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家巴赫是誰
每一個學琴的孩子,看到音樂家巴赫的名字就要聞風喪膽,聽得懂巴赫,就是樂理和智商頂尖的代名詞。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guī)硪魳芳野秃盏南嚓P介紹,歡迎閱讀!
音樂家巴赫的介紹
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n·Sebastian·Bach 1685-1750),巴洛克時期的德國作曲家與管風琴演奏家,生于一個音樂世家。巴赫被普遍認為是音樂史上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并被尊稱為“西方‘現(xiàn)代音樂’之父”,他的逝世也意味著巴洛克時期的結(jié)束。
音樂史上能成氣候的世襲并不少見,但是巴赫家族無可匹敵。家族里有五十余人從事音樂,其中以 J.S.BACH 還有他的兒子 C.P.E.BACH 最為知名。
1. 生平與軼事
巴赫幼時父母雙亡,由帕赫貝爾的學生約翰·克里斯托夫負責他的教育,并于 1700 年獲得獎學金去圣米夏埃爾學校學習,得以到接觸嚴肅的音樂文化。這段學習經(jīng)歷對他之后的成長有決定性的意義。
1703年,十八歲的巴赫被任命為宮廷小提琴師,同年,又作為管風琴師任職于阿恩施塔特教堂。任職期間,他去拜訪當時北德最了不起的音樂大師——布克斯特胡德。這位大師對巴赫的影響深遠,若是沒有布克斯特胡德,不可能有一個更偉大的巴赫。
1708年,巴赫遷居魏瑪,任宮廷管風琴師,其重要的管風琴作品大都是在魏瑪?shù)木拍昀飳懙?。也首次發(fā)現(xiàn)了維瓦爾第的音樂,開始了協(xié)奏曲的創(chuàng)作。
協(xié)奏曲:指一件或幾件獨奏樂器與管弦樂隊競奏的器樂套曲。
科滕時期是巴赫一生中最為高產(chǎn)的時期,這段時間他創(chuàng)作了許多器樂作品,如《勃蘭登堡協(xié)奏曲》、《平均律鋼琴曲集》第一卷。1720 年當他和利奧波德親王一同出游時,其妻子去世,留下他和 7 個小孩,巴赫于第二年再婚。巴赫一生有 20 個孩子,其中有 9 個長大成人。
作為一個虔誠的路德教教徒,宗教對巴赫的創(chuàng)作具有深遠的影響,器樂和聲樂作品均由體現(xiàn)。1723 年,巴赫來到萊比錫任職于教會音樂的指揮。在這里,他創(chuàng)作了最偉大的宗教作品——《B小調(diào)彌撒》。同時期的作品還有著名的《平均律鋼琴曲集》第二卷、《馬太受難曲》、《約翰受難曲》和《圣母頌》等。
在生命的最后幾年,巴赫患有白內(nèi)障,視力逐漸喪失,幾乎使他完全失明,于 1750 年逝世。他死后被葬于圣約翰堂的墓園里,消失在無名之輩的墓堆中。生前,巴赫作為管風琴師的名望要遠高于作曲家。
事實上,巴赫的創(chuàng)作像他的生育能力一樣多產(chǎn),作品編號直接排到了千位數(shù)上。1000是什么概念?你們認為高產(chǎn)的作曲家,貝多芬畢生也就127篇曲譜而已……音符在巴赫的耳朵里簡直就是已經(jīng)排好隊只等著譜出來一樣。
雖然莫扎特、貝多芬等偉大作曲家均對巴赫的作品崇拜有加,但直到浪漫主義時代,作曲家門德爾松在萊比錫的圖書館中發(fā)現(xiàn)了巴赫的《馬太受難曲》,并且在其音樂會上演奏,才震驚音樂界。此后門德爾松對他的作品進行了發(fā)掘、整理和推廣,經(jīng)過幾代音樂家的共同努力,巴赫逐漸獲得了今天的崇高地位。
2. 巴赫與管風琴
巴赫作為一個聲樂作曲家有局限性,這是不可爭辯的事實,但是他的器樂無論從技巧上或是審美上都無可指責,特別是管風琴音樂。巴赫將管風琴音樂滲透在各種作品中,無論是在康塔塔交響曲或是在無伴奏小提琴的復調(diào)奏鳴曲中。在許多楔槌鍵琴作品,特別是《平均律鋼琴曲集》的前奏曲與賦格中,有很多更接近管風琴,而不像任何楔槌鍵琴或羽管鍵琴。
所以,如果窺透巴赫一生創(chuàng)作的雄壯而優(yōu)美、陰沉沉而暖色調(diào)的大教堂,我們必須繞過大門,走圣器保藏室的那道邊門,拾級而上那神秘陰暗、彎彎曲曲的樓梯,進入親切友好的管風琴室,才能找到他心中的至愛。
管風琴不是一種色彩性的樂器,要它模仿樂隊,等于要它放棄原有的高貴本性。管風琴這種樂器空靈不實的音色可以營造出別具一格的氣氛,它們的氣派高貴,可以表達音樂中深邃的情感,是當之無愧的“樂器之王”。只有在眾贊歌前奏曲那些抒情詩歌中,巴赫才會傾訴他最深邃、最私密的心聲。
3. 巴赫與復調(diào)
說起欣賞巴赫的作品,很多略懂音樂風格的朋友腦子里都會首先冒出兩個字——復調(diào)。在大多數(shù)的介紹中,巴赫被作為巴洛克時期的復調(diào)音樂集大成者與西方現(xiàn)代音樂之父來看待??墒牵鞣浆F(xiàn)代音樂并不是復調(diào)音樂啊?以一個復調(diào)大師作為現(xiàn)代音樂之父本身不是很奇怪嗎?
事實上,巴赫的作品風格涵蓋之廣,并非“復調(diào)”二字可以容納。比如我們最最熟悉的一首C大調(diào)前奏曲,來自《十二平均律曲集第一冊》中的第一首前奏曲與賦格。
猜你感興趣:
1.關于音樂的文章
2.怎樣欣賞古典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