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林場工作心得體會
2017年林場工作心得體會
2017年參觀了善洲林場,并認真學習了楊善洲同志的先進事跡,同事們被楊善洲同志愛國愛黨,無私奉獻的事跡深深感動。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2017年林場工作心得體會,歡迎大家閱讀。
2017年林場工作心得體會篇1
3月8日,局黨支部組織全局黨員干部職工赴施甸縣大亮山善洲林場參觀學習,并按照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有關要求,以楊善洲精神為鏡子,對照檢查,尋找差距,進一步推進局機關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深入開展。
一路上,我們懷著對楊善洲無比崇敬的心情,駛進了一條并不寬敞的山間林道,一直蜿蜒通向大亮山深處,兩旁是一棵棵筆直的、生機勃勃的松樹,像一排排精神飽滿的守衛(wèi)大亮山的衛(wèi)士,巍然挺立。半小時之后,我們就到達了楊善洲的墓地。
根據善洲林場工作人員的安排,我們參加了五項活動。首先,參觀了楊善洲事跡展覽室,一幅幅畫呈現了楊善洲擔任地委書記工作時的情景,與干部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不辭辛苦、兢兢業(yè)業(yè)、克己奉公。其次,全體黨員干部職工向楊善洲陵墓敬獻了花籃和鮮花,向楊善洲深深的鞠躬、默默的緬懷,儀式結束后解說員講解了楊善洲的事跡,大家靜靜地聽著,在心中流露出一種深深的敬意——不是矯情的贊揚,不是虛偽的口號,也不是夸張的表演,而是真真實實的感受。第三,全體黨員在楊善洲陵墓前舉行了重溫入黨誓詞活動,表情莊重嚴肅,態(tài)度認真端正,決心通過活動表達要以實際行動學習楊善洲精神,在本職工作中勇創(chuàng)佳績。第四,參觀了楊善洲在林場工作時的住宿環(huán)境,看著那四面是細灌木編制成墻蓋起的油毛氈房,屋里還保留著楊善洲生前生活的痕跡——一張用四根木樁支起,上面是用細灌木搭起的床板,凸凹不平,鋪上幾縷龍須草,就是床,床邊掛了楊善洲的鎮(zhèn)山三寶:竹葉帽、蓑衣和砍刀,旁邊一張簡陋的辦公桌,一個十分簡單的火塘,這就是他在林場的工作環(huán)境。我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一個61歲老干部退休后主動放棄進省城安享晚年,竟然到這樣的地方來踐行諾言——退休后要為鄉(xiāng)親們辦一兩件好事實事。這是怎樣的境界?這是一個共產黨員在用實際行動踐行黨的宗旨,對于現在的年輕一代是多么的難以理解啊!第五,觀看了楊善洲事跡影視片和《藍天訪談》,語言真摯樸實,沒有任何修飾,闡述了一個平凡而又偉大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對國家、集體和他人的大公無私、任勞任怨、清正廉潔、一心為民、忘我工作、積極奉獻,對自己和家人卻敷衍了事、隨隨便便、極為小氣。
經過參觀學習,聽著《藍天訪談》里那質樸的聲音,為自己以前的碌碌無為而惋惜,一個人一輩子把黨和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個人利益前面,一輩子淡泊名利、地位,一輩子公而忘私、廉潔奉公,把本該屬于自己的利益無私地奉獻出去,心中只有工作和人民群眾,這是怎樣的一種境界,怎樣的一種品格?一個人60年如一日,恪守信念,始終如一地堅守著共產黨員的高尚情操,始終如一地踐行執(zhí)政為民的根本宗旨,始終如一地發(fā)揮老有所為的奉獻精神,這是怎樣的一種追求?這就是楊善洲的理想信念 “人格重如山,名利淡似水”,一切為了黨的事業(yè),一切為了群眾滿意,一切為了人民幸福。
通過參觀學習,我的內心受到了極大的震撼,心靈受到了洗禮,一個人做一件好事實事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做實事。而楊善洲一生艱苦奮斗、大公無私、一心為民,創(chuàng)造出無愧于時代和人民要求的業(yè)績,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畫卷。我深深地體會到,做好事業(yè)首先必須先做好人,端正心態(tài),具有頑強的意志,不能好高騖遠,從點滴做起,立足崗位,腳踏實地,勤勉敬業(yè);其次要以楊善洲同志為榜樣,進一步加強執(zhí)政為民的理念,隨時謹記自己身上的責任,結合工作實際,在學習型黨組織建設中,加強政治業(yè)務理論知識的學習,向實踐學習,向群眾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綜合素質,用自己的言行去影響、教育身邊的人,達到共同學習、共同提高的目的,以全新的精神狀態(tài)進行工作,用實際行動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做出新的成績。
2017年林場工作心得體會篇2
6月2日,經李華局長的部署,鐘育飛副局長帶領我們10名高校畢業(yè)生參觀我局直屬林場。一天以來,我們聆聽了各位場長的精彩發(fā)言,他們對我們提出的問題也進行深入淺出地講解,我們了解了林場的概況、管理方法以及森林管護技巧等有關內容,擺脫了以往對護林員及其護林工作的片面認識,同時也為我們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學習和思考空間。
一、對直屬林場的認知
從早上8點半至晚上7點半,乘車跨越四個市縣,參觀了5個基層林場,多數林場周邊存在黎苗村寨,民情復雜,經濟落后,村民靠山吃山的落后思想嚴重。一路逐隊而行,我們的心情從最初的興奮變?yōu)橛悬c驚嘆:管護森林的面積好大,各林場的距離好遠,保衛(wèi)住森林好艱辛!部分護林員要去離家?guī)资镞h的林場,頂著烈日,汗流浹背,忍受蚊子和螞蝗的叮咬,防止蛇和野獸攻擊,更要與毀林盜伐的違法分子斗爭,我們深刻地體會到護林工作的艱辛。
二、森林資源管護的主要方式
由于各林場的管護區(qū)和周邊社情不同,決定了管護森林采取措施的側重不同,各有其所,歸納總結,主要通過宣教和打擊兩種方式:
1、宣教。宣傳教育是這場森林保衛(wèi)戰(zhàn)的重要手段之一,而要想做好宣傳教育工作的前提便是搞好社群關系。很多偏僻地區(qū)的村民都有一定的排外心理,為了拉近與當地居民的感情距離,加強溝通,護林員在巡山工作之余,走鄉(xiāng)串戶,聽取村民的心聲,耐心的講解保護森林的意義,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解決村民的一些困難。他們通過印發(fā)宣傳手冊、寫大字報等方式來宣傳護林防火,同時護林員也請當地德高望重的人,深入了解護林的重要性,并借鑒他們的力量將護林意識更加廣泛有效地宣傳出去,人人皆知,家喻戶曉。
2、打擊。除了深入廣泛的宣傳外,嚴厲的打擊也是保護森林必不可少的手段。在護林工作中,各林場和當地的派出所形成聯合機制,開展專項打擊行動,嚴厲打擊盜伐林木及野生動物的違法行為,做到發(fā)現一起打擊一起,絕不手軟,用法律的手段保護生態(tài)安全。
三、如何做好護林工作
護林是一項確保生態(tài)安全十分重要的工作。根據這次參觀林場感想,結合我局實際情況,現將如何做好護林工作,談談幾點看法。
1、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每個護林員在炙熱的夏天都要穿上厚厚的棉彩服巡山,路線都不少于幾公里的步行,需要跋山涉水,有時巡山需要10個小時以上,經常不能按時吃飯,午飯只能吃隨身帶的干糧和礦泉水,有時還要挨餓。巡山過程中護林員時刻存在人生危險,不僅會碰到村民的恐嚇,同時還有山里的毒蛇、野豬等動物的攻擊。我們要以他們?yōu)榘駱?,學習吃苦耐勞的精神。
2、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健康是一切的保障,在參觀學習中我更是深有體會。良好的身體素質是保證工作順利進行的基本要求。部分護林員曾經當過兵,經過風雨的洗禮,已磨練出鋼鐵般的身體,他們一次又一次地完成了領導安排的各項辛苦任務。個人身體素質影響到個人的行動能力,也關系到集體的利益。因此,我們要加強鍛煉,提高身體素質,保證身體健康、體質強健。
3、要掌握組織溝通方法。管林先管人,林場領導首先要管理好本場的職工,使職工和睦相處,同心協(xié)力。同時還需要管社區(qū)的百姓,用宣傳與溝通的方式,使老百姓保護森林的意識有一定提高,從根源上來遏制破壞森林的事故發(fā)生。我們要學會與他們溝通的方式,以我們的真誠和耐心,對待平時工作中遇到的人和事。
4、要提高生態(tài)安全意識。保障生態(tài)安全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也是護林員工作的目標,部分林場領導和護林員認為巡山的次數不重要,反正自己管護的這塊林地確保沒被破壞就完事,態(tài)度不夠端正,完全屬于松懈、散漫的思想。生態(tài)安全是國家安全和社會穩(wěn)定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我們要時時刻刻提高生態(tài)安全意識,高度端正工作態(tài)度。
四、提出建議
針對以上的幾點感想,結合以往學到的知識,提出自己的幾點建議,僅供參考:
一、加強教育培訓,提高知識文化水平
在天保工程中,人數比例較多的是護林員,站在第一線的也是護林員,掌握第一手資料的幾乎也是護林員,他們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他們除了較好身體素質外,也要提高他們的知識文化水平。同時加強教育培訓,不斷向護林員傳達國家和省的新政策新法規(guī)新知識,使護林員的政治思想與時俱進,業(yè)務知識不斷提高。
二、加強與社區(qū)交流,建立合作機制
以各種各樣的方式與社區(qū)居民加強交流,增強社區(qū)與我局友好關系,從而做到護林員和社區(qū)居民共同保護生態(tài)公益林,使生態(tài)效益、經濟效益共同發(fā)展的雙贏理念普遍被大眾接受。同時建立周邊社區(qū)與我局長期的保護合作機制,使新穎的管理模式得到開展及推廣。
三、引進人才到林場,助力發(fā)展
伴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傳統(tǒng)的護林方法已不能滿足林區(qū)的發(fā)展,林場不能只需巡山護林員,同時也需寫作、計算機、管理等軟件更新支持,助力林場發(fā)展,跟上社會前進的步伐,這是我局生態(tài)公益林巡護的必然發(fā)展趨勢。
四、改善辦公設備,提高工作效率
為適應工作的需要,提高工作效率,保證工作及時完成,告別上交手寫材料的時代,逐步實現林場辦公自動化,使林場辦公水平上升到更高的層次。
五、提高護林員生活條件
良好的生活條件是護林員更好更高效工作的物質保障,是解除護林員后顧之憂的基礎。因此,改善護林員的生活條件是加強生態(tài)公益林保護的物質條件。
通過這次參觀學習,與他們的交談,使得我們的視野更加開闊。在實際工作中,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也都得到了鍛煉和提高,同時在更深程度上深化了自我認識,從而更好、更全面的發(fā)現自我,認識自我,找到自己的優(yōu)點和缺點,揚長避短,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全面提升自我,使自己更加適應社會、適應新環(huán)境,為今后的工作打下扎實的基礎。
2017年林場工作心得體會篇3
12月12日,我校24名黨員在騰沖縣曲石鎮(zhèn)中心學校相關領導的帶領下,參觀了善洲林場,并認真學習了楊善洲同志的先進事跡,同事們被楊善洲同志愛國愛黨,無私奉獻的事跡深深感動。
楊善洲同志出身寒苦、一生坎坷,他做過石匠,飽嘗了一個老百姓的所有艱辛。但他有著一個優(yōu)秀共產黨員的崇高信仰,所以在他退休后,主動放棄進省城安享晚年的機會,義無反顧的扎進了大亮山,義務植樹造林,艱苦創(chuàng)業(yè),一干就是22年,建成面積8萬畝,價值3億多元的林場,并在彌留之際將林場無償獻給國家。
當天,我們先是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參觀了楊善洲老先生的墓地,為老人家獻花。在老先生墓前重溫了入黨誓詞。接著參觀了位于墓地右下方的碑林:前面的幾塊墓碑上赫然刻著各級領導人對善洲老人的高度評價;后面幾塊墓碑上的小故事則鐫刻著老人家一生的艱苦奮斗精神。特別是看到老先生留給老伴的“遺產”僅僅是區(qū)區(qū)四萬元時,我流淚了,因為從那四萬元里,我讀到了老先生對家人的“摳門”,而更多的是讀懂了他對黨的無限忠誠。
接著,我們在導游的解說中瞻仰了老先生的宿舍及辦公區(qū),領略到了一個不平凡老人的平民化的生活:古董一樣的馬鞍、床鋪以及那簡陋的窩棚似乎在向每一個前來瞻仰的人民講述著一個又一個不平凡的故事??
最后,我們進入了善洲博物館,一件件老先生生前用過的東西映入眼簾:破舊的衣服、破舊的勞動工具、破舊的布鞋、破舊的帆布袋??所有的東西都破爛不堪,但陳列館里有一樣永不褪色的東西彌漫在哪里——那就是善洲精神!
面對一望無際的青蔥林木,心里除了震撼還是震撼。不由得問自己:是什么力量促就了我們老黨員默默耕耘、奉獻的一生?回來的路上,經過多番思索,我終于找到了答案:是愛國愛黨的力量!而作為一名黨員教師,我們也應該堅定不移地向楊善洲同志學習。
一是學習他忠誠于黨、矢志不移的堅定信念。楊善洲同志入黨幾十年,時刻牢記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把“隨時為黨和人民的事業(yè)犧牲一切”作為自己的錚錚誓言,時時處處以共產黨員的標準來衡量和要求自己。他堅信共產主義,牢記黨的宗旨,立場堅定、意志堅強,始終保持共產黨員的政治本色。
二是學習他堅持樹立“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的理念”。堅定理想信念,牢記黨的宗旨,始終把黨的事業(yè)放在自己人生事業(yè)的至高點,以堅定的信念展示共產黨員的風采。
三是學習他無私奉獻、克己奉公的高尚情操。他“為官”多年沒有為家人安置工作和撈上一冊“農轉非”本本,連組織上給予的正常政策照顧也被他婉言拒絕了。他也沒有給家里蓋上一間像樣的房子,時常對家里人說:過日子,吃處有個鍋,睡處有個“窩”就行,卻把
個人大量的積蓄投入到大亮山義務植樹造林上,他把價值3億元的林場無償移交給施甸縣人民政府,縣里要獎勵他10萬元,他堅決不要;市委、市政府獎勵他20萬元,他又把大部分捐獻給教育等社會公益事業(yè)。試想,如今這樣的干部、這樣的領導還有嗎?這正是楊善洲老書記人格魅力的高大和高尚所在,他永葆本色、鍥而不舍的精神,是我們黨的寶貴財富,是我們廣大黨員干部尤其是領導干部學習的楷模。
四是學習他不圖名、不求利、不謀私,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一塵不染,堅持以德立身、以公處事、以廉樹威,永葆共產黨人本色的精神。學習楊善洲同志,就要學習他艱苦樸素、苦干實干的優(yōu)良作風。楊善洲同志穿著樸素的服裝走上各級領導崗位,仍以普通群眾的心態(tài)往來其間,以赤誠之心對待群眾。向楊善洲同志學習,就要像他那樣,弘揚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以一團火的激情,腳踏實地,撲下身子,努力創(chuàng)造出無愧于時代和人民要求的業(yè)績。
五是要學習他生命不息、奮斗不止的革命精神。盛年時期,他廢寢忘食,夙興夜寐,忘我工作;年事已高仍然老驥伏櫪,志在千里,退休后把植樹造林作為為黨為人民服務的又一新起點。出于對他幾十年卓著成績的褒獎和關心,省委曾讓他到昆明居住,并到省人大會工作,但他婉言謝絕,把“我要回家鄉(xiāng)施甸種樹,為家鄉(xiāng)百姓造一片綠”一句話說得鏗鏘有力。向楊善洲同志學習,就要像他那樣,永
葆鍥而不舍的精神,活到老學到老、拼搏到老、奉獻到老,把畢生獻給黨和人民的事業(yè)。
作為一名奮戰(zhàn)在農村教育一線的教師,我將時刻以楊善洲同志為榜樣,把他的精神落實到具體的教育教學工作中,真正做到以學生為本,從愛學生做起,從細小的奉獻做起,從現在做起,以赤誠之心對待每一個學生,努力為學生辦實事。以更加昂揚的精神狀態(tài)、更加扎實的
工作作風,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作出更大的貢獻。
2017年林場工作心得體會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