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xué)生必須掌握的經(jīng)典國學(xué)常識
學(xué)生必須掌握的經(jīng)典國學(xué)常識(大全)
“國學(xué)”又稱“漢學(xué)”或“中國學(xué)”,泛指傳統(tǒng)的中華文化與學(xué)術(shù)。國學(xué)就是中國自己本土產(chǎn)生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學(xué)生必須掌握的經(jīng)典國學(xué)常識,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學(xué)生必須掌握的經(jīng)典國學(xué)常識
1、【十二生肖】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
2、【十大名茶】
西湖龍井(浙江杭州西湖區(qū))、碧螺春(江蘇吳縣太湖的洞庭山碧螺峰)、信陽毛尖(河南信陽車云山)、君山銀針(湖南岳陽君山)、六安瓜片(安徽六安和金寨兩縣的齊云山)、黃山毛峰(安徽歙縣黃山)、祁門紅茶(安徽祁門縣)、都勻毛尖(貴州都勻縣)、鐵觀音(福建安溪縣)、武夷巖茶(福建崇安縣)
3、【四大名繡】
蘇繡(蘇州)、湘繡(湖南)、蜀繡(四川)、廣繡(廣東)
4、【四大名扇】
檀香扇(江蘇)、火畫扇(廣東)、竹絲扇(四川)、綾絹扇(浙江)
5、【四大名花】
牡丹(河南洛陽)、水仙(福建漳州)、菊花(浙江杭州)、山茶(云南昆明)
6、【四大發(fā)明】
造紙(東漢、蔡倫)、火藥(唐朝、古代煉丹家)、印刷術(shù)(北宋、畢升)、指南針(北宋、發(fā)明者無記載)
7、【古代主要節(jié)日】
元日:正月初一,一年開始。
人日:正月初七,主小孩。
上元:正月十五,張燈為戲,又叫“燈節(jié)”
社日:春分前后,祭祀祈禱農(nóng)事。
寒食:清明前兩日,禁火三日(吳子胥)
清明:四月初,掃墓、祭祀。
端午:五月初五,吃粽子,劃龍(屈原)
七夕:七月初七,婦女乞巧(牛郎織女)
中元:七月十五,祭祀鬼神,又叫“鬼節(jié)”
中秋:八月十五,賞月,思鄉(xiāng)
重陽:九月初九,登高,插茱萸免災(zāi)
冬至:又叫“至日”,節(jié)氣的起點。
臘日:臘月初八,喝“臘八粥”
除夕:一年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初舊迎新
8、【四書】
《論語》、《中庸》、《大學(xué)》、《孟子》
9、【五經(jīng)】
《詩經(jīng)》、《尚書》、《禮記》、《易經(jīng)》、《春秋》
10、【八股文】
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
11、【六子全書】
《老子》、《莊子》、《列子》、《荀子》、《揚子法言》、《文中子中說》
12、【漢字六書】
象形、指事、形聲、會意、轉(zhuǎn)注、假借
13、【書法九勢】
落筆、轉(zhuǎn)筆、藏峰、藏頭、護尾、疾勢、掠筆、澀勢、橫鱗豎勒
14、【竹林七賢】
嵇康、劉伶、阮籍、山濤、阮咸、向秀、王戎
15、【飲中八仙】
李白、賀知章、李適之、李琎、崔宗之、蘇晉、張旭、焦遂
16、【蜀之八仙】
容成公、李耳、董促舒、張道陵、嚴(yán)君平、李八百、范長生、爾朱先生
17、【揚州八怪】
鄭板橋、汪士慎、李鱓、黃慎、金農(nóng)、高翔、李方鷹、羅聘
18、【北宋四大家】
黃庭堅、歐陽修、蘇軾、王安石
19、【唐宋古文八大家】
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
20、【十三經(jīng)】
《易經(jīng)》、《詩經(jīng)》、《尚書》、《禮記》、《儀禮》、《公羊傳》、《榖梁傳》、《左傳》、《孝經(jīng)》、《論語》、《爾雅》、《孟子》
21、【四大民間傳說】
《牛郎織女》、《孟姜女》、《梁山伯與祝英臺》、《白蛇與許仙》
22、【四大文化遺產(chǎn)】
《明清檔案》、《殷墟甲骨》、《居延漢簡》、《敦煌經(jīng)卷》
23、【元代四大戲劇】
關(guān)漢卿《竇娥冤》、王實甫《西廂記》、湯顯祖《牡丹亭》、洪升《長生殿》
24、【晚清四大譴責(zé)小說】
李寶嘉《官場現(xiàn)形記》、吳沃堯《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劉鶚《老殘游記》、曾樸《孽海花》
25、【五彩】
青、黃、赤、白、黑
26、【五音】
宮、商、角、址、羽
27、【七寶】
金、銀、琉璃、珊瑚、硨磲、珍珠、瑪瑙
28、【九宮】
正宮、中呂宮、南呂宮、仙呂宮、黃鐘宮、大面調(diào)、雙調(diào)、商調(diào)、越調(diào)
29、【七大藝術(shù)】
繪畫、音樂、雕塑、戲劇、文學(xué)、建筑、電影
30、【四大名瓷窯】
河北的瓷州窯、浙江的龍泉窯、江西的景德鎮(zhèn)窯、福建的德化窯
31、【四大名旦】
梅蘭芳、程硯秋、尚小云、荀慧生
32、【六禮】
冠、婚、喪、祭、鄉(xiāng)飲酒、相見
33、【六藝】
禮、樂、射、御、書、數(shù)
34、【六義】
風(fēng)、賦、比、興、雅、頌
35、【八旗】
鑲黃、正黃、鑲白、正白、鑲紅、正紅、鑲藍、正藍
36、【十惡】
謀反、謀大逆、謀叛、謀惡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義、內(nèi)亂
37、【九流】
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農(nóng)家
38、【三山】
安徽黃山、江西廬山、浙江雁蕩山
39、【五嶺】
越城嶺、都龐嶺、萌諸嶺、騎田嶺、大庾嶺
40、【五岳】
(中岳)河南嵩山、(東岳)山東泰山、(西岳)陜西華山、(南岳)湖南衡山、(北岳)山西恒山
41、【五湖】
鄱陽湖(江西)、洞庭湖(湖南)、太湖(江蘇)、洪澤湖(江蘇)、巢湖(安徽)
42、【四?!?/p>
渤海、黃海、東海、南海
43、【四大名橋】
廣濟橋、趙州橋、洛陽橋、盧溝橋
44、【四大名園】
頤和園(北京)、避暑山莊(河北承德)、拙政園(江蘇蘇州)、留園(江蘇蘇州)
45、【四大名剎】
靈巖寺(山東長清)、國清寺(浙江天臺)玉泉寺(湖北江陵)、棲霞寺(江蘇南京)
46、【四大名樓】
岳陽樓(湖南岳陽)、黃鶴樓(湖北武漢)、滕王閣(江西南昌)、大觀樓(云南昆明)
47、【四大名亭】
醉翁亭(安徽滁縣)、陶然亭(北京先農(nóng)壇)、愛晚亭(湖南長沙)、湖心亭(杭州西湖)
48、【四大古鎮(zhèn)】
景德鎮(zhèn)(江西)、佛山鎮(zhèn)(廣東)、漢口鎮(zhèn)(湖北)、朱仙鎮(zhèn)(河南)
49、【四大碑林】
西安碑林(陜西西安)、孔廟碑林(山東曲阜)、地震碑林(四川西昌)、南門碑林(臺灣高雄)
50、【四大名塔】
嵩岳寺塔(河南登封嵩岳寺)、飛虹塔(山西洪洞廣勝寺)、釋迦塔(山西應(yīng)縣佛宮寺)、千尋塔(云南大理崇圣寺)
簡單又好記的國學(xué)常識
1、【六子全書】
《老子》、《莊子》、《列子》、《荀子》、《揚子法言》、《文中子中說》
2、【漢字六書】
象形、指事、形聲、會意、轉(zhuǎn)注、假借
3、【書法九勢】
落筆、轉(zhuǎn)筆、藏峰、藏頭、護尾、疾勢、掠筆、澀勢、橫鱗豎勒
4、【竹林七賢】
嵇康、劉伶、阮籍、山濤、阮咸、向秀、王戎
5、【飲中八仙】
李白、賀知章、李適之、李琎、崔宗之、蘇晉、張旭、焦遂
6、【蜀之八仙】
容成公、李耳、董促舒、張道陵、嚴(yán)君平、李八百、范長生、爾朱先生
7、【揚州八怪】
鄭板橋、汪士慎、李鱓、黃慎、金農(nóng)、高翔、李方鷹、羅聘
8、【北宋四大家】
黃庭堅、歐陽修、蘇軾、王安石
9、【唐宋古文八大家】
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
10、【十三經(jīng)】
《易經(jīng)》、《詩經(jīng)》、《尚書》、《禮記》、《儀禮》、《公羊傳》、《榖梁傳》、《左傳》、《孝經(jīng)》、《論語》、《爾雅》、《孟子》
兒童必須了解的國學(xué)常識
1.“九宮”是指正宮、中呂宮、南呂宮、仙呂宮、黃鐘宮、大面調(diào)、雙調(diào)、商調(diào)、越調(diào);
2.“七大藝術(shù)”指的是繪畫、音樂、雕塑、戲劇、文學(xué)、建筑、電影 ;
3.“三皇”指的是伏羲、女媧、神農(nóng);
4.“五帝”指的是黃帝、顓頊、帝嚳、堯、舜 (共有五種說法);
5.“三清”指的是元始天尊【清微天玉清境】、靈寶天尊【禹余天上清境】、道德天尊【大赤天太清境】;
6.“漢字六書”指的是象形、指事、形聲、會意、轉(zhuǎn)注、假借;
7.“蜀之八仙”指的是容成公、李耳、董促舒、張道陵、嚴(yán)君平、李八百、范長生、爾朱先生;
8.“唐宋古文八大家”分別指的是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
9.“四大名花”分別是指牡丹【河南洛陽】、水仙【福建漳州】、菊花【浙江杭州】、山茶【云南昆明】;
10.“四大名扇”分別是指檀香扇【江蘇】、火畫扇【廣東】、竹絲扇【四川】、綾絹扇【浙江】
11.“書法九勢”是指落筆、轉(zhuǎn)筆、藏峰、藏頭、護尾、疾勢、掠筆、澀勢、橫鱗豎勒。
國學(xué)常識之文化常識
1、初唐四杰: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
2、三國:魏、蜀、吳;
3、“四大古典名著”:《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西游記》;
4、“四大民間傳說”:《牛郎織女》、《梁山伯與祝英臺》、《孟姜女》、《白蛇傳》;
5、蘇軾的散文代表北宋散文的最高成就,其詩與黃庭堅并稱“蘇黃”;
6、馬致遠的散曲代表作《天凈沙·秋思》,被譽為“秋思之祖”;
7、曹雪芹“披閱十載,增刪五次”創(chuàng)作了我國古典小說中最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作品《紅樓夢》(又稱《石頭記》),它問世后就廣為流傳,深受人們喜愛,還出現(xiàn)了專門研究該書的一門學(xué)問--“紅學(xué)”,“紅學(xué)”現(xiàn)已成為世界文學(xué)研究中的'重要課題;
8、歲寒三友:松、竹、梅;
9、花中四君子:梅、蘭、竹、菊;
10、文人四友:琴、棋、書、畫;
11、文房四寶:筆、墨、紙、硯;
12、四庫全書:經(jīng)、史、子、集;
13、《詩經(jīng)》“六義”指:風(fēng)、雅、頌(分類)、賦、比、興(表現(xiàn)手法);
14、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
15、桂冠、鰲頭、榜首、問鼎、奪魁:第一;
16、三綱五常:“三綱”:父為子綱、君為臣綱、夫為妻綱;“五常”:仁、義、禮、智、信;
17、“四書”“五經(jīng)”是儒家的主要經(jīng)典:“四書”即《論語》《孟子》《中庸》《大學(xué)》;“五經(jīng)”指《詩》《書》《禮》《易》《春秋》;
18、三皇:天皇、地皇、人皇或伏羲、女媧、神農(nóng);
五帝: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
19、五金:金、銀、銅、鐵、錫;
20、五味:酸、甜、苦、辣、咸;
21、五行:金、木、水、火、土;
22、“永字八法”是說“永”字具有:點、橫、豎、撇、捺、折、鉤、提八種筆畫;
23、古代的學(xué)校有庠、序、太學(xué)等名稱,明清時最高學(xué)府為國子監(jiān);
24、三教九流:“三教”:儒教、佛教、道教;“九流”: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農(nóng)家;
國學(xué)常識之古代節(jié)日習(xí)俗
【元旦】我國傳統(tǒng)習(xí)俗中最隆重的節(jié)日。此節(jié)乃一歲之首。古人又稱元日、元正、新春、新正等,而今人稱春節(jié),是在采用公歷紀(jì)元后。古代“春節(jié)”與“春季”為同義詞。春節(jié)習(xí)俗一方面是慶賀過去的一年,一方面又祈祝新年快樂、五谷豐登、人畜興旺,多與農(nóng)事有關(guān)。迎龍舞龍為取悅龍神保佑,風(fēng)調(diào)雨順;舞獅源于鎮(zhèn)懾糟蹋莊稼、殘害人畜之怪獸的傳說。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接神、敬天等活動已逐漸淘汰,燃鞭炮、貼春聯(lián)、掛年畫、耍龍燈、舞獅子、拜年賀喜等習(xí)俗至今仍廣為流行。
【元宵】我國民間傳統(tǒng)節(jié)日。又稱正月半、上元節(jié)、燈節(jié)。元宵習(xí)俗有賞花燈、包餃子、鬧年鼓、迎廁神、猜燈謎等。宋代始有吃元宵的習(xí)俗。元宵即圓子,用糯米粉做成實心的或帶餡的圓子,可帶湯吃,也可炒吃、蒸吃。宋朱淑真《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社日】農(nóng)家祭土地神的日子。漢以前只有春社,漢以后開始有秋社。春社在春分前后,秋社在秋分前后。社日這一天,鄉(xiāng)鄰們在土地廟集會,準(zhǔn)備酒肉祭神,然后宴飲。王家《社日詩》“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歸?!?/p>
【上巳】原定于三月上旬的一個巳日,所以叫上巳。曹魏以后,這個節(jié)日固定在三月三日。早先,人們到水邊去游玩采蘭,以驅(qū)除邪氣。后來,演變成水邊宴飲,郊外春游的節(jié)日。杜甫有《麗人行》詩:“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p>
【寒食】我國民間傳統(tǒng)節(jié)日。節(jié)日里嚴(yán)禁煙火,只能吃寒食。在冬至后的一百零五天或一百零六天,在清明前一、二日。相傳,春秋時晉公子重耳流亡在外,大臣介子推曾割股啖之。重耳做國君后,大封功臣,獨未賞介子推。子推便隱居山中。重耳聞之甚愧,為逼他出山受賞,放火燒山。子推抱木不出而被燒死。重耳遂令每年此日不得生火做飯,追念子推,表示對自己過失的譴責(zé)。因寒食與清明時間相近,后人便將寒食的風(fēng)俗視為清明習(xí)俗之一。元鎮(zhèn)《連昌宮詞》:“初過寒食一百六,店社無煙宮柳綠。”
【清明】我國民間傳統(tǒng)節(jié)日。按農(nóng)歷算在三月上半月,按陽歷算則在每年四月五日或六日。此時天氣轉(zhuǎn)暖,風(fēng)和日麗,“萬物至此皆潔齊而清明”,清明節(jié)由此得名。其習(xí)俗有掃墓、踏青、蕩秋千、放風(fēng)箏、插柳戴花等。歷代文人都有以清明為題材入詩的。
【端午】我國民間傳統(tǒng)節(jié)日。又稱端陽、重午、重五。端午原是月初午日的儀式,因“五”與“午”同音,農(nóng)歷五月初五遂成端午節(jié)。一般認(rèn)為,該節(jié)與紀(jì)念屈原有關(guān)。屈原忠而被黜,投水自盡,于是人們以吃粽子、賽龍舟等來悼念他。端午習(xí)俗有喝雄黃酒、掛香袋、吃粽子、插花和菖蒲、斗百草、驅(qū)“五毒”等。杜甫有《端午日賜衣》:“端午被恩榮?!?/p>
【乞巧】我國民間傳統(tǒng)節(jié)日。又稱少女節(jié)或七夕。相傳,天河?xùn)|岸的織女嫁給河西的牛郎后,云錦織作稍慢,天帝大怒,將織女逐回,只許兩人每年農(nóng)歷七月初七夜晚在鵲鳥搭成的橋上相會?;蛘f:天上的織女嫁給了地上的牛郎,王母娘娘將織女抓回天庭,只許兩人一年一度鵲橋相會。每年七月初七晚上,婦女們趁織女與牛郎團圓之際,擺設(shè)香案,穿針引線,向她乞求織布繡花的技巧。在葡萄架下,靜聽牛郎織女的談話,也是七月七的一大趣事。和凝《宮詞》:“闌珊星斗綴朱光,七夕宮嬪乞巧忙?!?/p>
【中秋】我國民間傳統(tǒng)節(jié)日。又稱團圓節(jié)。農(nóng)歷八月在秋季之中,八月十五又在八月之中,故稱中秋。秋高氣爽,明月當(dāng)空,故有賞月與祭月之俗。圓月帶來的團圓的聯(lián)想,使中秋節(jié)更加深入人心。唐代將嫦娥奔月與中秋賞月聯(lián)系起來后,更富浪漫色彩。歷代詩人以中秋為題材作詩的很多。中秋節(jié)的主要習(xí)俗有賞月、祭月、觀潮、吃月餅等。蘇軾《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表f莊《送秀才歸荊溪》:“八月中秋月正圓,送君吟上木蘭船。”
【重陽】我國民間傳統(tǒng)節(jié)日?!兑捉?jīng)》將“九”定為陽數(shù),兩九相重,故農(nóng)歷九月初九為“重陽”。重陽時節(jié),秋高氣爽,風(fēng)清月潔,故有登高望遠、賞菊賦詩、喝菊花酒、插茱萸等習(xí)俗。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