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口紅的叫法是什么做法是怎樣(2)
古代口紅制作方法二
口紅在古代又叫口脂
口脂主要是用來防止嘴唇干裂凍裂,起初是用牛髓或牛脂制作,呈油脂狀;北魏賈思勰在《齊民要術(shù)》中曾經(jīng)記載過當時的制作工藝,即先制香酒,以丁香、藿香兩種香料,揀上好的新收無雜質(zhì)的潔凈棉花中,然后投入事先已燒至微燙的酒中,以熱酒吸收棉中的香料之味。吸收的時間為夏日1天1夜,春、秋兩季為兩天兩夜,冬季為3天3夜。浸透到期后,取出棉花和香料,將牛油或牛髓放人此香酒,旺火大燒,滾沸一次加一次牛油脂,數(shù)滾之后,撤火微煎,此時慢慢摻人以朱砂研取的紅色顏料,并以青油調(diào)人,攪拌均勻,滅火后,待其自然冷卻,凝成的紅脂細膩鮮艷,香氣蘊藉,即為婦女喜愛的飾唇用品了。到了唐代,則時興甲煎口脂,甲煎是一種人工制作的復合香料,是當時制作高檔口脂相當復雜的工藝,而且動用了甘松香、艾納香、苜蓿香、茅香、藿香、零陵香、上色沉香、雀頭香、蘇合香、白膠香、白檀香、丁香、麝香、甲香十四種不同的香料,其中大多數(shù)屬于昂貴的進口香料,制成口脂香氣濃郁。也有不加紅顏料和香料的口脂,多為男士所用,唐宋的皇帝在冬天還賜給官吏防凍的口脂面脂作為福利。 女性用的口脂還有一種“胭脂”,原料是名叫“紅藍”的花朵,它的花瓣中含有紅、黃兩種色素,花開之時被整朵摘下,然后放在石缽中反復杵槌,淘去黃汁后,即成鮮艷的紅色染料。除紅藍花外,制作胭脂的原料,還有重絳,石榴、山花及蘇方木等等。
古代胭脂
胭脂可以涂唇也可以妝面,一般有兩種:一種是以絲綿蘸紅藍花汁制成,名為“綿胭脂”;另一種是加工成小而薄的花片,名叫“金花胭脂”。這兩種胭脂,都可經(jīng)過陰干處理為一種稠密潤滑的脂膏?;蛘呦瘛都t樓夢》中記載的用過濾澄清后的紅藍花汁加花露蒸疊成膏狀,用盒子盛放。用時用嘴唇抿住胭脂花片,顏色自然會附于唇上,或者將膏狀的胭脂直接涂抹在唇上。
古代花式唇妝
南梁的沈約在《少年新婚為之詠》中,有這樣的名句:“托意眉間黛,中心口上朱”,很形象地說明了妝飾在婦女社會生活中的特殊作用。既然心情各異,朱唇也就會有不同的妝法了。
中國古代對女子面目五官的審美標準大概是:細彎的柳葉眉、圓圓的杏仁眼、小巧的櫻桃嘴,至于鼻,則無物可狀,以挺直而小巧為標準。女子若有其中一美,便可人美人行列。唐詩人白居易家蓄妓,有兩人最中他的意,一位稱樊素,貌美,尤以口型出眾;一位名小蠻,善舞,腰肢不盈一握,白居易為她倆寫下了“櫻桃樊素口,楊柳小蠻腰”的風【蟹】流名句。
看了古代口紅的叫法還看:
3.口紅制作方法
5.口紅用英語怎么說
古代口紅的叫法是什么做法是怎樣(2)
上一篇:古代科考等級是怎么分配的
下一篇:古代口紅制作方法是用什么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