,面對新的歷史條件和考驗,全黨必須增強憂患意識,謙虛謹慎,戒驕戒躁,始終保持清醒頭腦;必須增強創(chuàng)新意識,堅持真理,修正錯誤,始終保持奮發(fā)有為的精神狀態(tài);必須增強宗旨意識,相信群眾,依靠群眾,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臵;必須增強使命意識,求真務實,艱苦奮斗,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
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必須結合時代和社會發(fā)展的要求,開拓創(chuàng)新,與時俱進,不斷賦予新的時代特色,充實新的思想內容。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激烈的國際競爭給我們帶來的嚴峻挑戰(zhàn)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艱巨性和復雜性,自覺增強憂患意識,居安思危,始終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
五、堅持艱苦奮斗、清廉奉公的作風
艱苦奮斗是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組織和動員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強大精神力量。中國共產黨從成立那天起,就把實現共產主義作為最高理想和最終奮斗目標,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根本宗旨,這就決定了我們必須發(fā)揚艱苦奮斗的精神。
胡錦濤同志提出“我們黨是靠艱苦奮斗起家的,是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中發(fā)展壯大的”。艱苦奮斗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和剝削階級政黨的顯著區(qū)別之一,是凝聚黨心民心,激勵全黨和全國人民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共同奮斗的強大精神力量,是保持黨和人民群眾血肉聯系的一個重要法寶,只有堅持艱苦奮斗,才能更好地實踐黨的宗旨,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能不能堅持艱苦奮斗,是衡量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政黨有沒有志氣、有沒有希望、有沒有生命力的重要標志。歷史和現實都表明,一個沒有艱苦奮斗精神作支撐的民族是難以自立的;一個沒有艱苦奮斗精神作支撐的民族是難以自立自強的;一個沒有艱苦奮斗精神作支撐的國家是難以發(fā)展進步的;一個沒有艱苦奮斗精神作支撐的政黨是難以興旺發(fā)達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黨的確立的偉大目標,也是一個長期的艱苦奮斗的過程。
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發(fā)表重要講話強調,工作作風上的問題絕對不是小事,如果不堅決糾正不良風氣,任其發(fā)展下去,就會像一座無形的墻把我們黨和人民群眾隔開,我們黨就會失去根基、失去血脈、失去力量。抓改進工作作風,各項工作都很重要,但最根本的是要堅持和發(fā)揚艱苦奮斗精神。要堅持勤儉辦一切事業(yè),堅決反對講排場比闊氣,堅決抵制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要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勤儉節(jié)約的優(yōu)秀傳統,大力宣傳節(jié)約光榮、浪費可恥的思想觀念,努力使厲行節(jié)約、反對浪費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報告提出要堅定不移反對腐敗,永葆共產黨人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反對腐敗、建設廉潔政治,是黨一貫堅持的鮮明政治立場,是人民關注的重大政治問題。反腐倡廉必須常抓不懈,拒腐防變必須警鐘長鳴。要堅持中國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并舉、注重預防方針,全面推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加強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設,深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huán)節(jié)改革,健全反腐敗法律制度,更加科學有效地防治腐敗。嚴格執(zhí)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堅決查處大案要案,著力解決發(fā)生在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不管涉及什么人,不論權力大小、職位高低,只要觸犯黨紀國法,都要嚴懲不貸。”
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權才能贏得人心。全體黨員特別是領導干部,都必須始終堅持清正廉潔、一身正氣,經得起執(zhí)政和改革開放的考驗,經得起權力、金錢、美色的考驗,始終堅持艱苦奮斗、清廉奉公的作風。
發(fā)揚黨的傳統作風(2)
上一篇:黨的傳統作風是什么
下一篇:黨的優(yōu)良傳統與作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