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卡AV在线|网页在线观看无码高清|亚洲国产亚洲国产|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學習啦 > 生活課堂 > 節(jié)日知識 > 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 > 元宵節(jié) > 潮汕地區(qū)元宵節(jié)有哪些習俗

潮汕地區(qū)元宵節(jié)有哪些習俗

時間: 再裔672 分享

潮汕地區(qū)元宵節(jié)有哪些習俗

  元宵節(jié)是我國三大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全國各地都會舉行一些活動來慶賀。因各地風俗習慣不同,鬧元宵的方式也不同。那么,潮汕地區(qū)元宵節(jié)有哪些習俗呢?下面,學習啦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歡迎大家閱讀。

  潮汕地區(qū)元宵節(jié)習俗1:吊喜燈

  燈火在祀神禮節(jié)中是作為光明喜樂的象征。從正月十一到正月十八,特別是元宵此日,潮汕家家戶戶有點燈、吊燈的習俗。因潮語“燈”和“丁”同音,點燈和添丁是近音,故潮人認為點燈即為添丁的佳兆。元宵此日,人們紛紛提著燈籠、備齊紙銀香燭,到鄉(xiāng)中神廟點火,回來分別吊在家里的神龕和床頭,這叫做“吊喜燈”。此外,如果去年元宵以后生了男孩子,農(nóng)歷正月十三起家人就必須挑起一對紅燈籠,并在燈屏下貼著紅紙寫上姓名,歡天喜地掛到鄉(xiāng)中宗族祠堂的燈架上,以此象征著家中添了丁。每晚家人要抱著孩子到祠堂中,一面往自己的燈籠里點燃蠟燭,使燈籠通紅,一面接受周圍鄉(xiāng)人的祝賀。元宵夜更是莊嚴、熱鬧。

  潮汕地區(qū)元宵節(jié)習俗2:求喜物

  元宵此日,鄉(xiāng)村中多有設(shè)壇拜神活動。各神廟宗祠燈火齊明,煙霧彌漫,善男信女爭先參拜,擁擠異常,熱鬧非凡。神壇前所擺設(shè)的雞、鵝、鴨、糖果、米果品、花燭、大吉(潮州柑)等祀品被視為神物。參拜的男女紛紛卜取祭品,取回家中,這就叫做“求喜物”。人們認為用了這些神物后,就可以讓家門平安、添財添丁。卜取神物回家的人家,明年要照還或多還所拿的神物。于是有些人便乘擁擠之機會,偷偷拿走壇前的祭品回家吃,意謂“吃興盛”。

  潮汕地區(qū)元宵節(jié)習俗3:度過橋

  元宵節(jié),潮汕大都有度橋的習俗,這在舊方志中也有所記載,清順治《潮州府志》和乾隆《揭陽縣志》載:“(上元)婦女度橋投塊,謂之‘度厄’”。在揭陽,元宵此日,男女老幼爭先度過橋,后生兄祈望日后娶賢妻;姑娘祈嫁個好夫婿,產(chǎn)男孩;老者則祈求健康長壽;小孩子則祈求長大成人。在普寧洪陽也有“十五夜行頭橋”的習俗。“頭橋”即已有四百多年歷史的太平橋,其兩側(cè)欄桿兩端都有兩頭石獅。每逢元宵夜,男女老幼共同走過太平橋。過橋時不可回頭,否則“回頭不吉利”,過橋的人們還有摸石獅子的習俗。正在讀書的小孩喜摸石獅鼻,謂“摸獅鼻,寫雅字”;未婚的小伙子喜摸獅肚,謂“摸獅肚,娶雅女么”;而已懷孕的婦女則喜摸獅耳,說是“摸獅耳,生阿弟”。

  潮汕地區(qū)元宵節(jié)習俗4:做丁桌

  在潮汕鄉(xiāng)村,上年生過男孩的人家,元宵夜還要在祠堂設(shè)宴請客,以慶“出丁”,俗稱“做丁桌”。宴客時有兩種席式,一種叫“龍船席”即用好多只方桌連結(jié)起來,客人圍在兩旁吃飯,形同劃龍船;另一種叫“走馬席”,即無論親朋疏厚,認識不認識的人都可以進來吃,吃完就走,主人再重新擺上菜色,招待另一批客人的來臨,接連不斷。這后一種席式一般是較有錢且較慷慨的人家才會這么做。在舊社會,潮人攀比心強,死愛面子,凡生了男孩的人家都十分注重辦丁桌,并以辦得體面為榮。即使是貧困人家,為了不失面子,便四處借錢,造成負債累累,或者是忍痛賣了哥哥,將所得之錢銀用來應付沉重的辦桌費,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生阿細賣阿大”這一俗語的來歷。解放后,由于時代的前進,思想在進步,潮人雖仍有元宵辦丁桌的習俗,但多改為在自家里進行,且單限于宴請較親的親戚和較好的朋友,豐儉由人,無人計較。

  潮汕地區(qū)元宵節(jié)習俗5:落祠堂、坐大菜

  在不少較為偏僻的鄉(xiāng)村,過去有一種叫“新娘落祠堂”的元宵習俗,即是村里當年新婚的新娘,元宵夜要到宗祠去觀燈。新娘事先必須打扮一番,上穿大紅褂子,下著長裙。富貴人家的媳婦要頭戴鳳冠,珠簾垂面。普通人家的媳婦則戴用染色羽毛及色絨扎成的半月形的“文明帽”,再用二丈多長、中間一團大花的紅綢,縛戴在“文明帽”上,然后讓紅綢從兩鬢下垂到地面。這樣的打扮,真是“婀娜隨風轉(zhuǎn),窈窕世無雙”,仿佛是仙女下凡來。打扮完畢后由同伴,或者親戚相陪到祠堂觀燈。宗祠里面,人群攘攘,有人為了觀燈,有人卻純粹為了看新娘。新娘們到了祠堂后,先焚香禱祝,祈求明年得子。拜畢,繞堂一周,逐屏觀看。嗣后走出祠堂看“神前戲”,同時,也讓他人觀看,然后方可回家。這一習俗,就稱為“新娘落祠堂”,現(xiàn)已少見。

  未婚的姑娘,在這一夜,會拉上同伴,靜悄悄地跨進人家的菜園子,然后羞答答地坐在芥菜上面,此所渭“坐大菜,明日選個好夫婿”,這是婦女們至關(guān)重要的一個機會。這種民俗,現(xiàn)在也很難見到了。

  潮汕地區(qū)元宵節(jié)習俗6:擲喜童

  元宵此日,鄉(xiāng)村大都有人在祠堂大埕、街頭巷尾的開闊處,搭起一個彩棚,里面用泥土塑成一尊巨型的彌勒佛,袒胸露乳、笑容可掬。彌勒佛光禿禿的頭、肩、肚臍、大腿等部位都擺設(shè)有男女“泥喜童”。人們站在一丈多遠的竹欄桿外,用銅錢瞄準彌勒佛身上的泥喜童。中者喜童即歸其所有,而在一些較難命中的部位,如頭頂、耳朵等,命中者則一贈二三不等;不中者銅錢即歸擺彌勒佛的棚主所有。這是一項老少都喜愛的活動。據(jù)說命中“男喜童”者,今后就生男孩。因此,那些結(jié)婚不久的年輕夫妻,或者剛?cè)合眿D又急于抱孫子的公公們、奶奶們也積極參與此項活動。一經(jīng)命中,棚主和周圍的人就會向他喝彩、道賀。自己更是喜滋滋甜蜜蜜地把“男喜童”抱回家中,認為中了頭彩,有好兆頭,今年定能早生貴子發(fā)財。

  潮汕地區(qū)元宵節(jié)習俗7:賞燈

  潮汕俗語曰:“一年一度元宵明。”這一天,明月皎潔,高懸碧空,而人間萬家燈火、金碧輝煌,真可謂天上人間,俱成燈火世界了。元宵節(jié)在潮汕人眼里,地位只稍亞于春節(jié)。故此,從十三日起,便已經(jīng)開始準備過節(jié)了。例如,海豐人在十三日便開始“搭燈棚”了。這天,街頭賣燈籠的,將各式各樣的燈籠高高懸掛,供人觀賞選購,而且神廟和宗祠里都掛著很多花燈。小孩子更顯得興奮異常,在那里敲鑼打鼓,叫做“開燈”。普通人家要備很多茶點請親戚來吃喝,這叫做“喝燈茶”。即使沒人邀請,但只要你有雅興,隨便走進一戶人家,都會受到主人的熱情款待。

  在農(nóng)村,如果當年有生男孩的人家,自農(nóng)歷十一日起,就陸續(xù)到鄉(xiāng)中宗族祠堂掛燈。有錢人家掛四至五層,普通人家一至兩層?;舻牡鬃涤弥窦艽畛?上面的人物則用鉛線絲紙做軀殼,再按不同身份穿上真人一樣的服裝,面部用石膏作模裱紙脫胎,外面涂粉,再用國畫顏色涂繪。人物可大可小,周圍再配景。每座燈屏下貼著的紅紙寫明該戶姓名,以讓人觀賞比較。從十一日掛燈這一天起,稱為“起燈”。“起燈”實際上是“起丁”,是新出生男孩的入族議式,暗含祝前程光明遠大的意思。這是重男輕女的舊俗,封建落后思想的一種表現(xiàn)。起燈人家,自起燈之日起,每晚都要到宗族祠堂去點燈,直到十八日收燈為止。

  賞燈一俗,傳說自漢代便有了。漢惠帝劉盈死后,周勃、陳平掃除諸呂,擁劉恒為帝。平定諸呂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每當這個晚上,劉恒出宮游玩,與民同樂,這是元宵的開始。而正式在上元夜燃燈之俗始于隋唐?!端鍟?音樂志》載:“每當正月,萬國來朝,......十五日于端門外、建國門外,綿亙八里......以昏達旦。”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百枝燈樹》載:“韓夫人置百枝燈樹,高八十尺,堅之高山,上元夜點之,百里皆見,光明奪月色也。”此俗代代相傳。

442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