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聲訓練的3個特性
發(fā)聲訓練是完成歌唱整體訓練的一部分,是一種有目的、有選擇、有計劃地進行歌唱技能、機能訓練的方法和手段,它對歌唱者形成良好的歌唱方法、獲得歌唱的表現(xiàn)能力,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關于發(fā)聲訓練的3個特性,歡迎借鑒參考。
(一)發(fā)聲訓練要有針對性
用“因材施教”“量體裁衣”來確定發(fā)聲訓練的針對性的意義是最貼切的。我們訓練的目標是每一個個體,而不是群體,這就使得我們的訓練要服從訓練個體(歌唱者)的生理機能狀況、嗓音特點,對他(她)們進行細致的分析,然后制定訓練的方法和手段。對于不同程度水平的歌唱者來說,其針對性自然是不相同的,這種針對性是在整體訓練計劃中實施的,是有目的地針對當前突出存在和急需解決的技術問題,來實施針對性的方法和手段,從而達到和帶動我們的整體訓練計劃的順利進行。
(二)發(fā)聲訓練要有階段性
就是在整體訓練的基礎上,分階段實施訓練計劃。這種階段性是可變的,是根據(jù)學習的各個階段的情況,有必要地進行調整和補充,做到切合實際地進行計劃和實施訓練內容,做到“循序漸進,適時調整,切合實際”。因為我們不敢妄言能夠計劃培養(yǎng)歌唱家,聲樂學習中常常是計劃趕不上變化,所以發(fā)聲訓練的階段性,在教學中最具實際意義。階段性訓練也是一種很好的方法,對那些急于求成的歌唱者是一劑良藥。階段性訓練同時也遵從了人的聲區(qū)的劃分,即自然聲區(qū)、中聲區(qū)、高聲區(qū)而進行有目的的實施訓練。三個聲區(qū)各有特點,訓練的方法也是不同的,需要教師掌握好各個環(huán)節(jié),遵從“先易后難,由淺入深”的原則進行施教。無論對于哪一個聲部,中聲區(qū)的訓練是整個歌唱訓練的重中之重,也是獲得高聲區(qū)的基礎。特別是初級水平的歌唱者,這個階段的學習很重要,因為初學者自身對學習方法、目的、程序并不了解,可以說頭腦一片空白,缺乏綜合的鑒賞能力,無論老師的觀點方法是否得當、正確,他們都會完全接受。所以,教師的指導固然重要,擇師更加重要。
(三)發(fā)聲訓練要具靈活多樣性
歌唱者的水平參差不齊、各具特色,需要方法的靈活多樣,在實際實施中訓練的方法需要不斷地變化和改進。訓練的出發(fā)點不同,必然導致方法手段各異和多樣性,正如卡魯所講:“有多少個歌唱家,就有多少種方法。”技能、技巧的獲得需要靈活多樣的訓練方法和手段,練聲曲的選擇和母音的應用非常重要,同時練聲曲的上行與下行的目的要明確,母音的選擇與共鳴腔體又是相關聯(lián)的。切不可搖擺不定,“啊”母音的基礎狀態(tài)必須確立,然后逐漸適應其他母音的練習。練聲曲并不是通用的,應當針對每個人的情況做出適時的調整,需要靈活多變,對癥下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