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讀者》觀后心得體會
《朗讀者》不是一檔讀書節(jié)目,而是用文字抵達情感,從每個人真摯的人生故事出發(fā),分享親情、友情、愛情。下面由小編來給大家分享朗讀者觀后心得,歡迎大家參閱。
朗讀者觀后心得1
我覺得,董卿的《朗讀者》最打動人的,是幫觀眾又找了一回“初心”。董卿的解釋是,“《朗讀者》與大家的遇見,能夠讓我們彼此之間感受到更多的美好。”是的,在物欲橫流、人心冷漠無情的現(xiàn)實社會,難尋那份值得珍惜的“初心”。
《朗讀者》的文字和個人的情感緊密結合,他們自己的故事和之后的朗讀內(nèi)容、在情感串聯(lián)上非常融合、恰到好處。針對不同主題,每一位嘉賓都帶著自己的故事來講述。說起做《朗讀者》的初衷,董卿說,幾乎所有綜藝節(jié)目形態(tài)她都已經(jīng)嘗試過,她需要改變,這是《朗讀者》誕生的偶然性。
“讀書讓人學會思考,讓人能夠沉靜下來,享受一種靈魂深處的愉悅??赡芾首x者所朗讀的內(nèi)容,我們自己也會去讀,去品味。但那與《朗讀者》的現(xiàn)場氛圍與感染力還是大有不同。
泡一杯香茶,在熟悉又清淡的味道繚繞中,在欲望縱橫的嘈雜中,隨著朗讀者的思緒,讀出生活的本真和美好,讀出一天的燦爛和啟迪,讓這份洗盡世間鉛華的情思、沖淡污濁的蔓延,讓精神家園變得落英繽紛,青春常在。讓我們一起去觀賞去感受吧。
朗讀者觀后心得2
文字的作用是準確地傳遞信息、傳遞情感,文學之所以能夠打動人心,是因為文學本身就是對共通情感的精準描述。董卿說:“《朗讀者》就是朗讀的人,在我看來可以分為兩部分來理解,朗讀是傳播文字,而人就是展示生命?!?/p>
《朗讀者》的朗讀文字包羅萬象,有著名翻譯家許淵沖的弟子們用中英法文為他朗讀的文學經(jīng)典,也有來自成都“鮮花山谷”的丈夫為妻子獻上的自創(chuàng)情詩;有 《寫給母親》這類表達集體記憶和大眾情感的作品,也有如柳傳志寫給兒子婚禮講話的個人感受。飽含情感的朗讀形成情緒的磁場,能夠給觀眾強烈的代入感和共鳴。
相比于文字,《朗讀者》更注重“人”,節(jié)目不但要塑造立體的人,更是通過情感的紐帶聯(lián)系不同時空的生命。
節(jié)目中第一個“人”是可見的朗讀嘉賓,針對不同的主題,每一位嘉賓都帶著自己的故事來講述。在來到《朗讀者》之前,每一位嘉賓都有自己的社會角色,而《朗讀者》要呈現(xiàn)出他們作為“情感人”的一面。柳傳志是著名的企業(yè)家,但《朗讀者》中他的身份卻是一名再普通不過的父親,他要朗讀在兒子婚禮上的講話,那種緊張、興奮和幸福綜合的復雜情感是他最真實的內(nèi)心。
節(jié)目中第二個“人”是文字的作者,世界環(huán)球小姐張梓琳要給女兒讀的作品是劉瑜寫給孩子的《愿你慢慢長大》,通過文字的朗讀,觀眾也能通過文字與它的作者交流,感受到文字背后那顆跳動的心臟。
節(jié)目中第三個“人”是電視觀眾,每一段朗讀、每一個作品,都是以共鳴的情感為切入點,讓朗讀嘉賓、文字和觀眾通過它連接在一起。節(jié)目中未見到第四個“人”,就是朗讀亭里千千萬萬個真正參與的普通人,他們在朗讀亭里大聲的朗讀,成為了節(jié)目的延續(xù)。
董卿認為朗讀應該屬于每一個人,《朗讀者》也發(fā)起了線上線下的活動讓節(jié)目走近生活,活動的核心就是用朗讀的方式傳遞愛。在線上活動“為TA讀”的展示中,現(xiàn)場記者被邀請上臺,朗讀他們寫給最愛人的一段話。一位記者讀給退休后正在轉(zhuǎn)變心態(tài)父親的話打動了董卿,董卿說她的父親退休后也經(jīng)歷了很長一段調(diào)整期,從報社退休的他現(xiàn)在仍然每周堅持寫兩篇稿子寄給報社,如果采納了他就會特別高興。白巖松打趣說:“當面說出愛意很難,但用朗讀的方式就變得簡單,這也是《朗讀者》的又一個功能”。
董卿在采訪中曾回答過她為什么一定要做《朗讀者》的問題,她說幾乎在文藝綜藝領域里所有的節(jié)目形態(tài)都已經(jīng)做過,她需要改變,這是《朗讀者》誕生的偶然性。但從央視一系列的動作和行業(yè)發(fā)展的趨勢來看,《朗讀者》的誕生又成為一種必然。
朗讀者觀后心得3
每一個朗讀者都在用內(nèi)心的感情在讀,有溫度,有共鳴,一笑一顰,一滴眼淚,都讓我們動容!
董卿以一個故事作為開場白:如果盧浮宮著火,你選擇救哪幅畫?我剛想,如果是我,怎么救呢?就看到了答案,選擇最近的那幅。
演員王千源、耶魯畢業(yè)的村官”秦玥飛、茅盾文學獎獲得者麥家、導演徐靜蕾、漢字叔叔理查德、艾滋病學校校長郭小平等嘉賓,與觀眾分享了關于“選擇”的故事。每個人都在特定的時期,做出了自己的選擇,遵從了內(nèi)心。
第一位朗讀者是王千源,他是個演員。2011年,王千源憑借《鋼的琴》在東京電影節(jié)上成了新科影帝。但是,當初拍攝這部電影卻一波三折,因為資金問題一度停拍, 但他堅持拍完了。他說:哪怕把碟拍下來,不放映,放一輩子,也要拍完。我喜歡他這種任性和堅持。他朗讀的是《老人與?!返钠?,聲情并茂的朗讀和他的經(jīng)歷結合起來,就是一幅感人至深的畫卷。
第二位朗讀者是秦玥飛,他和另外幾個名校畢業(yè)的同學,畢業(yè)后沒有選擇在常人眼里更有意義的生活,而是回到了農(nóng)村。在希望的田野上,帶領村民致富。我不想為他們的舉動貼什么高大上的標簽,但想說一句:你們是最棒的!不管是在農(nóng)村,還是在頂尖學府,你們都是中國最優(yōu)秀的最可愛的人!
第三位朗讀者是麥加,他和他父親十七年沒有說過一句話?,F(xiàn)在,他的兒子,三年都將房門緊閉,他覺得這是他的罪過。在兒子去美國留學的行李箱,他塞給他一封信:“要保護你的生命,要冷暖自知,要勞逸結合,更要遠離一切形式的沖突……讀書就是回家?!彼麑懖幌胨麅鹤?,但是字里行間,滿滿的都是愛。相信,他的兒子在看到這封信的時候,也把自己的心向他敞開了。因為他知道,在這個世界上,爸爸的愛是深沉的,也是永恒的。
第四位朗讀者是徐靜蕾,她讀的是史鐵生的《奶奶的星星》,“每一個活過的人,都能給后人的路途上添些光亮”。以前,讀過這篇文章,感觸不是很深,但今天聽徐靜蕾讀的時候,忍不住淚如雨下。我也想到了我的奶奶,想到辛苦了一輩子,安于貧困,不在窘境中自怨自艾的奶奶;想到臨終前,還掙扎著,把客人給她買的零食,要給我們吃的奶奶。
是的,我們有時有一大堆的夢想,但當某個時刻,或許,最大的夢想,就是自己在乎的人和在乎自己的人都活著,好好活著,想見就能見到,就好了。什么榮華富貴,什么似錦前程,都不重要了!
第五位朗讀者是理查德,一個熱愛漢字的大叔叔,他會選擇《陋室銘》,讓我感到很意外。他的中文水平,也讓人膜拜。第六位朗讀者是郭小平,他讀的是拉迪亞德.吉卜林的《如果》。一群孩子圍在他身邊,泣不成聲。他也強忍住眼淚,一遍遍地說:“不哭,不哭”,看得人潸然淚下。
是遵從自己的內(nèi)心還是隨波逐流?是直面挑戰(zhàn)還是落荒而逃?是選擇喧囂一時的功利還是恒久平靜的善良?在節(jié)目的尾聲,董卿提出這樣的問題,這也是我們要思考的。
朗讀者觀后心得4
聽說央視新增了《朗讀者》節(jié)目,很受歡迎,可時間不對,一直沒看過。昨日在央視一套黃金時間終于有幸目睹,果真被深深吸引。節(jié)目由“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才女董卿策劃并主持,一流的創(chuàng)意和制作,飽含文學精髓之美,觀后感想如下:
一、形式新穎。朗讀者名人居多,來自不同崗位,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文章詩歌,讀給自己最愛的人聽。其中濮承熙讀了老舍的一段文字送給曾經(jīng)幫他做手術的榮醫(yī)生,榮醫(yī)生是他生命中的恩人。朗讀者自己的故事加上老舍的故事,構成一部心靈上的交響曲,讓聽者無不為之動情。這樣的形式讓讀書變得生動有趣。
二、內(nèi)容廣泛。朗讀的內(nèi)容知識面廣,有小說、詩歌、書信、譯文,同時還面向不同人群,能引起更多人共鳴。如:有成功者讀給恩人聽的;有父母讀給兒女聽的;有情人讀給情人聽的;有援外醫(yī)生讀給有志青年聽的;還有高齡老教授聽學生讀他的翻譯作品.....。聽者在知識的海洋中暢游,收獲感動,收獲快樂,收獲人生的啟迪。
三、引導觀眾愛上閱讀。朗讀者讀的詩和文都是央視精心挑選的,名人名作居多,聽到好的文章就有找來一讀的沖動,讀書可以養(yǎng)身修性并提高鑒別是非能力。央視這檔節(jié)目引導了觀眾多讀書讀好書。
《朗讀者》集娛樂和學習為一體,是宣傳正能量的好節(jié)目,希望她越辦越好,我會持續(xù)關注,也希望更多的朋友都來看一看,我們一起吸取知識的營養(yǎng)。
朗讀者觀后心得5
從《見字如面》、《中國詩詞大會》到《朗讀者》,新年伊始,文化類節(jié)目越來越受矚目,越來越火爆熒屏,似乎標志著文化綜藝的春天就要來了。但是,近日央視著名主持人董卿表示,“我不認為《朗讀者》獲得關注標志著文化節(jié)目就開始大火,但是起碼它是個風向標。”是的,進入新時期以來,文化生態(tài)越來越多種多樣,由于工作生活的“壓力山大”,觀眾不僅需要哈哈爆笑來解壓,更需要悠久的文化來滋養(yǎng)看。而像《中國詩詞大會》、《朗讀者》這樣有營養(yǎng)的節(jié)目,顯然更受追捧。
近年來,各類綜藝節(jié)目看似“百花齊放”,從音樂真人秀到明星玩游戲,熱熱鬧鬧,實際上同質(zhì)化嚴重,沒有多少藝術含量,也沒有多少文化含量,備受觀眾詬病。電視輸出的任何節(jié)目都應該是文化產(chǎn)品,至少是“三觀”正確的節(jié)目,而像《奔跑吧》系列就是一個字“玩”,《中國式相親》更有“三觀”不正確的嫌疑。主持多檔文化類節(jié)目的董卿說,“文化類節(jié)目真的不好做,它需要更精心地設計?!毕胍延^眾留住,關鍵在于引起觀眾的共鳴?!独首x者》就是想通過情感上的共鳴,喚起大家對文學的一種認知和最溫柔的記憶看。
《朗讀者》定位為文化情感類節(jié)目,每期節(jié)目將根據(jù)一個主題,回顧古今詩詞、文學經(jīng)典、電影橋段,通過人們飽含深情的朗讀,以舞臺視覺語言輔助呈現(xiàn),讓觀眾恰如其分地感受文學的力量,引發(fā)共鳴,感受文學之美、聲音之美和情感之美。近年來這類節(jié)目極為稀缺,這就是《朗讀者》口碑爆棚的原因。事實上,人們不是不稀罕文學,而是沒有引起共鳴的文化節(jié)目,《朗讀者》就是一個窗口,就是一個突破口,將文字和個人的情感緊密結合,朗讀者的情感故事和朗讀內(nèi)容在情感串聯(lián)上完成統(tǒng)一,帶給觀眾一場關于文學與情感的“碰撞”盛宴。
近年來,隨著各類綜藝節(jié)目的繁榮而泛濫,文化類節(jié)目也日漸崛起,從之前的《漢字英雄》、《中華好詩詞》、《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中國成語大會》,到近期的《見字如面》、《中國詩詞大會》、《朗讀者》文化類節(jié)目越來越受到歡迎。也許說文化類節(jié)目正在崛起還為時尚早,但說價值正在逐漸回歸是恰如其分的。正如董卿所言,《朗讀者》“起碼是個風向標”,電視文化類節(jié)目已經(jīng)漸漸顯出崛起的跡象,特別是近期播出的《中國詩詞大會》和《朗讀者》,撥動了億萬觀眾心中那根文化之弦圣潔之弦。電視節(jié)目沒有文化太可怕了,電視文化不傳播文化太可怕了,電視必須傳播文化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