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喜歡的神話故事
我最喜歡的神話故事
對于神話故事來說,想象力是文學創(chuàng)作和語文學習的豐厚土壤,下面這些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幾篇我最喜歡的神話故事。
我最喜歡的神話故事1:觀音送畫
某年,杭州城疫癥流行,碰巧荒年,市民貧病交迫,十分凄慘。
一天,城內的湖邊,泊了一只大船,船頭坐了一位美麗的女子。她為貧病的人請命,如果有人出錢買她,她就住在他的家里,為他服務,得款用來救濟人民。
岸上的人爭著買她,相持不下,就采用投錢的方法,誰用錢擲中她,就迎她回去。
于是,銅錢、黃金、白銀都紛紛投下來,堆滿船頭,卻沒有一枚落在她身上。大家十分失望,只好放棄。
女子微笑,合掌向岸上的人致謝,把每一個捐來的錢都施舍給窮人。
消息傳來,轟動整個杭州城,富人們?yōu)樗齻b義的行為感動,紛紛慷慨布施。于是,病人得到醫(yī)藥,窮人得到金錢,饑餓的人得到食物,人心都安慰和滿足。
突然,女子的船上毫彩萬道,燦爛光明,一位法相莊嚴的菩薩合掌微笑。大家驚奇極了。
她說:“我就是觀世音菩薩,我來,是為了啟發(fā)和喚醒大家的仁心。同情、憐憫是最高貴的情操,幫助他人,是最神圣的責任,扶助弱小,是人們義不容辭的天職。今天,你們的表現十分值得贊美,大家將得到幸福。”
眾人既感動又歡喜,不約而同合掌,稱念觀世音菩薩。
觀世音菩薩把畫像送給他們。她的諾言應驗了,她真的住在每一位出錢為善的人家里。
這個故事在中國普遍地流傳,增加了人們對觀世音菩薩的信仰。
我最喜歡的神話故事2:風雨橋的傳說
古老的時候,還沒有開辟平等大寨,侗家住在半山坡上,一個小山寨,只有十幾戶人家。有個小山寨里有個后生,名叫布卡,娶了個妻子,名叫培冠。夫妻兩人十分恩愛,幾乎形影不離。兩人干活回來,一個挑柴,一個擔草,一個扛鋤,一個牽牛,總是前后相隨。這培冠長得十分美麗,夫妻兩人過橋時,河里的魚兒也羨慕地躍出水面來看他們。
有一天早晨,河水突然猛漲。布卡夫婦急著去西山干活,也顧不了許多,同往寨前的小木橋走去。正當他們走到橋中心,忽然刮來一陣大風,刮得布卡睜不開眼睛,培冠“哎呀”一聲跌落河中。布卡睜眼一看,妻子不見了,知道刮下河了,他就一頭跳進水里,潛到河里??墒?,來回找了幾圈都沒有找到。鄉(xiāng)親們知道了,也紛紛趕來幫助他尋找,找了很長時間,還是找不到培冠。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原來河灣深處有一個螃蟹精,把培冠卷進河底的巖洞里去了。一下子,螃蟹精變成一個漂亮的后生,要培冠做他的老婆,培冠不依,還打了他一巴掌。他馬上露出兇相威脅培冠。培冠大哭大罵,哭罵的聲音從河底傳到上游的一條花龍耳朵里。
這時風雨交加,浪濤滾滾,只見浪頭里一條花龍,昂首東張西望。龍頭向左望,浪頭就向左打,左邊山崩,龍頭向右看,浪頭往右沖,右邊岸裂。小木橋早已被浪濤卷走了。
眾人膽戰(zhàn)心驚??墒驱堫^來到布卡的沙灘邊,龍頭連點幾下浪濤就平靜了。隨后,花龍在水面上打了一個圈,向河底沖去。頓時,河底“骨碌碌骨碌碌”的響聲不斷傳來,大漩渦一個接一個飛轉不停。
接著,從水里冒出一股黑煙,升到半空變成一團烏云,那花龍緊追沖向半空,翻騰著身子,把黑云壓下來,終于壓得它現出原形。原來是那只鼓樓頂那么大的黑螃蟹。黑螃蟹慌慌張張?zhí)优?,爬到懸崖三丈高?/p>
花龍下到水里翻跟頭,龍尾一擺,又把螃蟹橫掃下水來。這樣幾個回合,把螃蟹弄得精疲力盡,搖搖擺擺爬向竹林,想借竹子擋住花龍??墒腔堃卉S而起,張口噴水,噴得竹林一片片倒下去,螃蟹又跌落河中?;埦o緊追到水底后,浪濤翻滾著便順河而下,這時再也看不見黑螃蟹露面了。后來,在離河灣不遠,露出一塊螃蟹形的黑石頭,就是花龍把螃蟹精鎮(zhèn)住的地方。這塊石頭,后人稱它為螃蟹石。
等到河面平靜之后,聽見對面河灘上有個女人的聲音在叫喚。布卡一看,那正是自己的妻子。布卡叫了幾個人馬上游水過去。上岸以后,培冠對布卡說:“多虧花龍搭救啊!”大家這才知道是花龍救了她,都很感激花龍。這時,花龍往上游飛回去了,還不時向人們頻頻點頭。
這件事很快傳遍了整個侗鄉(xiāng)。大家把靠近水面的小木橋改建成空中長廊似的大木橋,還在大橋的四條中柱刻上花龍的圖案,祝愿花龍常在??罩虚L廊式的大木橋建成以后,舉行了隆重的慶賀典禮,非常熱鬧。這時,天空中彩云飄來,形如長龍,霞光萬道,眾人細看時,正是花龍回來看望大家。因此后人稱這種橋為回龍橋。有的地方也叫花橋,又因橋上能避風躲雨,所以又叫風雨橋。
我最喜歡的神話故事3:西王母和她的蟠桃仙子
杭州西湖妙庭觀附近有一座望仙橋。宋代紹興年間有位道士董元行在附近上層中挖到過一塊奇妙的銅牌,上面殘留著隱隱約約的文字:“我有蟋桃樹,千年一度生,是誰來竊去?須問董雙成。”
董雙成就是傳說中的西王母的蟠桃仙子,望仙橋就是她丹成得道,自吹玉笙,駕鶴仙去的地方。
董雙成本是西同時代錢塘江畔的一位絕色美女,混身上下洋溢著一份靈秀的氣韻。她的先祖是商朝的史官,清虛以自守,卑弱以自持,在朝廷中也偶爾鑒往知來,抒謀獻策。
商朝亡后定居錢塘江畔,在飛來峰下種桃成林,結廬而居。每當初春桃花盛開時,嫣紅一片,簇擁草廬,生活在其中不啻是神仙生活。
這種生活環(huán)境從小就陶冶著董雙成,體似弱柳的董雙成酷愛桃花,如癡如醉??纯炊p成日漸長大,秀面明眸堪與繁花竟艷。有一天,忽然異想天開,采擷桃花,配以山中的芝草煉制丹藥。
初時僅能清痰化氣,日久生巧,屢加研究,逐漸在火候及配方上有了大幅度的改進。所提煉的丹藥,竟然能夠治療多種內科病癥,遠遠近近,前來飛來峰下董家討藥的人絡繹不絕。
從采集原料到守爐煉丹,董雙成經常忙得不可開交,偶有閑暇,便吹笙自娛,興致來時還會高歌一曲“丹小鳳”。據說當她吹笙時,會引來百鳥在空中翱翔,而當她唱歌時,更有仙鶴飛來聆聽。
待至黃者之說興起,倡言神仙導引之術,大大符合了貴胄后裔的胃口,于是選擇了風景絕佳的地方,筑廬結庵,興寄煙霞,吸取日月精華,提煉百卉的汁髓,以期在碌碌塵世中,能夠不食人間煙火,進而白晝飛升,得道成仙。
董雙成隨同家人,在杭州西湖飛來峰下結廬煉丹,不能算是女道士,當時尚無道教之名,真正道家演變成一種宗教,設立道觀,傳授弟子,吸收信徒,是東漢未年的事,道家與道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道家是一種哲學思想,道教是一種宗教,道教是挪用了道家的一些觀點,更借用了道家的創(chuàng)始人老子來做自己的始祖。
東漢張道陵以符咒之法行世,北魏寇謙之,奉老子為教祖,張道陵為大宗,設立道觀,宣揚教義,始成為一種正式的宗教,董雙成生在西周,時間上已相去十萬八千里,只能算是一種自發(fā)式的修行,還談不上是女道士的身份。
在一個春光明媚的午后,董雙成煉成了一爐“百花丹”,異香撲鼻,傳播數里之外,自食數粒后,頓覺神清氣爽,精神百倍,取笙吹奏,百鳥群集,盤旋飛舞,董雙成精神越來越清爽,越來越旺勁,忍不住高歌一曲,聲徹云霄,引來仙鶴翩然而降,匍匐階下,心有靈犀,董雙成一步跨上鶴背,仙鶴馱著她冉冉飛升,驚倒附近的民眾,都只知癡癡地傻看。
在西邊昆侖山上的瑤池畔住著赫赫有名的王母娘娘。
王母娘娘究竟是什么人呢?各種記載的說法頗有出入,有的說她是古代西域的一個小國女王,蓬發(fā)虎齒,面目猙獰,仰天長嘯一聲,每使群獸驚荒而逃;有的說她姓楊名婉玲,住昆侖山上,得道成仙,代替玉帝執(zhí)行天宮的任務,是一位雍容華貴的半老徐娘。
周穆王十六年西征途中,路過昆侖山,傳說曾經受到過西王母的款待,并在瑤池上飲酒賦詩,盤桓多日,回來的路上想再度造訪,但見山深林密,云霧繚繞,已經渺無蹤跡可尋了。
神仙的事難以究詰,尤其是在神權時代,人類的思想與行為,大都受到神仙的約束與支配,抬頭三尺有神明,使得蕓蕓眾生有所戒俱,不敢肆意妄為,未嘗不是人類社會保持安定的一項巨大力量。西王母娘是否代表玉帝執(zhí)行天宮任務,事屬玄虛,不得而知,但她居住在昆侖山上瑤池之畔,不但有跡可尋,而且歷史上也多有記載。
那一只仙鶴載著董雙成愈飛愈遠,來到了昆侖山,董雙成做了王母娘娘的“傳達呣”,很像今天的機要秘書,王母娘娘有什么授意,均由董雙成負責與眾仙聯系并溝通,在實質上算是王母娘娘的侍從人員,說得更具體一點,似屬西王母娘娘的貼身侍女之流。
西王母一共有四名貼身侍女,董雙成之外,還有王子登、郭蜜香、紀維容三人,董雙成的地位,在四位侍女之中,大約是居于領班的身份,之從歷次西王母出現的態(tài)勢可以得到印證。
此外,從董雙成受命看守蟠桃一事,更可概見她在仙宮受到的信任和重視。蟠桃是一種枝椏蟠曲的異種桃樹,三千年才結果一次是仙宮中的極品珍果,從平時的培養(yǎng)與保護,到果品的采摘和分配,均由董雙成負全責,每值瑤池盛會,西王母賜給群仙的蟠桃,都是經由董雙成偽纖纖玉手而來。
凡間吃過蟋桃的,除了前面提到的周穆王外,再有一位就是漢武帝。
《漢武帝內傳》記載。”元封六年四月戍晨,武帝迎西王母承華殿前,但見西王母在群仙女簇擁中冉冉從空中下降,文采鮮明,光儀淑穆,帶靈飛大緩,腰佩分景之劍,頭上華髫,戴太真晨嬰之冠,履元橘鳳文之鞋,視之年可三十許,修短得中,天姿掩藹,容顏絕世,真神人也。”
西王母由一位云鬢花顏的仙女攙扶登上承華殿,這個仙女就是董雙成。西王母與漢武帝相談移時,抽出袖中的五岳真形圖送給武帝,并命董雙成送給武帝四個蟠桃,漢武帝吃后只覺通體舒泰,齒根生香,于是小心翼翼地將桃核收起,準備栽種,西王母笑道:“此桃三千年一結果,中夏地薄,種之不生。”
漢武帝吃過一次蟠桃之后,對于這種難得一見的仙果念念不忘,它的美味,尤其是食后在體內所產生的奇異效果,使得漢武帝為之垂涎不已。
當時有一位著名人物叫東方朔,為人特別滑稽,他是以文章求仕的,在中國這樣一個講求謙虛的國家里,他居然極力表彰自己,文中寫道:“臣朔少失父母,長養(yǎng)兄嫂,年十二學書三冬,文史足用;十五學擊劍,十六學詩書,誦二十二萬言,十九學孫吳兵法,戰(zhàn)陣之見,怔鼓之教,亦誦二十二萬言,如今二十有二,身長九尺三寸,目若懸珠,齒若編貝,勇若孟賁,捷若慶忌,廉若鮑叔,信若尾生,若此可以為天子大臣矣!是以冒死再拜以聞。”
當時漢武帝就認為他文辭不遜,高自夸飾,初僅令他待詔公車而已,但不久他竟然獲得漢武帝的青睞,不次擢升,官至大中大夫。
做官后東方朔劣性不改,時常捉弄朝中大臣,更有甚者,他酒醉之后,居然在殿柱上撒尿,這簡直是不可原諒的荒.唐行為,然而漢武帝竟然一笑了之,何以漢武帝對東方朔如此寬容呢?一般朝臣均不明就里,其實是因為東方朔曾經長途跋涉,登上昆侖山,為漢武帝偷過三次蟠桃的緣故。
東方朔能偷到蟠桃就與董雙成有關。董雙成是以二八年華成仙的,神仙永遠不老,到了漢武帝的時候也就仍然是二八年華。大家都認為神仙是很幸福的,事實上神仙也有說不出的苦,何況董雙成充其量就是王母娘娘的侍婢,一切行動都不能自主,天天就見那幾個人,做那幾件事,對著偌大一個蟠桃園,真是說不出的寂寞與空虛。
突然有一位英俊高大的男子前來跟她聊天,自然是芳心大慰,更何況這人說話又是如此風趣,董雙成表面上也時常顯得十分嚴肅,她內心里最愛聽的還是東方朔那些越軌的、毫無顧忌的話,聽得她臉上時紅時白,東方朔也就順手牽羊把蟠桃弄到手,所以有時一個人膽小就辦不成事,東方朔敢于在皇帝面前放肆,敢于在神仙面前放肆,他就活得很瀟灑。
漢武帝把吃過的桃核,一個個謹慎地收藏起來,一直傳到明代。據《宛委余編》記載:“洪武時,出元代內庫所藏蟠桃核,長五寸,廣四寸七分,上刻‘西王母賜食武帝蟠桃于承華殿’十四字。”既然核長五寸,想來蟠桃的體積必然碩大無比,想想今天的水蜜桃,想想當年的蟠桃,該不會流口水吧。
明代以后,已經沒有西王母與蟠桃仙子的任何記載。然而西王母是一位法力無邊,雍容華貴的美婦人,蟠桃仙子更是一位絕世的美艷少女,已經深植人心。雖然歷史中不再出現她們的事跡,然而舞臺上及繪畫中,卻大量扮演及描摩她們的形象,杭州城里的望仙橋和昆侖山上的瑤池,總給人無限暇思。
看了我最喜歡的神話故事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