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tǒng)文化有什么主要特點
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西方的傳統(tǒng)文化交流已經(jīng)有數(shù)千年了,當然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也是有一些特點的。下面是由小編分享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特點,希望對你有用。
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主要特點
1、“天地者,生之本也”的農(nóng)耕型文化特點。
千百年來,人們生長作息于“黃土地”,把土地當作自己的命根子,在一代代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悠悠歲月中,炎黃子孫養(yǎng)成了一種踏實誠懇敦厚篤實的性格。土地觀念是農(nóng)耕型文化的核心,因此,在我國古代每個村社都有土地廟,都要敬奉土地神,皇帝每年都要到天壇、地壇祭拜天地,象征性地躬耕,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農(nóng)業(yè)的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規(guī)律,要求人們事事腳踏實地,不違農(nóng)時,循序漸進,卻忌好高騖遠,脫離實際,拔苗助長是不行的。所以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具有實用文化的特色。如在科技方面,最突出的是兵、農(nóng)、醫(yī)、藝四大實用文化;在人文方面,重視倫常日用,而不企求來世與天國;在思維方式方面,強調“經(jīng)世致用”、“實事求是”精神。
農(nóng)耕型文化把人際關系以及人與自然關系的和諧作為理想目標??鬃痈叩苡凶诱f:“禮之用,和為貴”。孟子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中庸》說:“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在民族關系上,我們的祖先歷來推崇文治教化,主張:“協(xié)和萬邦”,形成了民族團結、國家統(tǒng)一的傳統(tǒng)。小農(nóng)生產(chǎn)的目的不是為了市場需要而是為了自給自足。為了保證這種簡單再生產(chǎn)的順利進行,需要的是社會秩序的穩(wěn)定。因此,強調個人必須服從社會、群體的利益,否定個體的獨立意識,將個人融化于群體之中。
農(nóng)業(yè)社會靠天吃飯,在天人關系上,不強調其對立的一面,而強調其同一的一面。所謂“天人合一”,就是要協(xié)調人與自然的關系。
小農(nóng)生產(chǎn)所追求的是滿足自身需要的使用價值,而不是經(jīng)商贏利的交換價值。因此,自然而然地產(chǎn)生了“平均”思想。儒家講“不患貧而患不均”,墨家講“兼相愛”、“交相利”,都符合小農(nóng)的“平均”思想。另外,小農(nóng)生產(chǎn)規(guī)模小、狹,生產(chǎn)過程簡單,生產(chǎn)秩序穩(wěn)定,因而人們常常處于自我滿足的狀態(tài),缺乏開拓精神與競爭意識。
2、“先祖者,類之本也”為血緣紐帶的倫理型特點。
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父系氏族社會都是在血緣親族的基礎上形成的。敬祖孝親、承宗接代、綿延世澤的“孝道”,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禮治秩序的核心觀念。
夏、商、周的宗法制度是從氏族社會的血緣關系脫胎而來的。周王自稱天子,即上天的兒子。他既是政治上的共主,又是天下的大宗。其王位由嫡長子繼承,嫡長子的兄弟們則受封為諸侯或卿大夫。宗法制度不僅適用于同姓貴族,也適用于周朝分封的異姓貴族。同姓貴族之間是兄弟叔伯的關系,異姓貴族之間為甥舅親戚關系。無論是同姓貴族或異姓貴族,都用血緣紐帶聯(lián)結起來,成為一鋪堅韌的巨網(wǎng)。
孔子如此重視孝道,主要是要運用血緣紐帶來維護傳統(tǒng)社會的禮治秩序。漢武帝時,董仲舒根據(jù)他的“陰卑陽尊”的神學理論,提出了“三綱”說:“君臣、父子、夫婦之義,皆取諸陰陽之道,君為陽,臣為陰;父為陽,子為陰;夫為陽,妻為陰。”陽居主導地位,陰居從屬地位。因此,君臣、父子、夫婦都成了統(tǒng)治與服從的關系。“王道之三綱,可求于天”。這樣一來,就把“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的統(tǒng)治與服從的關系說成是上天的安排,是神圣不可侵犯和永遠不可改變的了。
“三綱”是一種“身份取向”,“五常”即仁、義、禮、智、信,是用以調適在“身份取向”條件下各種人際關系的永恒道德規(guī)范。從總體上說,“三綱五常”是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正名學說和“禮治”思想的發(fā)展。后人因而統(tǒng)稱之為“綱常名教”。它實質上是中國傳統(tǒng)社會禮治秩序的總綱。
中國封建社會的人際關系被概括在兩個“五倫”的公式中:
Ⅰ天、地、君、親、師 Ⅱ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
前者是五倫的本位,后者是五倫在人際關系上的推廣。《三國演義》中的劉備、關羽、張飛是政治關系,君臣關系,為什么要桃國三結義,成為拜把兄弟?因為只有建立這樣一種親族兄弟關系,才能找到一種比他們那種政治關系更可靠的紐帶。
在封建時代,中國有兩個最高的價值準則,一個叫忠,一個叫孝,忠是政治概念,自愿的服從和追隨就叫忠。孝又叫肖,即效仿,子女追隨服從父母就叫孝。忠孝的觀念,在今天仍然存在,只是在形式上有些變化。例如,我們常用“聽話”這個詞,評價一個好下屬,一個好孩子。聽話是什么意思,當它作為一個政治價值時,無非就是“忠”,當它用來評價小孩子時,無非就是“孝”。
3、“君師者,治之本也”的君師合一的內圣外王型文化特點。
中國封建社會里,政治權力的最高代表是君王,倫理權威的最高代表是圣人。君師合一,就是政治與倫理合一。儒家講求的內圣外王之道是君師合一的理論體系,也就是“倫理——政治”型文化范式的基本架構。
孔子的“禮”屬于外部制約,“仁”屬于內心的自覺。“禮”講的是客觀的社會規(guī)范,“仁”講的是主觀倫理修養(yǎng),后者即所謂“仁”學,或“內圣”之學;前者即所謂“禮”學,或“外王”之學。在孔子那里,兩者是渾然一體的。
孟子講的性善論、養(yǎng)氣論、仁政論等,都是把重點擺在個人修養(yǎng)上,即擺在“內圣”上?!洞髮W》則強調以個人修養(yǎng)為出發(fā)點,全面闡發(fā)了修齊治平的“內圣外王”之道。到了宋朝,程朱理學以“內”為本,以“外”為末,進一步發(fā)展了這種“內圣”路線。這樣,在價值取向上,就特別重視道德的培養(yǎng)。它的積極的一面是尊德性,重氣節(jié),鼓舞人們自覺地維護民族利益和社會正義,做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直到“殺身成仁”,“舍生取義”。在這種倫理型文化哺育下的知識分子和人民大眾中,曾經(jīng)涌現(xiàn)出無數(shù)英雄人物,他們在與內外黑暗勢力的搏斗中,一往無前,堅忍不拔,在國家存亡絕續(xù)的歷史關頭,表現(xiàn)為凜然正氣。如,齊有太史簡,晉有董狐筆,秦有張良椎,漢有蘇武節(jié),蜀有出師表,宋有岳飛魂,晉有渡江楫,南宋有狀元宰相文天祥的《正氣歌》等,他們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孕育出的文化氣質與道德情操,永遠激勵著后世的仁人志士。但是,這種倫理型文化也有其消極的一面,就是片面強調道德的培育,而忽視知識的研討與功利的追求。這種文化觀念發(fā)展的結果,在知識分子中蔚為空談心性,輕視實踐的風氣。一味向內心尋覓“天理”、“良知”,而無心于向外探索,終至堵塞了追求知識,發(fā)展科學,改造世界的道路。
儒學到漢代定于一尊以后,已具有準宗教的性質,君師合一,實際上起著政教合一的作用。一方面,皇帝被稱為天子,代表上帝。另一方面,皇帝又獨尊儒術,禮拜孔圣人。君師相依相護,有利于封建國家的安定。中國的儒學提倡賢人作風,缺乏智者氣度,跳不出“內圣外王”的窠臼,因而妨礙了科學思維的發(fā)展,阻滯了向近現(xiàn)代文化的轉型的過程,其內向性、封閉性的消極作用,未可低估。這種消極作用,也表現(xiàn)在建筑文化上。如中國傳統(tǒng)住房的特點是構建一個四合院,采用封閉式的環(huán)形結構,從形制上體現(xiàn)了這個家族的排他性。用高厚的圍墻,把住宅與外界屏隔開來。舊式四合院的中心建筑是堂屋,這個最大最好的堂屋,通常不住人,而是作為整個家族權力的象征,中間供奉祖宗牌位,并且是家族會議的議事所。堂屋周圍的側房和廂房,才是住人的房間,輩份較高者住在右側(古人尚右),輩份較低者住在左側,四合院把這個家族作為一個獨立的血緣單位、經(jīng)濟單位于外部社會隔離開來。北京的故宮盡管是皇宮,在形制和功能上實際恰也是一個富麗堂皇的大型四合院。中國古代的城市是四方城。長城也是一種空間上擴大的四合院,古人建長城的目的,不僅是為了防御外族,也是為了隔斷華夏與外族的關系。所以在中國,家是四合院,城是四方城,國則有長城。杭州的胡雪巖故居也典型地體現(xiàn)了這一點。這里有一個很令人深思的歷史問題,至今未被歷史學家注意。
以上從“農(nóng)耕文化、血緣紐帶、君師合一”三個方面揭示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社會基礎、價值取向及其特殊品質,其中,天地是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之本,宗親是血緣關系之本,“君師合一”是倫理政治之本。
中華文化本身是多元文化長期融匯而形成為一體的。它的連續(xù)性和穩(wěn)定性對于我們民族的團結和國家的統(tǒng)一具有堅韌的凝聚作用。它的多元融匯進程對于我們接納和消化異質文化也具有重要的啟迪作用。這些優(yōu)良傳統(tǒng)值得我們格外珍惜。但另一方面,以儒學為中心的倫理型文化具有向內追求和自我封閉的傾向,其消極面至今還造成我們實現(xiàn)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的心理障礙,對此又不可不加以批判和改造。
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主要特征
文化本身是一個動態(tài)的概念,是一個歷史的發(fā)展過程,因此,文化既具有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又具有時代特征。在歷史性意義上,中國文化既包括源遠流長的傳統(tǒng)文化,也包括中國文化傳統(tǒng)發(fā)生劇烈演變的近代文化與現(xiàn)代文化。
在長達兩千多年的中國封建社會里,儒家思想一直在官方意識形態(tài)領域占據(jù)著正統(tǒng)地位,對中國文化發(fā)生著廣泛而深刻的影響??梢哉f,儒學乃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思想主流。
1.儒家創(chuàng)始人為孔子,名丘字仲尼,魯國人(今山東曲阜)??鬃铀枷肜?,最重要的內容之一就是“禮”。所謂的“禮”只是綱常名教化的政治、社會秩序。
2.什么是道家?所謂道家,最初見于漢代司馬談《論六家要旨》。司馬說:“道家使人精神專一,動合無形,瞻足萬物,其為術也,因陰陽之大順,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與時遷移,應物變化,立俗施事,無所不宜,指約而易操,事少而功多”。“知變,因變,應變”可謂道家之特長。
3.佛教于兩漢之際傳入中國,在中國的歷史條件下,開始生根、發(fā)展,成為中國封建社會上層建筑的一部分。佛教是一種倫理道德色彩相當濃厚的宗教。佛教以人生為苦,因而它就把追求人生的解脫作為自己的最高理想,為了實現(xiàn)理想便提出了一套去惡從善的理論學說和倫理道德準則,形成了有關宗教倫理道德的思想體系。
中國傳統(tǒng)文化是中華民族在中國古代社會形成和發(fā)展起來的比較穩(wěn)定的文化形態(tài),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民族的歷史遺產(chǎn)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展現(xiàn)。這個思想體系蘊涵著豐富的文化科學精神,主要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一是凝聚之學,中國傳統(tǒng)文化是內部凝聚力的文化,這種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注重和諧,把個人與他人、個人與群體、人與自然有機地聯(lián)系起來,形成一種文化關系;二是兼容之學,中國傳統(tǒng)文化并不是一個封閉的系統(tǒng),盡管在中國古代對外交往受到限制,還是以開放的姿態(tài)實現(xiàn)了對外來佛學的兼容,三是經(jīng)世致用之學,文化的本質特征是促進自然、社會的人文之化,中國傳統(tǒng)文化突出儒家經(jīng)世致用的學風,它以究天人之際為出發(fā)點,落腳點是修身、治國、平天下,力求在現(xiàn)實社會中實現(xiàn)其價值,經(jīng)世致用是文化科學的基本精神。
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民間故事
一、牛郎織女
牛郎織女的傳說始于《詩經(jīng)·大東》:“跂彼織女”、“睆彼牽牛”的記載?!豆旁娛攀?middot;迢迢牽牛星》已稱牛郎織女為夫妻。應劭《風俗通》逸文:“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橋,相傳七日鵲首無故皆髡,因為梁(注:橋)以渡織女也。”故事已初步形成,并與七夕習俗相結合。
故事梗概:相傳織女是王母的女兒(或天帝的女兒,或孫女)。她心靈手巧,善織,能用一雙靈巧的手織出五彩繽紛的云朵。人間有個孤兒叫牛郎,他雖然勤勞,但一直過著貧苦的生活。后來,牛郎在老牛的指點下,取走了在湖中洗澡的織女的衣裳,織女也喜愛牛郎,兩人就結成了夫妻。從此,男耕女織,生下一兒一女,過上了幸福美滿的生活。
誰知織女下凡在人間成親的事讓王母知道了,她大發(fā)雷霆,派天兵將織女捉回天宮。牛郎在老牛的幫助下,用籮筐裝著兒女,挑著追到天上。王母見牛郎追來,就用頭上的金釵在織女和牛郎之間劃出一道大河,這就是銀河。滔滔的銀河水無情地把牛郎和織女隔在兩岸,他們只得隔河痛哭相望。后來王母見他們哭得傷心,動了惻隱之心,命喜鵲傳話讓他們每隔七日相見一次。誰知喜鵲傳錯了話,說成每年七月七日相見一次。于是王母就罰喜鵲給他們搭橋。每年七月七日晚上,牛郎織女就在喜鵲搭成的橋上相會,傾訴衷腸。傳說這天晚上,到了夜深人靜的時候,在葡萄架下能聽到牛郎和織女的竊竊細語,天上要是落下雨點,那就是他倆傷心的眼淚。
盛夏的夜晚,仰望群星閃爍的夜空,人們能看到銀河兩岸有著兩顆遙遙相對的亮星。著名的“0”等亮星是織女星,它旁邊的四顆小星組成像是一只織布的梭子形;對面的一等亮星是牛郎星,它同前后兩顆小星組成宛如一個人挑著一副擔子在趕路的一字形。傳說《牛郎織女》講的就是他們之間的愛情故事。
二、孟姜女
孟姜女的傳說起源于《左傳》杞梁妻拒絕齊侯郊吊,遵守禮法的記載,后來加上《檀弓》的“齊莊公襲莒于奪(隧),杞良死焉。其妻迎其柩于路而哭之哀是故事的雛型。漢·劉向《列女傳》(四)記:“齊杞梁殖戰(zhàn)死,其妻哭于城下,十日而城崩。”又唐(佚名)《琱玉集》記“秦時有燕人杞良,娶孟超女仲姿為妻,因良被筑長城官吏所擊殺,仲姿哭長城下,城即崩倒。”可知這個傳說在唐代已盛行,但孟仲姿和杞良,在傳說中已改名為孟姜女和范喜良。
故事梗概:相傳有一家姓孟的人家種了一棵南瓜,在隔壁姜姓人家的房頂上開花結果。收獲時,南瓜中生出一個白胖美麗的小姑娘,因為這個瓜是孟、姜兩家的,所以取名孟姜女。孟姜女長大了,當時秦始皇筑長城到處抓民夫,一個叫范喜良的小伙子為躲避差役,進了孟家的花園,正好撞見孟姜女在湖邊撈扇子。當時,有一種習俗,一個女子潔白的皮膚如果被某位男人看見,就必須從他為夫;而且,孟姜女也喜歡這個小伙子,于是兩人就成了親。哪知成婚才三天,范喜良就被抓走了。孟姜女思念丈夫,天天以淚洗面。隨后便不顧路途艱險,歷盡千辛萬苦,不遠萬里尋夫送寒衣。當她尋到長城腳下,得知丈夫已經(jīng)死了,尸體被砌進城底。這時,她悲痛欲絕,拗哭得天昏地暗,竟使長城倒塌八百多里。孟姜女滴血認骨,終于找到丈夫的尸骨。她決心背回家鄉(xiāng)安葬。再說昏君秦始皇聽說孟姜女哭倒了長城,便下令抓來問罪,但看到孟姜女長得美貌非凡,就硬逼她和自己成親。孟姜女機智地提出三個條件:一,為范喜良造墳隆重安葬;二,秦始皇得如孝子一般披麻戴孝,在靈前跪哭;三,陪孟姜女游海三日。秦始皇一心想得到美女,便答應—一照辦。孟姜女在完成祭奠自己的丈夫的心愿之后,趁游海之機,投入大海以身殉情。有的說孟姜女后來變成了銀魚(面條魚);也有的說她變成了一種像蚊子似的飛蟲,螫死了秦始皇。
三、梁山伯與祝英臺
梁祝的故事最早見于唐·梁載言的《十道四蕃志》,記載了梁、祝“二人嘗同學”、“同冢”的故事。晚唐·張讀的《宣寶志》有較詳細的記載。到明代馮夢龍的《古今小說》,又增加了英臺不解帶,梁山伯生疑和化蝶的情節(jié)。
故事梗概:傳說祝員外的女兒祝英臺生得聰明伶俐,愛好詩文。在封建社會,女子是不得出門求學的,祝英臺只得女扮男裝,外出求學。路上,她認識了同去求學的梁山伯,兩人結拜為兄弟。以后,兩人以兄弟相稱,同窗讀書,同床而息。三年中,梁山伯處處保護、關心著“賢弟”祝英臺,始終不知英臺是個女子。三年后,英臺回家,山伯相送。一路上,聰明的英臺用巧喻暗示山伯,兩人可結百年之好,而忠實憨厚的山伯一直未能解悟她的真意。英臺只得托詞說愿為山伯作媒,將家中同胞妹妹許嫁山伯,讓山伯早日來祝家提親。后來,山伯到祝家拜訪“賢弟”,方知英臺是位女子,當初由英臺作媒許配的胞妹原來就是英臺自己。但因山伯來遲,誤了約期,英臺已由父親作主,被迫許給了馬家。山伯得知實情,悔恨交加,回家后一病不起,不久就離開了人世。這邊祝英臺被逼無奈只得嫁給馬家,成親那日,她要求在花轎經(jīng)過山伯墓時,讓她掃祭一番。當她全身素裝來到山伯墓前時,隨著“梁兄——”一聲揪心撕肝的悲號,頓時天昏地暗,風雨大作,電閃雷鳴之中,只見山伯墳墓崩裂,英臺縱身投入墓穴。眾人搶攔不及,只扯到一片碎裙。瞬間,山伯墓合攏如舊。這時,雨后的晴空掛著美麗的彩虹,墓地上兩只碩大的彩蝶,上下飛舞,形影相隨。傳說,這就是生不能共枕,死也要同葬的篤情男女——梁山伯與祝英臺的精魂。
四、白蛇傳
白蛇的故事形成最晚,起源:一說源于唐傳奇《白蛇記》;一說源于《西湖三塔記》。到明代馮夢龍的《白娘子永鎮(zhèn)雷峰塔》(《警世通言》),故事已初步定型。
故事梗概:相傳,有一條在西湖里修煉了五百年的白蛇,因為搶吃了許仙口中吐出來的、仙人呂洞賓賣的小湯團,又增加了五百年的仙力。得仙的白蛇十分羨慕塵世生活,就變成一位年輕美貌的女子來到人間,取名叫白娘子。跟隨她的女婢叫小青,是一條青蛇變的。白娘子愛慕許仙,就利用西湖游春之日,呼風喚雨,找到與許仙共舟而行的機會。交談之間,許仙也愛上了美麗、多情而又善良的白娘子,于是兩人成了親?;楹?,許仙和白娘子在鎮(zhèn)江開了一爿藥店。由于白娘子醫(yī)術高明,又熱心幫助窮人,藥店名聲大振,生意越來越興隆。夫妻倆相親相愛,日子過得十分美滿。
再說,當年沒有搶到那顆湯團的癲蛤膜與白蛇結了仇,它變成了一個和尚,取名叫法海,來到人間處處與白娘子作對。他為拆散白娘子的美滿家庭,唆使許仙讓白娘子在端午那日飲雄黃酒。白娘子為表達自己對丈夫的真摯愛情,仗著自己有千年仙力,飲了雄黃酒,但還是顯露了原形,把許仙嚇得昏死過去。為救丈夫,白娘子不顧懷有身孕,飛往昆侖山,經(jīng)過奮力爭斗,盜來仙草,救活了許仙。
以后,許仙去金山寺還愿,法海又強將許仙軟禁起來,逼他削發(fā)出家。白娘子為維護自己的愛情,和小青一起上金山寺,水漫金山,與法海進行了一場惡戰(zhàn)。白娘子因有孕在身,沒能取勝,只得與小青一起回到西湖,準備繼續(xù)修煉,等待時機再與法海交戰(zhàn)。
許仙被關在寺內,死活不肯出家,找個機會逃了出來?;丶也灰娖拮雍托∏?,又怕和尚再來尋事,也就回到杭州。在西湖斷橋處遇見了即將分娩的妻子和小青,便一起寄住到許仙姐姐的家中。不久,白娘子生下一個白白胖胖的兒子,正在大家高興地準備慶賀之時,法海和尚闖了進來,用金缽收走了白娘子,并將她壓在雷峰塔下。
小青為救出白娘子,再度進山修煉,幾年后趕回杭州,尋法海和尚報仇。他們交戰(zhàn)三天三夜,小青毀掉雷峰塔,救出白娘子,又和白娘子一起將法海和尚打下西湖。法海無處躲藏,鉆進了螃蟹的肚臍,小青念咒語將它定在里面,使它永遠不能出來。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