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大事觀后感
當品味完一部影視作品后,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吧,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觀后感了。那要怎么寫好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人生大事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人生大事觀后感1
一次偶然的機會在網(wǎng)上看到“入殮師”這個職業(yè),隨即提到的還有《人生大事》這部電影。雖說這部影片本質(zhì)上仍是讓人從頭哭到尾的家庭感人片,但依舊是我喜歡的一部電影。
“不被看好的青春叫成長”
可以說,影片中的入殮師三哥和外婆去世、被家人拋棄的小女孩小文,他們就是彼此的救贖。兩個被生活“拋棄”的人相互取暖、救贖彼此。小文的出現(xiàn),讓三哥心中有了念想和盼頭,也改變了他對入殮師職業(yè)的看法;三哥的出現(xiàn),讓小文有了依靠,感受到了家的溫暖。
工作時被冤枉偷東西、被女友背叛、被父親瞧不起,在三哥生活的最低谷,小文的出現(xiàn)讓他看到了生命中的光,也讓他變得心軟,學會保護曾經(jīng)讓他頭疼的小文、去想盡一切辦法把小文壞掉的手表中外婆的語音拷貝出來,盡管他曾嚴厲告訴小文“在我面前不準提你外婆!”
小文也在三哥的陪伴下,不再張口閉口說“老子”,變得有文化、不再被鄰居瞧不起,表演節(jié)目也不再只是“出殯”儀式……
如果世界上真的存在溫暖的神,那么他們對彼此來說,應該就是吧~
“天上的每一顆星星,都是愛過我們的人”
或許我們都聽過“家人去世以后,其實并沒有離開,而是變成了天上的星星一直陪伴著我們”這樣的話,影片中小文對外婆的思念讓我感動,她一直覺得自己的外婆是被三哥藏進了盒子(棺材)中。是的,對于三四歲的小孩來說,或許并不能理解什么是死亡,她只是想念撫養(yǎng)她長大的外婆??!
請永遠保持善意、永遠相信:所有失去的都會以另一種方式存在于我們的生活中!
“生老病死都是人生大事”
關于死亡或者喪葬題材的影視不少,但似乎我們依舊沒有學會怎么坦然面對死亡(至少現(xiàn)在的我沒有學會),看著身邊我愛的人、愛我的人一個個離世,除了哭,我好像什么也做不了,也不知道可以做什么。
突然想到了紀錄片《人生第一次》,其實從出生開始,長大、結(jié)婚、生子、老去、死去,都是人生中的大事,體面地來,也要體面地走,對于活著的人,更應該體面地接受嗎?
人生大事觀后感2
十六年前我在美國做visiting teacher,期間經(jīng)歷過四個住家,四家中有兩家收養(yǎng)了中國孩子。同一個項目的其他老師接待家庭里也有不少收養(yǎng)中國孩子的。我們共同的感受是這些沒有血緣關系的父母子女親如一家,每一個家庭都明明白白地告訴孩子們他們從哪里來,并且都有過帶孩子回中國尋根的行動或是計劃。當時這一點對我們的觸動比較大。在中國人的傳統(tǒng)觀念里,別人家的孩子是“養(yǎng)不家”的,“家雞打了團團轉(zhuǎn),野雞打了滿天飛”。就算是因為各種原因收養(yǎng)了別人家孩子,一般的中國家庭不僅不會告訴孩子真相,甚至還會努力阻隔任何與孩子的出生信息有關的消息。若是有知情人有意無意透露出這個消息,那主家很有可能會與之反目成仇。因為他們擔心,一旦孩子知道了自己不是親生的,就會和養(yǎng)父養(yǎng)母有隔閡了。在上個世紀執(zhí)行計劃生育政策前,也有一些原本沒有孩子的家庭在領養(yǎng)過一個孩子后又接著生了一個,從此,對領養(yǎng)的那一個也會區(qū)別對待。在傳統(tǒng)的中國人心里,沒有血緣關系的愛,不是不存在,但一定是打了折扣的。
四年前的暑假,我看過一部日本電影《小偷家族》,那也是一個因為各種機緣巧合組合起來的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大家庭,但一大家子相親相愛,共同面對和克服了各種困難,賺足了觀眾的淚水。
而《人生大事》是我們自己拍攝的電影里很少見的反映沒有血緣關系的親情的電影。這一頭,朱一龍攝影的“三哥”莫三妹,一個從小不被父親待見,長大為女友打架蹲過監(jiān)牢的街頭混混,出獄后沒有工作只好“子承父業(yè)”做了一名殯葬師勉強度日,被女友拋棄后更加沒有了生活目標,更不用說思考人生的意義了。另一頭是一位可憐的小姑娘小文,外婆去世后小文成了一名孤兒,這個天不怕地不怕的“小哪吒”為了尋找死去的外婆而與莫三妹結(jié)緣,兩個陌生人“不打不成交”。后來,小文被莫三妹和殯葬店的兩位伙計共同領養(yǎng),成了沒有血緣關系的后天親人。他們從一開始的互相抵觸到后來的相依為命、難舍難分,無不讓熒幕前的觀眾動容。尤其是當小文被親媽領回去后又在深夜跑回殯葬店,莫三妹心疼地吼她“你跑丟了怎么辦?”小文哭著說:“我的爸爸叫莫三妹,我家住在延江路雨花區(qū)槐安路七十三號‘上天堂’(殯葬店地址),我不會丟?!彪娪坝^眾們無不淚奔……雖說“血濃于水”,但這種沒有血緣關系的親情又如何不叫人更加感慨、更加珍惜呢。
人生大事觀后感3
“種星星的人”是這部電影賦予殯葬行業(yè)的特殊稱號?!疤焐系拿恳活w星,都是愛過我們的人”。我也曾坐擁于山野之中,抬頭遙望每一顆星??茖W灌輸多了,也就失了感性。總在想象宇宙恒星的存亡,卻沒有想過每一顆星都可能是某個人心里最掛記的人。
在仲夏夜的延江路,小文和三哥會不會常常遙望星河,思念自己的外婆和父親呢?
在我心里,小文就是一個小哪吒,跳脫、調(diào)皮,卻又把該放在心里的人放在心上。從小和外婆一起成長,卻在一天早上醒來外婆匆匆地離去。小文,不要傷心,你睡著了,外婆會變成星星掉落進你的夢里的;小文,不要難過,難過就坐在“上天堂”外面的石凳上,看看天上的星星,聽一聽外婆的聲音,外婆就在你身邊。
失去了外婆,小文也收獲了一個暖心的爸爸,不是嘛?
短短的兩個小時涵蓋了三哥蛻變的一年。從原來的自私、對生活無方向的三哥變成了一個愛女兒的好爸爸;從原來對殯葬行業(yè)有異議到現(xiàn)在子承父業(yè),變成了一名合格的“種星者”。三哥也許不懂父親為何就把他往死人堆里推。其實就像歌詞里寫的一樣——“只要你真的相信,你就是最幸福的人;只要你真的相信,你就是種星星的人”。相信這個行業(yè),相信自己,相信天上每一顆星星,死亡并沒有那么可怕。
我最感動的是老莫變成煙花消逝于長江之上吧。沒有滿堂的哭聲、沒有滿堂的白布,只是把自己的骨灰裝在一個最平常不過的罐子里。留下一封家書,讓兒子選擇一種最特別、最體面的離開方式。三哥理解您了,不知道您在天上有沒有看到呢?在二兒子死去的上空,把您的骨灰摻進煙花,成為延江路那一夜最亮眼的存在。或許您已經(jīng)變成了一顆星星,看到兒子的作為,估計得和其他星星炫耀了吧!
《人生大事》傳遞出來的觀念是“人生除死無大事”。就像老莫最后說的“人生就像一本書,總是要翻到最后一頁的。只不過標點符號不同,有的人是句號,有的人是省略號”。世界上沒有什么比宇宙恒星更大的事,人生里沒有什么·比死亡更大的事。只要你愿意相信,只要你愿意投入生活,人生這本書的標點符號也可以是最美的星星。
我家在延江路雨花區(qū)槐安路七十三號上天堂,我是種星星的人,你也可以是。
人生大事觀后感4
電影開篇講的是小文的外婆在沉睡中平靜地去世了,這在小文的世界里是人生大事,隨之出場的是專門幫人料理后事的莫三妹殯葬師一行人。年幼的小文不懂外婆已去世離開了她,只是固執(zhí)地認為誰最后碰了外婆,就找誰要外婆,所以就一路氣勢洶洶地追趕莫三妹找他要外婆。在小文找莫三妹要外婆的過程中,才知道小文其實是一個聽話懂事暖心的孩子,外婆給她講過的話都記得,想外婆的時候就聽聽電話手表里的電話錄音,外婆給她做的小老虎布偶玩具“豆角”一直帶著,還有她的哪吒發(fā)型和紅纓槍一直都保留著。慢慢地小文也知道外婆被燒成煙消失在天空中,變成了星星,再也回不來了。
主人公莫三妹所在的“上天堂”主管了人的死亡喪葬即身后事。一開始他父親讓他做殯葬有關的事他也極其不耐煩,但是隨著情節(jié)推進,三哥也從死局中看到了新的東西。開篇小文外婆去世,接著就是一個十歲小女孩生病去世,中間還有一個鬧劇幫活人辦喪事,后來是莫三妹前女友的老公阿六車禍去世,緊接著就是莫三妹的爸爸去世,最后還出現(xiàn)了莫三妹他們一行人幫其他人辦喪事的鏡頭。莫三妹他們辦的每一場喪葬大事都讓逝者體面,讓生者溫暖,妥妥辦出了大事的格局。這其中還穿插了很多故事情節(jié),但都是曲折的,這些生活中的一樁樁不順心事都一筆帶過,最終的結(jié)局也算的上皆大歡喜,小文、莫三妹成了沒有血緣的一家人。
死亡是每個人都不可避免的話題,不管是逃避也好,直面它也好,都難以繞開。死亡本身是冰冷的,但是正是有了像莫三妹這樣的溫暖的殯葬師們,死亡好像也不是一件讓人全然害怕的事。
影片的結(jié)尾部分與開頭形成了呼應,莫三妹的爸爸留下遺囑后平靜地去世了。莫三妹終于領悟怎樣完成父親的心愿,一個大禮花把他父親的骨灰送到了天空,絢爛的禮花照亮了夜空,宛若滿天的星星閃閃爍爍,種星星的人上天堂成為星星了。
你我皆是赤腳來世,何懼這人生坎坷路?滿目盡是滄桑,縱想豪情萬丈,我也遍體鱗傷。不慕他人張狂,不羨蝴蝶鴛鴦,看透世間炎涼,不想再來一趟,沒有來日方長,只有生離死別和人走茶涼,有些人陪了你一程卻陪不了一輩子,人生就是一本書,總有翻到最后一頁的時候,有的人畫句號,有的人畫省略號,人生何為大事?除了生死無大事。人生沒有標準答案,珍惜當下永遠最解憂。
人生大事觀后感5
有人說中國人忌諱談論死亡,其實我覺得不是。中國人只是不會輕易談死,并不是忌諱死亡,而是更敬畏生命。再遠的歷史我不太清楚,但我們的爺爺輩兒還有戰(zhàn)爭、饑荒的記憶,那時候的很多人都不是幸福的死去的,更多的可能是被迫、被害。所以他們會認為生本來就得之不易,不積極向前看就是浪費了生命,談論死亡更是對生的不尊重。
《人生大事》這部片子講述了殯葬師莫三妹在刑滿釋放不久后的一次出殯中,遇到了孤兒武小文(楊恩又飾),小文的出現(xiàn),意外地改變了他對職業(yè)和生活的態(tài)度。
故事的主人公“三哥〞,大名“莫三妹〞,是一名刑滿釋放人員,他爸爸、大姐稱呼他為三姑娘。他爸爸不喜歡他覺得他不好好對待「人間天堂」,他鄰居覺得他常常接觸死人比較倒霉,他女朋友還給他戴了綠帽子......他應該也認為自己太衰了。
所以他給我的感覺是“沒平安感、沒長進、沒自信〞,還有一些空虛,好似是不知道自己為什么在活著。但又有一些不服輸,平時偽裝得兇兇的,像一個不成熟的小男孩。
就像他的名字一樣,雖然外面讓人稱他“三哥〞,但其實內(nèi)里還是“莫三妹〞,他需要爸爸的夸贊,需要朋友的支持,也需要一個值得他努力拼命的人。
遇見小文之后,三哥的眼睛里慢慢開始有了光,對于殯葬也更加敬重了。
電影里打動我的兩個片段:
第一個是小文在小女孩的骨灰盒上畫畫。
對于小女孩的父母來說,骨灰盒上的星星能夠帶給女兒一些溫暖。短時間內(nèi)接受自己的寶貝已經(jīng)不在了這件事是非常難的,他們埋怨自己平時只顧工作,沒有好好陪伴女兒,這可能也是對現(xiàn)在忙碌工作的爸爸媽媽們的警醒吧。讓我感覺死不是最痛苦的,最痛苦的是放不下的生人。
第二個是三哥整理老六的遺容。
老六是三哥的情敵,但他看不得曾經(jīng)的愛人痛苦,也多虧了小文給他勇氣所以容許了找老爺子幫助。做完這件事之后,他看到了家屬們得到了一些慰藉,從這里開始,三哥才算真正的成長了。
這個故事讓我想起來了小時候鄰村的一個故事,有一個小女孩因為被車壓到去世了,當時聽村里人說女孩也是看不出樣子了,她的媽媽找人為她用洋娃娃做了漂亮的樣子才下葬的。小時候只覺得她的媽媽好愛她,現(xiàn)在想想,這件事無論是對生者的意義更重要。
對了,最打動我的還有老爺子的這句話:“人生好似一本書,每個人都會翻到最后一頁,人生除死,無大事〞。
最后還活著,那些都是小事,都可以解決。
人生大事觀后感6
最近新上映的《人生大事》獲得一致好評,在朋友的推薦下,昨天下班便奔向影院一睹為快了。
這是我第一次看殯葬題材的電影?;蚴怯X得自己正值青春年少,死亡離自己還比較遙遠;或是覺得自己閱歷不夠多,生死這類相對比較有人生高度的電影,自己一個人也看不明白,便很少主動去接觸觀看。但是看了之后,打破了我對這個電影原有的看法。
電影主要講述的是:朱一龍飾演的殯葬師莫三妹在刑滿釋放不久后的一次出殯中,遇到了楊恩又飾演的孤兒武小文。在三妹和小文后面的接觸相處中,兩人之間經(jīng)歷了很多事情,慢慢地產(chǎn)生了別樣的感情,小文的出現(xiàn),也意外地改變了莫三妹對職業(yè)和生活的態(tài)度。
本以為這類電影在看的過程中會比較壓抑和悲傷,結(jié)果完全沒有。前期比較輕快歡樂,先從莫三妹的出場上看:剃了個寸頭、胡子拉碴、身穿花襯衫大褲衩、腳踩拖鞋、脖子上還戴著個粗鏈子,一口武漢方言并時不時說個粗話,儼然一副混混模樣,很有喜感,也給我們一種反差,感覺和傳統(tǒng)印象中嚴肅莊重的殯葬師形象不符。
電影后面部分就挺打動人,我以前自詡“菠蘿頭”,但還是忍不住哭得稀里嘩啦的,嗚嗚嗚,怎么就給整破防了呀!
第一次哭,是半夜小文獨自起來,坐在外面看著夜空中的星星,然后在兒童手表里翻播著外婆給她發(fā)的語音,聽完一段又一段,那時候小小的她還不明白外婆已經(jīng)永遠地離開了她。
第二次哭,是小文過生日,三哥四處找人幫她把手表里面的數(shù)據(jù)修復好,再縫制在玩偶里面送給小文,或許小文已經(jīng)忘了外婆的模樣,但是能讓她聽聽外婆的聲音,有個牽掛也好。
第三次哭,小文的親生母親來找回小文,面對小文的離開,同時又收到父親離世的消息,三哥一個人躺在床上,悲痛不已。
電影整體的情感真實且感人,并不是強行煽情讓你哭。除了對生與死的思索,更多對劇中人物父子情、父女情、婆孫情、母女情等親情的刻畫,用簡簡單單又真實的故事打動人?,F(xiàn)在還記得小文在學校對三哥職業(yè)的稱呼是“種星星的人”。這大概是我見過對于殯葬行業(yè)工作者最溫柔的稱呼了吧,小孩子是真的很美好呀!
有人說:這是一部講述死亡的電影,卻滿眼都是活著的珍貴。不由得感慨,我們都要好好珍惜眼前人,給身邊的親人愛人友人多些陪伴與關懷,人生就這一趟,當然要活得溫暖而又熱烈!
人生大事觀后感7
許久沒看電影了,這兩天《人生大事》熱度挺高,正巧華貴送了電影票給我,我就抽空去把電影看了。
許是當媽后看不得太傷感得畫面,所以看電影只要是孩子缺爹少娘得,看著就掉淚,也可能是年齡到這里了。年輕時像一張白紙,看影視也喜歡絢爛多彩、看著厚重的,慢慢地經(jīng)歷多了,也可能生活漸漸從童話中走出來,人性曲直灰暗點甚多,再選電影時更愿意看一些簡單的或者質(zhì)樸的,慢慢地看的電影就剩下一些動畫或者類似小偷之家這種劇了,上次看電影好像還是《青蛇》。
人生除死無大事,電影借角色之口說出了電影點睛之筆。因為一個死人,我們家折了一個活人,這句話其實是全劇給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甚至于看后的這幾天這句話在我腦海不時閃過,生命到底是為了什么?尤其是片中二哥的死到底意義是什么?死亡本來在我們語境中是諱莫如深的,小時候所有的嚇人的鬼故事中都會與之相關,甚至于死一個人很多小孩子會害怕許久許久,怕的是什么?卻又說不明道不清,是這個已經(jīng)死去的人?還是這個剛?cè)チ说墓??我想應該是大人欲說還休,又偏偏神神秘秘的態(tài)度讓作為孩子擔驚受怕吧!
人生本來是輕飄飄的,就像吳三妹,自己覺得是孫悟空,但感受卻是壓在五指山下的孫悟空,事業(yè)黯淡愛情被綠、周圍的人沒有看得上的,像他爸話說,就沒個能讓他上心的事,直到遇到小文。小文孤苦無依,相依為命的外婆去世后,舅舅不疼舅媽嫌棄,防御被激活,變成了個小刺猬。說白了,同是天涯淪落人。兩人相遇相知,隨著對彼此的付出中,慢慢與周圍和解,不是父女勝似父女,在付出中完成了自我救贖。
我身上的煙火氣也是來自于我的孩子,以前的我總感覺無根浮萍,飄到哪里算哪里,反正哪里也沒有家的感覺。生活嘛,好像也沒有什么盼頭,或者特別的期許;有了孩子后,看著表面上似乎是大人事無巨細的照顧孩子,其實只不過是細細密密的織了個網(wǎng),這些網(wǎng)絲就是一個個的鏈接,把自己和孩子緊密聯(lián)系起來,自此自由這個詞就成了奢侈品,人也慢慢地踏實起來,盼頭嘛就成了看著孩子一點點長大,分享著他的酸甜苦辣,看著他一點點長大,一步步離開,最后這些絲一根接一根接續(xù),這個網(wǎng)慢慢變成了兮若游絲的一根線,一頭在孩子那,一頭系在你的心頭。孩子的一舉一動依然牽扯到你心肝,另一頭孩子卻越走越快中,隱隱約約不見了。
就像海報中所說,天上的每顆星,都是愛過我們的人!
姥姥,我想你了,你在天上還好嘛?
人生大事觀后感8
該片以小文的一句童言無忌開始:
還(此處念三聲)
我
外婆!(此處拉長音5秒鐘)
隨后通過殯葬師“三妹兒”(其實他是個爺們兒)與小文的人生不尋常邂逅,道出了身邊尋常百姓在生與死的永恒話題中所展現(xiàn)的嬉笑怒罵。
人活一輩子,疾病和意外像一輛龐大沉重而失控的馬車,橫沖直撞,沖向人群。令人無不忌憚。唯有來自家人和親友的關懷、溫暖和愛,才會給予一個人堅強活下去的信心。面對身邊人的逝去,重新鼓舞起斗志,才會有笑聲。
近期,大學生的一段畢業(yè)感言深深觸動了我。這位北京大學畢業(yè)生代表、北京大學第三醫(yī)院運動醫(yī)學博士研究生,講述了一個故事。北大醫(yī)學部胡傳揆院長生前遺愿,死后捐獻自己的遺體,留給醫(yī)學教學與研究。這件事充分詮釋了老人家對醫(yī)學的熱愛與責任。生命是有限的,能夠永存的卻是人的精神力和品質(zhì)。跨越生死,凝聚永恒,就像那群星閃耀又靜寂有聲的空中繁星。
有人可能會說,這個感人至深的事例未必所有人都會效仿的,但是,偉大就是這么平凡,除了敬佩,就是敬畏。
醫(yī)學是解決人的健康問題的,它包含軀體的異常(physiological diseases)、心理的不適(psychological illness)以及社會角色和功能的失調(diào)和部分喪失(sociological sickness)。但醫(yī)學也不是萬能的。對疾病和死亡的認知,目前我國還一定程度停留在生物學角度的認識和對待。對于心理和社會層面的觀察、分析與思考,還有很多忽視和未知。比如死亡這個人們唯恐避之不及的話題,社會缺乏針對個體從小到大的全程教育。死亡是不是只是生物學特征的全部消失呢?生命的終止會不會帶來對生者的心理影響和社會適應的作用呢?
該片用若干故事嘗試回答上述問題,雖不能覆蓋,至少很用心,也試圖用喜劇方式輕松這個話題。片中“三妹兒”的老父親突然去世后,留下的臨終囑托: “你個伢啊,我走了以后,喪事一切從簡。但要用一個真正體面的方式,把我的骨灰磕到它該去的地方。”觀影當時,我只猜測,“三妹兒”會把父親的骨灰撒到長江里,因為“三妹兒”的二哥是為了別人,在長江里殉難的。但是,一句大姐的埋怨,激活了“三妹兒”的直覺。對于他的選擇,我驚喜的淚目(只是內(nèi)心層面,生物學層面我忍住了),此處不劇透 。挽歌或是哀樂,或許有諸多意義,在我看來,它是逝者愛的回聲,該有的美好和緬懷,必須有!
人生大事觀后感9
《人生大事》講的是一個殯儀館的工作人員和一個小女孩(孤兒)的故事,這個殯儀館的小伙子被周圍人認為吊兒郎當、沒正性,女朋友跟別人跑了。這個小女孩(5、6歲吧)和外婆相依為命,結(jié)果外婆一覺就沒醒來,然后殯儀館去辦喪禮,就和這家人家認識了,結(jié)果小女孩的親戚誰都不想養(yǎng)這個孩子,又著急去北京參加兒子的畢業(yè)典禮,小女孩和外婆感情深,看到殯儀館那小伙子把他外婆拉走了,就追著那小伙要還她外婆,因為著急趕飛機,就無奈把小女孩暫存在殯儀館辦公的地方三天。
這個小女孩非常調(diào)皮,這小伙很不喜歡這小女孩,但是慢慢發(fā)生了很多事,這小女孩竟把這沒正性的小伙給感動了,于是就照顧這個小女孩,小女孩也和殯儀館的這些人有了感情。三天過去了,小女孩的舅舅從北京回來了,殯儀館小伙給送回去,發(fā)現(xiàn)舅媽不想要這個孩子,說喪禮都沒錢付,哪還有錢養(yǎng)這個孩子,舅媽厲害舅舅也做不了主,那小伙一聽,一生氣,就說你們不養(yǎng)我來養(yǎng),當面問小女孩愿意跟著誰,小女孩選擇了他。他就要正兒八經(jīng)養(yǎng)這個小女孩了,但辦理收養(yǎng)手續(xù)的時候被告知不符合條件,要結(jié)婚才能收養(yǎng)孩子,正好殯儀館的另外一對男女同事好上了準備結(jié)婚,就以他們的名義收養(yǎng)了孩子。
后面發(fā)生了很多事,小女孩闖禍,幫殯儀館拉業(yè)務,吃了跳跳棋子,上幼兒園、親自活動等等一系列,后來小女孩的親媽回來了,要把孩子領走,他經(jīng)過一番掙扎,含著淚讓小女孩走了,小女孩不愿意走,兩個大人硬讓孩子走了。沒過多久,孩子失蹤了,他們滿城找,沒找到就回到了殯儀館,發(fā)現(xiàn)小女孩站在路口喊他,他很生氣就跑過去訓斥了小女孩幾句,小女孩說我爸叫什么(他的名字),我家住什么地方,我走不丟,突然男人眼眶又濕潤了。后來男人保證和小女孩再也不分開了,然后他們又回歸了之前的生活,后面孩子的媽媽來送孩子的東西,送完就準備走,男人問你能干我們這行嗎?女人非常感動,就留下來一起做殯儀館的工作,后面的畫面是,殯儀館一家人,小女孩左邊是爸爸右邊是媽媽,很開心,很溫暖。
小女孩的媽媽懷孕之后,男朋友就離開了她,然后她的人生非??部?,后面去了國外發(fā)展,又坐牢,后面終于回來了,就去尋找自己的女兒,其實她也是無依無靠,在殯儀館工作,能和自己的女兒在一起,也有了工作,是最好的安排了。
人生大事觀后感10
今天睡的昏昏沉沉,晚上摸去電影院看了場電影《人生大事》,難得的不做作的電影,笑的前俯后仰,又哭得稀里嘩啦,順便還被朱一龍圈粉了。
“養(yǎng)生者不足以當大事,惟送死可以當大事?!?——《孟子·離婁下》
我想,這可能是電影名的由來,在中國傳統(tǒng)的觀念里,只有死亡才是大事。
電影里幾乎把人生所有的雞零狗碎都揉到了一起,單獨攤上每一件事,可能的都覺得是“大事”,比如:
準備結(jié)婚的你,對象跟別人跑了;
童年的你唯一真正的親人去世了;
新婚不久的另一半在車禍中面目全非;
好不容易剛剛開始理解年邁的父親,他又去世了…… ……
但把這些放在一起,你可能會發(fā)現(xiàn),那些你以為過不去的坎兒,和下一個坎兒相比,根本都不是坎兒。
電影的最后,男主(三哥)的父親也去世了,三哥沒有把父親埋到土里,而是綁在炮竹上,放上天絢爛了一把。
看著這個煙花,每個觀眾當下心里的破爛事兒,也在電影院里被炸開了。
周五的時候,有個年輕同學找我聊天,大抵內(nèi)容就是不喜歡現(xiàn)在的工作,但又有一堆擔憂等一系列「職場新人常見問題」。他說了很久,而我只問了他一個問題:
你工作的驅(qū)動力,是源于想要得到的熱愛,還是源于害怕失去的恐懼?
非常讓我動容的是男主(三哥)和小女孩(小文)的相遇,令我想起另一部電影,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在尋常家庭關系中得不到情感依托的兩人,在命運恰當?shù)臅r間線上相遇了,成為了彼此生命中最溫暖的存在。
即使當親生母親出現(xiàn),女孩還是選擇了收養(yǎng)她的三哥,而非血緣關系的至親。生命本身不是紐帶,“被認可的愛”才是。
那些在尋常日子里不被愛的人,在被偶爾善待時,體會到的感激與溫暖也會倍于常人?!蟾胖挥杏羞^同樣經(jīng)歷的人,才能對這句話認同至深。
電影結(jié)束后,我走路回家,在剛下過小雨的路上走著,還在回味三哥和小文的奇妙組合,他倆像什么呢?
像貧窮農(nóng)夫荒蕪的院子里,下午剛鋪滿了雪,晚上的月光又將將好照到了那里,非常奢侈的美好。
像一張白白凈凈的宣紙,鑲了金邊,還有碎閃閃的金箔,卻被寫上了丑拙的毛筆字,紙不美了,可字也沒那么丑了。
像月亮很明亮的晚上,山野的路邊遇見敞篷大車,可卻是用黃牛牽著的,很洋氣又很土味。
像沒有牙齒的老太婆,坐在門沿上吃著梅子,捂嘴做出年輕姑娘般很酸的樣子,又丑又可愛,還忍不住讓人多看幾眼。
它們都太不相配了,卻又都太美妙了。
人生大事觀后感11
一場電影,五次落淚。演繹的是故事情節(jié),看到的是生活經(jīng)受。一部關于親情和死亡的電影,讓人看到了世間冷暖。
孤兒,被愛,被嫌棄,被憐憫,被折騰,最終傾盡全力找回自己想要的生活空間,多么勵志又可憐的成長經(jīng)受。
男主角的生活不簡單,也同樣經(jīng)受著不被愛,不被重視,被拋棄,被嫌棄,被疑心,被損害,孤獨且沒有目標的人生,幾乎談不上有意義。
但是上天總會挽救一個和善的人,安排一個可以看得見的小孩子消失在他的生活中,最終獲得救贖的是兩個惺惺相惜的生命。
第一次流淚【相互嫌棄,彼此治愈】
父母子女就是這樣,他們都有獨立的個體。電影《人生大事》一開場就上演了一場追與追不上的故事,一覺醒來,小姑娘就追不上外婆的腳步了,一不當心,小姑娘連外婆的影子都追不上了,于是小姑娘去追那個帶走外婆的人。一路上那種舍命的勁兒,那種可怕失去的感受,那撕心裂肺的哭喊和忘我的奔馳,我淚奔了。
沒有別的,由于我也是從小和外婆一起生活的,我的每一次蛻變和成長,都在外婆的眼里嘴里心里……
所以我許多年都可怕自己追不上外婆,所以舍命的靠近,竭盡所能的調(diào)整自己的步伐和距離靠近外婆,其實就是可怕有那么一天像電影里的小姑娘一樣,什么都追不上。
男主角固然嫌棄這樣一個惹事兒麻煩的小女孩,由于他已經(jīng)看慣了生老病死,當下的一切無非就是日常工作中的一個小局部,太正常不過了,習以為常就會麻木,麻木就會厭倦,厭倦就會讓生活變得平平無奇,直至感受不到生命的意義。
正是這樣兩個相互嫌棄的人,可能才是最能治愈彼此的人,也許這就是以前學習到的負負得正吧。
還是那句古話“有的童年治愈一生,有的童年需要一生來治愈”。
其次次流淚【生活的重心和生命的意義】
作為男性,有時候感覺全部的一切都是重心,工作、升職、賺錢、社交處處都是重心,唯單獨己不是,從來都在勞碌和奔波,從來都沒有停下來想過自己,重心太多了,生命反而沒有了意義。
賺了許多的錢,生命沒了;工作努力做到了極致,親情友情愛情沒了;忙勞碌碌爭分奪秒為他人,自己沒了。
電影后半段,男主角把小女孩送走,在雨中狂追出租車的時候;男主角送完小女孩又得知父親去世消息的時候;小女孩自己找回來,說出男主角的家庭地址的時候;好幾個段落都讓人淚奔,那種失去感、獲得感、那種掙扎、無助、傷心、恐驚、喜悅,都讓人不得不淚流滿面。
人生大事觀后感12
有人說中國人忌諱談論死亡,其實我覺得不是。中國人只是不會輕易談死,并不是忌諱死亡,而是更敬畏生命。再遠的歷史我不太清楚,但我們的爺爺輩兒還有戰(zhàn)爭、饑荒的記憶,那時候的很多人都不是幸福的死去的,更多的可能是被迫、被害。所以他們會認為生本來就得之不易,不積極向前看就是浪費了生命,談論死亡更是對生的不尊重。
《人生大事》這部片子講述了殯.葬師莫三妹(朱一龍飾)在刑滿釋放不久后的一次出殯中,遇到了孤兒武小文(楊恩又飾),小文的出現(xiàn),意外地改變了他對職業(yè)和生活的態(tài)度。
故事的主人公“三哥”,大名“莫三妹”(朱一龍飾),是一名刑滿釋放人員,他爸爸、大姐稱呼他為三姑娘。
他爸爸不喜歡他覺得他不好好對待「人間天堂」,他鄰居覺得他常常接觸死人比較晦氣,他女朋友還給他戴了綠帽子......他應該也認為自己太衰了。
所以他給我的感覺是“沒安全感、沒出息、沒自信”,還有一些空虛,好像是不知道自己為什么在活著。但又有一些不服輸,平時偽裝得兇兇的,像一個不成熟的小男孩。
就像他的名字一樣,雖然外面讓人稱他“三哥”,但其實內(nèi)里還是“莫三妹”,他需要爸爸的夸贊,需要朋友的支持,也需要一個值得他努力拼命的人。
遇見小文之后,三哥的眼睛里慢慢開始有了光,對于殯葬也更加敬重了。
電影里打動我的兩個片段:
第一個是小文在小女孩的骨灰盒上畫畫。
對于小女孩的父母來說,骨灰盒上的星星能夠帶給女兒一些溫暖。短時間內(nèi)接受自己的寶貝已經(jīng)不在了這件事是非常難的,他們埋怨自己平時只顧工作,沒有好好陪伴女兒,這可能也是對現(xiàn)在忙碌工作的爸爸媽媽們的警醒吧。讓我感覺死不是最痛苦的,最痛苦的是放不下的生人。
第二個是三哥整理老六的遺容。
老六是三哥的情敵,但他看不得曾經(jīng)的愛人痛苦,也多虧了小文給他勇氣所以答應了找老爺子幫忙。做完這件事之后,他看到了家屬們得到了一些慰藉,從這里開始,三哥才算真正的成長了。
這個故事讓我想起來了小時候鄰村的一個故事,有一個小女孩因為被車壓到去世了,當時聽村里人說女孩也是看不出樣子了,她的媽媽找人為她用洋娃娃做了漂亮的樣子才下葬的。小時候只覺得她的媽媽好愛她,現(xiàn)在想想,這件事無論是對生者的意義更重要。
對了,最打動我的還有老爺子的這句話:
“人生好像一本書,每個人都會翻到最后一頁,人生除死,無大事”。
最后
還活著,那些都是小事,都可以解決。
人生大事觀后感13
電影開篇沒多久,就因為共情和思念帶入了深深的回憶。讓我深深回憶起奶奶過世時的場景我從小奶奶在家?guī)е议L大,對奶奶懷著很深厚的依戀和感情,在我8歲那年,奶奶因病過世,在她臨終的前一晚媽媽沒讓我陪在身邊,第二天清晨,天剛蒙蒙亮,窗外炮仗聲噼里啪啦,我知道,奶奶沒了。在奶奶出殯的時候,靈車是一輛敞開的老式貨車,我不顧一切的沖上了靈車上的棺材頂上,直到被大人們從靈車上把我抓下來。影片中的此情此量,“小文”去追去抓棺材的場量,讓我想起了兒時的自己,所有的事情,包括人生,都有盡頭,只有思念,沒有盡頭!只要活著,她就一直都鮮活在你的心里。
小時候的我特別內(nèi)向,幾乎沒什么朋友。女孩子會玩的跳皮筋跳格子我?guī)缀醵疾粫?,爬樹和玩泥巴這幾個游戲幾乎承包了我的整個童年。但我一點也不寂寞,早上滑滑梯蕩秋千,吃完晚飯拿著驅(qū)蚊的小散鞭。一群人自然的走成一個大隊,邊聊天邊溜達著消食。奶奶經(jīng)常受不了我撒嬌發(fā)潑給我買零食,然后又說這些東西不好,藏起來不給吃,可是每次我都能像老鼠一樣把所有東西在短時間內(nèi)消滅光,彼此像搞情報工作一般隱秘無痕又充滿默契。那時候的世界多小啊,生活很簡單,但心卻特別滿,快樂和滿足都是那么容易。
奶奶家的每個周末都有特別豐盛的菜。那個物質(zhì)匱乏的年代,奶奶從沒虧過我的嘴。奶奶愛做回鍋肉和紅燒魚,我不吃魚她不吃肉,然后一人一盤,家里總是怪味四溢,我此刻打著字,還能回憶起那個味道。卻遺憾沒有一種方式能將它們保存和記錄。我上了小學之后,每次周末去奶奶家都是三步并作兩步的跑回家。迫不及待的,好像一秒也舍不得助擱。因為那里有我愛吃的東西,更有最愛我的人。
“擁有的時候不要毀,失去的時候不要悔”,哪有什么來日方長,珍惜眼前人吧。總有那么一個人陪了你一程,卻陪不了你一輩子,有些人連在夢里見面都是那么的珍貴。就像影片的片段中三妹的父親對三妹說:“人生除死無大事”的時候,我是很認同的,如果人們能克服對死亡的恐懼,還有什么是不能面對的呢。所以安慰小文:“外婆只是先去另外一個世界布置新家,正如這一世她們先來一樣。"
這話,好像也在安慰自己。
從此,世人皆如滿天星,而你卻如皎皎結(jié)月,眾星捧月,唯你耀眼。我愛這離合愛這悲歡,更愛這煙火的人世間。
人生大事觀后感14
已經(jīng)看過好多天了,按道理來說應該當時就寫的,印象會比較深刻一點,現(xiàn)在只有憑著印象來描繪一些感受。我看過的電影不算多,但是我非常喜歡看電影,時節(jié)不長,每一部電影就像是講訴每一個人的人生故事,這種觀看的過程,我是非常享受的,同時電影里面的人事物,都能讓我增長眼界。電影里的主人公職業(yè)是一家做喪事的,這方面也不是很了解,所以也說不出什么專有名詞來,但是題材很新穎。
我應該怎么來寫這樣的觀后感,現(xiàn)在有點茫然,不知所措,讓我來回憶一下讓我有印象的點。
1.男主角還挺帥的,大大咧咧不著邊際,但心底善良,不輕易表達內(nèi)心情感,但又是一個很有溫度的男人。
2.小孩雖然比較任性,但是在親近的人面前,乖巧又懂事,讓人心憐的身世,也造成她沒有安全感的原因之一。小孩說,我再也不怕了,因為我有爸爸了。她在出租車里大聲大聲的喊著爸爸,在雨水的渲染下,這一幕幕該是多么感人,這種感覺,這種小孩需要大人的情感,這種大人被小孩認可的情感,這種,到底是什么,請原諒我,我對這方面的情感體驗比較淺薄,我尚且無法描述,只在心里打一個問號。也許這是一種莫大安全感的存在,一種無法言語的信任。
3.男主角的爸爸,這是一個厚重的角色。老人家活了大半輩子,什么世面沒有見過呢。我一直覺得老人家都是有智慧的人,不是每一個人都有享受變老的機會,人生在世,開開心心健健康康才是最重要的。愿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夠坦然的面對生老病死,人世間走一遭,到離別時不帶遺憾。
4.女孩的養(yǎng)父母,雖然是掛在他們名下,但也一樣的愛她。初見時,上學時,生病時也都一直陪伴在身邊,就是這些看似不起眼的人物角色,也擁有一顆莫大的善良,純凈的心靈。雖然以前的工作,根本也算不上工作,就是糊口的行當,不夠光鮮亮麗,但是知錯能改,也善莫大焉。
5.最后再說說男主角前女友,給主角扣了一頂大大的綠帽子,非常讓人討厭。感情這個事情怎么說都不對,但是男人至死是少年,沒有一件讓他成長的事,男人就是男孩,只不過女人需要的是安全感,需要的是靠譜的承諾,需要的是穩(wěn)定,但這些,都在男主身上看不到樣子。這種感情案例,不少,但事實就是這樣,并且相類似未來也會一直重復。我也祝天下所有男人,有責任有擔當,愛她就要主動承擔,也祝女人能夠找到真正的歸宿,找到真正屬于自己的家。
人生大事,是自己的事,大起大落也好,平平淡淡也好,愿你開心快樂每一天!
人生大事觀后感15
電影《人生大事》是一部以“殯葬”為題材的作品。以殯葬師莫三妹——三哥和失去外婆的“孤兒”小文偶然相遇、相互理解、相互慰藉的故事展開。
莫三妹是本部影片中的靈魂人物。他就是街頭的小痞子,學問不多,臟話滿嘴,吊二郎當。從小因為父親的職業(yè)被人瞧不起,又被父親從小瞧著沒出息;長大后因為職業(yè)沒有前途,被女友拋棄;在經(jīng)營“上天堂”時,有時還要耍些小手段才能糊口;更何況,還有個活在父親口中,優(yōu)秀的“二哥”讓他更對自己都充滿嫌棄。也許,他就是那個無數(shù)在街頭默默無聞的那些從來沒有被成功光環(huán)籠罩過的小人物——他們沒錢、沒名、沒地位,卻努力生活的人們。
我最喜歡這部電影的原因是,在莫三妹身上,很好地反映出一個人是有兩面性的。正是因為他的好和他的壞都活得那么痛快淋漓,才讓我感受到生活的真實。電影中的三哥,他在剛開始時,他表現(xiàn)出的是暴躁、易怒,可在經(jīng)歷過各種各樣的事后,也體現(xiàn)出了他溫柔的一面。剛剛接觸小文時,因為她闖了禍,便口口聲聲稱她是自己的克星;當他暴怒后,又還是同意留下小文,但并不完全是為了錢;當他聽到小文在聽電話手表里外婆的話時,他的心已變得柔軟,可是嘴上卻從來沒有說過溫柔的話,為了幫助她恢復外婆以前發(fā)給她的話,不惜一切代價,四處尋求幫助才修好了;當他假裝硬著心腸卻罵走前女友,和老莫頂嘴,最后都想盡辦法去幫助他們實現(xiàn)了愿望。他就是這樣一個“嘴硬心軟”的人,這種外表的“粗獷”和內(nèi)心的柔軟的反差,讓觀眾喜歡上了這個總痞痞地披著衣服的,嘴里說著“老子”的人。
影片中的莫三妹充分地表現(xiàn)了“痞和渾”,不是高樓大廈里的光鮮亮麗,不是成功人生的耀眼光環(huán)。喪氣和麻木是他每天的狀態(tài),他嘴里總說自己是個“爛人”——永遠睡不醒,永遠慢半拍,永遠暴躁,表現(xiàn)對世上的一切都很煩躁,覺得沒有意義。但這一切都只是他的外表,是他用來保護自己內(nèi)核的一個偽裝。這么一個“渾人”,他的靈魂卻是溫暖和光亮的,在不被人理解時,他用一種粗魯蠻橫來掩蓋自己心軟和孤獨。執(zhí)拗、粗糙、敏感、脆弱、大度、溫暖、善良、悲憫,構成了一個完整的莫三妹。
《人生大事》這部電影看似只是一部電影,可它反映出了很多社會問題。與其說打動我們的朱一龍塑造的莫三妹;不如說打動我們的是那種街角的煙火氣和我們內(nèi)心對溫暖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