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好少年個人事跡敘述材料
新時代好少年個人事跡敘述材料5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事跡的經(jīng)歷,對事跡很是熟悉吧,事跡可以起到宣揚特定的時代精神、引導讀者認識先進,學習先進的作用。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寫好事跡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新時代好少年個人事跡敘述材料,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新時代好少年個人事跡敘述材料1
姓名:羅宇雄
性別:男
所屬地區(qū):榮縣留佳中學
簡介:本該是孩子在父母的愛護下嬉戲玩耍的年齡,而他卻每天早上6:00起床,給腦癱的父親穿衣、做飯,在山中獨自往返10里山路,一邊上學一邊照顧重病的父親,用自己幼小的肩膀獨自承擔起家中所有的家務和勞作;他學習刻苦努力,待人謙遜有禮,喜歡幫助他人,他自理能力很強,生活的苦難并沒有嚇倒這位年僅15歲的孩童,確錘煉出他堅強的意志。
【孝心故事】
面對腦癱父親獨自撐起一個家
15歲,本該是孩子在父母的愛護下嬉戲玩耍的年齡,而15歲羅宇雄卻每天早上6:00起床,給腦癱的父親穿衣、做飯,邊上學邊照顧父親。用雙手獨自撐起這個艱難的家。
病魔突襲幸福家庭遭遇不幸
羅宇雄原本也有個溫暖的家庭,父母在外打工,家里有幾畝柑橘,還修起了兩層小洋樓。然而,2019年的一場變故徹底改變了小宇雄的人生軌跡。父親羅文富查處患上腦萎縮,治病欠下巨額外債,病情卻不見好轉(zhuǎn),只能終日以床為伴,母親不堪忍受家庭重擔,離婚后遠嫁他鄉(xiāng),從此,小宇雄便與父親相依為命,那年他才3歲。
看到病中的兒子與年幼的孫子無人照料,羅宇雄的爺爺主動擔負起照顧起兒孫起居的重任,然爺爺本就是70多歲的老人,體弱多病,需要照顧,5年后,羅宇雄開始學習獨自洗衣、做飯,照顧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父親,那年他才8歲。
家貧志堅小小年紀勇挑重擔
羅宇雄的家地處榮縣和犍為縣交界處,他家到犍為縣羅城鎮(zhèn)竹山小學有10里路,到留佳鎮(zhèn)小學有20里路,為了節(jié)約生活費和車費,羅宇雄則選擇離家較近的竹山小學讀書,每天來回獨自一人要走兩個多小時的山路,這一走便是6年。
羅宇雄一邊上學一邊照顧父親,每天6點起床,為父親把早飯做好,7點出門上學。下午3點放學后,他總是第一個跑出教室,路上一刻也不敢停留,回到家里及時完成家庭作業(yè)后,便干家務、準備晚飯和幫助父親洗澡。
盡管家里生活很窮、很苦、很難,但是羅宇雄一直很堅強、很樂觀。他孝順、懂事、有禮貌,很討人喜歡。學習努力刻苦,主動思考,自理能力強,喜歡幫助他人,受到周圍群眾和同學的一致好評。
生活的困苦沒有把羅宇雄壓垮,確錘煉出他堅強奮進的品格,羅宇雄常說,在家里洗衣煮飯、幫父親洗澡這些活兒,做習慣了并不覺得有多辛苦,最害怕的是爸爸從床上掉下來,這樣的話,要費很大力氣把爸爸搬上床,常會為此而失眠。
當談到自己有什么愿望時,羅宇雄說:“我最大的愿望就是爸爸能盡快好起來,媽媽能夠回到我們的.身邊,我很想媽媽?!闭f到媽媽,一向堅強的羅宇雄眼睛里也閃起了淚花。
新時代好少年個人事跡敘述材料2
姓名:于中榜
性別:男
所屬地區(qū):金鵝民族小學六年級
簡介:“百善孝為先”,是我們民族優(yōu)良的傳統(tǒng),于中榜同學堅持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處處讓老人開心;家里條件艱苦,他也從未放棄學習,成績位居班級前矛;作為班上勞動委員的他,還非常熱心班級公務,樂于奉獻。
【孝心故事】
于中榜是宜賓市興文縣大河苗族鄉(xiāng)金鵝民族小學六(2)班的學生,今年11歲,擔任班級勞動委員職務。他踏實沉穩(wěn),品學兼優(yōu),是一個健康向上、積極進取、有孝心的好學生。
在家里,他是個懂事聽話的好孩子。在他4歲時,父親不幸死于車禍,年幼懂事的他跟著媽媽住在外婆家。近兩年,媽媽不放心輟學出去打工的姐姐,也跟著姐姐一起外出打工,就把于中榜交給年邁的外公外婆,他就一個人和外公外婆一起生活。外婆右腿有風濕病,行動不太靈便,也不能站立太久,為了減輕外婆的負擔,懂事體貼、從不撒嬌的他除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之外,還每天主動承擔洗碗、掃地等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兒,當外婆的小幫手。小伙伴來找他玩時,他總是笑著說:“你們先玩吧,等我干完了活兒就來?!碑斠磺惺帐巴桩敚粫胫ネ?,而是開始完成當天的家庭作業(yè),學習上一點也不讓外婆操心。農(nóng)忙時節(jié),外公在地里干活兒,他總是想下地去幫著外公干點什么,外公心疼他,不讓他干,他就會給外公送茶送水,或者給外公點支煙,讓外公休息休息,別累著了。
他與外公外婆相親相愛,彼此依靠,互相理解。雖然沒有爸爸了,媽媽也沒在身邊,但是懂事,有孝心的他卻與外公外婆和諧共處,營造了一個和睦美好的特殊的“三口之家”。每當做完家務和家庭作業(yè)之后,他總會坐在外公外婆身邊,和他們聊天,給他們講述自己在學校的所見所聞,讓他們樂一樂。從不讓外婆為他操心的他,即使心里很想念媽媽,也不會當著外公外婆的面表現(xiàn)出來,更不會跟他們?nèi)鰦烧f想媽媽了,免得他們難過。于中榜的孝心美德常常受到村里人的好評,大人們常常感嘆,這么小的孩子能這么懂事,有孝心,太難得了。
他的孝行,并沒有驚天動地,但是他的孝心卻溫暖著外公外婆的心,溫暖著你我的心,也洗滌著我們的靈魂。作為一個單親留守學生,他能做到孝親敬老,積極樂觀地面對生活,面對老師同學,為班級其他同學樹立了榜樣。
新時代好少年個人事跡敘述材料3
姓名:楊世業(yè)
性別:男
所屬地區(qū):納溪區(qū)東升學校四年級一班
簡介:媽媽病重,他細心護理。稚嫩的肩膀,堅強地擔當。他的臉上看不到厄運和苦難,有的是自信和陽光??v使大海為墨,長空為墨,也寫不完對母親的深情。十歲的小男孩子楊世業(yè),把孝心化為行動,用愛譜寫著一曲動人的孝老愛親之歌。
【孝心故事】
五年如一日照顧因病下肢癱瘓的媽媽,為媽媽梳頭、洗臉、喂藥、穿衣服,蓋被子,樣樣事情都打理得妥妥帖帖,他把照顧媽媽當成了每天的習慣,樣樣事情做起來熟練、自如。你會想到這些事情的主人公是一個年僅十歲的孩子嗎?他就是納溪區(qū)東升學校三年級一班的學生楊世業(yè)。
今年十歲的楊世業(yè),媽媽在五年前,因類風濕關節(jié)炎不能正常行走。楊爸爸白天在工地上奔波、流汗,中午按時回家做飯給妻小吃,晚上幫妻子擦拭身體、按摩腿關節(jié)、洗衣服。在爸爸的榜樣示范下,楊世業(yè)也主動加入到照顧媽媽行列中。爸爸喂媽媽吃藥時,他就守在旁邊。僅三四次,就記清楚了,哪些藥該吃多少?按時喂媽媽吃藥、幫媽媽梳頭、給媽媽穿衣服、做飯,慢慢的,這些事情他全學會了。楊爸爸再也不用中午急沖沖地趕回家。
五年來,楊世業(yè)已經(jīng)把照顧媽媽的各樣事情融入了每天的生活。每天不用提醒,不用暗示,該到吃藥時間,會準時把開水和藥送到媽媽手中;一看電視,就會幫媽媽按摩,捏捏腿。早上楊世業(yè)起床時,會麻利地幫媽媽穿上衣服、鞋襪、洗臉、梳頭。待爸爸把早飯做好了,他也把媽媽收拾妥當了。
如今,楊世業(yè)每晚和媽媽一起睡。媽媽有起夜的習慣,他會扶起媽媽,把媽媽移到解手的椅子上,待媽媽解完手上床躺好,為媽媽蓋好被被褥,他去公共廁所把小便倒掉后再回來睡覺。
當問及楊世業(yè)為什么小小的年紀就這么有孝心時,楊世業(yè)的回答是:媽媽給了我生命,為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是我應該做的。
新時代好少年個人事跡敘述材料4
___,女,11歲,金沙縣馬路鄉(xiāng)中心完小五年級班長。她心地善良,獨立自強,尊敬師長,勤奮好學。一直來,她本著孝敬父母,尊敬長輩,關愛親人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美德,也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努力做好自己,把自己打造成既是爺爺奶奶的好女兒,奶奶的好孫女,外公外婆的開心果,也是老師的好幫手,同學們的好榜樣,新時代的好少年。
打小起,___就是大人眼里最為懂事的孩子。鄰里的朋友還整天在奶奶懷里撒嬌哭鬧時,她就在許多方面學會了自理自立。
上小學后,她越來越懂事了。她把爺爺奶奶對她的愛轉(zhuǎn)化成刻苦學習、勤儉節(jié)約、尊老敬老的動力,深受鄰里、親友的夸獎。由于爺爺奶奶外出務工,家里所有的農(nóng)活都由爺爺奶奶承擔。除了農(nóng)活,奶奶還要做菜做飯,洗衣。還要照顧何春秀及年幼的弟弟,很是辛苦。懂事的何春秀每天一放學回家就認真地做作業(yè),不讓爺爺奶奶 操心。做完作業(yè)就開始幫奶奶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洗菜,燒火,掃地,收拾房間,帶弟弟玩。晚上,奶奶做完了一天的活,累得腰酸背痛,她就拉奶奶在沙發(fā)上坐下,先送上一杯杯熱騰騰的茶水,再幫捶背揉肩,接著說故事,講笑話,唱歌給奶奶聽,讓奶奶的勞累因為有了她的關心而減輕了許多。
一次,奶奶生病了,晚飯也沒吃,就躺下睡,她立即煮了碗面,送到奶奶床前,看奶奶吃了才又拿了自己貯錢罐的錢到村里的衛(wèi)生院給奶奶抓藥。然后為奶奶端上開水,看奶奶把藥吃了,又搬來凳子,一邊做作業(yè),一邊守著奶奶,直到奶奶感覺好多了熟睡過去后,何春秀做完了作業(yè)后才安心去睡覺。
___不僅是對奶奶這樣,在家這樣,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也是這樣,對鄰里鄰居都這樣。不僅如此,在生活中,她還是個勤儉節(jié)約的好孩子。她從不吵著鬧著要爸爸媽媽給她買新衣服。衣服舊了她照樣高高興興地穿著上學。媽媽的朋友 家小姐姐的衣服穿小了送給她,她也都不嫌棄。每當取得好成績,爺爺奶奶說要獎勵她,她從不像別的孩子開口要錢或要什么貴重禮物,而只讓爺爺奶奶買一本她喜歡的書作為獎勵。
在學校里,她總是以身作則,嚴格要求自己,處處為樹立良好班風、班紀的發(fā)揮帶頭示范作用。學習上,她刻苦勤奮,她說要用優(yōu)異的成績來回報奶奶為她的付出。工作上,盡職盡責,班級管理得有條不紊。
___同學的尊老愛親,勤奮好學,聰明懂事的事跡,也為她自己贏得廣泛的榮譽。在馬路鄉(xiāng)中心完小就讀的五年時間,被評為三好生三次,被評為優(yōu)干部二次。但這一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何春秀同學身上表現(xiàn)出的尊老愛幼的中華美德,才是我們每個人都要學習和推崇的。
新時代好少年個人事跡敘述材料5
“勿以善小而不為,無以惡小而為之”。這是他的座右銘,他一直用行動來證明這句話。使自己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美德少年。他的臉上總掛著自信的微笑,明亮的雙眸透著智慧,他獲得了許多榮譽:三好學生、校園之星、優(yōu)秀少先隊員、優(yōu)秀班干部、優(yōu)秀廣播員、愛護環(huán)境的小衛(wèi)士??他就是雙牌第一完全小學四(3)班的__同學,一顆熠熠閃光的校園之星。
一、勤勞負責好少年
他是把集體榮譽看得高于一切,為學校為班級服務仿佛使命般印在了他心中。堅持從自我做起,是他的格言,嚴格要求自己,起表率作用,全心全意為老師和同學服務是他的信念。在班上他經(jīng)常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把自己融入了學校,融入了班級。他經(jīng)常助人為樂,例如:將自己的文具圖書借給大家;別人遇到困難時他總是伸出熱情的雙手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幫助他們。他熱愛勞動,從一年級起就主動提出擔任班上的勞動委員,他不怕臟不怕累。當值日生打掃教室時,他的身影總是會出現(xiàn)在教室的每個角落,用勤勞的小手把凌亂的掃把擺放的整整齊齊。
記得那是一個寒冷的冬天,放學后天空烏云密布,不一會兒就下起了傾盆大雨,一起值日的同學都快速地把教室打掃完,迫不及待的想要回家去??墒菨M滿兩桶垃圾還放在那里,同學們你推我,我推你誰都不愿意去倒,眼看天色漸漸的暗了下來?!昂芡砹?,你們先回家里吧,垃圾就由我來倒吧!”同學轉(zhuǎn)頭一看嚴梓樂向他們走來,他快步向前拎起兩大桶垃圾往垃圾堆跑去,大雨無情地拍打著他瘦小的身軀,當?shù)雇昀俜祷亟淌視r,教室已經(jīng)空空如也?;氐郊覌寢尶匆娺@個濕漉漉的孩子,厲聲說道:“你這孩子,帶了傘怎么會淋成這樣?”說完便將他推進了衛(wèi)生間。等他洗完澡換上干凈的衣服,媽媽便將他叫到跟前,嚴厲地問道:“你說!你今天到底干什么去了,淋成這幅模樣!”嚴梓樂聽后低著頭小聲地說:“我??我去倒了兩桶垃圾了?!弊谝慌缘啬棠绦奶鄣卣f道:“傻孩子,倒垃圾你要帶傘呀,再說了,這么大的雨你不知道叫別的同學去呀!又不是只有一個人做值日??”“奶奶,我這不是傻,身為勞動委員這是我的職責!”媽媽聽后眼眶濕潤了,奶奶也說不出話來??他就是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和認真負責的態(tài)度給大家創(chuàng)造一個干凈整潔的學習環(huán)境。他是班級的勤勞小蜜蜂,是校園愛護環(huán)境的小衛(wèi)士!
二、感恩懂事好少年
在生活中他是一個充滿愛心、懂得感恩的少年。平時他堅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打掃衛(wèi)生,整理房間;由于爸爸在鄉(xiāng)下工作,媽媽常常一個人既要上班又要負責他和爺爺奶奶飲食起居。每天媽媽做飯時,他總愛在一旁幫忙,煮飯、擇菜、打雞蛋、打豆?jié){,這都是他的拿手好活。他還是家里的節(jié)約宣傳員,洗菜的水他澆花;洗衣服的水存起來沖馬桶。爺爺奶奶現(xiàn)在年紀大了,細心的他常常給爺爺讀報,陪奶奶聊天。上個月奶奶因肝膽結(jié)石住進了醫(yī)院,他得知這個消息后一直悶悶不樂,每天都主動跟著媽媽去送飯。這時的小男子漢也向大家展示出細致的一面,他一手端著碗一手拿著湯勺,邊吹邊試生怕燙著奶奶。吃完飯還跟奶奶訴說著在學校發(fā)生的趣事,逗奶奶開心。對親人如此,對待鄰里也是禮貌有加,樓梯間總能聽到他熱情地問好,禮貌謙讓。有時候還主動打掃樓梯間,幫樓下的老奶奶倒垃圾提東西。鄰居們都夸他是個樂于助人,懂禮貌的好孩子!新時代的“小賴寧”!
三、熱愛公益好少年誠信
在社會,他誠實守信,遵守社會公德,熱心公益活動。在社會實踐活動中磨煉自己的毅力,增長自己的才干。如:雙牌縣創(chuàng)建文明城市的活動中,不僅精心制作了以“文明創(chuàng)衛(wèi)”為主題的手抄報,還積極投入到實際行動當中去。例如:垃圾必須入桶,遵守交通規(guī)則,隨手拾起地上的果皮紙屑。公交車上,每逢看到老人婦孺,他總是爭先讓座。其中最有意義,最令人難忘的就是在玉樹大地震后,他平時不舍得花錢的他毫不猶豫的拿出自己攢了一年的零花錢捐給了受災的人們,還積極呼吁為災區(qū)孩子獻愛心,在班上全班發(fā)起倡議,呼吁身邊的親人、同學和朋友積極為災區(qū)孩子損款捐物。將愛心和誠心用行動中傳達到社會的每個角落。
如今,嚴梓樂同學身上體現(xiàn)了一名莘莘學子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一種至真至善的思想態(tài)度,體現(xiàn)了一名當代小學生的良好素養(yǎng)。在學生心目中,他無疑是一個學生學習的榜樣,父母眼中的好兒子,一名當之無愧的美德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