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茶館教學反思
揚州茶館教學反思
《揚州茶館》是一篇經(jīng)典的老課文。在這篇課文中,要讓學生感受到揚州茶館小吃種類的多以及了解、學會復述“燙干絲”的全過程,和揚州的人文情懷與地方特色。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揚州茶館教學反思,望大家喜歡。
揚州茶館教學反思范文一
一堂課結束,感覺設計總歸是高于課堂實際的。結合張春蘭老師《送小螞蟻回家》一課中的教學亮點,來談談實踐課中出現(xiàn)的改進與不足之處。
改進之處:
一、不容忽視的導入環(huán)節(jié)。
在《揚州茶館》的教學中,我通過一字開花“館”引入課文學習,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又使學生對“館”字有了較全的理解與掌握。接著,我并沒有直接入題,而是從揚州的地理風景講起,揚州優(yōu)美的景色伴著江南悠揚而富有特色的琵琶聲,結合《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一詩的誦讀,情與景的完美交融頓時讓學生領會了揚州的“美”,對于揚州的茶館則增加了向往之情。
二、精心設計過渡語,增加文本的整體性效果。
朱自清的語言質(zhì)樸清純,使讀者猶如真的來到了揚州茶館。“揚州不僅景色優(yōu)美,而且那里的飲食文化也是源遠流長”,一句自然的過渡即刻將學生帶入了熱鬧的“揚州茶館”。“揚州茶館不僅人多,而且吃的花樣也多”,這樣一來,很順利地使學生急迫地開始了尋找揚州小吃的花樣。在學生吃了親手制作的燙干絲,聞了其香味之后,引出了作者內(nèi)心的贊美——“燙干絲就是清的好,不妨礙你吃別的。”緊湊的環(huán)節(jié),簡潔的教師語言,使《揚州茶館》的學習附帶著一種獨特文化的熏陶。
“身為揚州人的作者把揚州茶館中最地道、最入微的地方表達得絲絲入扣,從他娓娓道來的字里行間無不流露出他對故鄉(xiāng)的了解、熱愛和由衷的自豪。揚州人就是這樣生活著,揚州城就是這樣靜靜地在歷史長河中流淌著。”這一段過渡語既是對文章的一個總結,體會到了揚州特殊的飲食文化,更有作者感情的融合。緊接著,“揚州茶館因為有這樣的特色小吃,吸引了許多游客,于是它的規(guī)模也越來越大。”由此引入了本課學習的讀寫整合部分——動作描寫。
三、適時的語言訓練點,扎實而有效。
第一處,在導入文章的學習之后,馬上把握住學生此刻揚州茶館特殊飲食文化的感受,讓學生發(fā)揮想象,談談“走進揚州茶館,我看到了__;我聽到了__;我聞到了__。”學生仿佛身臨其境,將各自的所看所聽所聞清晰而完整地表達。講到那誘人的香味、多樣的小吃、炒白果的聲音之時,一個個都饞涎欲滴,真想立刻跑進揚州茶館。第二處,在學生演示完“燙干絲”的制作過程之后,我借著將美味的燙干絲走進學生之中時,又讓學生發(fā)表內(nèi)心的感受,你聞到了什么?吃著什么味道?你想到了些什么?此時,在學生表達的同時又添入了一些直觀的感受,言語的表述更形象、更生動了。
從虛擬的感受到直觀的真實感受,學生所能表達出來的層次有很大的區(qū)別。此時講來,更是滔滔不絕,讓我不忍心停止他們內(nèi)心情感的抒發(fā),對揚州的喜愛之情由此產(chǎn)生。
四、注意教師語言,提升感情的體會
上課時飽滿的感情使學生以美的情感。在教學過程中,我結合教材內(nèi)容用情來激勵學生表達,調(diào)動學生、及時評價。整個過程環(huán)環(huán)相扣,師與生的交流緊密結合,引導學生投入學習之中,認真仔細思考問題,使學生學習積極性和自主性充分增強,更感到課堂氣氛溫馨,學生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正是在這樣的情景交融的課堂上得到培養(yǎng)的。
不足之處:
一、在寫作訓練過程中,對學生的指導較簡單,“蜻蜓點水”的指導減低了其一定的效果與意義。反思之后,我又將這篇課文分為兩課時進行,并借班進行了改進與實施。在第二課時中重點抓住《萵筍炒雞蛋》這一讀寫結合點,通過“看錄象——找動詞——簡要說過程——出示銜接詞”先……再……然后……接著……最后……”——根據(jù)銜接詞再看錄象——有順序地說說制作過程。這樣的環(huán)節(jié)下來,學生較易清楚地表達,從而產(chǎn)生了觀看錄象之后所產(chǎn)生的意義,增強了教師的主導地位。
二、在時間的掌控方面缺少一定的經(jīng)驗。節(jié)奏的快慢決定于內(nèi)容的輕重程度,教師需注意其合理的安排與分配。然而,課堂上,前半部分的教學節(jié)奏較慢,似乎帶著揚州那“聲聲慢”的曲調(diào)風格。
總的來說,在多位老師的指導下,使我在本篇課文的教學上有了更深的理解及研究,對自身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有了及時的改進,讓我在本次“責任杯”中收獲不小。
揚州茶館教學反思范文二
《揚州茶館》是一篇經(jīng)典的老課文。在這篇課文中,要讓學生感受到揚州茶館小吃種類的多以及了解、學會復述“燙干絲”的全過程,和揚州的人文情懷與地方特色。復述能力是小學生聽說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中年段又是復述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階段。本課的教學難點是:在學習第二節(jié)的基礎上,能抓住關鍵動詞,把“燙干絲”的過程有條理地復述清楚。在以往教學中,我們發(fā)現(xiàn)小學生在復述文章時存在著:抓不住重點詞句,好似在背誦,或當作概括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或條理性不夠清晰,重點不突出等問題。
因此為使學生能把“燙干絲”的過程有條理地復述清楚,在教學第二小節(jié)時我并不急于讓學生馬上復述,分成以下三步驟來達成教學目標:⑴理清脈絡。利用文本里出現(xiàn)的二個“;”,幫助學生了解燙干絲分幾步。學生在認真研讀、思考后,從“;”的提示中知道燙干絲分三步。但文本語言描寫比較具體,學生在回答時,會把文中語句重復一遍,而沒有自己的概括。我對他的答案表示肯定,然后幫助學生把燙干絲的第一步提煉成精煉的詞語——切絲。有了我的示范,后面兩步的描述學生的語言也開始越來越簡煉。我邊引導邊適時板書,學生理清了脈絡,知道燙干絲需要三步——切絲、燙熟、調(diào)味。⑵抓住關鍵動詞。作者用詞的準確細膩是本文的一大特色,而要把燙干絲的過程有條理地說清楚,關鍵動詞不可缺。我采用圈出動詞的形式,了解燙干絲每一步所需的動作。但要注意的是,在這里有兩個“切”字。需要區(qū)分的是,第一個“切”是“切成薄片”;第二個“切”是“切成細絲”。然后用上表示先后順序的詞“先、然后”,這樣就在復述的過程中更具有條理性。3、有條理地復述。在學生反復朗讀文本,感受了廚師手藝的高超后,就可以讓學生根據(jù)板書提示,抓住關鍵動詞,自己來組織語言,介紹“燙干絲”的過程。
通過這樣的學習步驟,學生一般都能把燙干絲的過程介紹清楚,有些學生甚至能加上我補充介紹的關于切干絲的內(nèi)容,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學生在復述課文中,品味著語言,積累著語言,通過語言運用真正實現(xiàn)文本語言向主體語言內(nèi)化、轉(zhuǎn)換。
揚州茶館教學反思范文三
《揚州茶館》是朱自清先生的《說揚州》節(jié)選。朱自清是一位語言大家,他的散文以純真樸實的風格見長,給人疏朗清新的感覺。這篇《揚州茶館》,作者如一位老茶客,帶著后生到揚州茶館品茶吃點心。在不急不慢中,向你娓娓道來飲茶的先后順序、燙干絲的具體步驟、揚州小吃的特色等等。
本文層次清晰,共分為三小節(jié),分別介紹了零碎小吃、燙干絲、小籠點心這三類揚州小吃。作者抓住了每類小吃的特色,有條理地從色香味、做法、選料等方面介紹。第二小節(jié)“燙干絲”的制作過程是本文的教學重點。
在課文的導入環(huán)節(jié),我讓學生說說自己愛吃的小吃,學生的學習興趣一下子就被調(diào)動起來了。在這篇課文的字詞教學方面,我還是采用了學生自學的方式,也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在理解“兜攬”一詞時,通過給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想象自己就是賣零碎的,自己會怎么叫賣生意,能夠更加深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理解。但在學生交流表達時,聲音都比較小,沒有叫賣的感覺,我應該加強指導。
學習文章時,我先讓學生找到概括寫揚州茶館特點的句子,然后指導突出重點朗讀,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讀懂了文章的大致意思,也為后面的學習打下了基礎。在學生找到揚州茶館吃的花樣后,我引說“在揚州茶館,有______等零碎小食,有______,還有______,所以說吃的花樣______。”這樣的句式,在訓練運用句式說話的同時,也是為了幫助學生理清文章的脈絡。
在指導學生學習零碎小食的部分,通過讓學生自己讀,找到這些零碎小食共同的特點,在讀中感悟到一個“香”字,并讓學生發(fā)揮想象,通過一邊聽他人朗讀,一邊閉上眼睛,在腦海中復現(xiàn)茶館的畫面,再來談談“走進揚州茶館,我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我聞到了什么?”學生仿佛身臨其境,能夠?qū)⒏髯缘乃此犓勄逦乇磉_出來,進一步體會到了課文內(nèi)容,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同時也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這篇課文的教學重點是把“燙干絲”的過程清楚地說給大家聽,學習復述也是本單元的訓練重點。對于剛學習復述的學生來說難度比較大,老師要給學生鋪設好臺階,因此,在這一部分處理中,我先給學生觀看我在網(wǎng)上搜集到的制作燙干絲的視頻,讓他們邊看邊想廚師做了哪些動作,然后再圈出文中的動詞,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細膩。再通過填空,理清燙干絲的先后順序,然后再抓住重點詞嘗試邊做動作邊復述,有了動作的輔助,復述就不會太難了。
課后,經(jīng)過戚老師的點撥,我想在這個環(huán)節(jié),可以處理得更到位些,在借助影像感受語言文字的準確之后,在同桌互說的同時可以再播放一遍視頻,再次利用影像加深學生的直觀感受,多給學生一些扶手,學生也會說得更好。
另外,閱讀好文本是上好一堂課的關鍵所在,揚州茶館的著名不僅是由于茶館中吃的花樣最多,還與揚州人的生活習慣、風土人情息息相關。于是我提出了“揚州人為什么愛上茶館呢?他們僅僅是去品嘗茶點嗎?”這樣的問題,讓學生對揚州茶館有更深層次的認識,初步感受到中華民族飲茶風俗及飲食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時,也對教學有個整體的回歸。
在多位老師的指導下,使我在本篇課文的教學上有了更深的理解及研究,對自身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有了及時的改進,讓我在這次評比課中收獲不小。
揚州茶館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2.揚州茶館讀后感
5.太陽的話課后反思
7.太陽鐘教學反思
10.語文太陽鐘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