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楷模南仁東事跡介紹(5篇)
南仁東(1945年2月19日—2017年9月15日),男,滿族,吉林遼源人,中國天文學家、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人民科學家 。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于時代楷模南仁東事跡介紹(精選5篇)。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時代楷模南仁東事跡篇1
北京時間2017年9月15日23點23分,我國著名天文學家、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工程首席科學家、總工程師南仁東先生因病逝世,享年72歲。此前的23年時間里,他從壯年走到暮年,把一個樸素的想法變成了國之重器,成就了中國在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項目。這一次,我們走近他執(zhí)著的一生,緬懷南老,致敬科學精神!
南仁東的名字,與FAST密不可分。
洪亮的嗓音,如今變得嘶啞,曾跑遍大山的雙腿也不再矯健。72歲的南仁東,把仿佛揮灑不完的精力留給了“中國天眼”——世界最大口徑的射電望遠鏡FAST。某種程度上,他成就了FAST,FAST也成就了他。
他,一生極富傳奇色彩
1945年出生的南仁東,一生極富傳奇色彩。他從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畢業(yè)后,在東北的一個無線電廠一干就是十年。改革開放后,他代表中國天文臺的專家曾在國外著名大學當過客座教授,做過訪問學者,還參加過十國大射電望遠鏡計劃。
這位馳騁于國際天文界的科學家,曾得到美國、日本天文界的青睞,卻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毅然舍棄高薪,回國就任中國科學院北京天文臺副臺長。當時他一年的工資,只等于國外一天的工資。
他,20多年只執(zhí)著于一件事
“南老師20多年只做了這一件事。”南仁東的同事和學生們如此評價。
故事要從24年前說起。1993年,日本東京,國際無線電科學聯(lián)盟大會上,科學家們提出,在全球電波環(huán)境繼續(xù)惡化之前,建造新一代射電望遠鏡,接收更多來自外太空的訊息。南仁東跟同事說:“咱們也建一個吧。”
沒有多少人看好這個設想。能不能找到合適的地方?施工難度能不能克服?這些都是未知數。南仁東帶著300多幅衛(wèi)星遙感圖,跋涉在中國西南的大山里。他要尋找當地的窩凼——幾百米的山谷被四面的山體圍繞,正好擋住外面的電磁波。
有的荒山野嶺連條小路也沒有,當地農民走著都費勁。但訪山歸來,南仁東心里有了底,正式提出利用喀斯特洼地建設射電望遠鏡的設想。但能不能籌到足夠資金,南仁東心里沒底。
他,推動了世界獨一無二的項目
有那么幾年時間,南仁東成了一名“推銷員”,大會小會、中國外國,逢人就推銷自己的大望遠鏡項目。“我開始拍全世界的馬屁,讓全世界來支持我們?!彼欢冗@樣自嘲。
每一步都關乎項目的成敗,他的付出有時甚至讓學生們覺得“太過努力了”。連夜要趕項目材料,課題組幾個人就擠在南仁東的辦公室,逐字逐句推敲,經常干到凌晨。
FAST項目副總工程師李菂說:
“南老師的執(zhí)著和直率最讓我佩服。擔起首席科學家和總工程師各種職責,推動了世界獨一無二的項目?!?/p>
度過了舉步維艱的最初10年,FAST項目漸漸有了名氣,跟各大院校合作的技術也有了突破進展。2006年,立項建議書最終提交。通過最后的國際評審時,專家委員會主席沖上前緊緊握住南仁東的手:“You did it(你做成了)!”
FAST項目就像為他而生
在FAST現場,能由衷感受到“宏大”兩個字的含義。而在10多年前,這樣的圖景在南仁東的腦海里已經成型。他要做的,是把腦海里成型的圖景化成現實。
工程建設過程中要做鎖網變形,既要受力,又要變形,在工業(yè)界沒有什么現成技術可以依賴。國家標準是10萬次伸縮,而FAST需要200萬次的伸縮,南老自己提出的特殊工藝支撐起FAST的外形。
不認識他的人,初見面覺得南仁東像個農民——面容滄桑、皮膚黝黑,夏天穿著T恤、大褲衩騎著自行車。在他的助理姜鵬看來,術業(yè)有專攻,在FAST項目里,有人不懂天文,有人不懂力學,有人不懂金屬工藝,有人不會畫圖,有人不懂無線電?!斑@幾樣你能懂一兩個就算不錯了,但偏偏南老師幾乎都懂。”
2016年9月25日,FAST竣工進入試調試階段。利用這一世界最大的單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人類可以觀測脈沖星、中性氫、黑洞等等這些宇宙形成時期的信息,探索宇宙起源?!斑@個龐雜巨大的射電望遠鏡項目就像是為他而生?!苯i說。
時代楷模南仁東事跡篇2
做一個勇士吧,為了自己心中的夢想而一路勇往無前吧!
“勇士”這個詞意義很大,要從頭說起,抗日期間為國為黨犧牲的同志們算是勇士,為國家創(chuàng)造輝煌的也是勇士,勇士有好多種,而勇士的真正含義又是什么呢?
在我心里那個“勇士”,名叫南仁東。你或許不了解他,更或許不認識他,他或許很“小”,只是一個普通的人。但是他干出了不普通的事,2017年震動全世界“天眼”正式啟用,那一刻,世界和中國都為之一振!那一刻“天眼之父”的他卻沒有看見這一天,他就是“天眼”的總設計師南仁東。
小時候,他成績優(yōu)秀被清華大學錄取了,大學畢業(yè)當一名工人,又開始研究天文,因為他在天文方面十分優(yōu)秀,交流到日本天文臺做客座教授,但他在中國射電望遠鏡落后的情況下,義無反顧的回國,要建一個屬于中國的最大的那只“眼” ——“天眼”。24年的堅持,一次次失敗,一次次嘗試,一次次被拒絕,面對著基本不可能的實驗,面對所有人對自己的否認,他無怨無悔,從未放棄。
是的,他沒有時間,沒有金錢,沒有院士的稱謂,更沒有享受屬于他美好的人生,但他只有一個夢想。他選擇放棄一切美好和優(yōu)異的待遇去追求他心中的夢!絕不放棄那份夢想!直到奮斗他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夢想的實現距離他的離世緊緊相差25天,但我想遠在天邊的他,一定會聆聽到這個消息。
做一個勇士吧!為祖國做點事!做個勇士吧!讓自己剛強!做一個勇士吧!學會忍耐!做個勇士吧!學會默默無聞,學會堅守!
南仁東,我心中的勇士!
時代楷模南仁東事跡篇3
“天眼之父”南仁東的夢想與堅守
2017年9月15日,我國著名天文學家、“天眼之父”南仁東先生因病逝世,享年72歲。
此前的23年時間里,南仁東從壯年走到暮年,把一個樸素的想法變成了國之重器,成就了中國在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項目——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人們習慣稱它為“中國天眼”。
“天眼”能夠接收到137億光年以外的電磁信號,觀測范圍可達宇宙邊緣。借助這只“天眼”,科學家可以窺探星際之間互動的信息,觀測暗物質,測定黑洞質量,甚至搜尋可能存在的星外文明。
作為世界最大的單口徑望遠鏡,FAST有望在未來10年到20年保持世界一流設備的地位。
24年前,日本東京,國際無線電科學聯(lián)盟大會??茖W家們提出,在全球電波環(huán)境繼續(xù)惡化之前,建造新一代射電望遠鏡,接收更多來自外太空的訊息。南仁東坐不住了,一把推開同事房間的門:“我們也建一個吧!”
南仁東當時在日本國立天文臺擔任客座教授,擁有世界級別的科研條件和待遇,一天的薪水頂得上國內一年,可他卻說:“我得回國?!?/p>
選址,論證,立項,建設。哪一步都不易。
有人告訴他,貴州的喀斯特洼地多,能選出性價比最高的“天眼”臺址,南仁東跳上了從北京到貴州的火車。1994年到2005年,南仁東走遍了貴州大山里的上百個窩凼。亂石密布的喀斯特石山里,不少地方連路都沒有,只能從石頭縫間的灌木叢中,深一腳、淺一腳地挪過去。
“天眼”之艱,不只有選址。
這是一個涉及領域極其寬泛的大科學工程,天文學、力學、機械、結構、電子學、測量與控制、巖土……從紙面設計到建造運行,有著十萬八千里的距離。
“天眼”之難,還有工程預算。
有那么幾年時間,南仁東成了一名“推銷員”,大會小會、中國外國,逢人就推銷“天眼”項目。
“天眼”成了南仁東傾注心血的孩子。
功夫不負有心人,2016年9月25日,“天眼”項目正式落成啟用。這一天,中國在世界天文史上鐫刻下了新的高度。
“南老師這20多年只做了這一件事?!彼耐潞蛯W生們說。23載,8000多個日夜,為了追逐夢想,南仁東心無旁騖,殫精竭慮,終有所成。
23載“天眼”夢,夢圓他卻離去,但是我們相信,南仁東先生堅毅執(zhí)著的科學精神和無私奉獻的高尚品格會永遠印刻在國人的心中。
時代楷模南仁東事跡篇4
南仁東,著名天文學家,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FAST工程總工程師兼首席科學家。
1963年,南仁東以高考平均98.6分(滿分100)的優(yōu)異成績奪得“吉林省理科狀元”稱號,并考入清華大學無線電系。即使和現在那些被標上“天才少年”的年輕科學家比,南仁東當時也毫不遜色。
改革開放后,他代表中國天文臺的專家曾在國外著名大學當過客座教授,做過訪問學者,還參加過十國大射電望遠鏡計劃。這位馳騁于國際天文界的科學家,曾得到美國、日本天文界的青睞,卻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毅然舍棄高薪,回國就任中國科學院北京天文臺副臺長。當時他一年的工資,只等于國外一天的工資。
1993年,日本東京,國際無線電科學聯(lián)盟大會上,科學家們提出,在全球電波環(huán)境繼續(xù)惡化之前,建造新一代射電望遠鏡,接收更多來自外太空的訊息。南仁東跟同事說:“咱們也建一個吧?!?/p>
1994年始,主持完成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的選址、立項、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設計,主編科學目標,指導各項關鍵技術的研究及其模型試驗。
南仁東冒雨進行選址考察
2016年9月25日,FAST竣工進入試調試階段。利用這一世界最大的單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人類可以觀測脈沖星、中性氫、黑洞等等這些宇宙形成時期的信息,探索宇宙起源。
2017年9月15日晚,南仁東因病情惡化逝世,享年72歲。從一句“咱們也建一個吧”到FAST工程主體落成,南仁東花了整整22年。
FAST簡介
1963年,美國科學家在波多黎各修建了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Arecibo Observatory),直徑305米,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射電望遠鏡。射電望遠鏡接收數億光年以外的電磁波,這是宇宙真正的語言。
中國的FAST鏡面直徑更大(500米),望遠鏡的靈敏度是阿雷西博的2.25倍,更為重要的是,FAST覆蓋天空的張角為40°,而阿雷西博只有20°。這意味著FAST能夠輕松突破阿雷西博望遠鏡因張角太小所面臨的觀測天區(qū)面積小的限制。
從1994年提出建設射電望遠鏡的概念,到最為艱難的選址,再到攻克技術上的一個又一個難關,與此前著稱于世界的兩個最大射電望遠鏡相比:一個是號稱“地面最大機器”的德國波恩100米望遠鏡,另一個是被評為人類20世紀十大工程之首的美國阿雷西博300米望遠鏡,FAST的靈敏度比德國波恩100米望遠鏡提高約10倍,比美國阿雷西博300米望遠鏡提高約2.25倍,并且在觀測時會變換角度,接收更廣闊、更微弱的信號。預計在未來10-20年時間里,FAST將一直保持世界領先的水平。
“我談不上有高尚的追求,沒有特別多的理想,大部分時間是不得不做。人總得有個面子吧,你往辦公室一攤,什么也不做,那不是個事。我特別怕虧欠別人。國家投了那么多錢,國際上又有人說你在吹牛皮,我就得負點責任?!?/p>
——南仁東輕描淡寫地帶過了自己22年來在這個項目上的投入和堅持
時代楷模南仁東事跡篇5
他將一個樸素的想法變成了國之重器。在我們仰望星空的時候,應該記住曾經的領路人。
最懂“天眼”的人,走了。
2017年9月25日,是“天眼”落成啟用一周年??稍谶@10天前,南仁東卻永遠地離開了。北京時間9月15日23點23分,中國著名天文學家、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工程總工程師兼首席科學家南仁東因病逝世,享年72歲。
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又稱中國“天眼”,位于貴州省平塘縣克度鎮(zhèn)綠水村然路組的大窩凼(dàng),它還有另外一個名字—FAST(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radio Telescope)。FAST具有中國獨立自主知識產權,是世界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它可以幫助人類獲得觀測脈沖星、中性氫、黑洞等宇宙形成時期的信息,捕捉外星生命的信號,還將為世界天文學新發(fā)現提供重要機遇。
“天眼”的背后,是南仁東24載、8000多個日夜的“張羅”。
“咱們也建一個吧”
1993年,國際無線電科學聯(lián)盟大會在日本東京召開。會上,科學家提出希望在全球電波環(huán)境繼續(xù)惡化前,建造新一代射電望遠鏡,接收更多來自外太空的訊息。南仁東跟同事說:“咱們也建一個吧?!?/p>
上世紀90年代初,中國最大的射電望遠鏡口徑不到30米。幾個重大的全球望遠鏡計劃都不帶中國人參與。所以,關于這個提議,沒有多少人看好。
建在哪兒?怎么建?能不能建?都是未知數。
南仁東骨子里不服輸。中國為什么不能?
此后的24年,南仁東心無旁騖:選址、立項、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設計、主編科學目標、指導各項關鍵技術的研究及其模型試驗……
“這20多年,南老師沒干別的?!蹦先蕱|的學生甘恒謙說。
貴州喀斯特地貌中的坑洼,是FAST天然的選址候選目標。為給FAST選個好臺址,南仁東拿上行李便跳上了從北京到貴州的火車。1994年到2005年的10多年間,這位“勘探者”走過了貴州的一座又一座大山。他帶著300多幅衛(wèi)星遙感圖,奔走在荒山野嶺、大山深處,踏勘上百個窩凼,對比了1000多個洼地。
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天文局局長張智勇在1994年工程選址時結識了南仁東。據他回憶,現場考察時,在沒有路的地方,南仁東就拄著拐杖跟大家一起爬,“一身簡樸的工作服,沒有一點架子。”
南仁東最終相中了最圓的那個大坑—貴州平塘縣的大窩凼。之后,他正式提出利用喀斯特地形建造大型射電望遠鏡的設想。
工程立項之前,南仁東經常需要在短時間內撰寫幾千字的項目介紹。在辦公室工作到凌晨是經常的事,因為每一句他都要與同事細細斟酌。他怕,怕有任何疏漏,因為一旦疏漏就可能會對FAST立項帶來不可逆轉的負面影響。
南仁東的助理姜鵬說:“自從認識他以來,沒見過他為任何事情低過頭。但他卻說,他低過頭,就是為了FAST立項”。
2006年,立項建議書最終提交。通過最后的國際評審時,專家委員會主席沖上前緊緊握住南仁東的手:“You did it(你做成了)!”
2007年,FAST正式立項,成為中國“十一五”重大科學工程。
“多”有研究
FAST是一個涉及領域極其寬泛的大科學工程,從天文學、力學、機械工程、結構工程,到電子學、測量與控制、巖土……
在FAST項目里,有人不懂天文,有人不懂力學,有人不懂無線電,但姜鵬說:“偏偏南老師幾乎都懂。”
南仁東曾在吉林通化無線電廠工作過一段時間。那時候,他學會了沖壓、鈑金、熱處理、電鍍、土建、水利等技術與知識,甚至還帶領工廠的技術員與吉林大學合作,生產出了中國第一代電子計算器。
很多人說他是“天才”。但在一次跟FAST工程副經理張蜀新的聊天中,他說:“你以為我是天生什么都懂嗎?其實我每天都在學?!?/p>
審核危巖和崩塌體治理、支護方案時,南仁東還不懂巖土工程,他用了1個月時間認真學習與研究相關知識,之后對每一張圖紙都仔細審核、反復計算。2013年12月,他拿著樣沖、錘子,講解提高預埋螺栓定位精度、準確標記預埋螺栓端面中心的方法,他的鉗工操作動作被FAST工程饋源支撐系統(tǒng)高級工程師楊清閣評價為“規(guī)范而專業(yè)”。
南仁東學識淵博是出了名的。他曾經標出了水窖設計圖紙上的錯誤,并打回了施工方的方案,讓施工方驚訝:這個搞天文的科學家怎么還懂土建?他還曾在一次人才招聘中,先后用俄語與日語提問,讓對方目瞪口呆。熟悉南仁東的人都知道,他對繪畫詩書、服飾美學等都頗有研究。張蜀新說:“老爺子的審美很好,你看FAST多漂亮?!?/p>
學生岳友嶺曾見過南仁東50×60厘米的設計圖,“能看出來是專業(yè)水準”?!澳侠蠋熢诿缹W層面造詣比較深,我們FAST的徽標,是南老師自己設計的,南老師的幻燈片配色,也都是自己調出來的?!痹烙褞X說。
壯年干到暮年 青絲熬成白發(fā)
將FAST扛到肩膀上后,南仁東變得越發(fā)忙碌,而且一忙就是20多年。
他說話越來越開門見山—他要為建設FAST積攢時間。平時沒事找他“嘮嗑”,恕他不奉陪。這一切的一切,源自他作為一名科技工作人員嚴謹的態(tài)度和對于祖國的熱愛?!皠e人都有自己的大設備,我們中國沒有,我挺想試一試?!蹦先蕱|生前接受采訪時說。
有那么幾年,為FAST籌集項目經費,南仁東見縫插針地“推銷”自己的FAST項目?!拔议_始拍全世界的馬屁,讓全世界來支持我們?!彼@樣自我調侃。
大窩凼附近所有的山頭,都留下過南仁東的足跡。以前哪里有水井、哪里種著什么樹,凼底住著哪幾戶人家,他都清楚地記得。他帶著印有自己名字的藍色頭盔穿梭于項目工地,周圍的村民都認識他。
“FAST立項后,南仁東多次和我提到自己肩上擔子的重量,說不敢有半點疏忽?!蹦先蕱|的老同學、FAST工程顧問、高級工程師斯可克回憶道。所以,即使到了古稀之年,南仁東依然會為了一個地鉚項目的誤差,放下筷子就往工地跑,生怕技術人員的測量出現問題。
雖然身為項目總工程師兼首席科學家,但是在施工現場,南仁東經常親力親為,能上鋼架去擰螺絲,能拿扁鏟去削平鋼材,能在高空梁上打孔套絲,也能看示波器調整設備。南仁東說:“我不是一個戰(zhàn)略大師,我是一個戰(zhàn)術型的老工人?!?/p>
2016年9月,“天眼”竣工??⒐x式上,一段宣傳片回顧了“天眼”的從無到有,也見證了南仁東的青絲熬成白發(fā)。學生岳友嶺在視頻中看到了南仁東20多年前的照片,他感慨道:“南老師拄著竹竿,爬山越嶺為‘天眼’選址時,頭發(fā)和胡子還是黑的。”
兩年前,南仁東因肺癌動了第一次手術。之后,他住到郊外靜養(yǎng)身體。他的學生、國家天文臺研究員蘇彥前來探望時,對老師說,他終于可以過幾天清閑日子了。南仁東沒有接話。過了好一會,他說:“像坐牢一樣?!?/p>
南仁東總是說,人是要做一點事情的。但他不是院士,也沒獲過大獎。他淡泊名利,因為他的夢想并不是自己的功成名就,而是,FAST。 ?
時代楷模南仁東事跡介紹(5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