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卡AV在线|网页在线观看无码高清|亚洲国产亚洲国产|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學習啦 > 語文學習 > 國學知識 > 古代知識 > 古代建筑壁畫有什么

古代建筑壁畫有什么

時間: 書榮1192 分享

古代建筑壁畫有什么

  中國古代四大壁畫:敦煌飛天、芮城永樂宮呂純陽、毗盧寺儒釋道、法海禪寺神佛鬼怪。那么現(xiàn)在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古代建筑壁畫吧。

  古代建筑壁畫有什么
敦煌飛天是敦煌莫高窟的名片,是敦煌藝術的標志。只要看到優(yōu)美的飛天,人們就會想到敦煌莫高窟藝術。

  敦煌莫高窟492個洞窟中,幾乎窟窟畫有飛天。

  基本簡介

  敦煌飛天是敦煌莫高窟的名片,是敦煌藝術的標志。只要看到優(yōu)美的飛天,人們就會想到敦煌莫高窟藝術。

  敦煌莫高窟492個洞窟中,幾乎窟窟畫有飛天。據(jù)常書鴻先生在《敦煌飛天》大型藝術畫冊序言中說,“總計 4500余身”。其數(shù)量之多,可以說是全世界和中國佛教石窟寺廟中,保存飛天最多的石窟

  時代特點

  敦煌壁畫中的飛天,懷洞窟創(chuàng)建同時出現(xiàn),從十六國開始,歷經(jīng)十個朝代,歷時千余年,直到元代末期,隨著敦煌石窟的建而消逝。在這千余年的歷史長河中,由于朝代的更替,政權的轉移,經(jīng)濟的發(fā)展繁榮,中西文化的頻繁交流等歷史情況的變化,飛天的藝術形象,姿態(tài)和意境,風格和情趣,都在不斷地變化,不同的時代、不同的藝術家,為我們留下了不同風格特點的飛天。一千余年間的敦煌飛天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演變發(fā)展的歷史。其演變史同整個敦煌藝術發(fā)展史大體一致,分為四個階段:

  興起時期

  從十六國北涼到北魏(公元366--535年),大約170余年,此時期的敦煌飛天深受印度和西域飛天的影響,大體上是西域式飛天。但這一時期兩個朝代的飛天特點也略有不同。

  莫高窟北涼時的飛天多畫在窟頂平棋岔角,窟頂藻井裝飾中,佛龕上沿和本生故事畫主體人的頭上。其造型和藝術特點是:頭有圓光、臉型橢圓,直鼻大眼,大嘴大耳、耳飾環(huán)孬,頭束圓髻,或戴或蔓,或戴印度五珠寶冠,身材粗短,上體半裸,腰纏長裙,肩披大巾,由于暈染技法變色,成為白鼻梁、白眼珠,與西域龜茲等石窟中的飛天,在造型、面容、姿態(tài)、色彩、繪畫技藝上都十分相似。由于莫高窟初建時,敦煌地區(qū)的畫師畫工尚不熟悉佛教題材和外來藝術,處于摹仿階段,運筆豪放,大膽著色,顯得粗獷樸拙。

  莫高窟現(xiàn)存北涼石窟只有三個。最具有北涼風格特點的飛天,是第275窟北壁本微故事畫主體人物上方的幾身飛天災幾身飛天,頭有圓光,戴印度五珠寶冠,或頭束圓髻,上體半裸,身體呈“U”字形,雙腳上翹,或分手,或合手,有凌空飛行的姿勢,但這種飛行的姿勢顯得十分笨拙,有下落之感。“U”字型的身軀也顯得直硬,尚不圓潤,微彎,還有印度石雕飛天姿態(tài)的遺跡。

  莫高窟北魏時期的飛天所畫的范圍擴大了。不僅畫在窟頂平棋、窟頂藻井、故事畫、佛龕上面,還畫在說法圖、佛龕內(nèi)兩側。北魏的飛天形象,有的洞窟大體上還保留著西域式飛天的特點,但有一些洞窟里的飛天形象,已發(fā)生了明顯的變化,逐步向中國化轉變。飛天的臉形已由豐圓變得修長,眉清目艉,鼻豐嘴小,五官勻稱諧調(diào)。頭有圓光,或戴五珠寶冠,或束圓髻。身材比例逐漸修長,有的腿部相當于腰身的兩倍。飛翔姿態(tài)也多種多樣了。有的橫游太空,有的振臂騰飛,有的合手下飛,氣度豪邁大方。勢如翔云飛鶴。飛天落處,朵朵香花飄落,頗有“天花亂墜滿虛空”的詩意。

  最具有北魏風格的飛天,是畫在第254窟北壁的《尸屁王本生》故事畫上方的兩身飛天和第260窟北壁后部說法圖上方的兩身飛天。這四身飛天的突出特點是:頭有圓光,戴印度式五珠寶冠,臉型修長,因變色原因,成為白鼻梁,白眼圈,為小字臉。上體半裸,腿部修長,成大開口“U”字形。衣裙飄曳,巾帶飛舞,橫空而飛,四周天花飛落。雖然飛天的肉體與飄帶已變色,但衣裙飄帶的暈染和線條十分清晰,飛天的飛勢動態(tài)有力,姿勢自如優(yōu)美

  創(chuàng)新時期

  從西魏到隋代(公元535--618年),大約80余年。此時期的敦煌飛天,處在佛教天人與道教羽人,西域飛天與中原飛仙相交流,相融合,創(chuàng)新變化的階段,是中西合璧的飛天。莫高窟西魏時期的飛天,所畫的位置大體上與北魏時期相同。只是西魏時期出現(xiàn)了兩種不同風格特點的飛天,一種是西域式飛天,一種是中原式飛天。

  西域式飛天繼承北魏飛天的造型和繪畫風格。其中最大的變化是:作為香間神的乾闥婆,散花飛天抱起了各種樂器在空中飛翔;作為歌舞神的緊那羅,天宮伎樂,沖出了天空圍欄,亦飛翔于天空。兩位天神合為一體,成了后來的飛天,亦叫散花飛天和伎樂飛天。其代表作品如第249窟西壁佛龕內(nèi)上方的四身伎樂飛天。

  中原式飛天,是東陽王榮出任瓜州(古敦煌)刺史期間,從洛陽帶來的中原藝術畫風在莫高窟里新創(chuàng)的一種飛天。這種飛天是中國道教飛仙和印度教飛天相融合的飛天:中國的道教飛仙失去了羽翅,裸露上體,脖飾項鏈,腰系長裙,肩披彩帶;印度的佛教失去了頭上的圓光和印度寶冠,束起了發(fā)髻,戴上了道冠。人物形象宣傳是中原“秀骨清像”形,身材修長,面瘦頸長,額寬頤窄,直鼻秀眼,眉細疏朗,嘴角上翹,微含笑意。其最具代表性的是第282窟南壁上層的十二身飛天。這十二身飛天,頭束雙髻,上體裸露,腰系長裙

  ,肩披彩帶,身材修長,成大開口橫弓字形,逆風飛翔,分別演奏腰鼓、拍板、長笛、橫簫、蘆笙、琵琶、阮弦、箜篌等樂器。四周天花旋轉

  ,云氣飄流,襯托著飛天迎風而飛翔,身輕如燕,互相照應,自由歡樂,漫游太空。

  北周是鮮卑族在大西北建立的一個少數(shù)民族政權,雖然統(tǒng)治時期較短(公元557--581年),但在莫高窟營建了許多洞窟。鮮卑族統(tǒng)治者崇信佛教,且通好西域,因而莫高窟再度出現(xiàn)了西域式飛天,這種新出的飛天具有龜茲、克孜爾等石窟飛天的風格,臉圓、體壯、腿短,頭圓光,戴印度寶冠,上體裸露,豐乳圓臍,腰系長裙,肩繞巾帶。最突出的是面部和軀體采用凹凸暈染法,現(xiàn)因變色,出現(xiàn)了五白:白棱、白鼻梁、白眼眶、白下巴。飛行姿態(tài)成敞口“U”字型,身軀短壯,動態(tài)樸拙,幾乎又回到了莫高窟北涼時期飛天的繪畫風格特點。但形象卻比北涼時期豐富得多,出現(xiàn)了不少伎樂飛天。

  最具有北周風格的飛天,是第290窟和第428窟中的飛天。這兩個窟中的飛天。體態(tài)健壯,臉形豐圓,頭有圓光,戴印度寶冠,五官具有五白特點,上體裸露,腰系長裙,肩繞巾帶,軀體用濃厚有凹凸暈染,現(xiàn)因變色豐乳圓臍更為突出。第428窟中的伎樂天飛,造型豐富,或彈琵琶,或彈箜篌,或吹橫笛,或擊腰鼓,形象生動,姿態(tài)優(yōu)美。尤其是南壁西側的一身飛天,雙手持豎笛,雙腳倒踢紫金冠,長帶從身下飄飛,四周天花飄落,其飛行姿態(tài),像一只輕捷的燕子俯沖而下。

  隋代是莫高窟繪畫飛天最多的一個時代,也是莫高窟飛天種類最多,姿態(tài)最豐富的一個時代。隋代的飛天除了畫在北朝時期飛天的位置,主要畫在窟頂藻井四周、窟內(nèi)上層四周和西壁佛龕內(nèi)外兩側,多以群體出現(xiàn),隋代飛天的風格,可以總結為四個不一樣。

  區(qū)域特點不一樣。在隋代洞窟里,既有西域式飛天,也有中原式飛天,更锪 是中西合璧式的今天。

  臉型身材不一樣,臉型有豐圓型,也有清秀型;身材有健壯型,也有修長型。但大多數(shù)身材修長,比例適度,腰肢柔細,綽約多姿。

  衣冠服飾不一樣,有上身半裸的,也有著像章支的;有穿無袖短裙的,也有穿寬袖長裙的;有頭戴寶冠的,也有頭束發(fā)髻的,還有禿發(fā)僧人式的飛天。

  飛行姿態(tài)不一樣,有上飛的,也有下飛的,有順風橫飛的,也有逆風橫飛的,有單飛的,也有群飛的,但飛行的姿態(tài)已不呈“U”字型,身體比較自由舒展。

  從總體上說,隋代飛天是處在交流、融合、探索、創(chuàng)新的時期??傏厔菔窍蛑袊姆较虬l(fā)展,為唐代飛天完全中國化奠定了基礎。

  最具有隋代風格的飛天,是第427窟和第404窟的飛天。

  第427窟是隋代的大型洞窟之一。亦是隋代畫飛天最多的洞窟,此窟四壁上沿天宮欄墻之上飛天繞窟一周,共計108身。這108身飛天,皆頭戴寶冠,上體半裸,項飾瓔珞,手帶環(huán)鐲,腰系長裙,肩繞彩帶,多有西域飛天的形旬、服飾的遺風。膚色雖已變黑,形象仍十分清晰,有的雙手合十,有的手持蓮花,有的手捧花盤,有的揚手散花,有的手持箜篌、琵琶、橫笛、豎琴等樂器,朝著一個方向繞窟飛翔。其姿態(tài)多樣,體態(tài)輕盈,飄曳的長裙,飛舞的彩帶,迎風舒卷。飛天四周,流云飄飛,落花飛旋,動感強烈,富有生氣。

  第404窟是隋代中后期的一個中型洞窟,窟內(nèi)四壁上沿畫天宮欄墻,欄墻上飛天繞窟一周。如同第427窟的飛天一樣,姿態(tài)各異,有的手持蓮花,有的手托花盤,有的揚手散花,有的手持各種樂器,朝著一個方向逆風飛翔,體態(tài)輕盈,姿勢優(yōu)美。但在首飾服飾上有了很大的變化:頭無圓光,不戴寶冠,有的束桃型仙人髻,有的束雙環(huán)仙人髻,有的束仙童髻,臉為蛋形,眉清目稻,身材修長,衣裙輕軟,巾帶寬長。衣飾、面容、身態(tài)如同唐代初期的飛天,已經(jīng)安全中國化。

  鼎盛時期

  從初到晚唐(公元618--970年),貫穿整個唐代,大約300年。

  敦煌飛天是在本民族傳文化藝術的基礎上,不斷吸收印度飛天的成分,融合西域、中原飛天的成就,發(fā)展創(chuàng)作出來的。從十六國起,歷經(jīng)北涼、北魏、西魏、北周、隋代五個朝代,百年的時間,完成了敦煌飛天中外、東西、南北的互相交流、吸收、融合、完成了中國化歷程。到了唐代,敦煌飛天進入成熟時期,藝術形象達到了最完美的階段。這時期的敦煌飛天已少有印度、西域飛天的風貌,是完全中國化的飛天。

  唐代是莫高窟大型經(jīng)變畫最多的朝代,窟內(nèi)的四壁幾乎都被大型經(jīng)變畫占領。飛天亦主要畫在大型經(jīng)變畫之中。在題材上,一方面表現(xiàn)大型經(jīng)變畫中的佛陀說法場面,散花、歌舞、禮贊作供養(yǎng);另一方面表現(xiàn)大型經(jīng)變一中佛國天界---“西方凈土”、“東方凈土”等極樂世界的歡樂。飛天飛繞在佛陀的頭頂,或飛翔在極樂世界的上空,有的腳踏彩云,徐徐降落;有的昂首振臂、騰空而上;有的手捧鮮花,直沖云霄;有的手托花盤,橫空飄游。飄曳的衣裙

  ,飛卷的舞帶,真如唐代大詩人李白詠贊仙女詩:“素手把芙蓉,虛步躡太清。霓裳曳廣帶,飄浮升天行”描寫的詩情畫意。

  敦煌研究院的墳家們把敦煌石窟的唐代藝術,劃分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個階段。把這四個階段又劃分為前后兩個時期:初、盛唐為前期,即唐王朝直接統(tǒng)治敦煌地區(qū)埋藏(公元618--781年);中、晚唐為后期,即吐蕃族占敦煌地區(qū),和河西歸義軍節(jié)度使張議潮管轄敦煌地區(qū)時期(公元781--907年)。

  藝術風格最能體現(xiàn)時代的政治、經(jīng)濟、社會形態(tài)。唐代前期的飛天具有奮發(fā)進取、豪邁有力、自由奔放、奇姿異態(tài)。變化無窮的飛動之美。這與唐王朝前期開明的政治,強大的國力,繁榮的經(jīng)濟,豐富的文化,開放的國奮發(fā)進取的時代精神是一致的。

  最具有唐代前期風格中特點的飛天,是畫在初唐第321窟的雙飛天,和盛唐第320窟中的四飛天。

  第321窟西壁佛龕兩側各畫兩身雙飛天。這兩身悄天,飛翔姿態(tài)十分優(yōu)美,盡管飛天的面容、肉體雖已變成降黑色,但眉目*廓、肉體姿態(tài)、衣裙彩帶的線條十分清晰:身材修,昂首挺胸,雙腿上揚,雙手散花,衣裙巾帶隨風舒展,由上而下,徐徐飄落,像兩只空中飛游的燕子,表現(xiàn)出了瀟灑輕盈的飛行之美。

  第320窟的四飛天畫在南壁《西方凈土變》中阿彌陀佛頭頂華蓋的上方。每側兩身,以對稱的形式,圍繞華蓋,互相追逐:一個在前,揚手散花,反身回顧,舉臂緊追。前呼后應,表現(xiàn)出一種既奮發(fā)進取,又又表現(xiàn)出自由輕松的精神境力量和飛行之美。飛天的四周,彩云飄浮,香花紛落,既表現(xiàn)飛天向佛陀作供養(yǎng),又表現(xiàn)佛國天堂的自由歡樂。飛天的肉體雖已變黑,面容不清,但整體形象清晰,身材修長,姿態(tài)輕盈,人體比例準確,線描流暢有力,色彩艷麗豐富,是唐代飛天代表作之一。

  唐代后期的飛天,在動勢和姿態(tài)上已沒有前期時那種右發(fā)進取的精神和自由歡樂的情緒了。有藝術造型上,衣飾已,由艷麗豐厚轉為淡雅輕薄,人體已由豐滿嬌美變?yōu)榍迨輼銓?,神態(tài)已由激奮歡樂變?yōu)槠届o憂思。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畫在中唐第158窟西壁大型《涅磐經(jīng)變》圖上方的幾身飛天,這幾身飛天圍繞《涅磐經(jīng)變》圖上層的菩提樹寶蓋飛翔,有的捧著花盤,有的捧著瓔珞,有的手擎香爐,有的吹奏羌笛,有的揚手散花,向佛陀供供養(yǎng)。但神情平靜,并無歡樂之感,在莊嚴穆的表情中透露出憂傷悲哀的神情,體現(xiàn)出了一種“天人共悲”的宗教境界,同時,也反映出唐代后期國力衰敗、國人憂思和當時吐蕃族統(tǒng)治敦煌地區(qū)時官司民向神佛乞愿回歸大唐的情緒。

  這幾身悄天中,位于寶蓋北側一身,姿態(tài)神情表現(xiàn)最為傳神。其飛行姿態(tài),昂首挺胸,手捧瓔珞,雙腿后揚,圍繞寶蓋,由上而下,輕輕飄落,背上長帶飛舞,胸下彩去飄旋。衣飾淡雅,肉體僅用線描,眉目清秀,神情莊嚴,略帶憂思。飛行姿態(tài)已無唐代前期那樣激奮輕盈,顯得有些沉重。

  321窟初唐憑欄天女與飛天 莫高窟321窟初唐雙飛天

  榆林窟15窟中唐伎樂飛天

  衰落時期

  從五代至元代,包括五代、宋代、西夏、元代四個朝代(公元907--1368年),大約460余年,這一時期的敦煌飛天繼承唐代余緒,圖形動態(tài)上無所創(chuàng)新,逐步走向公式化。已無隋代時創(chuàng)新多變,唐代時的進取奮發(fā)精神。飛天的藝術水平和風格特點雖有不同,但一代不如一代,逐漸推動了原有的藝術生命?,F(xiàn)將這四個朝代的飛天風格簡述如下:

  五代和北宋是河西歸義軍曹氏政權管轄敦煌地區(qū)的時期。這一時期的飛天繼承唐代余風,但無創(chuàng)新之作,且飛動有虧,不復生氣,完全推動了唐代飛天生氣歡快的基調(diào)。但曹氏政權崇信佛教,在莫高窟、榆林窟新建和重修了大量洞窟,并且建有畫院,聘用了一些當時著名的畫匠繼承仿仿唐代風格特點,在榆林窟和莫高窟也留下了一些上乘的飛天之作。其代表作品是榆林窟第16窟和莫高窟第327窟中的飛天。

  榆林窟16窟是五代早期的一個洞窟,窟內(nèi)所畫的飛天,雖然沒有唐代飛天的生動活潑,俏麗輕參加者,有此匠氣,但裝飾性十分好。例如此窟中一身彈古箏和一身彈箜篌的飛天,畫得很完美,兩身飛天皆頭束發(fā)髻,彎眉大眼,直鼻小唇,臉形豐圓,耳垂環(huán)孬,半裸上體,胸飾瓔珞,臂飾鐲釧,腰系長裙,赤腳外露

  ,雙手嫻熟悉地彈撥琴弦,姿態(tài)優(yōu)雅。其最大的特點是飛舞的巾帶經(jīng)身體長三倍,飛舞的巾帶中間有飄旋的在花朵,飛舞的巾帶下面有彩云流轉

  ,飛天好似逆風翱翔在彩去上,整個畫面對稱均等,裝飾性很強。

  第327窟是莫高窟宋代晚期的一個洞窟,窟頂四披下沿畫飛天一周,有的捧花,有的奏樂,為佛陀作供養(yǎng)。其東坡北側的兩身飛天,形象姿態(tài)較為完美。兩身飛天皆束發(fā)髻,戴珠冠,*上身,項飾瓔珞,臂飾寶釧,面容豐滿,眉目清秀。一身手捧花盤,一身手鳳首箜篌,在天宮欄墻上盛開字形,逆風飛翔,衣裙飄曳,長帶飛舞,飛天身上,鮮花紛落,飛天身下,彩云飛旋,雖無唐代飛天的氣勢,但其飛行動態(tài)也很生動,可以說是宋代飛天的代表作品。

  西夏是黨項言辭在大西北建立的一個少數(shù)世族政權。莫高窟西夏時期的飛天,一部分

  洞襲宋代的風格,一部分具有西夏獨特的風格。最大的特點是把西夏黨項族人物風貌和民俗特點融入了飛天的形象。臉形長圓,兩腮外鼓,深目尖鼻

  ,身體健壯,身穿皮衣,多飾珠珠,世俗性很強。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第97窟中的童子飛天。此窟西壁佛龕內(nèi)側,各畫一身童子散花飛天,形象、姿態(tài)、衣服相同:頭頂禿發(fā),兩側梳小辮,圓臉細眉,眼角上翹,厚唇鼓腮,赤膊光腿,肌肉豐滿,體格健壯。臂飾珠鐲寶釧,腰系獸皮肚圍,腳空短筒皮靴。一手持蓮花,一手持花盤,一腿彎曲,一腿上揚,由上而下飛行。背上彩帶飛舞,飛動氣勢不強。這兩身飛天已無早期無天----佛

  國樂神和歌神的神態(tài),也無唐代飛天婀娜多姿的風韻。如果抹去臂上的巾帶,有下的彩云,完全是一位黨項族打扮的男童。從人物形象、發(fā)式、衣飾上看,都表現(xiàn)出了西夏黨族的特點和生活風格。

  元代時蒙古族統(tǒng)治敦煌地區(qū),在莫高窟和榆林窟營建重修的洞窟都很少。元代流行密宗,分藏密和漢密。藏傳密宗藝術中無飛天,漢傳密宗藝術中現(xiàn)存的飛天也不多。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畫在第3窟南壁和北壁《千手千眼觀音經(jīng)變》圖上方兩角的四身飛天,北壁《觀音經(jīng)變》圖上方兩身飛天造型較為完美。這兩身飛天相向對稱,形象、姿態(tài)、衣飾基本相似,頭梳錐髻、戴珠冠,臉形豐圓,長眉秀眼,上體半裸,項飾瓔珞,臂飾寶釧,一手托蓮化,一手執(zhí)蓮枝負在戾上,乘黃色卷云從空而降,衣裙巾帶很短,身體沉重,飛動感不強。已無佛教飛天的姿態(tài)風貌,而像是兩位乘云飛行的道教仙童。

  敦煌飛天,經(jīng)歷了千余年的歲月,展示了不同的時代特色和民族風格,許多優(yōu)美的形象,歡樂的境界,永恒的藝術生命力至今仍然吸引著人們,正如段文杰先生在《飛天在人間》一文中所說:“她們并未隨著時代的過去而滅亡,她們?nèi)匀换钪?,在新的歌舞中,壁畫中,工藝文?商標、廣告),到處都有飛天的形象。應該說她們已從天國降落到人間,將永遠活在人們心中,不斷地給人們以啟迪和美的享受。”

  中國古代四大壁畫之永樂宮壁畫(芮城永樂宮呂純陽)

  永樂宮壁畫是中國古代壁畫的奇葩。它位于山西省芮城的永樂宮(又名大純陽萬壽宮),其藝術價值最高的首推精美的大型壁畫,它不僅是我國繪畫史上的重要杰作,在世界繪畫史上也是罕見的巨制。永樂宮壁畫是我國古代繪畫藝術的。整個壁畫共有1000平方米,分別畫在無極殿、三清殿、純陽殿和重陽殿里。其中三清殿是座主殿,殿內(nèi)壁畫共計403.34平方米。畫面高4.26米,全長94.68米。

  永樂宮壁畫為道教宣傳畫,目的在于揭示教義和感召人心,其繪制時間略早于歐洲文藝復興,幾乎和元代共始終?,F(xiàn)存壁畫面積1005.68平方米。

  古代藝術遺跡

  永樂宮壁畫,滿布在四座大殿內(nèi)。這些繪制精美的壁畫總面積達96O平方米,題材豐富,畫技高超,它繼承了唐、宋以來優(yōu)秀的繪畫技法,又融匯了元代的繪畫特點,形成了永樂宮壁畫的可貴風格,成為元代寺觀壁畫中最為引人的一章。

  三清殿,又稱無極殿,是供“太清、上清、玉清原始天尊”的神堂,為永樂宮的主殿。殿內(nèi)四壁,滿布壁畫,面積達403.34平方米,畫面上共有人物

  289個。這些人物,按對稱儀仗形式排列,以南墻的青龍、白虎星君為前導,分別畫出天帝、王母等28位主神。圍繞主神,28宿、12宮辰等“天兵天將”在畫面上徐徐展開。畫面上的武將驍勇剽悍,力士威武豪放,玉女天姿端立。整個畫面,氣勢不凡,場面浩大,人物衣飾富子變化而線條流暢精美。這人物繁雜的場面,神采又都集中在近300個“天神”朝拜元始天尊的道教禮儀中,因此被稱為“朝元圖”。純陽殿,是為奉祀?yún)味促e而建。

  純陽殿內(nèi),壁畫繪制了呂洞賓從誕生起,至“得道成仙”和“普渡眾生游戲人間”的神話連環(huán)畫故事。

  純陽殿內(nèi)對扇后壁的“鐘、呂談道圖”,是一幅極為珍貴、人物描寫極為成功、情景相融得非常好的一幅壁畫。

  重陽殿,是為供奉道教全真派首領王重陽及其弟子“七真人”的殿宇。殿內(nèi)出采用連環(huán)畫形式描述了王重陽從降生到得道度化“七真人”成道的故事。

  重陽殿內(nèi)的連環(huán)畫,雖是敘述王重陽的故事,但卻妙趣橫生地展示了封建社會中人們的活動。這些畫面,幾乎是一幅幅活生生社會生活的縮影。平民百姓的梳洗、打扮、吃茶、煮飯、種田、打魚、砍柴、教書、采藥、閑談;王公貴族、達官貴人的宮中朝拜、君臣答理、開道鳴鑼;道士設壇、念經(jīng)等各式各樣的動態(tài)躍然壁上。畫中,流離失所的饑民、郁郁寡歡的廚夫、茶役、樂手,樸實善良而勤勞的農(nóng)民與大腹便便的宮廷貴族、帝王將相形成了非常鮮明的對照。

  重陽殿壁畫

  重陽殿內(nèi)精美的產(chǎn)婦生子壁畫

  重陽殿壁畫基本上繼承了純陽殿的表現(xiàn)方法,用49幅畫面來描述王重陽一生經(jīng)歷。雖然時代稍晚(東壁畫中石碑上有洪武元年字樣,可知壁畫當完成于明洪武元年1368以后),破損亦較嚴重,但是從其反映道教有關事跡及社會生活的某些側面來說,仍具一定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從其繪畫風格看,仍與純陽殿相近,當仍為朱好古門人這一派系匠師所繪。

  純陽殿、重陽殿內(nèi)的連環(huán)畫,雖是敘述呂洞賓、王重陽的故事,但卻妙趣橫生地展示了封建社會中人們的活動。這些畫面,幾乎是一幅幅活生生的當時中國社會生活的縮影。平民百姓的梳洗、打扮、吃茶、煮飯、種田、打魚、砍柴、教書、采藥、閑談;王公貴族、達官貴人的宮中朝拜、君臣答理、開道鳴鑼;道士設壇、念經(jīng)等各式各樣的動態(tài)躍然壁上。畫中,流離失所的饑民,郁郁寡歡的廚夫、茶役、樂手,樸實善良而勤勞的農(nóng)民,與大腹便便的宮廷貴族、帝王將相形成了非常鮮明的對照。

  三清殿朝元圖

  三清殿內(nèi)的壁畫是有名的《朝元圖》,壁畫高4.26米,全長94.68米,總面積為403.34平方米,是永樂宮壁畫中的重點。

  三清殿內(nèi)漆黑一片。為了使壁畫免受光線侵蝕,所有窗戶都以深色的布簾遮著,人必須在進殿后好一會,適應了殿內(nèi)的微弱的光線后才可以看到壁畫。但見三清殿內(nèi)的西、北、東三壁上,繪滿了4公尺多高的神仙群像,三壁的畫面連成一氣,表現(xiàn)的是玉皇大帝和紫微大帝率領諸神,來朝拜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太上老君的情景,也就是原來分散的諸神,全都集合起來朝拜最高主神了。

  環(huán)繞三清塑像的斗心扇面墻上,東西面分別是南極長生大帝、東極青華太乙救苦天尊和玄元十子等;扇面墻背面為三十二天帝君;正面北壁東部是中官紫微北極大帝、天至大圣及北斗七星、十一曜、二十八宿及歷代傳經(jīng)法師;北壁西部是勾陳星宮天皇大帝、南斗六星、二十八宿和天、地、水三官以及歷代傳經(jīng)法師等。東壁是大上昊天玉皇上帝、后土皇地只和扶桑大帝、十二元神、五岳、四瀆、地府諸神;西壁是東華上相木公青童道君、白玉龜臺九靈太真金母元君和十太乙、八卦、雷雨諸神;南壁兩側是青龍君、白虎君。

  全圖近300個神仙朝著同一個方向行進,形成了一道朝圣的洪流,氣氛神圣、莊嚴。

  西壁堪稱是整個《朝元圖》中最精彩的部分。畫面以東王公、西王母夫婦為中心,各天官簇擁左右。西王母端坐椅中,鳳冠品服,儀態(tài)端莊典雅,表情溫柔親和。在她面前有一身著藍袍的長者,據(jù)說是哪吒的師傅太乙真人。他頭微低,臉微側,雙手持笏,似有要事啟奏西王母。在太乙真人的身后有兩位天神作交談狀,似乎真人所稟奏之事正是他們也關心的事。這一組人物相互呼應,特別是對太乙真人的心理傳神的描繪,為我們刻畫出一個眉宇間顯現(xiàn)出焦慮、心事重重的長者形象。

  永樂宮三清殿內(nèi)精美的壁畫

  這一鋪《朝元圖》,不僅反映了道教的完整體系,而近三百身群像,男女老少,壯弱肥瘦,動靜相參,疏密有致,在變化中達到統(tǒng)一,在多樣中取得和諧。壁畫中的神像雖然高度、朝向大致一樣,但畫面利用了不同的面部顏色、衣著和神態(tài)去表達不同神仙的身分、性格。帝君的神情多半比較肅穆;武將則全身披甲,鬢發(fā)飛揚;玉女則含情地微笑,有的在對話,有的在沉思,也有些在凝神、在顧盼,形象各具特色。每個神像大都只是寥寥幾筆,以濃淡粗細的長線變化,就充分表現(xiàn)出質感的動勢來。袍服、衣帶上的細長線條,更多的是剛勁而暢順地“一筆過”畫上去,好像一條條鋼線鑲在壁畫上一樣,造就了迎風飛動的飄忽感,加強了畫中仙人的生動性。這種畫法不但承繼了唐、宋以后盛行的吳道子“吳帶當風”的傳統(tǒng),而且準確地表現(xiàn)了衣紋轉折及肢體運動的關系,難度極高。

  仔細揣摩永樂宮三精殿壁畫,可以發(fā)現(xiàn)其繪畫用筆十分講究。畫中人物的胡須、云鬢在接近皮膚的地方用筆尖細,隨著向兩側展開,筆畫逐漸變粗、變淡,遠遠看去,人物的胡須仿佛是從肉里長出來的一樣,即所謂的“毛根出肉”畫法。如此精美、準確、生動的畫云鬢、胡須的用筆,反映了畫工對解剖、透視學的理解,而筆的運行也做到了準確、舒張、剛健,不允許有絲毫敗筆,顯示了高超的繪畫技藝。畫直線不用界尺,畫弧光不用圓規(guī),這又要求畫工具備過硬的畫線本領。這些正是從六朝、隋唐壁畫延續(xù)下來的優(yōu)秀藝術傳統(tǒng)。從云鬢、虬須的“毛根出肉”的畫法上去考察,永樂宮三清殿壁畫諸路神仙、真人也宛然出自吳道子的筆下,繼承發(fā)揚了吳道子的大唐風格。

  輝煌燦爛的色彩效果,是三清殿壁畫藝術的又一特點。在富麗華美的青綠色基調(diào)下,有計劃地分布以少量的紅、紫、深褐等色,加強了畫面的主次及素描關系。在大片的青綠色塊上插入白、黃、朱、金及三青、四綠等小塊亮色,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用色是以平填為主,采用天然石色,所以能經(jīng)久不變。

  朝元圖歷史淵源

  永樂宮三清殿的《朝元圖》,是集中了唐、宋道教繪畫精華所形成的巨制,有著悠久的發(fā)展歷史。聯(lián)系唐宋道觀壁畫的發(fā)展,可以了解《朝元圖》藝術上的淵源。

  關于道教《朝元圖》,最早可以上溯到吳道子的《五圣朝元圖》。這是吳道子最有影響的道教圖像,也是他唯一留存有后人臨摹粉本的作品。《五圣朝元圖》原來畫在洛陽北邙山老君廟東西壁,東壁上畫東華天帝君、南極天帝君、扶桑大帝及其部從;西壁上畫西靈天帝君、北真天帝君及其部從。杜甫當年曾經(jīng)賦詩贊頌這一作品:"……畫手看前輩,吳生遠擅場。森羅移地軸,妙絕動官墻。五圣聯(lián)龍袞,千官列雁行。冕旒俱秀發(fā),旌旆盡飛揚。……"

  現(xiàn)在流傳的《朝元仙仗圖》就是此畫的部份粉本。另外一張《八十七神仙卷》也是同畫的宋傳粉本,兩張畫都不同程度地保存了吳道子遺風。

  玉女

  在《五圣朝元圖》之后還相繼出現(xiàn)過類似的圖像,如《朝真圖》、《朝會圖》等。五代王建修青城山丈人觀,請張素卿畫希夷真君殿的《五岳朝真圖》。從所記內(nèi)容,可知這時創(chuàng)作的《朝真圖》雖是朝見希夷真君,但與中原《朝元圖》粉本仍有一定關系。作品一方面吸收《朝元圖》千官列雁行的浩浩蕩蕩場面;一方面又開始表現(xiàn)了五岳、四瀆、十二溪女、山林溪沼、樹木諸神和岳瀆曹吏等眾多的人物,創(chuàng)造了各具特色的下界諸神形象。

  宣和元年制《九星二十八宿朝元官服圖》,道士林靈素也重新制定了齋醮制度和神 名目?!渡锨屐`寶大法》上保存了宣和神

  系統(tǒng)的三百六十分位名目,大致有以下諸神:三清、六天帝君及二帝后、三十二天帝,十太乙,日、月、星宿,三官、四圣、歷代傳經(jīng)法師,三元、五岳及諸山神、扶桑大帝及水府諸神、酆都大帝及所屬,天樞院、驅邪院、雷府等部主宰及所屬,各種功曹、使者、金童、玉女、香官、吏役等,城隍土地及以上各種神

  所屬兵馬。這一系統(tǒng)成為以后制作壁畫及水陸畫的主要依據(jù)。也為我們了解永樂官三清殿壁畫神 提供了重要線索。

  鐘離權度呂洞賓

  呂洞賓,原名呂巖,號純陽子,唐貞元十四年(公元799年)生于芮城永樂鎮(zhèn)東北的招賢里竹水墟。呂洞賓出身宦門,青壯年時醉心于功名科舉,64歲方考中進士。呂洞賓樂于游歷,傳說中,呂洞賓遇到道教始祖鐘離漢,經(jīng)鐘開導,遂舍棄人間功名富貴,修仙學道,先后到江西廬山、山西中條山脈的九峰山等處潛修,出沒隱秘,不知所終。

  純陽殿東、北、西三壁以52幅畫組成一部《純陽帝君神游顯化之圖》,以連環(huán)組畫的形式來表現(xiàn)傳說的呂洞賓一生事跡。壁畫幅高3.5米,面積為203平方米,分作上下兩欄,幅與幅間用山石云樹連接,每一事件既單獨成章,而又能通過景色相互銜接。從總體看,全畫是一個完整的青綠山水通景,描繪了呂洞賓從降生到得道的種種神靈事跡,大多為荒誕無稽的傳說故事。

  從局部看,則是各自獨立表現(xiàn)一定具體情節(jié)的畫面。畫中有宮廷、殿宇、廬舍、茶肆、酒樓、村塾、醫(yī)館、舟車、田野、山川以及形形色色的人物。而且不少的畫幅富有濃厚的生活氣息,描繪了宋元時代的社會風貌,如生活習俗、建筑形態(tài),農(nóng)夫、乞丐等各色人物,卻畫得真實具體,成為了解宋元社會的形象材料,從而使宗教畫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曲折地反映現(xiàn)實的作用,這在道教壁畫上是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構想。

  純陽殿扇面墻后壁還有一幅《鐘離權度呂洞賓》的壁畫,高3.7米,面積16平方米,是純陽殿壁畫的精華所在。畫中的呂洞賓和鐘離漢坐在深山磐石上,背景是一棵蒼勁老松,左右兩旁流淌著山中泉水。背松而坐的鐘離權,體態(tài)壯健,袒胸露腹,赤腳穿著麻鞋。他雙目炯炯有神,臉上帶著慈祥、親切的笑容,正注視著呂洞賓。呂洞賓則拱手端坐,神態(tài)謙恭的靜聽,但其兩手籠袖、左手輕捻右衣袖的細節(jié),卻暴露出內(nèi)心處在不知何去何從的矛盾之中。畫面環(huán)境處理巧妙,用筆簡練,技法精湛,代表了元代高超的繪畫水平。

  扇面墻相對的北門門額上為《八仙過海圖》,南壁東西兩側為《道觀齋供圖》和《道觀醮樂圖》。在南壁東側西上角有題記:“禽昌朱好古門人古新遠齋男寓居絳陽侍詔張遵禮、門人古新田德新、洞縣曹德敏,至正十八年(公元1358年)戊戌季秋重陽日工畢謹志”。后壁正中上方右側也有畫工題記:“禽昌朱好古門人古芮待詔李弘宜、門人龍門王士彥,孤峰侍詔王椿、門人張秀實、衛(wèi)德,至正十八年戊戌季秋上旬一日工畢謹志”??芍@些壁畫的作者及完工時間。

  藝術價值

  永樂宮壁畫用傳統(tǒng)的程式畫法,使得近三百個形象無一雷同之感,真讓人嘆為觀止。作為唐、宋繪畫藝術特別是壁畫藝術的直接繼承者,永樂宮壁畫在我國繪畫史上當占一席之地。從目前發(fā)現(xiàn)的我國古代繪畫遺跡來看,元代人物畫大幅的極少,三清殿《朝元圖》正可作為研究、借鑒元代繪畫的范例,并可從中得到發(fā)展中國傳統(tǒng)繪畫藝術的重要啟示。整個壁畫極為豐富,是研究繪畫藝術和當時社會生活的生動資料,將我們帶回700年前的那個時代。相關軼事

  喬遷

  永樂宮建筑群和精彩的壁畫,其實并非坐落其原址上,而是在幾十年前經(jīng)歷了一次“離鄉(xiāng)別井”的遷移。

  永樂宮原址所在的永樂鎮(zhèn)位于芮城西南的黃河北岸。1959年,那里要修建三門峽水庫,而永樂宮正好位于計劃中的蓄水區(qū),水庫建成后它將成為淹沒在幾十公尺深水之下的“海底龍宮”。

  當時,來自全國各地的現(xiàn)代“魯班”們,仔細研究如何將永樂宮內(nèi)近1000平方公尺的壁畫完好地搬走重建。他們決定先拆幾座宮殿的屋頂,再以特殊的人力拉鋸法,用鋸片極細微地將附有壁畫的墻壁逐塊鋸下。一共鋸出了550多塊,每一塊都標上記號。再以同樣的鋸法,把牢固地附在墻上的壁畫分出來,使之與墻面分離,然后也全部標上記號,放入墊滿了厚棉胎的木箱之中。墻壁、壁畫薄片和其它構件,用汽車、騾車、馬車等交通工作逐步運到中條山麓,先重嵌宮殿,在墻的內(nèi)壁上新鋪上一層木板,再逐片地將壁畫貼上,最后由畫師將壁畫加以仔細修飾。

  這項曾經(jīng)被形容為“神仙也不容易辦到”的工程,從1959年開工起,經(jīng)過了近5年時間終告完成,永樂宮被全部遷移到芮城縣城北。重建后,永樂宮壁畫上的切縫小得幾乎難以辨別,令人難以置信地完美地保留了這群壁畫杰作的曠世神韻。

  中國十大最著名古建筑

  中國建筑,具有悠久的歷史傳統(tǒng)和光輝的成就。我國古代的建筑藝術也是美術鑒賞的重要對象。而要鑒賞建筑藝術,除了需要理解建筑藝術的主要特征外,還要了解中國古代建筑藝術的一些重要特點,然后再通過比較典型的實例,進行具體的分析研究。中國古代建筑藝術的特點是多方面的。從美術鑒賞的角度來說,以下一些特點是應當了解的。

  一,世界上最大的宮殿——故宮

  故宮,又名紫禁城,位于老北京城的中軸線上,是明朝和清朝的皇室。占地72萬平方米,建筑面積約15萬平方米,共有殿宇9999間半,是世界最大的宮殿,也是中國現(xiàn)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整個建筑群按中軸線對稱布局,層次分明,主體突出。太和殿,又稱“金鑾殿”,是明、清皇帝舉行大典的地方。它在故宮三大殿中是最大的一座,也是中國古代宮殿建筑中最大的木結構宮殿。故宮是中國最大的藝術博物館,收藏著90多萬件歷史文物和藝術品,其中有許多稀世珍寶。故宮中的故事數(shù)不勝數(shù),其中以香妃的故事最為著名。 故宮的建筑體現(xiàn)著濃厚的文化氣息。由于中國古人信奉陰陽五行說,因此大體上可以分為兩大部分。南為工作區(qū),即外朝,北為生活區(qū),即內(nèi)廷。

  二,世界屋脊的明珠——布達拉宮

  舉世聞名的布達拉宮,聳立在西藏拉薩市紅山之上,海拔3700多米,占地總面積36萬余平方米,建筑總面積13萬余平方米,主樓高117米,共13層,其中宮殿、靈塔殿、佛殿、經(jīng)堂、僧舍、庭院等一應俱全,是當今世上海拔最高、規(guī)模最大的宮堡式建筑群。“布達拉”系舟島,是梵文音譯,又譯作“普陀羅”或“普陀”,原指觀世音菩薩所居之島。拉薩布達拉宮俗稱第二普陀羅山。

  布達拉宮依山壘砌,群樓重疊,殿宇嵯峨,氣勢雄偉,有橫空出世、氣貫蒼穹之勢,堅實墩厚的花崗石墻體,松茸平展的白瑪草墻領,金碧輝煌的金頂,具有強烈裝飾效果的巨大鎏金寶瓶、幢和紅幡,交相映輝,紅、白、黃3種色彩的鮮明對比,分部合筑、層層套接的建筑型體,都體現(xiàn)了藏族古建筑迷人的特色。布達拉宮是藏建筑的杰出代表,也是中華民族古建筑的精華之作。

  布達拉宮是一項建筑創(chuàng)作的天才杰作,整體為石木結構,宮墻全部用花崗巖壘砌,最厚處達5米,墻基深入巖層,外部墻體內(nèi)還灌注了鐵汁,以增強建筑的整體性和抗震能力,同時配以金頂、金幢等裝飾,巧妙地解決了古代高層建筑防雷電的問題。數(shù)百年來,布達拉宮經(jīng)歷了雷電轟擊和地震的考驗,仍巍然屹立。布達拉宮主要由東部的白宮,中部的紅宮及西部白色的僧房組成。紅宮前面有一白色高聳的墻面為曬佛臺,在佛教的節(jié)日用來懸掛大幅佛像掛毯。眾多的建筑雖屬不同時期建造,但都十分巧妙地利用了山形地勢修建,使整座宮寺建筑顯得非常雄偉壯觀,而又十分協(xié)調(diào)完整,在建筑藝術的美學成就上達到很高的水平。

  三,慈禧太后的寢宮——頤和園

  頤和園是清代的皇家花園和行宮。乾隆繼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帶,已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園林,從海淀到香山這四座園林自成體系,相互間缺乏有機的聯(lián)系,中間的“甕山泊”成了一片空曠地帶,乾隆決定在甕山一帶動用巨額銀兩興建清漪園,以此為中心把兩邊的四個園子連成一體,形成了從現(xiàn)清華園到香山長達20公里的皇家園林區(qū)。

  頤和園原名清漪園,始建于清乾隆帝十五年(1750年),歷時15年竣工,是為清代北京著名的“三山五園”(香山靜宜園、玉泉山靜明園、萬壽山清漪園、圓明園、暢春園)中最后建成的一座。咸豐十年(1860年)被英、法侵略軍焚毀。光緒十二年(1886年)開始重建,光緒十四年,改名頤和園。光緒二十一年工程結束,是慈禧太后挪用海軍經(jīng)費修建的。光緒二十六年又遭八國聯(lián)軍破壞,翌年修復。全園可分為宮廷區(qū)和苑林區(qū)。

  頤和園主要由萬壽山和昆明湖組成,水面占全園的四分之三。集中了全國園林藝術的精華,構思最巧妙、最有特色的是她的長達728米的長廊,長廊和廊中的繪畫本身就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另外她還起到了將園內(nèi)各個景點有機地聯(lián)系起來的作用,烘托出園林整體的美。

  四,道教宮殿式建筑——永樂宮

  永樂宮修建于元代,施工期前后共110多年,才建成了這個規(guī)格宏大的道教宮殿式建筑群。特別是宮殿內(nèi)部的墻壁上,布滿了精心繪制的壁畫,其藝術價值之高,數(shù)量之多,實屬世上罕見。來到山西,自然不能放過去永樂宮欣賞元代壁畫的機會。

  永樂宮是典型的元代建筑風格,粗大的斗拱層層疊疊地交錯著,四周的雕飾不多,比起明、清兩代的建筑,顯得較為簡潔、明朗。幾個殿以南、北為中軸線,依次排列。

  永樂宮始建于元代,原址在永濟縣永樂鎮(zhèn),故得名。相傳這里是呂洞賓故鄉(xiāng)。20世紀50年代末,因修建黃河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永樂鎮(zhèn)成了水庫所在地。為了不使這些文物掩沒,經(jīng)過精心的籌劃,將宮殿內(nèi)所有960多平方米的壁畫完整的揭取下來,運至芮城的新址,即今之永樂宮。布局疏朗,中軸線上由南至北分別為山門、龍虎殿、三清殿、純陽殿和重陽殿。永樂宮是現(xiàn)存最早的道教宮觀之一,也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一組元代建筑,宮內(nèi)保存著舉世聞名的元代壁畫藝術,三清殿和純陽殿內(nèi)的壁畫尤為精美。

  五,中國第一座皇家陵園——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位于西安以東30公里的驪山北麓,南依驪山,北臨渭水。高大的封冢在巍巍峰巒環(huán)抱之中與驪山渾然一體,景色優(yōu)美,環(huán)境獨秀。秦始皇陵于公元前246年,秦始皇初即位開工修建,前后歷時38年,動用徭役、刑徒72萬余人。這位叱咤風云的曠世君主不僅為后人留下了千秋偉業(yè),還留有這座神秘莫測的皇家陵園。陵園建制仿都邑,陵墓周圍呈回字型,筑有內(nèi)、外兩重城垣,目前探明的大型地面建筑為寢殿、便殿、園寺吏舍等基址。

  秦始皇陵是古代帝王陵墓中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好的陵園。秦始皇自即位起,就修驪山為陵墓,并六國后,征民夫七十余萬人治驪山,挖成又大又深的地宮,宮內(nèi)奇珍異寶不計其數(shù),并令工匠做了防盜的機駑,以水銀為江河大海,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長明燭。秦始皇陵的建造,承襲了前代帝王陵園制度又加以發(fā)展,奠定中國封建帝王陵園的建筑格局。它地上的王國模擬于地下,視死如生,是封建王權至高無上的象征。秦始皇陵是中國第一座皇家陵園,是我國勞動人民勤奮和聰明才智的結晶,是一座歷史文化寶庫,在中國近百座帝王陵墓中,以其規(guī)模宏大埋葬豐富,著稱于世,1961年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布為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被聯(lián)合國教育、科學和文化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保護目錄,成為全人類共同的財富。

  六, 唐陵中的杰作——乾陵 。

  唐代帝陵多利用自然地形,因山為墳,因此比秦漢時的人造巨冢更有氣勢;陵墓的神道極長,石雕剛健雄偉,數(shù)量也較前加多,墓內(nèi)壁畫尤為生動。

  唐乾陵是唐高宗李治與女皇武則天的合葬墓,是唐陵中具有代表性的一座。它因山為墳,海拔1049米,呈圓錐形,南北主軸線長達4.9公里,陵園周長40公里,由內(nèi)外兩城組成。外城遺跡已難尋覓,內(nèi)城遺址猶存,面積2.4平方公里,有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門,門外均有石刻,當年陵園內(nèi)還有獻殿、下宮、畫像詞堂等建筑。據(jù)記載,唐后期曾重建殿宇378間,初建時的規(guī)模顯然更加龐大。現(xiàn)乾陵遺存的主要是朱雀門外的神道和其兩側的石刻。長長的神道兩側有兩組殘存的土闕和石刻114件,石刻有華表、翼馬、朱雀、石馬、石人、石獅等,多用整塊巨石雕成,雕工精細,線條流暢,氣勢偉岸,富于質感,反映了盛唐的國威和工藝水平。

  乾陵的建筑質量極高,墓道用石條密封,并在縫隙中灌鐵水,極難開啟,因此成為唯一沒有被盜的唐代皇帝陵墓。乾陵的范圍很廣周圍有17座陪葬墓,已發(fā)掘的有永泰公主墓,章懷太子墓和懿德太子墓。

  陵不僅外現(xiàn)宏偉,修建堅固,內(nèi)藏也十分豐富。李治生前酷愛書法,廣為搜集,臨終遺囑把他所收藏的書字埋在墓內(nèi),李治和武則天均處于盛唐時期,且據(jù)勘查,乾陵雖經(jīng)1000多年,卻未被盜過。由上可以想見,乾陵內(nèi)部的文物一定十分豐富,極其珍貴。

  七,天下第一橋——趙州橋

  趙州橋原名安濟橋,俗稱大石橋,建于隋煬帝大業(yè)年間(595~605年),至今已有1400年的歷史,是當今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橋。石拱橋是用石塊拼砌成彎曲的拱作為橋身,上面修成平坦的橋面,以行車走人。而趙州橋的特點是“敞肩式”,即在大拱的兩肩上再辟小拱,是石拱橋結構中最先進的一種。她是世界上現(xiàn)存年代最久、單孔跨度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敞肩型石拱橋,被世人公認為“天下第一橋”。趙州橋正名安濟橋,俗稱大石橋。其設計者是隋朝匠師李春。趙州橋是正常的交通運輸橋,它的橋身弧線優(yōu)美,遠眺猶如蒼龍飛駕,又似長虹飲澗。尤其具有藝術特色的是欄板以及望栓上的浮雕。充分顯示了隋代矯健、俊逸、渾厚、嚴整的石雕風貌。整個大橋堪稱一件精美的藝術珍品,稱得上是隋唐時代石雕藝術的精品。

  八, 天下絕景——黃鶴樓。

  黃鶴樓巍峨聳立于武昌蛇山之巔,原址在湖北武昌蛇山黃鶴磯頭,自古與湖南岳陽樓,江西滕王閣并稱為“江南三大名樓”。歷代名士都先后到這里游樂,吟詩作賦。而崔顥的詩《黃鶴樓》:“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xiāng)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一直被認為是“唐詩七律壓卷之作”,很多人都能背誦。因這首詩,成就了黃鶴樓“文化名樓”的地位。 黃鶴樓素有“千古名樓”,“天下絕景”之譽,不同的時代,由于社會生活的需要不同,科學技術的水平不同,人們的審美觀念不同,黃鶴樓產(chǎn)生了不同的建筑形式和建筑風格?,F(xiàn)在我們看到的黃鶴樓是以清代黃鶴樓為藍本,于1981年重建,1984年落成的。黃鶴樓外觀為五層建筑,高51米,里面實際上是九層。中國古代稱單數(shù)為陽數(shù),雙數(shù)為陰數(shù)。“9”為陽數(shù)之首,與漢字“長久”的“久”同音,有天長地久的意思,所謂“九五至尊”,黃鶴樓這些數(shù)字特征,也表現(xiàn)出其影響之不同凡響。

  九,江南名樓——岳陽樓 。

  湖南岳陽市著名古建筑,它屹立在洞庭湖畔,是我國古建筑中的瑰寶,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之譽。前身是三國時(215年),吳國魯肅練水兵士構筑的閱兵臺。唐開元四年(716年)中書令謫守岳州,在此修樓,正式定名為“岳陽樓”。宋慶歷五年(1045年),滕子京守巴陵郡時重修,并請范仲淹撰《岳陽樓記》,于是名聲更大,成為我國南方一大名勝。明崇禎十一年(1639年)岳陽樓毀于戰(zhàn)火,翌年重修。清代多次進行修繕。清光緒六年(1880年),知府張德容對岳陽樓進行了一次大規(guī)模的整修,將樓址內(nèi)遷6丈有余。

  十,中國第一塔——嵩岳寺塔。

  嵩岳寺塔,在登封縣城西北6公里太室山南麓嵩岳寺內(nèi)。嵩岳寺原名閑居寺,早先是北魏皇室的一座離宮,后改建為佛寺。此寺的建造年代在北魏永平元年至正光元年(508~520年)之間,最少也有1450多年的歷史。 嵩岳寺塔,高大挺拔,雄偉壯觀。因沒塔棚木梯,游人走進塔去,卻登不上塔頂,塔棚和木梯哪里去了呢?傳說是寺里的和尚放火燒掉了。

3961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