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榮之路觀后感
光榮之路觀后感
《光榮之路》是James Gartner執(zhí)導,喬什·盧卡斯、奧斯汀·尼可斯等主演的劇情片。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光榮之路觀后感,供大家參閱!
光榮之路觀后感篇1
我不是那種思維敏捷的人,所以在剛看這部電影時,我真的不知道它所要表達的主題到底是什么?直到現在我還不是很清楚,我能看見的不是士兵們缺乏的勇氣,也不是軍隊里的軍令如山倒的號令,我所看見的卻是一個軍隊的高級首領在用士兵們的鮮血換取其所謂的光榮之路。
按理由我應該和大家一樣寫下士兵們的懦弱,可是我想在死亡面前每個人都是害怕的,為了國家可以犧牲自己,可是自己的家人怎么辦?誰來擔起那份責任?誰又來為他們的幸福負責?誰又能不珍惜父母給予的生命?
作為大家庭中的一員,其實戰(zhàn)爭并不是唯一解決矛盾的方法,和平其實是世界上每一個人都期待的,看著流離失所的人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相同的希望-----四海一家。這在本影片的高潮是最好的體現,在每一個充滿血性的軍人心中都藏著一塊柔軟的地方,即使是德法兩國異地居民,他們都有共同的期待,當我看見他們眼中流下的淚時,開始沉默,我想這種場面的感染勝過死亡的威脅來得更有沖勁,更能喚起他們軍人的職責,喚起他們保衛(wèi)家鄉(xiāng),保衛(wèi)國土的欲望,相信接下來的戰(zhàn)爭會是必勝的。
我不知道該怎么把影片和工作聯系到一起,我只想我們公司每個人來自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家庭,不同的性格,帶著不同的目的來到這兒,我想我們大家應該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在這塊平臺上,發(fā)揮自己最大的優(yōu)勢,做好這份工作。
光榮之路觀后感篇2
故事發(fā)生在1965年的美國,當時美國對黑人的歧視十分嚴重,即使是馬丁路德金發(fā)表了《I have a dream》的演講。飯店、理發(fā)店只允許白人進入,商場、百貨商店東西都不賣給黑人,黑人就像在南北戰(zhàn)爭時期的奴隸一樣受人鄙視,受人唾棄。
在那個年代,熱愛籃球的黑人們因為歧視的目光而被扼殺了夢想,別說是拿冠軍,就連進入一個籃球隊,在標準的籃球館內打籃球都成了一種奢求。有這樣一個教練,不管你是黑人、白人,都一視同仁,將7個黑人招募到了總共只有12人的籃球隊中,成就他們的夢想。校方的領導不支持教練——唐·哈金斯招募黑人,稱他們?yōu)?ldquo;黑鬼”“異類”,可哈金斯教練仍然走自己的路,不管在高中聯賽、訓練館還是在街頭球場,他都積極地選拔人才,中途也經歷了不少的挫折,幾乎沒有人想要來到德州西部大學這樣一個魚腩球隊,有些驕傲的白人還說:“德州西部大學?聽起來不錯,可是我想贏球。”但他沒有放棄,他觀察到了黑人球員與白人球員比較中的優(yōu)勢,又看到了黑人球員有能力卻不受重用的現狀,他下定決心要挽救這些孩子,下面是他與一名黑人球員的對話:
“打攪一下,我是德州西部大學的教練,我想和你談談過來打球的事。”
“不用,謝謝。”
“我想給你全額獎學金。”
“你把我當做黑人標簽球員簽下,然后讓我我板凳坐穿對嗎?”
“我不是來找板凳球員的,我是來帶領你打進NCAA第一分區(qū)的比賽的。”
“你怎么回事先生?我已經接受了現實,你為什么要哄我?”
“我沒有哄你,我能幫你實現夢想。”
“你要用黑人球員打球?”
“我不介意膚色,我介意速度、技術,而這些你都有,這是我用人的標準。”
從這段對話中看得出,黑人們對種族問題十分敏感,不得不放棄自己的夢想;而哈金斯教練是多么有能力、有口才,能教導好球員的好教練。
就這樣,哈金斯教練讓7個能得分,能搶籃板,能跑能跳的黑人和5個白人粘合在了一起,開始他們的NCAA之旅。
光榮之路觀后感篇3
剛看完,沒白看,值得寫點什么,很長時間沒有個電影讓我想寫了,不是沒看片,是真沒遇到什么值得寫的。這部電影還算不錯,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要我說說勵志片還不如說反映那個黑人受歧視的時代,雖然我沒親身經歷過,但從不少電影中都能深刻體會到這點?,F在人很難想象在過去黑人是怎么生活的,也許那時社會現狀就這樣,黑人在美國能得到現在地位,不知有多少人的奮斗。
電影中我絲毫沒對他們奪冠有懷疑,因為籃球本來就是黑人的運動,現在人都知道,但那時我想那個教練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吧,真叫他吃對了,我想如果沒有他,現在的NBA估計也不會是這個現狀。在看整部電影的過程中我的心一直提著,生怕有什么意外,會突然沖出個人拿槍對那幾個黑人球員亂射,為什么要歧視黑人?美國當時是怎么搞的。
影片中的教練1997年還入選了NBA名人堂,我想也是實至名歸。最后這支球隊的勝利被稱為體育史上最大的冷門之一,也是大學籃球史上最重要的比賽。
一個歷史.一個傳奇.的出現.絕不是偶然的.它的出現.有它的道理.
因為有人為了創(chuàng)造一個傳奇.而身無旁騖.一往無前.
光榮之路.荊棘密布.困難重重.而你只要心懷信念.與行動并行.相信你總會創(chuàng)造出你的光榮之路.你的傳奇.
各位愛好籃球的哥們.加油
光榮之路觀后感篇4
一部好的電影需要很多的看點,當一部電影融合了勵志,籃球,愛情,事業(yè)等宣傳賣點,再放到20世紀六七十年代美國種族歧視泛濫的背景下,這樣的電影對一個男生,特別是喜歡打籃球的男生來說,無疑具有極大的吸引力。
唐·哈金斯是一位執(zhí)教女子高中球隊的年輕白人教練,因為成績出色,他被分派到隸屬于美國大學生體育協(xié)會(NACC)的西德州大學聯隊。然而新官上任的唐·哈金斯發(fā)現他掌管的球隊基礎奇差,白人球員素質很低,達不到打錦標賽的標準。為了提高球隊的戰(zhàn)斗力,思想比較開明的唐·哈金斯決定去紐約和新奧爾良的街頭球場招收球員。在獎學金的誘惑下,有七個黑人球員加入到球隊中,他們大都沒有接受過正規(guī)的籃球訓練,但是天賦異稟。為了把他們訓練成可以和職業(yè)球員相抗衡的運動員,唐·哈金斯對他們進行了魔鬼訓練。終于,這支以黑人球員為主的球隊在1966年迎來了爆發(fā),他們在常規(guī)賽取得了27勝一負的佳績,并且在季后賽接連戰(zhàn)勝了強大的堪薩斯隊和不可一世的肯塔基野貓隊,最后斬獲了NACC1966年男子籃球賽的冠軍。
這部籃球勵志電影在當時社會盛行種族歧視的背景下增加了許多看點。我們知道,在美國獨立之后,黑人的權益沒有得到應該有的重視,即使到了20世紀,種族歧視和種族隔離依然在美國南方各州盛行,在這種情況下,為南方大學征戰(zhàn)大學聯賽的黑人球員們不僅僅要面對對手的挑戰(zhàn),還要面對觀眾在場外的干擾和詛咒。也就是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取得的成就也更讓人敬佩。
這部電影連接這一群人的在籃球面前愛的對立。鮑比·喬·希爾對籃球的愛和對蒂娜的愛,最終他選擇了蒂娜,為了給她安定的生活而放棄成為職業(yè)籃球運動員;唐·哈金斯對籃球和對妻子的愛,他深愛她的妻子,在恐嚇面前他沒有卻步,而妻子對他的理解也支撐他在幾乎整個飽含敵意的白人社會面前沒有繳械投降,最終贏得了勝利。謝德對父母的愛和對籃球的愛,正是父母對謝德的支持他才能在教練一度放棄他的情況下堅持回到賽場,并且最終成為冠軍球員。哈里對母親的愛,母親是哈里到西德州聯大打球的主要原因,他媽媽的目的很單純,就是希望兒子能夠接受高等教育,找到好的工作,在這種愛的驅使下,他母親親自從紐約到了德州聯大去督促哈里的學習。凱奇患有心臟病,但是他對籃球的愛從沒有停止過。她媽媽是愛他的,但是在成全孩子夢想面前她選擇退步,她甚至親自請求教練讓凱奇上場。這部主打勵志的電影無處不體現著愛的光輝,這是愛,讓劇情變的跌宕起伏,也正是愛,讓一群人的籃球夢想得以延續(xù)。
我忘不了電影中西德州聯隊在南方打客場比賽時遇到的困難。在種族歧視最嚴重的南方,種族主義泛濫,唐·哈金斯的球隊在那里不僅得不到基本的尊重,而且還受到了自以為高人一等的白人的襲擊。謝德在飯店的廁所了受襲擊了,當隊友攙扶著受傷得謝德走出飯店時我看到了兩個白人婦女輕蔑的笑。人類最大的悲哀莫過于對一切不合理和罪惡不動于衷。法國總統(tǒng)薩科奇說過,非洲是人類良心上的疤痕。在過去的十幾個世紀中,白種人對有色人種犯下的罪惡不勝枚數,罄竹難書。歐洲人在美洲對印第安人犯下的滔天罪行是人類歷史上永遠不能彌補的傷疤。在這種罪惡面前,如果保持冷漠與沉默,就是在縱容罪惡,無異于為虎作倀。要不是有馬丁路德金在華盛頓林肯紀念堂前我有一個夢的呼喊,現在黑人不知道還有什么權益可以被用來剝奪。人類社會之所以會不斷向前發(fā)展,就是因為有許多先哲愿意站出來為人類的歷史負責,為人的理性爭辯。從林肯,到馬丁路德金,人類的解放之路充滿艱險,但是正是在這種困難中取得的勝利才更加彌足珍貴。歷史會告訴我們,違背人類起源和規(guī)則所做的一切事情終究會付出代價,無論是正義輿論的壓力還是心靈上的不安。
“我夢想有一天,這個國家會站立起來,真正實現其信條的真諦:“我們認為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我夢想有一天,在佐治亞的紅山上,從前奴隸的后嗣將能夠和奴隸主的后嗣坐在一起,共敘兄弟情誼。我夢想有一天,甚至連密西西比州這個正義匿跡,壓迫成風,如同沙漠般的地方,也將變成自由和正義的綠洲。我夢想有一天,我的四個孩子將在一個不是以他們的膚色,而是以他們的品格優(yōu)劣來評價他們的國度里生活。我今天有一個夢想。我夢想有一天,亞拉巴馬州能夠有所轉變,盡管該州州長現在仍然滿口異議,反對聯邦法令,但有朝一日,那里的黑人男孩和女孩將能與白人男孩和女孩情同骨肉,攜手并進。”馬丁路德的夢在現在也沒有完全實現,但愿那些至今仍在糾結于中國民權問題的美國人們可以審視一下自己的周圍,自由與平等,誰更需要呢?
看過光榮之路觀后感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