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黃連的功效和作用
中藥黃連的功效和作用
黃連,(學名:Coptis chinensis Franch.)別名:味連、川連、雞爪連,屬毛茛科、黃連屬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基徨,堅紙質(zhì),卵狀三角形,下面就由學習啦小編為大家介紹下黃連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可以幫到大家哦。
黃連的功效
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用于濕熱痞滿,嘔吐,瀉痢,黃疸,高熱神昏,心火亢盛,心煩不寐,血熱吐衄,目赤吞酸,牙痛,消渴,癰腫疔瘡;外治濕疹,濕瘡,耳道流膿。酒黃連善清上焦火熱。用于目赤,口瘡。姜黃連清胃和胃止嘔。用于寒熱互結(jié),濕熱中陰,痞滿嘔吐。萸黃連舒肝和胃止嘔。用于肝胃不和,嘔吐吞酸。
黃連的應(yīng)用:
1、濕熱痞滿,嘔吐吞酸 尤長于清中焦之熱,治療由于濕熱阻滯中焦,氣機不暢所致的脘腹痞滿、 惡心嘔吐常配蘇葉用,如蘇葉黃連湯?;蚺潼S芩 干姜 半夏 如半夏瀉心湯。配石膏,可治胃熱嘔吐,如石連散。
2、濕熱瀉痢 本品為治療瀉痢的要藥,單用有效。
3、高熱神昏,心煩不寐,血熱吐衄 尤善清瀉心經(jīng)實火,可用于治療心火亢盛所致神昏、煩躁之證。
4、癰腫癤瘡,目赤牙痛
5、消渴 善清胃火可用于治療胃火熾盛,消谷善饑之消渴證常配麥冬用如消渴丸。
6、外治濕疹、濕瘡、耳道流膿 制為軟膏外敷可治皮膚濕疹,濕瘡。取之浸汁涂患處,可治耳道流膿。煎汁滴眼,可治眼目紅腫。
黃連的形態(tài)特征
根狀莖黃色,常分枝,密生多數(shù)須根。葉有長柄;葉片稍帶革質(zhì),卵狀三角形,寬達10厘米,三全裂,中央全裂片卵狀菱形,長3-8厘米,寬2-4厘米,頂端急尖,具長0.8-1.8厘米的細柄,3或5對羽狀深裂,在下面分裂最深,深裂片彼此相距2-6毫米,邊緣生具細刺尖的銳鋸齒,側(cè)全裂片具長1.5-5毫米的柄,斜卵形,比中央全裂片短,不等二深裂,兩面的葉脈隆起,除表面沿脈被短柔毛外,其余無毛;葉柄長5-12厘米,無毛。
花葶1-2條,高12-25厘米;二歧或多歧聚傘花序有3-8朵花;苞片披針形,三或五羽狀深裂;萼片黃綠色,長橢圓狀卵形,長9-12.5毫米,寬2-3毫米;花瓣線形或線狀披針形,長5-6.5毫米,頂端漸尖,中央有蜜槽;雄蕊約20,花藥長約1毫米,花絲長2-5毫米;心皮8-12,花柱微外彎。
蓇葖長6-8毫米,柄約與之等長;種子7-8粒,長橢圓形,長約2毫米,寬約0.8毫米,褐色。2-3月開花,4-6月結(jié)果。
黃連的藥方選錄
《局方》三黃丸:治丈夫、婦人三焦積熱。上焦有熱攻沖眼目赤腫頭項腫痛口舌生瘡;中焦有熱心膈煩躁不美飲食;下焦有熱小便赤澀大便秘結(jié)五臟俱熱即生疽癤瘡痍及五般痔疾糞門腫痛或下鮮血:黃連(去須、蘆)、黃芩(去蘆)、大黃(煨)各十兩。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用熟水吞。如臟腑壅實加服丸數(shù)。小兒積熱亦宜服之。
《傷寒論》黃連湯:治傷寒,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腹中痛欲嘔吐者:黃連150克,甘草150克(炙),干姜150克,桂枝150克(去皮)人參100克,半夏250克(洗)大棗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溫服晝?nèi)苟?/p>
《直指方》黃連安神丸:治心煩懊依反復,心亂,怔仲,上熱胸中氣亂。心下痞悶。食入反出:朱砂20克,黃連25克生甘草12.5克。為細末,湯浸,蒸餅丸如黍米大。每服一十九食后時時津唾咽下。
《局方》瀉心湯:治心經(jīng)實熱:黃連35克。水一盞半煎一盞食遠溫服小兒減之。
《本草經(jīng)集注》:惡菊花、蕪花、玄參、白鮮;畏款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