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池姓溯源_百家姓池姓起源
池姓,為中文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名列第281位。來源之一:出自殷姓諱民,因扶助周穆王有功,王封民食采于澠池,遂以地為姓。歷史名人有池裕得、明朝同安人、嘉靖年間進(jìn)士,池生春,清朝楚雄人,道光年間進(jìn)士,當(dāng)代著名女作家池莉。下面由學(xué)習(xí)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百家姓池姓溯源,希望大家喜歡!
池姓溯源
第一個淵源:源于嬴姓,出自戰(zhàn)國時候的秦國王族后代,屬于以先祖名字為氏。嬴姓池氏族人皆尊奉秦公子池(嬴池)為得姓始祖。
第二個淵源:源于地名,出自秦漢之際河南陳留一帶池地,屬于以居邑名為氏。
第三個淵源:源于氐族,出自東漢末期西北地區(qū)古仇池國,屬于以國名為氏。該支池氏族人皆尊奉氐王楊騰為得姓始祖。
第四個淵源:源于朝鮮族,屬于以漢化改姓為氏。
第五個淵源:源于滿族,屬于以漢化改姓為氏。
池姓遷徙分布
池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體,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百家姓第二百三十二位,在臺灣省則名列第一百三十四位,人口約四十一萬八千余,占全國人口總數(shù)的0.026%左右,多以西平、陳留、西河、遼東為郡望。
池氏起源于距今兩千多年前的秦漢之際河南陳留一帶。戰(zhàn)國時期,秦國有個公子名叫池,人稱公子池,在朝廷里面任大司馬的官。他家族昌盛,他的后代中有的以他名字為姓,世代相傳,形成一支池氏。
另一支起源于以居住地為姓。古代護(hù)城河稱為池,時有一句成語說,“城門著火,殃及池魚”就是指用護(hù)城河的水救火,水中魚兒遭殃。古時農(nóng)田在城外而務(wù)農(nóng)的百姓往往在城池邊,一來生活用水方便,二來前往耕作近,而他們的稱呼也往往帶個池字,久而久之形成了池氏一族,望出西平郡,即現(xiàn)在的甘肅省的西寧縣。據(jù)史籍《姓氏考略》載,陳留有池氏,秦的丞相池子華就是出自該家族。發(fā)祥于陳留之地的池氏,后世繁衍分布于中國的南方福建、廣東以及云南、江蘇等地。望族居于西河郡,就是現(xiàn)在的山西省離石縣。
當(dāng)今池氏是一個分布極為廣泛的姓氏,在甘肅省的玉門市,河北省的石家莊市、邢臺市平鄉(xiāng)縣、廊坊市固安縣、邯鄲市成安縣、滄州市、保定市、承德市,山東省的聊城市茌平縣、高唐縣、濟(jì)寧市兗州市、臨沂市平邑縣、棗莊市、泰安市、德州市、萊蕪市,山西省的忻州市定襄縣、朔州市懷仁縣、大同市,陜西省的西安市、榆林市神木縣、銅川市,河南省的駐馬店市汝南縣、信陽市、三門峽市澠池縣、洛陽市偃師縣、開封市、周口市、商丘市,江西省的贛州市石城縣,安徽省的合肥市、六安市霍邱縣、滁州市來安縣、宣城市、宿州市、巢湖市、界首市,江蘇省的鹽城市射陽縣、宿遷市沭陽縣、徐州市邳州市、連云港市、淮安市、常州市,浙江省的杭州市、溫州市永康縣、平陽縣、文成縣、臺州市玉環(huán)縣、湖州市、嘉興市、寧波市、瑞安市,湖北省的襄陽市棗陽縣、隨州市廣水縣、孝感市、仙桃市,湖南省的長沙市、永州市藍(lán)山縣、常德市、株洲市,四川省的成都市華陽縣、巴中市平昌縣、資陽市簡陽縣,云南省的麗江市,福建省的福州市連江縣、泉洲市南安縣、龍巖市新羅區(qū)、長汀縣、古田縣、莆田市涵江區(qū)、寧德市霞浦縣、福鼎縣、三明市大田縣、尤溪縣、寧化縣、將樂縣、南平市邵武市、順昌縣、福州市閩清縣,廣東省的廣州市、韶關(guān)市翁源縣、茂名市信宜市、江門市開平縣、潮汕市揭陽市、清遠(yuǎn)市陽山縣、陽江縣、深圳市寶安區(qū)、梅州市、汕尾市,黑龍江省的佳木斯市、大慶市,吉林省的吉林市蛟河市、延吉市,遼寧省的哈爾濱市、本溪市、盤錦市、葫蘆島市,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的玉林市北流縣、北海市、河池市,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的呼和浩特市、包頭市、烏蘭察布市涼城縣、赤峰市,上海市的江灣區(qū)、楊浦區(qū),重慶市的合川縣、秀山縣、綦江縣,北京市,天津市,香港特別行政區(qū),臺灣省,韓國的忠州市,馬來西亞,日本國,意大利、聯(lián)邦德國的漢堡市等地,均有池氏族人分布。
池姓郡望堂號
郡望
西平郡:歷史上的西平郡有三處,
?、俅呵飼r期的西平地區(qū)在今河南省開封市陳留鎮(zhèn)一帶,戰(zhàn)國時期為秦國宰相池子華的封邑,稱西平郡。
?、跂|漢建安年間漢廷將金城郡分置出一個西平郡,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駐馬店市西平縣一帶。東晉末年,這個西平郡一帶為禿發(fā)烏孤所占,稱西平王,一度依此為都城。
③今青海省西寧市。西寧地區(qū)在古代為羌地,西漢時期設(shè)置軍事和郵傳據(jù)點西平亭,漢元狩二年漢朝大軍西進(jìn)湟水流域,霍去病修建軍事?lián)c西平亭,這是西寧建制之始。漢神爵二年屬金城郡臨羌縣。東漢建安十七年置為西平郡,治所在西都縣。三國時期曹魏黃初三年擴建為西平郡,正式開始筑城。北宋崇寧三年改為西寧州,至此“西寧”之稱始于見史。民國十八年青海正式建省,治所在西寧縣,民國三十五年以省垣周圍正式成立西寧市。1949年9月5日西寧解放,9月8日成立市人民政府,為青海省轄市。1950年西寧市為青海省人民政府駐地。1960年原由省直轄的湟中、大通兩縣和互助土族自治縣劃歸西寧市領(lǐng)導(dǎo)。1962年湟中、大通兩縣和互助土族自治縣改由省直轄。1966年大通縣交由西寧市領(lǐng)導(dǎo)。1985年 11月6日國務(wù)院批準(zhǔn)(國函[1985]163號)撤銷大通縣,設(shè)立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以原大通縣的行政區(qū)域為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的行政區(qū)域。1986 年3月5日國務(wù)院批準(zhǔn)(國函[1996]30號)將西寧市城西區(qū)分設(shè)為城西、城北兩個區(qū),撤銷西寧市郊區(qū),將原郊區(qū)所轄的七個鄉(xiāng)分別劃歸城東、城中、城西、城北四個區(qū)管轄。1999年12月5日國務(wù)院批準(zhǔn)(國函[1999]142號)將海東地區(qū)的湟中縣、湟源縣劃歸西寧市管轄。
陳留郡:秦王嬴政二十六年置陳留縣,漢武帝元狩元年改置陳留郡,治所在陳留 (今河南開封)。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東部至民權(quán)縣、寧陵縣、西至開封市、尉氏縣、北至延津縣、南至杞縣一帶地區(qū)。北魏時期改治到浚儀。隋朝開皇初年廢黜,隋、唐兩朝皆為汴州陳留郡。1957年丁酉并入河南省開封縣。
西河郡:古代該郡所指不一。春秋時期衛(wèi)國西境沿黃河一帶稱西河,即今??h、滑縣等地。戰(zhàn)國時期黃河在今安陽東,故安陽可稱西河,據(jù)《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記載:“子夏居西河教授”是也。魏國時期曾取秦國今陜西黃河沿岸地,置西河郡,則以晉陜間黃河為準(zhǔn),西岸為西河。西漢朝元朔四年 置郡,治所在平定,其時轄地在今陜西、山西兩省之間黃河沿岸一帶地區(qū),并擁有今內(nèi)蒙古伊克昭盟東部及晉西等地。東漢朝時期移治到離石。南北朝時期北魏的西河郡,其北部為羌胡所得,僅保有晉西一帶地區(qū),治所在茲氏,即離石。唐朝時期亦曾以汾州為西河郡。
遼東郡:在中國歷史上,“遼東”這個稱謂有四重意思:
?、倏?、國名,戰(zhàn)國時期燕國置郡,洽所在襄平,其時轄地在今遼寧省大凌河以東一帶地區(qū);西晉時期曾改稱遼東國;十六國時期的后燕國末期,其地歸入東???北燕時期又復(fù)置遼東郡于今遼寧省西部一帶地區(qū);北齊時期廢黜;到東漢安帝時分遼東、遼西兩郡地置遼東屬國都尉,治所在昌黎,其時轄地在今遼寧省西部大凌河中下游一帶;三國時期的曹魏改為昌黎郡。
②都司名,明朝洪武四年置定遼都衛(wèi),明朝洪武八年改為遼東都司,治所在定遼中衛(wèi),其時轄地為今遼寧省大部地區(qū);自明正統(tǒng)后期因兀良哈諸族南移,漸失遼河套;從明朝天啟元年~崇禎十五年期間,全境為后金 (清)所并。
?、圮婃?zhèn)名,明朝“九邊”之一,相當(dāng)于遼東都司的轄境,主要是鎮(zhèn)守總兵官駐廣寧明朝隆慶元年后冬季則移駐遼陽;明朝末期廢黜。
?、艿貐^(qū)名,泛指遼河以東地區(qū)。
堂號
陳留堂:以望立堂。
西平堂:以望立堂,亦稱陳留堂、西寧堂、海東堂。
西河堂:以望立堂,亦稱安陽堂、平定堂、離石堂。
遼東堂:以望立堂,亦稱扶余堂、襄平堂、遼陽堂、凌東堂。
同安堂:源自明朝池裕得,同安人,以進(jìn)士聞名遂安縣,推斷明決,后升任太常寺少卿,族人以其生地為堂號。
猜你喜歡:
1.百家姓之池姓
4.百家姓之楚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