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卡AV在线|网页在线观看无码高清|亚洲国产亚洲国产|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學習啦 > 實用范文 > 辦公文秘 > 策劃方案 > 實驗方案范文

實驗方案范文

時間: 惠燕962 分享

實驗方案范文

  想要寫好實驗方案, 首先要知道實驗目的,然后找到適合的實驗方法,再根據實驗方法設計實驗實施方案,下面學習啦小編給大家介紹關于實驗方案范文的相關資料,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實驗方案范文一

  一、實驗名稱:臨時裝片、切片、涂片的制作、觀察和指導

  二、實驗目標:讓學生通過獨立自主的制作臨時裝片、切片、涂片的方法來感知細胞的形態(tài)和結構,從而使學生對細胞達到一定的認識,為以后的教學作下鋪墊。制作臨時裝片的成功,對提高學生的生物學興趣和生物科學素養(yǎng)都起著重要的作用。同時,這樣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己動腦思考的能力。

  三、實驗方法及步驟:

  (一)實驗材料:顯微鏡、載玻片、蓋玻片、鑷子、刀片、吸水紙、解剖針、毛筆、滴管、擦鏡紙;清水、碘酒溶液;西紅柿、空心蓮子草、洋蔥;創(chuàng)可貼(切片時可能會有人受傷)

  (二)實驗步驟:

  1、臨時裝片的制作

 ?、艤蕚?/p>

  擦用擦鏡紙把載玻片和蓋玻片擦拭干凈

  改進:將潔凈的紗布改為擦鏡紙,擦拭玻片時要注意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夾住玻片的兩端,右手的拇指和食指襯墊上潔凈的紗布后,夾在玻片兩面,同時擦拭,以防將玻片損壞,滴用滴管在載玻片中央滴1-2滴清水

  改進:在制片時至少滴2滴清水,這樣加蓋玻片時,蓋玻片下的空間中水較充盈,氣泡就少,細胞的活性也較好取用刀片在洋蔥表面上劃“井”字(大約0.5cm2),用鑷子撕取外表皮

  問題:由于葉表皮皺縮、學生不熟練等,導致撕下的表皮薄膜過厚,在顯微鏡視野中難以找到理想的觀察對象,致使實驗效果較差。

  改進:首先將洋蔥鱗片葉切成寬1.0-1.5cm的縱向窄條,再用刀片將洋蔥鱗片葉內側表皮劃成小塊(切忌劃透),然后用鑷子夾住所劃表皮的邊緣,將其輕輕取下(洋蔥鱗片葉內側表皮易與葉肉分離,操作簡便)即可。這一改進降低了實驗操作難度,提高了制片質量。放把撕取的表皮浸入載玻片上的水滴中,并展平

 ?、粕w蓋玻片

  蓋用鑷子夾起蓋玻片,使它的一邊先接觸載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緩緩地放下,蓋在要觀察的材料上

  ⑶染色

  染:將玻片傾斜10度左右,從高的一側滴入碘液,讓其自己流入玻片。問題:染色時書中要求是把1-2滴碘液滴在蓋玻片的一側,然后用吸水紙從蓋玻片的另一側吸引,使染液浸潤標本的全部。然而,部分同學可能將蓋玻片下所有水全部吸干,做出的裝片會有很多的大氣泡,且氣泡將細胞掩蓋了,或者有人將氣泡誤認為細胞。

  改進:染色時不用吸水紙吸水,而是將玻片傾斜10度左右,這個角度一定不能太大,太大水就會流出蓋玻片下的小空間,然后從較高一側的蓋玻片與載玻片的縫隙往里滴碘液,讓碘液自己流進蓋玻片下,如果有液體流到蓋玻片外,用吸水紙擦拭,但一定要強調不能從蓋玻片邊緣吸水,蓋玻片周圍一定要有充盈的液體,這樣才不會出現大氣泡。

  ⑷鏡檢

  用顯微鏡觀察

  2、臨時切片的制作

  ⑴選材

  選擇軟硬適度的材料,先截成適當長度,一般以20-30mm為宜(便于手持即可),材料太軟,可用馬鈴薯塊莖、胡蘿卜根或肥皂將欲切取的材料夾住一起進行切片,本實驗用空心蓮子草,可直接用于切片。

  ⑵切片

  用三只手指夾住空心蓮子草,(使其高于手指,右手持刀片(刀片用水潤濕),將空心蓮子草削去一層,形成平面,刀口向內,與斷面平行,以均勻的動作,自左前方向右后方快速拉刀,滑行切片(注意要整個臂部用力,而不要腕部用力)。

 ?、晴R檢

  如此連續(xù)動作,切下一些薄片,然后用毛筆將最薄的幾片材料移至滴有一滴清水的潔凈的載玻片中央,蓋上蓋玻片,用顯微鏡觀察。

  3、臨時涂片的制作

  ⑴把成熟的番茄果肉放在培養(yǎng)皿內,讓汁液流出(汁液中有均勻的離散細胞)。⑵吸取汁液,滴在潔凈的載玻片上,將涂抹的液滴滴于載玻片的中央或偏右約1/4處,左手持載玻片或放在平臺上,右手持另一載玻片作推片。先慢慢向右移動,讓短邊接觸溶液,兩載玻片的夾角約為30-45度,再向左迅速推載玻片,即可涂成一均勻的薄片。(也可用解剖針、牙簽、火柴桿等涂成薄片,蓋上蓋玻片即可。)

  四、預期結果:

  1、成功觀察到了洋蔥表皮細胞、西紅柿果肉細胞及空心蓮子草莖的結構。

  2、通過使用顯微鏡對細胞的觀察,同學們對顯微鏡的使用有進一步的了解和認識

  3、通過學生們對臨時裝片、切片、涂片獨立自主的制作,使得大家基本掌握制作臨時裝片、切片、涂片的方法

  4、通過對細胞結構的觀察,使同學們對于細胞的形態(tài)和結構有更進一步的了解。

  五、指導方法與指導流程:

  講解實驗中涉及到的知識點(植物細胞的結構,徒手切片的方法,臨時裝片、切片、涂片的制作方法,顯微鏡的使用方法)

  ↓

  演示實驗

  ↓

  強調實驗注意事項

  ↓

  讓學生自己實驗(教師進行巡回指導,及時發(fā)現和糾正學生中的問題,做到重點深入,個別指導與普遍照顧相結合)

  ↓

  實驗總結(1、對比洋蔥表皮細胞與西紅柿果肉細胞的差別;2、由同學們提出發(fā)現的問題,號召所有的人一起討論,解決問題)。

  實驗方案范文二

  實驗名稱:土壤中分離產生α-淀粉酶的菌種

  一.實驗目的

  1、學習從土壤中分離、純化微生物的原理與方法。

  2、學習、掌握微生物的鑒定方法。

  3、對提取的土樣進行微生物的分離、純化培養(yǎng),并進行簡單的形態(tài)鑒定

  4、對簡單鑒定后的微生物進行生理生化鑒定并由鑒定結果查伯杰氏手冊以確定分離出微生物的品種。

  二.實驗原理

  α-淀粉酶是一種液化型淀粉酶,它的產生菌芽孢桿菌,廣泛分布于自然界,尤其是在含有淀粉類物質的土壤等樣品中。

  從自然界篩選菌種的具體做法,大致可以分成以下四個步驟:采樣、增殖培養(yǎng)、純種分離和性能測定。

  1、采樣:即采集含菌的樣品

  采集含菌樣品前應調查研究一下自己打算篩選的微生物在哪些地方分布最多,然后才可著手做各項具體工作。在土壤中幾乎各種微生物都可以找到,因而土壤可說是微生物的大本營。在土壤中,數量最多的當推細菌,其次是放線菌,第三霉菌,酵母菌最少。除土壤以外,其他各類物體上都有相應的占優(yōu)勢生長的微生物。例如枯枝、爛葉、腐土和朽木中纖維素分解菌較多,廚房土壤、面粉加工廠和菜園土壤中淀粉的分解菌較多,果實、蜜餞表面酵母菌較多;蔬菜牛奶中乳酸菌較多,油田、煉油廠附近的土壤中石油分解菌較多等。

  2、增殖培養(yǎng)(又稱豐富培養(yǎng))

  增殖培養(yǎng)就是在所采集的土壤等含菌樣品中加入某些物質,并創(chuàng)造一些有利于待分離微生物生長的其他條件,使能分解利用這類物質的微生物大量繁殖,從而便于我們從其中分離到這類微生物。因此,增殖培養(yǎng)事實上是選擇性培養(yǎng)基的一種實際應用。

  3、純種分離

  在生產實踐中,一般都應用純種微生物進行生產。通過上述的增殖培養(yǎng)只能說我們要分離的微生物從數量上的劣勢轉變?yōu)閮?yōu)勢,從而提高了篩選的效率,但是要得到純種微生物就必須進行純種分離。

  純種分離的方法很多,主要有:平板劃線分離法、稀釋分離法、單孢子或單細胞分離法、菌絲尖端切割法等。

  三.實驗材料

  1、器材:

  小鐵鏟和無菌紙或袋、培養(yǎng)皿、載玻片、蓋玻片、普通光學顯微鏡、量筒、滴管、吸水紙、無菌水試管(每支4.5mL水)、燒杯、三角瓶、電爐、玻璃棒、接種環(huán)、鑷子、搪瓷杯、恒溫培養(yǎng)箱、高溫滅菌鍋、移液槍(槍頭)、天平、濾紙、pH試紙等。2、試劑:

  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養(yǎng)基的原料(牛肉膏、NaCl、瓊脂、蛋白胨)、Lugol氏碘液、0.2%可溶性淀粉液、結晶紫染液、番紅染液、碘液、95%乙醇、0.5%番紅水染液、無菌水等。3、土樣:取自桂林師專1棟宿舍樓后面土壤,地下10cm左右。

  四.實驗方法步驟

  1、采集土樣帶上小鐵鏟和無菌袋到土豆地采集較細碎土壤

  2、樣品稀釋在無菌紙上稱取樣品1g,放入100mL無菌水的三角瓶中,手搖10分鐘使土和水充分混合。用1mL無菌吸管吸取0.5mL注入4.5mL無菌水試管中,梯度稀釋至10。

  3、分離用稀釋樣品的同支吸管分別依次從10、10、10樣品稀釋液中,吸取lmL,注入無菌培養(yǎng)皿中,然后倒入滅菌并融化冷至50℃左右的固體培養(yǎng)基,小心搖動冷凝后,倒置于37℃溫箱中培養(yǎng)48小時。培養(yǎng)基的配制—稱取蛋白胨1.0g;NaCl0.5g;牛肉膏0.3g;瓊脂1.5g;pH6.4左右;100ml水定容。

  4、初步鑒定對多種菌進行形態(tài)特征的觀察、簡單染色、革蘭氏染色以及芽孢染色觀察,記錄結果。

  5、α-淀粉酶鑒定

  6、1)實驗原理:

  細菌能否產生α-淀粉酶主要依據是鑒定有能否分解淀粉。α-淀粉酶該酶可以把淀粉分解,因淀粉遇碘變藍色,如菌落周圍有無色圈,說明該菌能分解淀粉

  2)步驟:

  將培養(yǎng)的的各種待測菌種接種在含有0.2%淀粉液的牛肉膏蛋白胨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基的配制—稱取蛋白胨1.0g;NaCl0.5g;牛肉膏0.3g;可溶性淀粉0.2g;瓊脂1.5g;pH6.4左右;100ml水定容(注:先將可溶性淀粉加少量蒸餾水調成糊狀,再加到溶化好的培養(yǎng)基中,調勻),倒置于37℃溫箱中培養(yǎng)18-24小時后,取出平板,向皿中注入l滴Lugol氏碘液,因淀粉遇碘變藍色,如菌落周圍有無色圈,說明該菌能分解淀粉。

  8、純化從平板上選取淀粉水解圈直徑與菌落直徑之比較大的菌落,用接種環(huán)沾取少量培養(yǎng)物至斜

  面上,并進行2-3次劃線分離,挑取單菌落至斜面上,培養(yǎng)后觀察菌苔生長情況并鏡檢驗證為純培養(yǎng)。

  四.實驗結果

  五.個人總結

  1、在分離實驗中,原土樣的10-3g/mL濃度中得到5種不同的能夠分解淀粉的菌落,經初步淀粉酶實驗,1號菌的淀粉分解圈大,2號、3號、4號次之,5號最小。

  2、在淀粉酶試驗中,3號培養(yǎng)基感染雜菌,出現不同菌落,故后面不再對其處理;其它菌種均得到較純的單菌落,淀粉酶實驗結果不變,與上面相同。

  3、各種菌落的革蘭氏染色中大部分為陽性,菌體形態(tài)多為橢圓形趨于桿狀,只有4號菌為陰性;5號菌菌落難以挑故過沒能進行染色。

  4、1號、2號、4號經劃線純化均得到單菌落,5號菌沒能劃出單菌落;綜合分析可以判定,1號菌即為優(yōu)良的淀粉酶產生菌,即為枯草芽孢桿菌。

  5、本次實驗遇到一件讓人頗為尷尬的事情,那就是實驗所用酒精燈的酒精被煤油替換,連消毒棉也是煤油的,因為使用煤油產生大量的黑煙,導致大量顆粒吸附在實驗器具上,其氣味也難以忍受,故在實際操作中減少了使用,引起帶來的影響尚不明確。

  實驗方案范文三

  實驗名稱:土壤中分離產生α-淀粉酶的菌種

  一.實驗目的

  1、學習從土壤中分離、純化微生物的原理與方法。

  2、學習、掌握微生物的鑒定方法。

  3、對提取的土樣進行微生物的分離、純化培養(yǎng),并進行簡單的形態(tài)鑒定

  4、對簡單鑒定后的微生物進行生理生化鑒定并由鑒定結果查伯杰氏手冊以確定分離出微生物的品種。

  二.實驗原理

  α-淀粉酶是一種液化型淀粉酶,它的產生菌芽孢桿菌,廣泛分布于自然界,尤其是在含有淀粉類物質的土壤等樣品中。

  從自然界篩選菌種的具體做法,大致可以分成以下四個步驟:采樣、增殖培養(yǎng)、純種分離和性能測定。

  1、采樣:即采集含菌的樣品

  采集含菌樣品前應調查研究一下自己打算篩選的微生物在哪些地方分布最多,然后才可著手做各項具體工作。在土壤中幾乎各種微生物都可以找到,因而土壤可說是微生物的大本營。在土壤中,數量最多的當推細菌,其次是放線菌,第三霉菌,酵母菌最少。除土壤以外,其他各類物體上都有相應的占優(yōu)勢生長的微生物。例如枯枝、爛葉、腐土和朽木中纖維素分解菌較多,廚房土壤、面粉加工廠和菜園土壤中淀粉的分解菌較多,果實、蜜餞表面酵母菌較多;蔬菜牛奶中乳酸菌較多,油田、煉油廠附近的土壤中石油分解菌較多等。

  2、增殖培養(yǎng)(又稱豐富培養(yǎng))

  增殖培養(yǎng)就是在所采集的土壤等含菌樣品中加入某些物質,并創(chuàng)造一些有利于待分離微生物生長的其他條件,使能分解利用這類物質的微生物大量繁殖,從而便于我們從其中分離到這類微生物。因此,增殖培養(yǎng)事實上是選擇性培養(yǎng)基的一種實際應用。

  3、純種分離

  在生產實踐中,一般都應用純種微生物進行生產。通過上述的增殖培養(yǎng)只能說我們要分離的微生物從數量上的劣勢轉變?yōu)閮?yōu)勢,從而提高了篩選的效率,但是要得到純種微生物就必須進行純種分離。

  純種分離的方法很多,主要有:平板劃線分離法、稀釋分離法、單孢子或單細胞分離法、菌絲尖端切割法等。

  三.實驗材料

  1、器材:

  小鐵鏟和無菌紙或袋、培養(yǎng)皿、載玻片、蓋玻片、普通光學顯微鏡、量筒、滴管、吸水紙、無菌水試管(每支4.5mL水)、燒杯、三角瓶、電爐、玻璃棒、接種環(huán)、鑷子、搪瓷杯、恒溫培養(yǎng)箱、高溫滅菌鍋、移液槍(槍頭)、天平、濾紙、pH試紙等。2、試劑:

  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養(yǎng)基的原料(牛肉膏、NaCl、瓊脂、蛋白胨)、Lugol氏碘液、0.2%可溶性淀粉液、結晶紫染液、番紅染液、碘液、95%乙醇、0.5%番紅水染液、無菌水等。3、土樣:取自桂林師專1棟宿舍樓后面土壤,地下10cm左右。

  四.實驗方法步驟

  1、采集土樣帶上小鐵鏟和無菌袋到土豆地采集較細碎土壤

  2、樣品稀釋在無菌紙上稱取樣品1g,放入100mL無菌水的三角瓶中,手搖10分鐘使土和水充分混合。用1mL無菌吸管吸取0.5mL注入4.5mL無菌水試管中,梯度稀釋至10。

  3、分離用稀釋樣品的同支吸管分別依次從10、10、10樣品稀釋液中,吸取lmL,注入無菌培養(yǎng)皿中,然后倒入滅菌并融化冷至50℃左右的固體培養(yǎng)基,小心搖動冷凝后,倒置于37℃溫箱中培養(yǎng)48小時。培養(yǎng)基的配制—稱取蛋白胨1.0g;NaCl0.5g;牛肉膏0.3g;瓊脂1.5g;pH6.4左右;100ml水定容。

  4、初步鑒定對多種菌進行形態(tài)特征的觀察、簡單染色、革蘭氏染色以及芽孢染色觀察,記錄結果。

  5、α-淀粉酶鑒定

  6、1)實驗原理:

  細菌能否產生α-淀粉酶主要依據是鑒定有能否分解淀粉。α-淀粉酶該酶可以把淀粉分解,因淀粉遇碘變藍色,如菌落周圍有無色圈,說明該菌能分解淀粉

  2)步驟:

  將培養(yǎng)的的各種待測菌種接種在含有0.2%淀粉液的牛肉膏蛋白胨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基的配制—稱取蛋白胨1.0g;NaCl0.5g;牛肉膏0.3g;可溶性淀粉0.2g;瓊脂1.5g;pH6.4左右;100ml水定容(注:先將可溶性淀粉加少量蒸餾水調成糊狀,再加到溶化好的培養(yǎng)基中,調勻),倒置于37℃溫箱中培養(yǎng)18-24小時后,取出平板,向皿中注入l滴Lugol氏碘液,因淀粉遇碘變藍色,如菌落周圍有無色圈,說明該菌能分解淀粉。

  8、純化從平板上選取淀粉水解圈直徑與菌落直徑之比較大的菌落,用接種環(huán)沾取少量培養(yǎng)物至斜

  面上,并進行2-3次劃線分離,挑取單菌落至斜面上,培養(yǎng)后觀察菌苔生長情況并鏡檢驗證為純培養(yǎng)。

  四.實驗結果

  五.個人總結

  1、在分離實驗中,原土樣的10-3g/mL濃度中得到5種不同的能夠分解淀粉的菌落,經初步淀粉酶實驗,1號菌的淀粉分解圈大,2號、3號、4號次之,5號最小。

  2、在淀粉酶試驗中,3號培養(yǎng)基感染雜菌,出現不同菌落,故后面不再對其處理;其它菌種均得到較純的單菌落,淀粉酶實驗結果不變,與上面相同。

  3、各種菌落的革蘭氏染色中大部分為陽性,菌體形態(tài)多為橢圓形趨于桿狀,只有4號菌為陰性;5號菌菌落難以挑故過沒能進行染色。

  4、1號、2號、4號經劃線純化均得到單菌落,5號菌沒能劃出單菌落;綜合分析可以判定,1號菌即為優(yōu)良的淀粉酶產生菌,即為枯草芽孢桿菌。

  5、本次實驗遇到一件讓人頗為尷尬的事情,那就是實驗所用酒精燈的酒精被煤油替換,連消毒棉也是煤油的,因為使用煤油產生大量的黑煙,導致大量顆粒吸附在實驗器具上,其氣味也難以忍受,故在實際操作中減少了使用,引起帶來的影響尚不明確。

  方案三:微生物實驗設計方案

  土壤中分離產生α-淀粉酶的菌種

  一.實驗目的

  1、學習從土壤中分離、純化微生物的原理與方法。

  2、學習、掌握微生物的鑒定方法。

  3、對提取的土樣進行微生物的分離、純化培養(yǎng),并進行簡單的形態(tài)鑒定

  二.實驗原理

  α-淀粉酶是一種液化型淀粉酶,它的產生菌芽孢桿菌,廣泛分布于自然界,尤其是在含有淀粉類物質的土壤等樣品中。

  從自然界篩選菌種的具體做法,大致可以分成以下四個步驟:采樣、增殖培養(yǎng)、純種分離和性能測定。

  1、采樣:即采集含菌的樣品

  采集含菌樣品前應調查研究一下自己打算篩選的微生物在哪些地方分布最多,然后才可著手做各項具體工作。在土壤中幾乎各種微生物都可以找到,因而土壤可說是微生物的大本營。在土壤中,數量最多的當推細菌,其次是放線菌,第三霉菌,酵母菌最少。除土壤以外,其他各類物體上都有相應的占優(yōu)勢生長的微生物。例如枯枝、爛葉、腐土和朽木中纖維素分解菌較多,廚房土壤、面粉加工廠和菜園土壤中淀粉的分解菌較多,果實、蜜餞表面酵母菌較多;蔬菜牛奶中乳酸菌較多,油田、煉油廠附近的土壤中石油分解菌較多等。

  2、增殖培養(yǎng)(又稱豐富培養(yǎng))

  增殖培養(yǎng)就是在所采集的土壤等含菌樣品中加入某些物質,并創(chuàng)造一些有利于待分離微生物生長的其他條件,使能分解利用這類物質的微生物大量繁殖,從而便于我們從其中分離到這類微生物。因此,增殖培養(yǎng)事實上是選擇性培養(yǎng)基的一種實際應用。

  3、純種分離

  在生產實踐中,一般都應用純種微生物進行生產。通過上述的增殖培養(yǎng)只能說我們要分離的微生物從數量上的劣勢轉變?yōu)閮?yōu)勢,從而提高了篩選的效率,但是要得到純種微生物就必須進行純種分離。純種分離的方法很多,主要有:平板劃線分離法、稀釋分離法、單孢子或單細胞分離法、菌絲尖端切割法等。

  三.實驗材料

  1、器材:

  小鐵鏟和無菌紙或袋(可省)、培養(yǎng)皿8個、載玻片、蓋玻片、普通光學顯微鏡、量筒、滴管、吸水紙、無菌水試管5支(每支4.5mL水)、燒杯3個、三角瓶5個、電爐、玻璃棒、接種環(huán)、鑷子、恒溫培養(yǎng)箱、高溫滅菌鍋、移液槍(槍頭10個)、天平、濾紙、pH試紙等。

  2、試劑:

  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養(yǎng)基的原料(牛肉膏0.9g、NaCl1.5g、瓊脂4.5g、蛋白胨3.0g)、Lugol氏碘液、可溶性淀粉0.6g、結晶紫染液、番紅染液、95%乙醇、無菌水等。

  3、土樣:取自桂林師專甲山校區(qū)藥用植物園面的土壤,地下10cm左右。

  四.實驗方法步驟

  1、采集土樣帶上小鐵鏟和無菌袋到土豆地采集較細碎土壤

  2、樣品稀釋在無菌紙上稱取樣品1g,放入100mL無菌水的三角瓶中,手搖10分鐘使土和水充分混合。用1mL無菌吸管吸取0.5mL注入4.5mL無菌水試管中,梯度稀釋至10-6。

  3、分離用稀釋樣品的同支吸管分別依次從10-6、10-5、10-4樣品稀釋液中,吸取lmL,注入無菌培養(yǎng)皿中,然后倒入滅菌并融化冷至50℃左右的固體培養(yǎng)基,小心搖動冷凝后,倒置于37℃溫箱中培養(yǎng)48小時。培養(yǎng)基的配制—稱取蛋白胨1.0g;NaCl0.5g;牛肉膏0.3g;瓊脂1.5g;pH6.4左右;100ml水定容。

  4、初步鑒定對多種菌進行形態(tài)特征的觀察,簡單染色、革蘭氏染色以及芽孢染色觀察,記錄結果。

  5、α-淀粉酶鑒定

  1)實驗原理:

  細菌能否產生α-淀粉酶主要依據是鑒定有能否分解淀粉。α-淀粉酶該酶可以把淀粉分解,因淀粉遇碘變藍色,如菌落周圍有無色圈,說明該菌能分解淀粉

  2)步驟:

  將培養(yǎng)的的各種待測菌種接種在含有2%淀粉液的牛肉膏蛋白胨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基的配制—稱取蛋白胨1.0g;NaCl0.5g;牛肉膏0.3g;可溶性淀粉0.2g;瓊脂1.5g;pH6.4左右;100ml水定容(注:先將可溶性淀粉加少量蒸餾水調成糊狀,再加到溶化好的培養(yǎng)基中,調勻),倒置于37℃溫箱中培養(yǎng)18-24小時后,取出平板,向皿中注入l滴Lugol氏碘液,因淀粉遇碘變藍色,如菌落周圍有無色圈,說明該菌能分解淀粉。

  6、純化從平板上選取淀粉水解圈直徑與菌落直徑之比較大的菌落,用接種環(huán)沾取少量培養(yǎng)物至斜面上,并進行2-3次劃線分離,挑取單菌落至斜面上,培養(yǎng)后觀察菌苔生長情況并鏡檢驗證為純培養(yǎng)。

實驗方案范文相關文章:

1.實驗方案范文3篇

2.課題設計方案范文

3.項目實施方案格式

4.實施方案格式范文3篇

5.課題研究實施方案范文

6.科研課題研究方案范文3篇

2614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