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脈炎的病因
動脈炎的病因
動脈炎這種疾病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不是一種常見的疾病,但是在臨床實踐上卻是很常見的病癥。而且此類疾病在各個年齡階段都有廣泛的分布,尤其是青年女性更應該多加警惕此病的發(fā)生。那么動脈炎的病因有什么呢?小編和您一起去看看吧!希望下面文章對您有幫助哦!
動脈炎的病因:
一發(fā)病原因
病因迄今尚不明確,曾有梅毒,動脈硬化,結核,血栓閉塞性脈管炎Buerge病,先天性異常,巨細胞動脈炎,結締組織病,風濕病,類風濕病,內分泌異常,代謝異常和自身免疫等因素有關。
二發(fā)病機制
大動脈炎的發(fā)病機制有以下學說:
1.自身免疫學說:目前一般認為本病可能由于鏈球菌,結核菌,病毒或立克次體等感染后體內免疫過程所致,其表現特點:
?、傺宓鞍纂娪境R娪?種球蛋白,a1及α2球蛋白增高;
?、?ldquo;C”反應蛋白,抗鏈“O”及抗黏多糖酶異常;
④膠原病與本病合并存在;
?、葜鲃用}弓綜合征與風濕性類風濕性主動脈炎相類似;
?、藜に刂委熡忻黠@療效,但這些特點并非本病免疫學的可靠證據,血清抗主動脈抗體的滴度和抗體價均較其他疾病明顯增高,其主動脈抗原位于主動脈的中膜和外膜,血清免疫球蛋白示IgG,IgA和IgM均增高,以后二者增高為特征,尸檢發(fā)現某些患者體內有活動性結核病變,其中多為主動脈周圍淋巴結結核性病變,Shimizt等認為可能由于此處病變直接波及主動脈或對結核性病變的一種過敏反應所致,顯微鏡檢查可見病變部位的動脈壁有新生肉芽腫和郎罕 Laghans巨細胞,但屬非特異性炎變,未找到結核菌,而且結核病變極少侵犯血管系統,從臨床觀察來分析,大約22%患者合并結核病,其中主要是頸及縱隔淋巴結核或肺結核,用各種抗結核藥物治療,對大動脈炎無效,說明本病并非直接由結核菌感染所致。
2.內分泌異常:本病多見于年輕女性,故認為可能與內分泌因素有關,Numano等觀察女性大動脈炎患者在卵泡及黃體期24h尿標本,發(fā)現雌性激素的排泄量較健康婦女明顯增高,在家兔試驗中,長期應用雌激素后可在主動脈及其主要分支產生類似大動脈炎的病理改變,臨床上,大劑量應用雌性激素易損害血管壁,如前列腺癌患者服用此藥可使血管疾病及腦卒中的發(fā)生率增高,長期服用避孕藥可發(fā)生血栓形成的并發(fā)癥,故Numano等認為雌性激素分泌過多與營養(yǎng)不良因素 結核相結合可能為本病發(fā)病率高的原因。
3.遺傳因素:近幾年來,關于大動脈炎與遺傳的關系,引起某些學者的重視,Numano曾報道在日本已發(fā)現10對近親,如姐妹,母女等患有大動脈炎,特別是孿生姐妹患有此病,為純合子,在我國已發(fā)現一對孿生姐妹患有大動脈炎,另有兩對非孿生親姐妹臨床上符合大動脈炎的診斷,但每對中僅1例做了血管造影,我們曾對67例大動脈炎患者進行了HLA分析發(fā)現,A9,A10,A25,Awl9,A30,B5,B27,1340,B51,Bw60,DR7,DRw10,DQtw3出現頻率高,有統計學意義,但抗原不夠集中,日本曾對大動脈炎患者行HLA分析發(fā)現,A9,A10,B5,Bw40,Bw51,Bw52出現頻率高,特別是Bw52最高,并對124例患者隨訪20年發(fā)現,Bw52陽性者大動脈炎的炎癥嚴重,需要激素劑量較大,并對激素有抗藥性;發(fā)生主動脈瓣關閉不全,心絞痛及心衰的并發(fā)癥均較Bw52 陰性者為重,提示HLA抗原基因不平衡具有重要的作用。
近來的研究發(fā)現,我國漢族大動脈炎患者與HLA-13R4,DR7等位基因明顯相關,DR7等位基因上游調控區(qū)核苷酸的變異可能和其發(fā)病與病情有關,發(fā)現 DR4+或DR7+患者病變活動與動脈狹窄程度均較DR4-或DR7-者為重,Kitamura曾報道HLA-1352+較 1352-者,主動脈瓣反流,缺血性心臟病,肺梗死等明顯為高,而腎動脈狹窄的發(fā)生率,則B39+較1339-者明顯增高。
大動脈炎主要是累及彈力動脈,如主動脈及其主要分支,肺動脈及冠狀動脈,本病亦常累及肌性動脈,約84%患者病變侵犯2~13支動脈,其中以頭臂動脈尤以左鎖骨下動脈,腎動脈,腹主動脈及腸系膜上動脈為好發(fā)部位,腹主動脈伴有腎動脈受累者約占80%,單純腎動脈受累者占20%,單側與雙側受累相似,其次為腹腔動脈及髂動脈;肺動脈受累約占50%;近年發(fā)現冠狀動脈受累并不少見。
動脈炎的治療方法:
1、過分追求化驗指標正常:過分追求化驗指標正常,這在大動脈炎患者中普遍存在。這主要來源于對化驗指標的機械性理解。血沉、C-反應蛋白是患者最關心的檢查指標,但數值的高低與患者病情的輕重并不相關,也就是說,數值高的患者并不一定比數值低的患者病情重,反之,數值低的患者也不一定比數值高的患者病情輕。因此,在治療期間,大動脈炎患者一定要與臨床醫(yī)生建立良好的溝通渠道,聽從醫(yī)生治療指導,走出過分追求化驗指標的誤區(qū)。
2、大動脈炎是不死的癌癥:有不少大動脈炎患者,由于前期治療不及時或者是不規(guī)范,以致疾病反反復復,癥狀始終不能得到根本緩解,于是乎,認為自己得了不治之癥,有的人更比喻大動脈炎為“不死的癌癥”。其實不然,大動脈炎并沒有想象的那么可怕。只要通過積極、正規(guī)、專業(yè)化的治療,不僅不會因病致死,大多數患者是可以獲得臨床治愈的,并能正常求學、工作、結婚、生育,以及參加各種有氧運動活動馬拉松長跑除外。
3、對糖皮質激素“妖魔化”:出于對糖皮質激素的誤解,導致對它的恐懼,這在大動脈炎患者中并不少見。合理應用激素治療是非常重要的,之所以出現對糖皮質激素“妖魔化”,一是因為一些臨床醫(yī)生對大動脈炎激素應用不合理、不規(guī)范,造成患者服用激素時間過長,副作用明顯;二是因為一些患者自行停用導致病變反復,以致多次反復加大激素用量而出現了明顯副反應;三是因為大動脈炎患者多發(fā)生于年輕女性,認為服用激素會直接影響美觀、影響生育,以致視激素治療為“妖魔”。
4、血管造影正常血管就沒有病變:“血管造影正常血管就沒有病變”這一認識誤區(qū)的存在,致使不少患者采取了不恰當的治療方法、喪失了最佳治療時機、導致了不可逆的重要臟器損害。例如在血管造影中,發(fā)現一側腎動脈狹窄時,也應該想到另一側腎動脈雖在血管造影上并無明顯狹窄,但90%也已經有炎癥的存在。這是因為,在大動脈炎早期階段,由于動脈內膜沒有明顯改變,但中膜有淋巴細胞、單核細胞為主的炎細胞浸潤,而血管外膜也已發(fā)生了炎癥反應,因此炎癥浸潤就會繼續(xù)向血管內膜蔓延,所以,在血管造影中發(fā)現某一部位的病變后,一定要警惕其他部位病變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