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家姓劉姓的歷史發(fā)展
劉姓分布很廣,但不均衡。劉姓在北方和中原地區(qū)是最常見的姓氏之一。下面學習啦給大家整理了中華百家姓劉姓相關資料,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劉姓歷史發(fā)展
起源演變
據(jù)史記《漢書》、《通志·氏族略》和《中國姓氏》所載,劉姓的起源主要有三支:祁姓、姬姓、外族的改姓。
1、最早的一支來源于祁姓,是帝堯的后裔,形成于夏朝后期,出自今河南魯山。
祁姓之劉有同出一源的兩支:一支直接出自劉累,形成于夏朝;一支出自劉累后裔士會,形成于春秋初期。
劉累生于夏朝后期,曾經跟著精通養(yǎng)龍技術的豢龍氏學過馴化龍的本領,為夏朝第十三帝孔甲馴養(yǎng)4條龍,因而被孔甲賜姓為御龍氏[3] 。劉累在為孔甲養(yǎng)龍時住在今河南偃師縣南。后來,由于飼養(yǎng)不善,死了一條雌龍,劉累怕孔甲治罪,就偷偷地帶著家眷南逃到魯縣(今河南魯山縣)躲了起來。劉累的子孫以劉累的名字為姓氏,就是中國最早的劉姓。
2、源于姬姓的劉氏形成于春秋時期,系以邑為氏,出自今河南偃師。
3、外族的改姓
(1)賜姓:項羽的叔父項伯,因在鴻門宴對劉邦有救助之功,劉邦賜其家族姓劉。公元前202年,劉邦在洛陽即皇帝位后,接受戍卒
劉邦
婁敬定都關中的建議,決定把國都遷到長安,并因此賜婁敬姓劉。
(2)西漢初年:匈奴族劉姓。當時,匈奴部族強盛,漢高祖劉邦采取和親政策,把皇室宗女嫁給匈奴單于冒頓為妻。冒頓姓攣,但按照匈奴貴者皆從母姓的習俗,攣氏子孫皆姓劉。
(3)魏晉十六國時期:匈奴族的一支為爭取中原人民的支持,自稱是漢朝公主與匈奴單于的后裔,一直使用母方的姓氏故而姓劉。他們先后在今山西、陜西、內蒙地區(qū)建立了漢、前趙和夏三個政權,后定居河南。史稱“河南劉氏”。前趙的建立者劉淵即是匈奴貴族。
(4)北魏“勛臣八姓”之一有獨孤氏,孝文帝于太和二十年(494年)自山西大同遷都洛陽后,于496年實行漢化改革,將鮮卑族的獨孤氏改為劉氏。
(5)唐末五代時期,突厥別部沙陀族的一支也冒稱是劉邦的后裔。五代十國中的后漢政權和北漢政權就是由沙陀劉氏建立的。
從西漢初期的匈奴貴族內附,南北朝的鮮卑族進入中原,一直到清朝的滿洲八旗漢化,這期間有大量外族人改姓劉姓。華北地區(qū),尤其在河南地區(qū)的劉姓含有匈奴、鮮卑人的基因;東北地區(qū)的劉姓主要摻和了滿族和蒙古族的血液。
遷徙分布
劉氏早期主要是在北方發(fā)展繁衍。
公元前300多年前,劉姓開始向河南及江蘇傳播。戰(zhàn)國時有個叫會的晉大夫,他有子孫留居秦國,稱劉氏。至戰(zhàn)國后期,秦國滅了魏國,劉氏宗族隨秦軍進入魏國都城大梁,即今河南開封。他的十世孫在魏國任職,魏滅后遷至大梁,生子劉清輾轉到今江蘇等地。
漢朝是劉姓的鼎盛和發(fā)展時期,漢高祖劉邦建立西漢王朝后,分封同姓于各地,其后支派繁衍,于是彭城、尉氏、臨淮、南陽、廣平、丹陽等地皆有劉氏。西漢初累計皇子封王30余人,封侯者達400余人。漢王室大封同姓王侯的結果使劉姓貴族遍布于大江南北,他們各據(jù)一方,很快成為各地有權有勢的大家族??傊畡⑿找曰首鍨橹髅},經歷大漢400多年的繁衍發(fā)展,人口急劇增加,成為當時的天下第一大姓。但劉姓人口仍主要分布于黃河流域地區(qū),主要集中于河南、河北、山東、江蘇北部、安徽北部以及山西太原地區(qū)。此外,湖北荊襄地區(qū)、湖南長沙地區(qū)、江西九江地區(qū)也有劉姓望族。
漢末三國之際,中原的劉氏為避“董卓之亂”不斷向四方遷徙,主要是向東南投奔孫吳和向西南進入四川投奔蜀漢。
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北方又一次陷入戰(zhàn)亂,中原劉姓與其他姓氏一樣,為避戰(zhàn)亂,向南方、東南和西南遷移,部分遷往日本和朝鮮半島。從東晉到唐朝,中原地區(qū)向南方和東南地區(qū)的移民從未間斷,移民越來越大,地域越來越遠。
唐宋時期,劉姓已遍布大江南北,“遍地劉”已初步形成。劉氏開始遷往兩廣, 唐末中原人口大批移民福建,這也包括劉姓人群。[8] 南宋寧宗嘉定年間,河南宣撫使劉龍第七子劉開七,在廣東潮州任官,子孫遂居于興邑,人丁興旺,支派益繁,后又自興寧分散至許多地方;北宋時的《廣韻》列劉氏郡望有25個。
從明末清初開始,閩、粵劉氏陸續(xù)有人移居臺灣,后又有不少人到海外謀生。
劉姓人口分布
宋朝時期(公元960-1279年),劉姓大約有360萬人,約占全國人口的4.7%,為宋朝第四大姓。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河北、山東,這三省劉姓大約占劉姓總人口的39%;其次分布于湖南、河南、浙江、福建和四川,這五省的劉姓又集中了31%。江西為劉姓第一大省,居住了劉姓總人口的17%,劉姓占江西省總人口的7.6%。全國形成了贛浙閩、冀豫魯、川湘三大塊劉姓人口聚集區(qū)。
明朝時期(公元1368-1644年),劉姓大約有400萬人,約占全國人口的4.4%,為明朝第五大姓。與全國人口的增長速度一樣,經歷宋、元、明600年,劉姓人口增長同樣地緩慢,劉姓人口純增加率僅僅10%,凈增加了40萬。在全國的分布仍主要集中于江西、山東、河北。這三省劉姓大約占劉姓總人口的44%;其次分布于山西、浙江、湖南、陜西、江蘇和湖北,這六省的劉姓又集中了32%。江西省的劉姓人口約占全國劉姓總人口的23%,仍為劉姓第一大省,占江西省總人口的6.7%。全國形成了贛浙蘇、魯冀晉陜、湘鄂三大塊劉姓人口聚集區(qū)。宋、元、明期間,劉姓的分布總格局變化不大,但其人口的流動主要圍繞著這三大塊地區(qū)進行,東南地區(qū)主要向北和西擴散,華北地區(qū)主要向南移動同時向西和東漂移,而四川地區(qū)人口主要向兩湖地區(qū)遷移。
從明朝至今600年中,劉姓人口由近400萬激增到6456萬之多,整整16倍,明朝的人口接近9300萬,當代的人口按12億計,人口增長了13倍,劉姓人口的增加速度高于全國人口的增加速度。在全國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四川、河南、江西、山東、河北五省,人口約占劉姓總人口的36%:其次分布于湖南、遼寧、湖北、黑龍江和安徽,這五省的劉姓又集中了26%。四川和河南均居住了劉姓總人口的10%,為劉姓并列第一大省,分別占省總人口的5.5%和6%。全國形成了華北、四川、華中、東北四大塊劉姓人口聚集地區(qū)。在近600年期間,劉姓人口流動的程度和方向與宋、元、明期間有很大的區(qū)別,由東部向華中、華北的回遷已經大于由北向南和東的遷移,同時,黃河以北的劉姓人群也大批向東北地區(qū)移民。
2013年4月15日,新華社電文公布了姓氏人數(shù)排行榜,劉姓人口有近7000萬,占全國人口的5.34%,在王、李、張之后排第四位。
劉姓人口單位面積內密度最高的地區(qū)在東北、渤海灣、四川東南,每平方公里的劉姓人口達到14人以上,中心地區(qū)可達到25人以上。劉姓分布密度示意圖表示:密度最高的(14人以上/平方公里)地區(qū)僅僅占國土面積的14.7%,劉姓人口大約2718萬;10.5—14人/平方公里的地區(qū)占國土面積的l0.5%,劉姓人口大約1143萬;3.5—l0.5人/平方公里的地區(qū)占國土面積的35.3%。劉姓人口大約2273萬;不足3.5人/平方公里的地區(qū)占國土面積的39.5%,劉姓人口大約322萬。
劉姓分布很廣,但不均衡。劉姓在北方和中原地區(qū)是最常見的姓氏之一。劉姓在人群中分布頻率示意圖表明:在遼吉黑大部、內蒙古東部、河北、山東西北、新疆喀什地區(qū),劉姓一般占當?shù)厝丝诘谋壤?%以上,其覆蓋面積占了總國土面積的12.1%;在青海以東、浙江以西的大批南北地區(qū),劉姓分布頻率在4.2%—7%,其覆蓋面積占了總國土面積的38.6%;在浙江、江蘇南部、福建大部、臺灣、廣東中部、海南南部、云南西南、四川西端、青海東部、新疆西地區(qū),劉姓分布頻率在1.4%—4.2%,其覆蓋面積占了總國土面積的21.5%;在其他地區(qū),劉姓分布頻率不足1.4%,其覆蓋面積占了總國土面積的27.8%。
劉姓郡望堂號
據(jù)有關史料記載,劉姓郡望達27個,其中有名的有18個。
彭城郡:西漢的時候設立,當時將楚國改為彭城郡,后又改為彭城國,治所在彭城(江蘇徐州)。
沛郡:西漢時置郡,治所在相縣。相當于今安徽、河南等地?!妒酚浉咦姹炯o》,大歷史學家裴骃《史記集解》謂劉氏世居于沛,移在豐。應邵曰:“沛,縣也。豐,其鄉(xiāng)也。” 歷史學家顏師古曰:“沛者,本秦 泗水郡之屬縣。豐者,沛之聚邑耳,即江蘇銅山所屬。” 西漢初期改泗水郡為沛郡。
弘農郡:西漢置郡,治所在弘農。此支劉姓開基始祖為漢時代頃王劉仲。
河間郡:漢初置郡,治所在樂城。此支劉姓開基始祖為東漢章帝之子河間王劉開。
中山郡:漢時置郡,治所在盧奴(今河北定州)。此支劉姓多出自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
梁郡:漢高帝時置郡,治所在咀陽。此支劉姓為漢文帝之子劉文所開基。
頓丘郡:西漢、西晉兩次置郡。此支劉氏多出自匈奴劉氏。
南陽郡:戰(zhàn)國時置郡,治所在宛縣。此支劉姓開基始祖為西漢長沙定王劉發(fā)。
東平郡:漢晉置郡,治所在無鹽。南朝宋改稱東平郡。此支劉氏,其開山基始祖為漢宣帝第四子東平王劉宇。
高密國:西漢置國,治所在高密。此支劉氏為廣陵王之子劉宏所開基。
竟陵郡:西晉置郡,治所在石城。此支劉氏為后漢劉焉所開基。
河南郡:漢置郡,治所在洛陽市東北。此支劉氏出自匈奴族劉氏。
尉氏縣:春秋時鄭國尉氏邑,秦時置縣。此支劉姓開基始祖為東漢章帝十一世孫劉通。
廣平郡:漢置郡,治所在廣平。此支劉氏出自西漢景帝之孫劉蒼之后。
丹陽郡:西漢置郡,治所在宛陵。此支劉氏為臨懷劉氏分支,起開山始祖為東漢光武帝劉秀7世孫劉會。
廣陵郡:西漢改江都國置廣陵國,治所在廣陵。東漢改為郡。此支劉姓開基始祖為漢宣帝廣陵王劉胥。
長沙郡:戰(zhàn)國時置郡,治所在臨湘。此支劉姓開基始祖為長沙定王劉發(fā)。
臨淮郡:漢武帝時置郡,治所在今安徽。此支劉姓,其開基始祖為東漢光武帝劉秀六世孫晉永城令劉建。
堂號
彭城堂:這是劉氏使用最普遍的堂號,因為彭城劉氏其源出西漢皇族,時間較早,人口、支脈較多,影響較大,因此被劉氏看作是郡望堂號的正宗。
藜照堂:是除了彭城堂之外,在劉姓宗族中,另一個用得最多的、最為著名的堂號;藜照堂的得名,來自劉向燃藜讀經的典故。藜照堂及與此相近的堂號,不只在劉向后裔彭城劉氏宗派中,在中國南北各地各宗派劉氏后裔中都被廣泛使用,該堂號已成為劉姓的標志之一。
中山堂:是劉姓中又一個以地域命名的著名堂號。中山是劉姓的著名郡望,也是劉姓的發(fā)源地之一。中山劉氏在劉氏各宗派中有一個顯著特點,就是人丁極為興旺,族裔眾多。
五忠堂:是以祖先名號為堂號。宋朝時期,福建建州、建陽劉氏一門忠烈,有5人死后被朝廷賜謚為“忠”,世人號稱“劉氏五忠”,堂號主要在福建劉氏及其分遷到各地的劉氏支派后裔中使用。
墨莊堂:是一個典故堂號。主要在江西劉式后代中流行,也有部分由江西外遷他省的劉式后裔仍沿用這一堂號。
猜你喜歡:
3.劉姓的起名方法
中華百家姓劉姓的歷史發(fā)展
上一篇:中華百家姓李姓的由來
下一篇:中華百家姓孫姓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