篳篥樂器的介紹
篳篥即觱篥。也稱管子,中國管樂器之一種,多用于軍中和民間音樂。流行于我國各地、為漢族、維吾爾族、朝鮮族等多民族所喜愛。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篳篥樂器的介紹,希望你喜歡。
篳篥簡介
又稱悲篥、笳管、頭管、管子。古代管樂器之一,多用于軍中。是由古代龜茲(今新疆庫車縣)人民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一種簧管樂器,樂器名稱就是從古龜茲語的譯音而來的。自唐至清,一直是宮廷燕樂中的重要樂器。據(jù)文獻所載,隋唐時期九、十部樂的高麗樂中,已用到小篳篥和桃皮篳篥,大篳篥也在唐十部樂中開始應用。在中國流行了兩千多年,深受各族人民的喜愛?,F(xiàn)在廣泛流傳于中國的新疆和吉林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及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朝鮮族聚居地區(qū)。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八孔的,一種是九孔的,它是由古代龜茲的篳篥演變而成的。
篳篥歷史沿革
篳篥最初是龜茲牧人的樂器,它同胡笳、角、笛一樣,經(jīng)歷了由羊骨、羊角、牛角、鳥 骨制作改用竹子制作這樣一個發(fā)展過程。不過比起笳和笛來,篳篥的構(gòu)造是比較復雜的,是在笳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篳篥比起角和笳來,有相同之點,如都是豎吹,都經(jīng)過用羊 骨、羊角等制作階段。但是,它們之間也有很大的不同,篳篥是有簧的,并且吸收了笛的指孔,只是 外形上看,篳篥與笳比較近似,所以人們把篳篥又叫作笳管。篳篥分有大篳篥、小篳篥等種類,聲音低沉悲咽,故有悲笳和悲篥之稱。起初篳篥是用羊角和羊骨制成,而后改由竹制、蘆制、木制、楊樹皮制、桃樹皮制、柳樹皮制 、象牙制、鐵制、銀制等等,而以竹制最為普遍,制作較易。
篳篥在漢魏時代由西域龜茲傳入內(nèi)地,至唐代已盛行中原。成為唐代宮廷十部樂中的主要樂器。隋唐宴享的 胡樂中,以龜茲樂為主,此外天竺樂、疏勒樂、安國樂、高昌樂中都有篳篥。據(jù)記載有六鐘,根據(jù)不同的樂部來源分為:
西涼樂:大篳篥,小篳篥
龜茲樂:篳篥
疏勒樂:篳篥
安國樂:篳篥,雙篳篥
高麗樂:小篳篥,桃皮篳篥
在唐代,著名的篳篥曲有《勒部羝曲》、《離別難》、《雨霖鈴》、《道調(diào)子》等。其中《雨霖鈴》曲的來歷還有一段故事。公元756年,安史之亂的叛軍攻陷了長安,唐玄宗李隆基 帶著宰相楊國忠和寵妃楊玉環(huán),往西南奪路而逃。
剛出長安一百多里,饑餓疲困的禁軍嘩變,殺了奸臣楊國忠,并逼玄宗賜楊玉環(huán)自縊,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馬嵬事變”。殺楊貴妃后,禁軍隊伍繼續(xù)南行。由秦蜀棧道進入斜谷,又遇細雨綿綿不斷,路途艱難,在棧道最險處,有鐵索供人攀扶 ,索上掛有鈴鐺,人走時手扶索鏈,鈴聲前后相應,以便相互照顧。玄宗在淅瀝的夜雨中,聽到斷斷續(xù)續(xù)的鈴聲,倍覺愁腸欲斷。此情此景,勾起了對楊貴妃的思念,為悼念楊玉 環(huán),他揮淚寫了一首樂曲《雨霖鈴》,寄托自己的思念和抒發(fā)旅途愁苦之情。
當時有梨園樂工張野狐(又名張徽)在玄宗身邊,他是天寶時著名篳篥演奏家。玄宗將《雨霖鈴》讓他試奏,樂聲一起,深沉悲咽,聽到動情處,玄宗揮淚如雨。后來回到長安,玄宗還經(jīng)常叫張野狐為他演奏此曲。
《雨霖鈐》曲調(diào)纏綿悱惻,到了宋元時,又受到失意文人喜愛,爭相填詞傳唱,于是成為詞牌“雨霖鈴”的起源。北宋慢詞家柳永填的《雨霖鈴》“寒蟬凄切”,更使該樂曲流傳開來,成為中國音樂史上著名的篳篥古曲。
篳篥樂器特點
管口插一葦制的哨子而發(fā)音。管也分大、中、小三種,以及雙管和加鍵管。大的管約33厘米長,中的24.5厘米長,小的18厘米長。大管比小管低四度,音色高亢,在北方管樂中 常常用于領奏。近年來管的制造及演奏技術都有了較大的發(fā)展。經(jīng)過改革的管,音域擴展為兩個八度又六個音,而加鍵管還能演奏十二半音,在合奏和獨奏中發(fā)揮了更大的效能。 目前在樂隊中常使用的有中音管、低音管和加鍵管。所謂雙管也就是兩支管并排扎結(jié)在一起演奏,口含兩個簧哨,雙手同時按兩管的音孔,而發(fā)出雙音,用于民族樂隊合奏與獨奏 。管子的音色響亮、清脆、個性強,音量大,模仿和表現(xiàn)力很強。這種樂器用途廣,多用于地方戲曲、民間管樂合奏、寺院音樂等。
篳篥樂器的介紹相關文章:
1.燕樂的簡介
篳篥樂器的介紹
上一篇:笛子樂器的介紹
下一篇:漢族音樂發(fā)展有哪些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