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與主持】:為什么寓言類稿件考試的分數(shù)過低?
【播音與主持】:為什么寓言類稿件考試的分數(shù)過低?
寓言故事常常被考生選作自備材料來朗誦,但是往往有些同學對這種文體把握得并不是很好,結果總是出現(xiàn)雖然自我感覺還好,但考試成績卻不理想的現(xiàn)象。這到底是什么情況呢?今天小編就為大家收集整理了一些相關內容,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寓言故事,一般來說,都是將一個深刻的、具有普遍意義的道理蘊含在一個生動的故事里。其實,寓言故事朗誦起來不好把握,在以往的考試中,考生們的表現(xiàn)普遍存在一些誤區(qū)。
寓言故事的準備和朗誦
那么,究竟應該如何準備和表現(xiàn)寓言故事呢?以下我們以寓言故事《森林的聲音》為例來講。
森林的聲音
話說公元3世紀,某國的君王喬將他的兒子送到樸古大師門下,對大師說:“王子將要繼承我的王位,拜托您負責教授王子成為一名杰出的統(tǒng)治者。”誰知,當王子剛抵達寺廟,大師就將他獨自送到大森林中,并要求他一年后回到寺廟時要描述出森林的聲音。
冬去春來,王子回到寺廟,他滔滔不絕地對大師講述著所聽到的一切:“大師,我聽到了杜鵑美麗的歌聲、樹葉沙沙地作響、蜂鳥嗡嗡地啼鳴、蟋蟀唧唧地鳴叫……”聽完他的話,大師只說了依據:“請你回到森林繼續(xù)傾聽?!睂Υ?,王子頗感疑惑:難道自己還沒有完全辨識所有的聲音嗎?
時間一天天地流逝著,年輕的王子孤獨地端坐在森林里,豎著雙耳盡力地傾聽著。然而,令他失望的是除了自己已聽到的,別無他聲。這天清晨,正當他默默地坐在樹下,他突然感覺到從未聽到過的模模糊糊的聲響,越是聚精會神地傾聽,這些聲響也越來越清晰。他立刻茅塞頓開:這些一定就是大師所希望我能夠辨別的聲音!
回到寺廟,王子恭恭敬敬地向大師描述著他新的收獲:“當我集中全力地傾聽時,我聽到了從未聽到過的聲音——鮮花在緩緩地開放;大地在陽光下復蘇;小草在吮吸著露珠……”大師頻頻點頭贊賞:“傾聽聽不到的聲音是成為杰出的統(tǒng)治者必備的一項基本素質。因為只有當一位統(tǒng)治者學會密切地傾聽民眾的心聲——理解他們沒有表達的情感,了解他們沒有表露的疾苦,掌握他們沒有表達的抱怨,他才有希望鼓舞民眾的信心,滿足民眾真正的要求,以及了解所出現(xiàn)的問題。當領導者僅僅注意表面之詞,而不是深刻地洞察民眾的心靈,了解他們真實的想法、情感和要求,那么這個國家必將滅亡?!?/p>
稿件分析
拿到稿件首先是備稿。靜靜地看,默默地讀,抓住核心人物的特點去感受,因為故事寓意通過他體現(xiàn),人物語言以他為基礎。文中的大師智慧在何處,你體會到了嗎?對,思想深,有哲理的高度;還有方法妙,不靠說教;言語精,該說才說……那么,這是一位令人敬仰的智人,但離我們并不遙遠。他能啟發(fā)你探求真知,他懂得時間真理,也懂得人心。你喜歡他嗎?佩服他嗎?為他所使用的方法叫好嗎?對他所揭示的真理感到茅塞頓開嗎?非常愿意將這個道理告訴更多的人嗎?如果是這樣,你就可以上口來講述它了,因為你有了講述的意愿,并已有據可依。
當你將感受到的化為播講欲望之后,講述時還應體會到更細致的表述沖動。從一開始,大師見到王子,沒有多余的話,就將他送到森林中,并布置了任務,到大師聽到第一次歸來的王子描述森林的聲音,不予認可,只讓他繼續(xù)傾聽,直到王子聽到了從未聽過的聲音,大師才講解了自己主張的道理。這幾次,大師或無語,或有言,都有不同的心理活動。他沉著而執(zhí)著。王子一開始浮躁,后來能夠靜心、潛心,與大師的心理節(jié)奏不同,他自己前后也有對比。當他在描述常人都能聽到的聲音時是那樣的歡喜、自以為是,遭受大師否定后是不解,繼續(xù)傾聽時是痛苦,到終于有了新的發(fā)現(xiàn)才恍然大悟,等到他再見大師描述森林聲音時是平靜、感激。這些細致的感情,你都感受到了嗎?
最后是朗誦出完整的作品,朗誦時主要把握語言的層次感,包括聲音的適度變化和整體的邏輯脈絡。記住,朗誦時,讓你的心再撫摸一次文字,同時成為你的聲音形象的底襯。故事開始,國王的囑托,進入交代,保持平靜,將你的激情留給你所體會到的情感的爆發(fā)點。敘述語言要有旁觀者的冷靜,又要有參與其中的激動;國王、王子和大師身份不同、目的不同,語言也不同,要區(qū)別開來;即便同一人物,大師或王子,前后心理狀態(tài)不同、語言也會有所區(qū)別。整篇文章揭示的道理在最終才明示出來,但卻是一條邏輯紅線,貫穿始終。
好了今天小編的介紹就到這里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你喜歡記得分享給身邊的朋友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