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旗渠精神永放光芒演講稿范文(3)
紅旗渠精神永放光芒演講稿篇七
在這個太行山菊更為艷麗的季節(jié)里,我與一百萬家鄉(xiāng)同胞被來自10月的通訊——《守望精神家園的太行人——紅旗渠精神當代傳奇》深深震撼,紅旗渠畔的兒女們踏著霜花,調(diào)整著步伐,給自己做了全新的定位。
我們西望太行絕壁上的千里長渠,回眸歷史,硝煙仍在,展望未來,慷慨激昂。因為,我們的血脈中傳承著祖輩半個世紀的創(chuàng)業(yè)情懷,我們的眸子里高揚著一面獵獵的精神之旗,思想所到,無堅不摧。
老天沒有給林州人太多的福祉,甚至連一條像樣的河流都不曾給予;但老天又是公平的,他給了家鄉(xiāng)這方土地盤古開天、精衛(wèi)填海、愚公移山等氣魄宏大的神話。不被命運屈服的林州人,在這些神話的激勵下,憧憬夢想,滿懷激情,用簡陋的工具書寫出只有如椽巨筆才能完成的宏大詩篇。
那是一個放映時只有黑白兩色的時代,上一世紀六十年代,林州的十萬開山者,歷史十年,硬是在懸崖峭壁峭壁上,挖渠千里,從此,多山的林州地圖上多了一條代表水的藍色曲線——紅旗渠。
“渠道網(wǎng)山頭,清水遍地流,旱地稻花香,荒山果樹溝……”這是一個多么浪漫的暢想,又是怎樣一個穿越時空的清晰的目視。紅旗渠水在林州的大地上流響了,那是1965年的時候。同時,一面精神之旗正在冉冉升起,傳承于民族精神的紅旗渠精神,閃著熠熠光輝,映紅了太行山的紫色巖壁。1969年,紅旗渠水系全部竣工,紅旗渠精神之旗堅毅地立在了太行之巔。創(chuàng)造紅旗渠奇跡的祖輩們在新中國艱苦創(chuàng)業(yè)時代的厚重史冊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從此,一條渠,一種精神,被世人做了跨世紀的仰望。
林州人是一個富有個性的群體,他們不甘落后,永不放棄追求,以許存山、郭變花支書為代表的時代先鋒,一脈相承60年代的激情,完成了家鄉(xiāng)由窮變富的宏大特寫,100萬林州人的性格在13億中國人性格的背景中赫然卓然。改革開放,林州人富了、幸福了,也成就了“難而不懼,富而不惑,自強不已,奮斗不息”的當代紅旗渠精神。她是時代精神的縮放,又是時代精神的領(lǐng)航。liuxue86.com
10月的新華社政論,《守望精神家園的太行人——紅旗渠精神當代傳奇》,像60年代紅旗渠通水慶典一樣把國人的目光引向了林州,引向了“人工天河”紅旗渠,引向紅旗渠精神。精神再次被高揚,被謳歌,被時代深深頷首,默然贊許。不過,時代已經(jīng)掀開嶄新的一頁,掀過黑白,掀到色彩逼真的全息一頁。
戀舊就沒有今天嶄新的林州,戀舊就沒有今天嶄新的課堂。希望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積極踐行紅旗渠精神,迎難克艱,奮發(fā)進取,讓林州教育的品牌標識一如紅旗渠精神一樣走出河南,走向中國。
紅旗渠精神永放光芒演講稿篇八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得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多么鏗鏘有力的詩句呀!
這是我們偉大的毛主席于1935年十月滿懷豪情寫下的。這首詩生動的描寫了中國工農(nóng)紅軍在長征途中遇到的艱難險阻,高度贊揚了中國工農(nóng)紅軍的革命革命英雄主義和革命樂觀主義。這首短短的七律詩濃縮了長征途中的艱險與悲壯,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靈。五嶺山脈那樣高低起伏,在紅軍眼里,只不過是翻騰的細小波浪;烏蒙山那樣雄偉,可是在紅軍眼里卻只是腳下滾過的小泥丸。
在這首詩中我領(lǐng)略了共產(chǎn)黨人的革命革命英雄主義氣概,感受到了中國革命的波瀾壯闊,更體會到了今天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要知道長征對于我們來說可是比登天還難啊!長征是宣言書,它向全世界宣告,紅軍是英雄,帝國主義和走狗蔣介石是完全無用的。紅軍又是宣傳隊,它向十一個省內(nèi)大約二萬萬人民宣布只有紅軍的道路才是解放他們的道路。長征又是播種機,它撒布在十一個省內(nèi),發(fā)芽,長葉,開花,結(jié)果。將來是會有收獲的!
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要用“長征”的精神去征服學(xué)習(xí),生活中的一座座高山,一條條大河,長大后為建設(shè)祖國貢獻出我們?nèi)康牧α?把祖國建設(shè)得更加繁榮富強!輝煌吧,祖國燦爛的未來!
紅旗渠精神永放光芒演講稿篇九
修渠過程中,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發(fā)揮了表率作用和帶頭作用,凝聚了人心,形成了親如魚水的黨群干群關(guān)系。群眾與廣大黨員干部齊心協(xié)力,保障了修渠工程的順利開展和最后勝利。
工作高標準、生活低標準的無私奉獻精神。“工作高標準、生活低標準”,這是修渠工程指揮部給干部制定的規(guī)則。所謂“工作高標準”是指干部參加勞動時實行“五同六定”,“五同”即同吃、同住、同勞動、同學(xué)習(xí)、同商量。“六定”即給干部定任務(wù)、定時間、定質(zhì)量、定勞力、定工具、定工段。所有干部參加第一線的勞動,任務(wù)只能超額,不能拖欠。除了堅持“五同六定”之外,還有一條不成文的規(guī)定:“領(lǐng)導(dǎo)干部先實驗,再給群眾定指標。”如果縣委書記一天能修5米,普通干部的指標就定為4米5,群眾的標準比干部再少1米。干部的工作量比群眾大,但口糧標準比群眾低,群眾一天定8兩,干部就只能定6兩。有一次,楊貴同志餓暈在工地上,炊事員做了碗小米稠飯偷偷端給他,他非常生氣,說:“群眾吃啥我吃啥!”最后,他將這碗飯倒進大鍋里,攪了又攪,讓大家一起分著吃。
干部能夠搬石頭、群眾就能搬山頭的示范表率作用??睖y水源時,縣委書記處書記周紹先帶著一個技術(shù)隊沿漳河西行,遇到山高路險,他總是不顧阻攔走在最前面。他說,誰讓我是領(lǐng)導(dǎo)呢,領(lǐng)導(dǎo)領(lǐng)導(dǎo),就是要領(lǐng)好路,當好向?qū)?。副縣長、工程總指揮馬有金,紅旗渠修了十年,他在工地上整整干了九年,患了嚴重的風(fēng)濕病,腿都直不起來還跪在地上打釬,直到最后被抬下工地。凌空除險,是修渠中最危險的一個工種,共產(chǎn)黨員、除險隊長任羊成,為了大家的安全,每天帶領(lǐng)除險隊員用繩索捆住腰,飛崖下塹,凌空作業(yè),排除險石。任羊成不但失去了四五顆門牙,折了兩次腿,還受了四次重傷差點丟了性命。多年之后,我有幸在紅旗渠干部學(xué)院見到這位老英雄,他正在給學(xué)員們講述當年修渠的故事。有學(xué)員問他,任老,要是再讓您去修渠,您會選擇什么工種?老人家說:“還去除險。”學(xué)員又追問,可是那太危險了,您怎么還要去?不善言辭的任老憋了半天,只說了一句話:“入黨的時候,我可是舉過拳頭的!”黨員干部給群眾樹立了好的榜樣和標桿,林縣的群眾就說,“干部能夠搬石頭,群眾就能搬山頭;黨員干部能流一滴汗,群眾的汗水就能流成河”。這句話,被用石灰水寫在了太行山的巖石上,至今清晰可見,給人啟發(fā),催人奮進。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