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英語精讀教學反思
英語精讀是英語教學五個模塊即精讀,泛讀,寫作,聽力和口語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學英語精讀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大學英語精讀教學反思篇一
從本質上看,英語教學是一門實踐課,傳統的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模式顯然已經跟不上時代的要求。語言教學的目的在于使學生能夠用目標語(target language)進行自由交流,這就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以學生的客觀需要作為自己的行為準則,成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學生活動的鼓勵者和合作者、學生表現的評估者[1].
目前,越來越多的英語研究者和教師將目光轉向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但如何將封固并沿襲多年的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轉變到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是值得探討的問題。
1.切實轉變教師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角色
要切實提高學生的素質,使學生具有較強的英語語言能力和實際應用水平,教師就要徹底放棄那種以我為主,一個人說了算的落后觀念,從課程設置、教學方法、時間安排以及角色關系等方面進行徹底變革,將學生放在英語教學的中心位置,作為教學活動的主體。強調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中心,并不意味抹煞教師的作用,學生在課堂上想怎樣學就怎樣學,學生自己組織課堂活動,而是強調教師在更多地了解學生個體知識結構和需求后設計出最適合學生的課堂教學活動,通過課堂交流使更多的學生積極地參與其中。
Mehan認為,“教師應首先是很好的課堂教學組織者、監(jiān)督者和評估者”。
[2]組織者而非單純的講授者,教師就應本著教授語言技能而非灌輸語言知識的原則,最大限度地增加學生語言實踐機會,參與課堂教學活動。教師的組織作用主要表現在教師課前收集課堂教學實踐活動的資料,課中結合本班學生的語言水平和
需求安排合適的課堂教學活動。教師還是評估者,他們不僅僅能夠指出學生的錯誤并幫助糾正錯誤,而且能夠對學生的表現做出評價。
2.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自主學習”(learner autonomy)是在對傳統教學方法的反思與探索中發(fā)展而來的。自主學習在教學過程中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使課程設置、教材編纂、課堂活動、教師決策等一系列因素朝著適應學生個體差異和個體需要的方向發(fā)展,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并非否定語言知識傳授的重要性。但長期以來,教學普遍是“以教為中心”、“以課本為中心”,教師只是“授人以魚”,而不“教人以漁”,結果扼殺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要改變這種局面,教師在課堂教學設計和編排上應盡可能從智力上和情景上體現學生的水平,應為學生提供一個場所,創(chuàng)造一種氛圍,提供一種方法,讓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自主地去學習。例如,在大學英語精讀教學中應該盡可能加大學生自學的比例,讓學生在自學過程中發(fā)現問題,教師采取解答問題的形式處理課文。這樣既可以減少學生對教師的依賴性,又可以增強學生動腦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外,教師還可根據需要,推薦和指導使用一些難度適中的課外自學材料。
1. 聽力理解能力:能夠基本聽懂來自英語國家人士的談話和講座,能聽懂題材熟悉、篇幅較長的國內英語廣播或電視節(jié)目,語速為每分鐘150詞左右。能基本聽懂外國專家用英語講授的專業(yè)課程。能掌握其中心大意,抓住要點。
2. 口語表達能力:能夠和來自英語國家的人士進行比較流利的會話,較好地掌握會話策略,能基本表達個人意見、情感、觀點等,能基本陳述事實、事件、理由等,表達思想清楚,語音、語調基本正確。
3. 閱讀理解能力: 能基本閱讀英語國家報刊雜志的一般性題材的文章,閱讀速度為每分鐘80詞,在快速閱讀篇幅較長的材料時,閱讀速度達到每分鐘120詞,能就閱讀材料進行略讀或尋讀。能夠基本讀懂自己專業(yè)方面的綜述性文獻,并能正確理解中心大意,抓住主要事實和有關細節(jié)。
4. 書面表達能力:能寫日常應用文,能寫自己專業(yè)論文的英語摘要,能借助參考資料寫出與專業(yè)相關、結構基本清晰、內容較為豐富的報告和論文,能描寫各種圖表,能就一定的話題在半小時內寫出160詞的短文,內容完整,條理清楚,文理通順。
5. 翻譯能力: 能借助詞典翻譯一般英美報刊上題材熟悉的文章,能摘譯所學專業(yè)的英語科普文章,并能撰寫所學專業(yè)的英語小論文。英漢譯速為每小時350英語單詞,漢英譯速為300個漢字。譯文基本通順、達意,無重大語言錯誤。
6. 推薦詞匯量:掌握的總詞匯量應達到5500個單詞和1200個詞組,其中2500個單詞為積極詞匯。
3.建立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
美國心理學家Rogers認為,“成功的教學依賴于一種真誠的理解和信任的師生關系,依賴于一種和諧安全的課堂氣氛”。[3]等、民主的師生關系,創(chuàng)造出一種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能夠使學生產生最佳的學習心態(tài),輕松愉快地進行學習。否則,他們的思維將會受到限制,學習熱情也得不到激發(fā),更談不上聽、說、讀、寫、譯等能力的協調發(fā)展。英語課堂教學的實踐性較強,在組織教學時,教師要有明確的角色意識,處處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其平等地參與教學活動,改變教師講、學生聽的舊模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適時激勵、啟發(fā)他們,調動他們學習的內部動因,提高課堂凝聚力,使他們“親其師而信其道”。教師應讓每位學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機會,努力捕捉他們身上的閃光點,適時加以鼓勵。對于學生學習過程中暴露出來的問題及困難,應平等地與他們交流,耐心地指導、幫助,使其保持知難而進的信心和勇氣。
4.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注重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對學生要加強啟發(fā)誘導,培養(yǎng)學生運用創(chuàng)造性思維進行獨立思考的習慣,變被動接受為積極參與,變知識傳授為能力培養(yǎng)。教師應從思想內容和篇章結構的高度指導學生對詞匯、語法結構功能的認識,注重知識性與趣味性相結合,以組隊練習、小組討論、角色表演等形式多樣的活動,創(chuàng)造活躍的課堂氣氛。還要幫助學生克服外語學習中的心理障礙,消除他們的消極心理因素。隨著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的發(fā)展,教師可將多媒體技術有機地結合到英語課堂教學中,很多英語教師已經深深體會到了多媒體英語課件的作用,開始在教學中積極使用。多媒體課件內容豐富多彩,形式靈活多樣,能有效地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使其積極參與教師組織的課堂活動。
5.小結
由于自己的教學時間不是很長,由于自己的教學水平不是很高,由于自己的研究水平也不是很高,所以在本文中一定存在著很多沒有考慮到的問題,希望提出的這些拙劣的觀點能得到大家的認同,并且一起努力使我們的英語教學更上一層樓,能更好的幫助學生提高他們的英語水平同時也提高我們的教學水平.
大學英語精讀教學反思篇二
今天上午,在國際貿易系11級金融班講授英語精讀課,內容主要是針對大學生聽、說、讀、寫、譯遇到的問題進行講解,我主要給學生講了如何最大限度的對捕獲所聽到的信息進行速記,同時把源語言快速轉化成目標語。在譯的過程中,我強調了幾點:
一、做快速英語筆記時的注意事項:
1.聽力筆記應記要點,切忌求記“全”。聽力筆記是記憶的延伸或補充,不應也不必取代記憶。聽力筆記的主要內容是概念、命題、名稱、數字、組織機構和邏輯關系(如大小、先后、正反、上下、升降、因果關系等),筆記單位以表達意群的詞語和符號為主。
2.聽力筆記求快求精,但不可潦草。
3.聽力筆記可使用來源語,也可使用目標語,也可以雙語兼用。只要有利于口譯的準確性和流利性,不必拘泥于某種文字或符號。
二、在對所聽到的資料進行翻譯時,可運用速記符號、雙語結合等方法進行口譯,如:在中國,我們可以縮寫為中國:□C,俄國可以用□R表示?!霸鯓佑浌P記”是個戰(zhàn)術問題?!霸鯓佑洝笔且粋€因人而異的問題,理論上以目標語加符號為宜,如 “powerful country”記作“強□”,“我同意”記作“I√ ”,“觀點,看法一致”記作“⊙ same”,“economic development”記作“經↑”等等。用目標語記錄能夠幫助考生脫離原語的語言外殼,使筆記成為表達的雛形,為表達提供便利。不過理論歸理論,遇到具體情況還應具體處理,完全可以采用自己認為最迅速,最簡短的方法記錄。
一節(jié)課下來,學生學到了不少知識,感到受益匪淺。一邊講一邊舉出實例讓學生進行現場翻譯,學生確實掌握了技巧。
大學英語精讀教學反思篇三
英語精讀是英語教學五個模塊即精讀,泛讀,寫作,聽力和口語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因此,采用全新的教學模式和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對精讀進行對全面的改革,顯得格外重要。在教學實踐中,我在注重教學理論研究的同時,還注意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和處理知識與能力,學與用的關系;重傳統教學手段與現代化教學手段的結合,改革大學英語精讀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即:一個目標,五種能力,一個主題,五個模塊和"任務型"教學。
為了能更好的跟上時代的步伐,促進英語精讀教學改革的深化,我不斷地更新教材和精讀的教學內容。從06年起我們把外研社出版的《致用英語》(1-4冊)作為商務英語專業(yè)英語精讀教材.從2009年起,根據我校學生的實際水平和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需要,我們選用了高教社的有針對性的《綜合英語教程》作為商務英語專業(yè)英語精讀教材.根據新教學模式的要求,我們對教學內容進行整合。在教學過程中除了講授教材中的內容之外,我還有意識地向學生們介紹文化知識.為了配合教學,還播放英文歌曲錄音磁帶,原文電影片段等.在使用優(yōu)秀統編教材的同時,對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的要求,重點解釋教材中的疑難句子和相關語言點.在強調學習語言知識的同時,注意培養(yǎng)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對于教材起到了較好的輔助作用.
精讀教學內容的更新和整合,為聽說讀寫譯五種技能的培養(yǎng)以主題教學模式的實施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和準備.師生們普遍都很認可,一致認為精讀教學內容的更新十分有利于綜合技能的訓練.
一個理想化的教學模式必須能夠以各種形式和各種手段向學習者提供生動有趣,針對性和適用性強的學習內容,提供大量可理解的外語語言輸入的信息和大量的訓練和實踐的機會和條件,并能及時地提供科學合理的評估反饋信息,更好地指導教學實踐.教學實踐中,我認為英語教材的使用與建設是英語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
多年來,在英語精讀教學中先后采用了不少的教學方法.如:
(一)翻譯教學法:主要采用以詞匯,語法為主的教學法.這種教學法的基本步驟是:a)領讀生詞.b)講解語言點和語法結構.c)翻譯課文.這種教學法的教學重點放在句子和詞匯上.
(二)交際教學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即通過交際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語用能力.
(三)折中教學法,即將不同的教學法有機地結合起來,以滿足學生的需求和不同的教學活動.并使用了適合當時教學大綱要求的語篇分析法進行精讀教學.語篇分析法就是將語言知識的傳授融于語言實踐活動中,在精解詞匯,語法的基礎上,依照作者的思想意圖,按照文章寫作的段落和層次講解課文,使學生由原來的詞,句為單位的思考,變成對整篇文章內容的聯想思維,把學習英語的思路,由單純的詞匯和句子結構引向文章的情節(jié)和論點擴展的方法.旨在使學生養(yǎng)成一接觸文章就首先思考文章各段重點,層次以及文章的中心思想的習慣和能力,并且結合課內外大量的練習,逐步提高學生閱讀理解和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從而達到《新大綱》的要求.這種教學法經過了多年教學實驗的檢驗,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四)主題教學法的研究,把精讀教學內容按主題模式講解,每單元的精讀和泛讀課文均為同一個主題,這樣便于學生在提高閱讀技能的同時較快的記憶相關話題的常用詞匯用法及語言表達方式.在采用主題教學模式的同時我們把合作學習的理念引入精讀教學過程,通過小組管理方式使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提倡教師指導下的自主學習.
(五)任務型"教學模式是指大學英語精讀教學以語言習得理論和建構主義理論為基礎,以學生為中心,將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手段和"任務型"教學引入精讀教學的全過程,突出一個目標,五種能力,一個主題和五個模塊.同時,教師通過設計課前任務(Pre-tasks),課中任務(During-tasks)和課后任務(Post- tasks),實施小組學習與自主學習相結合的管理模式,對學生的學習過程有目地,有計劃地,分階段地進行精心指導和督促,教學的重心由教轉向學.旨在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合作精神和參與意識,使學生逐漸地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以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任務教學中的課堂教學任務,主要具有目標,內容,程序,輸入材料,情景,角色六個要素.目標是指任務具有明確的目的性.內容是指在課堂上就是需要履行的具體行為和活動.程序是指學習者在履行某一任務過程中所涉及的操作方法和步驟.輸入材料是指履行任務過程中所使用或依據的輔助資料.情景是指任務所產生和執(zhí)行的環(huán)境或背景條件,包括語言交際的語境,同時也
涉及課堂任務的組織形式.角色是指教師和學習者的角色定位.
(六)課程改革與突破
根據我校學生英語基礎很差的實際情況.教學中徹底改變了原來教法單一局面,按照新教學模式的要求,采用了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如課文快速閱讀,主要采取"語篇分析法",通過找主題句,劃分段落,概括段落大意和全文主題,確定文章體裁等課堂活動來進行,目的是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和寫作能力;課文精讀則采用提問,討論,英譯漢,漢譯英,疑難句子分析,詞語辨析,詞匯拓展,語法歸納等方法;自我測試,以提問和討論相結合,聽寫單詞,聽歌填詞,多項選擇,真題實戰(zhàn),綜合填空,填詞,英譯漢,漢譯英等方法進行;單元口語,以小組討論,口譯,口頭作文,小組展示,對話等多種方法來進行;課文寫作,注重精講多練的原則,以寫作基礎知識討論,筆譯,寫課文摘要,看圖寫話,命題作文等方法進行操練.授課的方式也是多樣化,如快速閱讀以學生展示為主,教師總結為輔;課文精讀課堂以教師指導為主,學生討論為輔,強調師生互動;寫作以學生操練為主,教師指導為輔;自測課堂以學生為主,以教師答疑為輔;單元口語課以學生討論和展示為主,教師組織為輔.
課程的改革實現了以下幾個方面的突破第一,引入多媒體教學手段,以課堂教學為主,以多媒體教學手段為輔,實現傳統教學手段與現代化教學手段的結合.其次,整合多種傳統教學法與"任務型"教學法,注重師生互動,督促和指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轉變教師角色.由chief presenter, controller, talker, criticizer變?yōu)閐irector, facilitator, reminder, monitor, evaluator.
注意高中與大學英語教學內容銜接,使學生了解各自學習起點和學習需求.強調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的銜接,使教師通過設計各種具體可行的課內外學習任務的形式實現對學生整個學習過程真正意義上的關注和指導.
改變傳統單一的評估方式,終結性評估與形成性評估相結合.通過建立學生學習檔案,使學生自評和互評與教師評定相結合.
課程的教學過程著重強調以下"三性"一是實踐性.通過大量的課內外實踐活動,強調在語言習得過程的實際運用.二是互動性.通過涉及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的學習任務,教學之間互相促進.由重"教"向重"學"轉變,由重結果向重過程轉變.三是包容性.綜合了多種教法的優(yōu)點,注重讀寫,兼顧聽說.強調語言綜合技能的訓
練,使"重講輕練"轉變?yōu)?quot;講練結合,精講精練,精講巧練",這樣使得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既長知識,又長才干,提高了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五、人才培養(yǎng)模式
高職教育旨在培養(yǎng)適應企業(yè)崗位需求的高技能人才,因此實踐教學是高職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否構建特色鮮明的實踐教學模式,是實現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關鍵。為了實現以上培養(yǎng)目標,在精讀課程體系安排上貼近社會、貼近生產、貼近生活,實行“學校—企業(yè)—社會”相結合的培養(yǎng)機制,把綜合素質和職業(yè)能力的培養(yǎng)貫穿于整個教學活動的始終。除了進行課堂教學外,還采用了實驗室模擬教學、案例教學、組織學生進行社會調查、安排學生到有關企業(yè)實習等方式,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實際操作水平。應用英語專業(yè)自成立以來始終秉承上述理念,以培養(yǎng)學生職業(yè)能力為核心,根據自身的專業(yè)特點與優(yōu)勢構建實踐教學模式。
外貿單證課程總結
《外貿單證》是《國際貿易實務》的后續(xù)課程,也是國際經濟與貿易、外貿英語專業(yè)學生的必修課程。本學期我擔任2013級國貿班、2013級國商班《外貿單證》課程的講授。課程講授過程中雖然感受頗多。
1.結合國際貿易慣例準確講解外貿單證的理論知識;
本課程的理論部分是在重復講解并復習《國際貿易實務》課程已經系統學過的內容。在理論知識的講授過程中發(fā)現,很大一部分學生對外貿單證理論知識的掌握存在似懂非懂 的現象,提問時都能說出一二,但細細究問時卻不知所云,比如信用證的議付、通知、償付以及托收中付款交單、承兌交單等概念 以及不同支付方式下匯票付款人等實務知識多數學生都非常熟悉,但對一些細節(jié)問題卻不能準確的回答。此時,講授教師如果還在簡單重復、蜻蜓點水的講解所有內容,學生很容易產生厭學心理。因此,講授過程中要結合UCP600,URC522等國際貿易慣例內容,聯系實踐準確講解重要的、學生容易形成錯誤理解的概念與理論知識,對于簡單且不容易出現錯誤理解的理論知識以提問的方式讓學生自己回答。
2.密切聯系單證員、跟單員考試講授實踐知識;
對于在校學生來說,外貿單證課程學習的遠期目標是能夠準確高效的制單,將來勝任外貿崗位工作,近期目標是通過單證員、跟單員等資格考試,相比之下,
近期目標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在本課程講授中引導學生熟悉國際商務單證員資格考試的題型與答題思路,練習2007-2010年全國商務單證員資格考試實踐部分的真題,詳細講解SWIF 信用證尤其是DOCUMENTS REQUIRE的內容,總結信用證審核中常見的錯誤與單據填制部分的命題特點。多數學生能夠細致學習 ,認真練習,并對通過考試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