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冬至是幾月幾日_為什么要過冬至
冬至是中國農(nóng)歷中一個重要的節(jié)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現(xiàn)在是十一月份,冬至也快到了。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2021冬至是幾月幾日,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2021年冬至節(jié)氣是2021年12月21日二十三點五十九分,這一年的冬至時間比較晚。
陽歷時刻:2021年12月21日23:59:09
陰歷日期:冬月(大)十八星期二
開始時刻:2021年12月21日23:59
結(jié)束時刻:2022年1月5日17:13
吃糍粑
按照江浙一帶的傳統(tǒng),冬至會舂糍粑,參與的人非常多,很隆重。在云南,冬至也有吃糍粑的習俗。而每逢祭祖或重大節(jié)日,或紅白喜事,都要做糍粑,因此,在老家把糍粑叫“大糍”,如今常見的湯圓就有些不屑的被稱做“小糍”。
吃甜丸
相傳漢代冬至已有“進酒肴,謁賀君師耆老”的習俗。宋、元以來,潮俗盛行吃甜丸。甜丸既是用糯米磨粉和水搓丸煮成的甜湯,是冬至日最具代表性的食品。冬至前,農(nóng)家主婦紛紛舂糯米粉(今多為機械輾制),有的互通有無,饋贈親友。
冬至這天一早,家中大人小孩往往圍坐在竹葫或大盤子四周,各自提取事前用糯米粉和水攪搓成的粉團,以兩只手搓成彈珠一樣的丸子,叫“冬至丸”?!岸镣琛毕笳髦鴼q暮之際全家人圓圓滿滿。有的“冬至丸”還加以橙糕、瓜冊糖、豆砂等作餡料,俗稱“鴨母氽”,“冬至丸”可任意搓得大小不一參差不齊,取“公孫丸”好兆頭。潮汕有“冬至丸,一食就過年”的民諺,俗稱“添歲”,表示年雖還沒有過,但大家已加了一歲。
吃湯圓
吃湯圓在明、清時期已經(jīng)約定俗成。在冬至這天,要“作粉圓”或“粉糯米為丸”。這些在史料上也有正式的記載,稱“冬至,粉糯米為丸,名‘湯圓’”。做好湯圓后要祀神祭祖,而后合家圍吃湯圓,叫做“添歲”。所以,冬至吃湯圓,古而有之。
吃湯圓是冬至的傳統(tǒng)習俗,在江南尤為盛行。“湯圓”是冬至必備的食品,是一種用糯米粉制成的圓形甜品,“圓”意味著“團圓”“圓滿”,冬至吃湯圓又叫“冬至團”。民間有“吃了湯圓大一歲”之說。
吃燒臘
冬至這天,大多數(shù)廣東人都有“加菜”吃冬至肉的風俗。其中,燒臘就是廣東人冬至餐桌上必不可少的傳統(tǒng)食品。全家人在祭祖之余,準備一些臘肉臘腸吃一頓,以祈求來年能鴻運當頭。
臘味已經(jīng)再也不僅僅只有臘腸,臘魚、臘肉、臘鴨、臘雞等也被搬上了餐桌,那一煲煲油汪汪、香噴噴的臘味煲仔飯更是輕易地俘虜人們那顆不斷追求美味食物的心。
吃九層糕
臺灣還保存著冬至用九層糕祭祖的傳統(tǒng),用糯米粉捏成雞、鴨、龜、豬、牛、羊等象征吉祥中意福祿壽的動物,然后用蒸籠分層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冬節(jié)“補冬”在臺灣也成俗。冬節(jié)前日,晚飯過后,各家在廳堂搓圓。古例搓圓時禁忌口出不祥語。搓圓仔后要補冬,米糕是補品之一,甜米糕要加龍眼干肉,咸米糕有羊肉糕及紅米糕。補品還有雄番鴨、公雞、豬肚鱉燉八珍或十全大補。
吃年糕
年糕年糕,年高年高。吃年糕,就是討一個“一年更比一年高”的彩頭。從清末民初起,杭州人到了冬至這一天,都要吃年糕。聽過最極致的吃法,是一天三頓,一頓不落,年糕變著法兒地吃出花樣:早上吃的是芝麻粉拌白糖蒸年糕,中午是油冬兒菜、冬筍、肉絲炒年糕;晚餐是雪里蕻、肉絲、筍絲湯年糕。
吃紅豆糯米飯
在我國的江南水鄉(xiāng),在冬至之夜有全家歡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飯的習俗。相傳,共工氏有不才子,作惡多端,死于冬至這一天,死后變成疫鬼,繼續(xù)殘害百姓。不過,這個疫鬼最怕紅豆,于是,人們就在冬至這一天煮吃紅豆糯米飯來驅(qū)避疫鬼,防災祛病。
冬至的諺語
1、冬在頭,賣了被置頭牛;冬在腰,凍死貓;冬在尾,凍死鬼。
2、晴冬至,年必雨。
3、冬至黑,過年疏;冬至疏,過年黑。(黑,指下雨)
4、冬至暖,冷到三月中;冬至冷,明春暖得早。
5、冬至強北風,注意防霜凍。
6、冬至下場雪,夏至水滿江。
7、冬至在頭,凍死老牛;冬至在中,單衣過冬;冬至在尾,后悔沒有火爐。
8、冬至落雨星不明,大雪紛紛步難行
9、冬至西北風,來年干一春。
10、冬至南風百日陰
11、陰過冬至晴過年
12、冬至在月頭,大寒年夜交;冬至在月中,天寒也無霜;冬至在月尾,大寒正二月。
13、犁田冬至內(nèi),一犁比一金。冬至前犁金,冬至后犁鐵。
14、冬至頭,天氣暖;冬至中,天氣冷;冬至尾,冷得遲。
15、冬至天氣晴,來年百果生。
冬至,是中國農(nóng)歷中一個重要的節(jié)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冬至俗稱“冬節(jié)”、“長至節(jié)”、“亞歲”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jīng)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公歷12月21日至23日之間。
在我國古代對冬至很重視,冬至被當作一個較大節(jié)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稘h書》中說:“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比藗冋J為:過了冬至,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是一個節(jié)氣循環(huán)的開始,也是一個吉日,應該慶賀。《晉書》上記載有“魏晉冬至日受萬國及百僚稱賀……其儀亞于正旦?!闭f明古代對冬至日的重視。
冬至過節(jié)源于漢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錄》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說。這表明古人對冬至十分重視。人們認為冬至是陰陽二氣的自然轉(zhuǎn)化,是上天賜予的福氣。漢朝以冬至為“冬節(jié)”,官府要舉行祝賀儀式稱為“賀冬”,例行放假。《后漢書》中有這樣的記載:“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后省事?!彼赃@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軍隊待命,邊塞閉關(guān),商旅停業(yè),親朋各以美食相贈,相互拜訪,歡樂地過一個“安身靜體”的節(jié)日。
唐宋時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這天要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百姓在這一天要向父母尊長祭拜,現(xiàn)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這天過節(jié)慶賀。古人認為,冬至是陰陽轉(zhuǎn)樞的日子,這一天之后,陰氣漸消,陽氣漸長。冬至,皇帝到天壇祭天,第二天就在太和殿里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賀。
包心菜
其維生素C的含量是西紅柿的3.5倍,鈣的含量是黃瓜的2倍。包心菜還含有較多的微量元素鉬和錳,是人體制造酶、激素等活性物質(zhì)所必不可少的原料。它能促進人體物質(zhì)代謝,十分有利于兒童生長發(fā)育。其多量維生素C能增強肌體抗癌能力。
菜花
含有豐富的維生素類物質(zhì),每200克新鮮菜花,可為成年人提供一天飲食所需的維生素A75%以上。其維生素C的含量更為突出,每100克可達80毫克,比常見的大白菜、黃豆芽菜高3~4倍,比柑橘高兩倍。
芹菜
中醫(yī)認為,芹菜性涼,平肝健胃,味甘辛無毒,富含蛋白質(zhì)、糖類、胡蘿卜素、維生素c、氨基酸等,能興奮中樞神經(jīng),多飲食,促進胃液分泌,增進食欲,并有祛痰作用。芹菜可與香干、肉絲等炒食,色彩鮮艷,味道清香。
紅薯
系糧食中營養(yǎng)較為豐富的食品。由于紅薯能供給人體大量的黏液蛋白、糖、維生素A和維生素C,因此具有補虛乏、益氣力,健脾胃、強腎陰以及和胃、暖胃、益肺等功效。因此,常吃紅薯能防止肝臟和腎臟中結(jié)締組織萎縮,防止膠原病的發(fā)生。
豆芽菜
黃豆、綠豆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質(zhì)、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以及鈉、磷、鐵、鈣等人體必需的飲食微量元素。豆生芽后,不但能保持原有的物質(zhì),而且增加了維生素的含量,有利于消除疲勞。豆芽中的葉綠素可以防治直腸癌。
2021冬至是幾月幾日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