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貴族女子服飾文化有哪些
初唐女性裝束多與隋代相近,上穿小袖短襦,披帛,下著緊身長裙,裙腰束至腋下,用綢帶系扎,以后數(shù)百年雖屢經變化,且受到別樣流行服式沖擊,但始終保持襦裙這一基本樣式。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唐代貴族女子服飾文化有哪些,希望你喜歡。
唐代貴族女子服飾文化
多元文化長期滲透形成獨特的社會心理
唐王朝是在中國經歷了十六國至南北朝近三個世紀的大分裂、大動蕩及民族大遷徙、大融合之后,在隋代短暫統(tǒng)一基礎上建立起來的,胡漢民族之間的交融滲透早已突破了單一、因襲的傳統(tǒng)格局,諸胡漢化與漢族胡化已成為現(xiàn)實;絲綢之路的重新暢通,將當時世界諸多文明形式引入唐朝,在積極吸收這些文明成果基礎上逐漸發(fā)展起來的大唐文明盛極一時;此外,自李唐王朝建立以來,高祖、太宗以儒學為主,高宗薄于儒術而歸心于佛道,武則天則以佛教治國,玄宗時道教大熾等,形成了儒道佛三家并立的文化新格局,其它宗教如景教、摩尼教等也紛紛在唐朝找到了適宜發(fā)展的廣闊空間,這樣使人們的價值取向進一步突破傳統(tǒng)儒家的桎梏,呈現(xiàn)出多元化發(fā)展的趨勢,正是胡族習俗、異國文明、宗教文化與隋唐本土傳統(tǒng)相互交流影響,造就了唐人兼容并包、平等開放的獨特的社會心理,使人民自我認同感加強,在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表現(xiàn)出前所未有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大家敢于沖破陳舊觀念,勇于接受新鮮事物。
文化思潮的多元化,帶來了思想和信仰的自由,舊禮教的大崩潰又使唐代婦女,尤其是具有特權地位的貴族女性,能夠生活在一種相對寬松的社會環(huán)境中,使其獲得比任何封建時代女性都要多的生存和發(fā)展的權利,她們洋溢著藝術的激情,對自己的著裝進行了大膽的改造,這一點突出反映在首服的演變中,即初行羃蘺,復行帷帽,再興胡帽等。“羃蘺者,唐武德、貞觀年中,宮人騎馬多著羃蘺。……其羃蘺之象,類今之方巾,全身障蔽,綢帛為之。”[1]羃蘺來自西域少數(shù)民族,原本目的是避免風沙,傳到中原后,與儒家經典《禮記•內則》“女子出門必擁其面”的封建意識相結合,反而變成貴族女性出門遠行時為防范路人窺視面容而設置的防范措施了,羃蘺形制是用大幅黑色紗羅直接上覆于頂,后垂于背,蔽護全身,而且可合可分,欲窺人視物時可用手搴開。但是由于其使用不便,唐高宗時期宮中又開始流行帷帽,它是一種高頂寬沿的笠帽,帽檐周圍綴有一層網狀的面紗,考究一些的還在網簾上加飾珠翠,顯得十分高貴華麗,其長度比羃蘺短得多,下垂至頸部,而且在實際生活中不斷縮短,以至臉面部分顯露,對此統(tǒng)治者無法容忍,遂加以禁止,然而女性對美的追求卻非一紙詔書所能限制,《舊唐書•輿服志》記載:“永徽之后,皆用帷帽,拖裙至頸,漸為淺露。尋下敕禁斷,初雖暫息,旋又仍舊。……則天之后,帷帽大行,羃蘺漸息。中宗即位,宮禁寬弛,公私婦人,無復羃蘺之制。”此后胡風盛行,婦女皆著胡服胡帽,帷帽之制又湮沒不彰。史稱,“開元初,從駕宮人騎馬者皆著胡帽,靚妝露面,無復障蔽。士庶之家,又相仿效,帷帽之制,絕不行用。”[2]所謂胡帽,實即西域地區(qū)的渾脫帽,一般多用較厚的錦緞制成,也有用“烏羊毛”制成的,帽子的頂部略成尖形,周身織有花紋,有的還鑲嵌各種珠寶。受政治形勢的影響,安史亂后胡風減弱,又回歸漢裝傳統(tǒng),一些貴族女性騎馬出行,使用一片紗網于額間為飾,整個面龐也基本坦露于外,名曰“透額羅”。
從全身披覆的羃蘺,發(fā)展到漸為淺露的帷帽,后至靚妝露面的胡帽、透額羅,這是女性服裝史上的偉大進步。在中國封建社會里,廣大婦女一直受到傳統(tǒng)禮教的束縛,所謂“笑不得露齒”,“行不得動裙”,“站不得依門”,“出門不得露面”等等都被奉為婦女必須恪守的清規(guī)戒律,唐代貴族女性為了擺脫這種羈絆,作出了大膽的嘗試,逐漸擺脫封建禮教的精神枷鎖,看清了自己本來真實而美麗的臉龐,這是一次人之本性,即表現(xiàn)個體的存在,與禮教的抗爭,是在開化的社會意識和人本的自我表現(xiàn)二者兼?zhèn)浠A上產生的卓越成果,同時,這種獨特著裝現(xiàn)象也只有在唐代這個特定的時代才會產生,是典型的時代產物。經濟的繁榮,紡織印染工藝的發(fā)達,為唐代女裝的發(fā)展奠定了厚實的物質基礎,更主要的是自南北朝至隋代一直在進行著的民族大融合所形成的多種文化共存的現(xiàn)實,是大唐帝國不同于此前任何一個朝代的基本國情。在唐朝以前的漫長歷史中,經濟繁榮期有之,社會穩(wěn)定期有之,盡管都產生了與之相適應的服裝發(fā)展,卻還沒有哪一個朝代的服裝發(fā)展水平能與唐代匹敵,服裝畢竟是一種文化現(xiàn)象,脫離不了一定時期社會經濟發(fā)展水平的制約,又絕不能僅僅是一定時期社會經濟活動的翻版,說到底還是要受到一定歷史時期社會文化氛圍的影響,唐代多種民族交融、多樣文明滲透這一特定歷史條件下所形成的多元化的社會文化結構,以及這種多元文化結構對社會心理、價值取向和審美行為的影響和支配,不但給當時的女性構思、設計各種服裝提供著文化依據(jù),同時也對唐代貴族女裝形成獨特風格起著致關重要的作用。
李唐皇室固有的胡人心態(tài)
李唐皇室祖先起自西垂,具有濃厚的胡族血統(tǒng),史學大師陳寅恪先生指出:“若以女系母統(tǒng)言之,唐代創(chuàng)業(yè)及初期君主,如高祖之母為孤獨氏,太宗之母為竇氏,即紇豆陵氏,高宗之母為長孫氏,皆是胡種,而非漢族,故李唐皇室之女系母統(tǒng)雜有胡族血胤,世所共知。”[3]天生的異族血統(tǒng)和固有的胡人心態(tài)使李唐皇室對所謂的“華夷之辨”相對淡薄,而對胡族習俗卻有一種天然的親切感,因為這會喚起他們對以往“關中隴上一帶的豪強勁旅那帶有邊塞烽火和大漠風沙氣息的剛強、剽悍之中不無粗豪、樸野味道的勇武雄壯的精神氣質”[4]的美好回憶,其中統(tǒng)治者對胡舞的垂青是胡服流行的直接原因。唐太宗、玄宗等均喜胡舞,柘枝舞、胡旋舞最為盛行,它們本是西域胡人的樂舞,后來不僅樂曲舞姿傳入中原,而且各國經常向唐廷進貢會跳此舞的女藝人,表演時舞人須戴一種虛頂?shù)?ldquo;織成蕃帽”,帽上綴有寶珠,時時閃爍發(fā)光,身穿窄袖的細氈胡衫,腰上系著佩有飾物的革帶,足蹬軟靴。白居易《柘枝妓》詩云:“紫羅衫動柘枝來,帶垂鈿胯花腰重。”其《柘枝詞》亦稱:“繡帽珠稠綴,香衫袖窄裁。”這樣一套裝束,既是一種舞服,又是西域地區(qū)少數(shù)民族和友好國家的日常服裝,具有濃郁的異族風情。
在以皇室為中心的宮廷主導文化強大輻射力影響下,貴族女性從對胡舞的喜愛發(fā)展到對充滿異域風情的胡服的模仿,從而使胡服在唐代迅速流行。元稹《法曲》詩云:“自從胡騎起煙塵,毛毳腥膻滿城洛。女為胡婦學胡妝,伎進胡音務胡樂。……胡音胡騎與胡妝,五十年來竟紛泊。”《新唐書•五行志一》:“天寶初,貴族及士民好為胡服胡帽,婦人則簪步搖釵,衿袖窄小。”唐代的胡服,實際上包括西域地區(qū)的少數(shù)民族服飾和印度、波斯等外國服飾,貴族婦女著胡服在此時期經歷了兩個階段:初、盛唐時期從宮中到民間廣泛盛行來自西域、高昌、龜茲并間接受波斯影響的胡式服裝,特征為頭戴渾脫帽,身穿圓領或翻領衣長及膝的小袖袍衫,下著條紋褲,腳穿半靿軟靴或尖頭銹花軟鞋,腰束蹀躞帶,帶下垂掛隨身物品。中、晚唐時期流行回鶻裝,回鶻與唐朝有姻親關系,尤其在安史之亂中,回鶻派兵援助唐廷討伐叛逆,長期的和睦相處使回鶻裝在盛唐時期傳入中原?;ㄈ锓蛉恕秾m詞》:“明朝臘日官家出,隨駕先須點內人,回鶻衣裝回鶻馬,就中偏稱小腰身”,點出了回鶻裝的特點,即袖子、腰身窄小的翻領曳地長袍,顏色以暖色為主,尤喜用紅色,材料多采用質地厚實的織錦,領、袖均鑲有寬闊的織金錦花邊。穿著此服時,通常將頭發(fā)挽成椎狀的髻式,時稱“回鶻髻”,其上另戴一頂綴滿珠玉的桃形金冠,飾鳳鳥,兩鬢插有簪釵,耳邊及頸項各佩許多精美的首飾,足穿翹頭軟錦鞋。
有著悠久服飾文明的中原地區(qū),在經歷了先秦服飾禮儀的規(guī)范,兩漢文化的熏陶和魏晉南北朝時期帶有個性解放意味的發(fā)展之后,作為名副其實的服飾禮儀之都唐朝,為什么非但沒有對這些不見經傳的異域服飾加以排斥,反而還表現(xiàn)出了極大的興趣和熱情?除了統(tǒng)治者的認可之外,更重要的是與傳統(tǒng)女裝講究政治等級和社會禮儀,摒棄服裝原有的實用、審美功能相比,胡服沒有森嚴的等級性和政治性,裝飾自由方便,穿著舒適且男女混穿,它不僅形式獨特新穎,而且相對比較貼身,有利于突出女性身體各部分的曲線,因而具有無法抵擋的吸引力。這種有些逆反味道的服裝選擇傾向,一方面是南北朝以來多種民族文化交融與流變,唐代社會明顯保持了西北少數(shù)民族那帶有尚武精神和崇尚人體的審美心理結構所產生的必然結果,另一方面則是唐代貴族女性渴望擺脫封建禮教禁錮與束縛,回歸女性本真美好愿望的集中體現(xiàn)。自古以來,歷代統(tǒng)治階級依據(jù)一套禮制來實行對社會的管理,裝飾于人體表面的重要生活必需品服飾,就成為表示身分,區(qū)別等級的標志,最早的《周禮•天官》初步規(guī)定了后妃命婦的服飾制度,等級森嚴且不可逾越,此后歷朝不斷完善。到了唐朝,由于物質文明的高度發(fā)達孕育了唐人開明通達的觀念,頻繁的中外交流、胡漢融合拓展了女性的視野,因而使風氣為之轉變。貴族女性著裝雖然仍有傳統(tǒng)禮制的含義,但用以美化和裝飾的目的卻在相當程度上超過了前者,婦女服裝并不完全遵循制度,“既不在公庭,而風俗奢靡,不依格令,綺羅錦繡,隨好所尚”,外在的著裝成為女性追求自然天性的載體。
唐代女權意識的崛起
唐朝是封建社會的上升期,強盛的國力,先進的文化,為人們追求生活享受創(chuàng)造了條件,女權意識也就在這個特殊的時代崛起:女性的社會地位明顯提高,一些貴族女性更是獲得了與男性相當?shù)恼螜嗬?,在唐代不僅出現(xiàn)了上官婉兒、韋后、太平公主等一系列宮廷女性弄權的政治事件,而且產生了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她在七世紀中期至八世紀初期,實際統(tǒng)治中國長達半個世紀之久,正是在她的治理下,唐朝國力進一步提高,為“開元盛世”的到來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這位女皇的存在不能不承認受到當時正在勃興的女權意識的影響,而這種現(xiàn)象之所以產生,其更廣闊的社會背景是作為脫離母系氏族公社階段不久的邊陲少數(shù)民族的大唐皇室,有著容納婦女參政這一歷史事實的思想基礎,婦女參政的客觀存在又反過來強化著社會對女性的普遍尊重心理。
女權意識的興起使盛唐時期出現(xiàn)了一種開放的著裝現(xiàn)象——女著男裝,它首先盛行于宮中,《新唐書•五行志一》:“高宗嘗內宴,太平公主紫衫、玉帶、皂羅折上巾,具紛礪七事,歌舞于帝前。帝與武后笑曰,‘女子不可為武官,何為此裝束?’”《新唐書•李石傳》記載:“吾聞禁中有金鳥錦袍二,昔玄宗幸溫泉與楊貴妃衣之。”此種風氣后來波及民間,史稱:“至天寶年中,士人之妻著丈夫靴、衫、鞭、帽,內外一體也。”[6]其形象多為頭戴幞頭,身穿窄袖圓領缺胯衫,腰系蹀躞帶,足著烏皮靴。幞頭起源于漢末、魏晉時期的幅巾,北周武帝在其上裁出腳后幞發(fā),“幞頭一謂之四腳,及四帶也,二帶系腦后垂之,折帶反系頭上,令曲折附頂。”[7]隋唐時期在其下加固定飾物“巾子”使有硬挺外形,先后流行過“平頭小樣”、“武家諸王樣”、“內樣”、“官樣”等式樣;身服圓領缺胯衫明顯吸收了胡服的特點,袖子窄小且較為貼身,而且為了行動方便,衫子的兩側被分叉到膝蓋處,故稱“缺胯衫”;蹀躞帶是北方游牧民族男子為隨身攜帶小件物品而佩服的腰帶,它由連接帶端的帶鉤、皮革質的帶身和從帶身垂下的用于系物的小皮帶蹀躞三部分組成;這個時期的靴子基本上為黑色,制作前先將皮料染黑,然后根據(jù)靴子的造型,將皮料裁剪為大小不等皮塊,由于每只靴子通常用六塊皮料縫合而成,寓意東、西、南、北及天、地四方六合之意,故名“烏皮六合靴”。
女著男裝在中國長期的封建社會中是極為罕見的,《禮記·內則》早就規(guī)定:“男女不通衣服。”女子著男裝被視為不守婦道,視為妖服,而唐代正是在女權意識崛起的特殊情況下才產生了如此開放的著裝方式,反過來這種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更是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唐代社會的開放與兼容。社會經濟的繁榮發(fā)展,思想文化的異?;钴S,長期的外來文化與本土習俗的水乳交融產生共同的認同感,李唐皇室開明的治國方式等等共同孕育了博大精深、包容開放的大唐文化,唐代的開放說到底是人的開放,是適宜的社會環(huán)境使人的自由創(chuàng)造天性得以充分釋放的必然結果。唐代女性尤其是貴族女性生活在社會風氣如此開化的環(huán)境中,因而獲得了較為廣泛的生存權利,她們雖然仍然生活在一個以男性為中心的社會之中,雖然父母還抱有“生兒弄璋,生女弄瓦”的傳統(tǒng)觀念,雖然她們參與社會活動(尤其是政治活動)還并不是太多,但的確獲得了許多接觸公眾的機會,她們不但可以參加各種民俗節(jié)日如上元節(jié)、端午節(jié)、七夕節(jié),還可以在平時參加種種娛樂活動,如《開元天寶遺事》卷下記載:“都人仕女,每至正月半后,各乘車跨馬,供帳于園圃,或郊野中,為探春之宴。”長期大量地與外界接觸,塑造了唐代貴族女性開放、剛強的性格,激發(fā)了她們潛在的創(chuàng)造力,從而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形成女權意識的氛圍,其外在表現(xiàn)即是女著男裝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貴族女性以服裝——人類的第二皮膚作為與男權社會相抗衡的有力武器,以此直抒胸臆,表達自己心中的感想,以得到整個社會的認可,因而女著男裝宛如一枝出園的紅杏,使本來已經色彩繽紛的唐代女裝更加富有魅力,使整個唐代也為之鮮活起來了。
唐代社會審美情趣的變化
唐之前世對女性纖麗含蓄之美有良好的評價,而唐人對人體自身的欣賞,更注重于寫實,在纖細中包含飽滿,從而使女性的曲線美突出了健康開放的特色,這種勇于發(fā)現(xiàn)和直言不諱地表現(xiàn)生活中一切美妙之處的膽略,使對女性美的欣賞成為流行于宮廷市井的風尚,由初唐稍嫌清秀的仕女到盛唐俏麗的女郎至中唐豐滿甚至略顯臃腫的貴婦,以豐滿為美以開放為尚,成為唐人審美的特征,而唐代世俗地主階級和市民階層在審美情趣上的不謀而合,使從盛唐開始把女性以胖為美的欣賞推到極致,繪畫中出現(xiàn)了大量這種肉感十足的婦女形象。
對豐腴肥美體態(tài)的欣賞,促使貴族婦女服裝在瀟灑的胡服、男裝之外,充分吸收初唐窄袖襦裙的特點產生了新式服裝:大袖袒胸裙,它由大袖衫和高束腰的裙子組成,為袒胸貫頭式,領子開得很底,不著內衣,胸乳半露于外,同時為了充分突出美麗豐腴的曲線,女性往往以輕紗為裙質地,其上繡團花,露肩裸背,從披紗中透出細膩的肌膚。男性對這種服裝是肯定的、欣賞的,紛紛加以贊美,如方干《贈美人》:“粉胸半掩凝晴雪”;溫庭均《女冠子》:“雪胸鸞鏡里”;周濆《逢鄰女》:“漫步羅裙半露胸”;李群玉《贈歌妓詩》:“胸前瑞雪燈斜照”;歐陽詢《南陽鄉(xiāng)子》:“二八花鈿,胸前如雪臉如花”等等,唐人在壁畫、陶俑、雕塑中也把這種裝束保存下來傳之后世,穿過悠遠的歷史時空,仍然能夠真切地感受到女性高貴典雅的美。
“綺羅纖縷見肌膚”的袒胸裙,以嬌奢、雅逸的情調和對柔軟溫膩、動人體態(tài)的勾勒,形象地再現(xiàn)了唐人的審美風尚和藝術情趣。唐代是一個崇尚美的社會,從美倫美奐的唐三彩到優(yōu)美和諧的唐朝樂舞,從充滿靈性的雕塑到游龍驚鴻的書法,唐人對美的追求不言而喻。一個民族在滿足了自己基本的生存需要之后,必然轉向更高的生活需求,即追求更高質量的生活方式,唐朝國富民強,文化繁榮,人們可以盡情享受生活,從而把對美好生活的熱愛轉化成為對美的贊頌和追求,而女性尤其是貴族女性由于性別及身份的特殊性遂成為社會美的載體,唐代文人士子描寫、溢美婦女形態(tài)的作品不計其數(shù)就充分證明了這一點。“女為悅己者容”,男性乃至整個社會對貴族女性的注意、贊美,促使她們多方面地去尋找美、創(chuàng)造美,最能體現(xiàn)美的內涵的服裝就成為這些女性展示美、創(chuàng)造美的最好領域,無論是初唐婀娜的窄袖褥裙,還是盛唐時期瀟灑、干練的胡服和男裝,無不透射著唐人在不同時期獨特的審美眼光。
從唐太宗至唐玄宗的一百多年中,唐人表現(xiàn)出的是無所束縛、無所留戀地創(chuàng)造和革新,在服飾上即體現(xiàn)為蓬勃向上的美感意識。但是安史之亂以后,唐代社會長期動蕩不安,社會矛盾逐漸發(fā)展,政治思想斗爭愈演愈烈,使廣大世俗地主知識分子既沉醉于盛世的終極快樂,又大肆標榜儒家教義,對婦女加強了禮法控制,《女論語》和《女孝經》應運而生,受此影響人們的審美眼光也隨之轉變,回歸至傳統(tǒng)的漢族文化,貴族女性中亦開始流行襦裙裝,只不過略加改制,成為袒胸式而已。
唐代貴族女子服飾文化有哪些相關文章:
唐代貴族女子服飾文化有哪些
上一篇:公卿的基本介紹
下一篇:百姓與貴族的道教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