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曼帝國是怎么樣衰落的
奧斯曼帝國的衰落被歷史學家認為是帝國現代化的時期。對于這樣一個強大的帝國,為什么在后期也面臨著衰落了呢?今天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原因吧!
奧斯曼帝國的衰落原因1
一個國家的衰落往往是相對意義上的,是國際政治經濟宏觀大背景下力量對比關系的此消彼長。就奧斯曼帝國而言,其走向衰落的宏觀大背景是16—17世紀歐洲的興起。在這兩百年內,瀕臨大西洋的歐洲經歷了革命性的變化:民族國家的誕生;重商主義的出現;新軍事革命的普及;歐洲主要列強的形成;殖民地的開拓以及制海權的確立。歐洲由此成為世界最有活力并行將最為強大的地區(qū)。伴隨歐洲勢力的外溢,開始了世界其他地區(qū)、其他民族漸次淪于其支配的過程。奧斯曼是最早受到這場政治經濟地震沖擊的國家之一。先進的歐洲不僅使它相形見絀,而且地理上的接近導致它必不可免地要成為這一強鄰的俎上肉。與歐洲相比,奧斯曼帝國的落后是顯而易見的。帝國的利益和帝國內許多民族各自的利益抵牾或沖突,帝國過大的規(guī)模也不適合當時那種運輸和軍事技術水平。這樣的政治組織形式雖然無法與在中等規(guī)模上發(fā)展起來的、能夠獲得大多數居民的忠誠并擁有強大軍事官僚機器的歐洲近代民族國家較量。經濟上,16世紀以后西方因貿易的擴大、技術的改進、生產的增加和南美白銀的流入而有了巨大進步,但受制于行會保守慣例的奧斯曼封閉性經濟回避和抵制了這一巨變。不追隨時代的步伐就不能使奧斯曼免遭時代的撞擊。歐洲國家對原料的需求不斷增加,其價格相應上漲,這導致奧斯曼的羊毛、紅銅、貴金屬大量輸往歐洲。行會限于刻板的價格規(guī)定,無法在獲取原料方面同歐洲商人競爭,結果其生產下降。行會受到的各種限制使它們無法投資于新興行業(yè)。因此,奧斯曼帝國與西方的貿易一直存在大量赤字,這不僅吞食了帝國的原料和原始工業(yè),也帶走了經濟賴以正常運轉的硬幣。歐洲貿易商在奧斯曼購買原料,而后在歐洲生產,最后又將制成品銷往帝國,實際上已將奧斯曼在經濟上淪為歐洲的附庸。
政治和經濟落后構成奧斯曼衰落的最基本原因,軍事劣勢則是奧斯曼衰落的最顯著表現。戰(zhàn)場是考驗彼此實力的試金石,16—17世紀歐洲在軍事技術和軍隊組織方面的迅速進步迫使奧斯曼征服的步伐顯著放慢,并最終開始從歐洲撤退。1606年的《茲西特瓦·托羅克條約》就是一個信號。這是奧斯曼在其京城之外締結的第一項條約,哈布斯堡君主首次被當作蘇丹的平等對手。17世紀重要的征服成果只有克里特島,而1683年圍攻維也納的失敗是奧斯曼帝國走向衰落的開端。從1699年的《卡洛維茲條約》首開帝國領土割讓的先河。從1718—1798年,先后在帕薩洛維茲、庫楚克·卡納克、克里米亞和埃及的一連串敗北證實了帝國的頹勢不可逆轉。1711年和1739年雖有部分領土被恢復,但只是帝國的回光返照而已。西方在軍事上的勝利轉化成在經濟上的進一步優(yōu)勢及其他方面的特權。從《卡洛維茲條約》開始,幾乎每一次和約都包括奧斯曼同意或保證戰(zhàn)勝國在帝國境內貿易自由,并向其出讓干涉宗教事務和建立領事館的權利。不僅如此,18世紀還是西方國家與奧斯曼訂立一系列“協商條約”的時代,治外法權和最惠國待遇在其中尤其顯著。奧斯曼帝國可謂是最早淪為半殖民地國家,其毗鄰歐洲的地緣形勢決定了它只能在革新與衰落之間進行選擇,而且必須迅速選擇。既然不能緊隨歐洲實行全面的改革,那就只有做歐洲的犧牲品。
奧斯曼帝國的衰落原因2
15世紀之前,地中海沿岸是世界貿易的中心。但是,葡萄牙人自15世紀開始海外探險,最終導致繞經好望角的遠東新航路的開辟。這一世界地緣政治經濟方面的重大突破給奧斯曼帝國造成了極其深遠的影響。首先,東方貿易逐漸落入大西洋沿岸國家手中,紅海——中東——地中海傳統(tǒng)貿易路線的重要性一落千丈,包括奧斯曼人在內的東地中海商人喪失了作為歐亞貿易中間商的地位。葡萄牙人進入遠東后,在印度大肆購買香料,當1504年威尼斯的船只到達貝魯特和亞歷山大港進行年度貿易時,他們發(fā)現這里已無香料可售,葡萄牙人把印度市場買空了。荷蘭的介入使形勢發(fā)生進一步變化。從1598—1602年,14支私人船隊從荷蘭和澤蘭出發(fā)駛往遠東,1602年專掌東方貿易的荷蘭東印度公司成立,1603年左右荷蘭人看來已經使遠
東全部的香料改道好望角。②世界主要貿易路線的改道帶動了大西洋沿岸經濟和社會的近代化起飛,但這一進步在相當程度上是以奧斯曼帝國為代價的。
其次,西方國家確立了對大洋的制海權。占優(yōu)勢的海上力量是歐洲得以控制遠東貿易的先決條件,它們的帆船是當時最先進的遠洋帆船,并且配有火炮,具有空前的機動性和殺傷力。1509年葡萄牙人在印度第烏島港外輕易戰(zhàn)勝了船只眾多的穆斯林艦隊,不容置疑地表明歐洲水手的長射程火器占有優(yōu)勢,而其對手所能進行的海戰(zhàn)只不過是靠攏而后強行登上敵艦,手持刃器以力拼搏。只要裝有大炮的船只能保持一定距離,老式的登艦戰(zhàn)術就完全無法對付飛行的炮彈。所以,殖民主義者弗西斯科·德·阿爾梅達寫信給在里斯本的國王說:“如果船堅炮利,印度的貿易就歸您掌握”。事實上,商船與正規(guī)軍艦在這一時期并無本質區(qū)別。大歷史學家麥尼爾指出,16世紀歐洲海上強國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其半私有性質。西方的海軍就是以商船隊為基礎逐步發(fā)展起來并稱雄世界的。在壟斷貿易的同時,它們也確立了對開放性海洋(特別是大洋)的制海權,奧斯曼帝國因此被鎖在大洋之外,喪失了走向海外世界的道路。在近代大國競爭中,一個國家若不能抓住作為時代主題的貿易、航海和海軍,就難以再享有繁榮、發(fā)展和強大的機遇。
奧斯曼帝國的衰落原因3
17世紀末至18世紀初,一個迅速強大起來的沙皇俄國出現在奧斯曼的北疆,構成了帝國急速走向衰落的主要政治外因。在此之前,兩國一個多世紀的爭斗以奧斯曼取勝而告一段落,但自17世紀晚期俄國開始近代化改革后,雙方的力量對比發(fā)生極不利于奧斯曼的變化。俄國改革的全方位展開是在彼得執(zhí)政時期(1689—1725年)。彼得對西方的興趣不僅僅是軍事和管理方面的,還包括西方的生活態(tài)度和方式、宗教態(tài)度及科學、教育等等,并試圖將這些嫁接到俄國。他的改革目的不僅在于增強與西方競爭的實力,而且在于加入西方,成為其中的一員。彼得向英國和荷蘭學習技術,尤其是造船和海軍技術,向瑞典學習陸戰(zhàn)方法,引進西歐專制主義官僚管理體制,令臣民剃須、穿西式服裝,并遷都彼得堡,力圖使俄國在地理上和心理上更接近西方。在彼得治理下,俄國變成了近代意義上的強國。改革在軍事方面的成效尤為顯著:到1708年俄國陸軍增至11.3萬人,并保持常備狀態(tài);第一支艦隊(波羅的海)于1703年建立,至彼得統(tǒng)治末期俄國共有標準戰(zhàn)艦48艘,槳帆船800艘,水手28,000人;軍隊管理也實現了近代化,建立了總參謀部、軍需部、軍械部、炮兵部以及海軍和陸軍學院。
最能檢驗改革成效之處是戰(zhàn)場。彼得統(tǒng)治俄國35年,完全和平的日子只有25個月。他的主要目標是獲得進入大洋的通道,特別是控制黑海。為此,他于1696年同奧斯曼開戰(zhàn)并奪得亞速。這標志著一連串戰(zhàn)爭的開始,它們在一個世紀的時間里將黑海由奧斯曼的內湖變成了差不多是俄國的內湖,從而從一個全新的方向威脅帝國。盡管彼得走向黑海的愿望在他有生之年未能實現(1711年普魯特之敗使俄國從黑海沿岸退出),但他為日后葉卡捷琳娜女皇的成功提供了至關重要的條件。他的以軍事為核心的綜合性改革構筑了俄國強大的基礎,并據此在西線擊敗了強國瑞典,后者一蹶不振,葉卡捷琳娜的南下因此有了一個安全的側翼。一待她準備成熟,對奧斯曼國土的大片剝奪便開始了。通過第三、四次俄土戰(zhàn)爭以及對克里米亞的兼并,俄土在西側確立了德涅斯特河邊界,東部分界則是高加索的格魯吉亞(屬俄)。如此,不僅黑海北岸的領土盡歸俄國,它還具備了進一步控制黑海和多瑙河兩公國、向外高加索和巴爾干擴張的有利位置。自此之后,俄國對奧斯曼的擴張針對三個方向:一是巴爾干地區(qū),通過民族和宗教聯系樹立俄國的影響;二是君士坦丁堡和海峽,只有控制這兩個地方才能進入開放性海洋;三是高加索地區(qū),它具有包圍里海、南下波斯灣、東入中亞和次大陸的重要戰(zhàn)略地位。
近代化俄國的興起是對奧斯曼帝國的致命一擊。雖然領土讓予推遲到1774年,但奧斯曼首先喪失了北向進一步擴張的可能性,并不得不同一個強大的對手進行消耗極大的長期對抗和戰(zhàn)爭。之后,俄國除領土外還獲得了經濟、宗教等方面的特權,并據此干涉奧斯曼內部事務。從18—19世紀,俄國一直是奧斯曼帝國的主要外部威脅。
奧斯曼帝國的衰落原因4
歐洲的興起,新航路的開辟和沙俄的強盛涉及的是奧斯曼帝國主要的不利地緣因素。此外,還存在其他一些地緣困難,外加帝國在戰(zhàn)略選擇方面的不當。
首先,奧斯曼帝國漫長的海岸線不僅未能顯示相應的價值,反而構成它的重大弱點。黑海和地中海都是半封閉性海洋,在蘇伊士運河通航之前,進入大洋的唯一通道是直布羅陀海峽。但是,奧斯曼在西地中海的擴張未能奪得摩洛哥、直布羅陀和通向大西洋的出???。在東方,它未能征服波斯,從而無法取得面向印度洋的重要據點,葡萄牙人進入遠東更進一步剝奪了它在印度洋立足的可能。此外,對東地中海的制海權也在萊班托戰(zhàn)役后逐漸瓦解。黑海在18世紀晚期之后不再是奧斯曼的內湖。
如果說廣闊的海洋未給奧斯曼提供發(fā)展的機遇,那么問題行于斯卻未止于斯。海洋使得奧斯曼帝國處于西方壓倒性的海上力量的戰(zhàn)略包圍和威脅之下。1648、1650和1656年,威尼斯三次封鎖達達尼爾海峽,直接構成對帝國京城的威脅。18世紀第三次俄土戰(zhàn)爭期間,葉卡捷琳娜女皇雖然沒有黑海艦隊,卻大膽將波羅的海艦隊派往地中海,先是在伯羅奔尼撒援助莫里亞反叛者,后在愛琴海擊毀蘇丹的艦隊,從而使整個東地中海暴露在俄國的攻擊之下。進入19世紀后,隨著海上強國英國對近東事務興趣的增加和俄國黑海艦隊的成立,奧斯曼海疆形勢進一步惡化。歐洲列強常常動用海軍,迫使蘇丹按它們的意志行事。例如,1807年俄土戰(zhàn)爭期間,英國為迫使蘇丹向俄國讓步而將其地中海艦隊駛入達達尼爾海峽,停泊在君士坦丁堡城外;
1827年,支持希臘獨立的英法俄三國組成聯合艦隊,在納瓦里諾灣全殲土耳其—埃及艦隊,結果使希臘的獨立成了既成事實。不僅如此,英國還奪取奧斯曼帝國主要的海上據點:1859年占領亞丁,1878年占領塞浦路斯,1887年占領埃及。這實際奧斯曼帝國在海上嚴密地封鎖起來。
其次,奧斯曼帝國處于眾多外敵包圍之中,在東西兩線、陸海兩個方向面臨多個戰(zhàn)略對手,包括西方的哈布斯堡家族,波蘭,俄國,東方的波斯,海上的西班牙和威尼斯等。由于力量所限,它在陸上一般只能同時在一個方向用兵,所以如果在巴爾干作戰(zhàn)時小亞細亞內陸發(fā)生麻煩,那么在西線的戰(zhàn)役就須草草收場,以便集中精力于東方;如果在東方作戰(zhàn)時巴爾干方面出現危局,則又需西調東兵。這樣的結果是被擊退的敵人在奧斯曼人撤出后又卷土重來。例如在16世紀奧斯曼四次征服大不里士,但始終未能形成穩(wěn)固的控制。自16世紀以后,奧斯曼與波斯在高加索、阿塞拜疆和伊拉克形成拉鋸戰(zhàn),在巴爾干和多瑙河流域則與哈布斯堡君主僵持不下,維也納與波斯實際上成為奧斯曼人向東西兩方向征服的地理極限。奧斯曼的敵人還經常聯合
起來,迫使帝國兩線作戰(zhàn),如1595年哈布斯堡組織了一個包括波斯在內的反奧斯曼聯盟,其結果是奧斯曼在西方第一次接受了哈布斯堡的要求,在東方則退回到蘇萊曼大帝軍力所及之處,半個多世紀的爭斗毫無結果。不僅如此,奧斯曼即使單獨在西線作戰(zhàn),通常也面臨幾個敵手:奧地利、波蘭、俄國。西方的反奧斯曼陣線還包括地中海海上強國西班牙和威尼斯,自15世紀開始這兩個國家就與奧斯曼爭雄地中海。陸?;旌稀⒏贡呈軘车牡鼐墤?zhàn)略形勢迫使奧斯曼帝國分散軍事資源,分別或同時對付若干強大對手。這不僅限制了可以征服的地域,也極大地提高了征服的代價,嚴重消耗了帝國。所以如戰(zhàn)略史家保羅·肯尼迪所指出,奧斯曼的帝國擴張與西班牙、荷蘭和英國的帝國擴張不同,沒有帶來多大經濟利益,反而逐步吞食了帝國的力量。
非但如此,奧斯曼統(tǒng)治者的根本戰(zhàn)略決策反映出他們對新的地緣政治環(huán)境缺乏適應能力。奧斯曼人興起于小亞細亞內陸高原,帶有草原游牧民族的特點,但當它由一個內陸酋長國發(fā)展成一個橫跨三洲、海陸兼?zhèn)涞拇蟮蹏鴷r,原有的戰(zhàn)略思想并未隨之發(fā)生足夠的變化。奧斯曼曾擁有一支強大的海軍,在16世紀控制了東地中海,然而其戰(zhàn)略目的并不是奪取制海權,為海外經濟、政治擴張?zhí)峁┪淞ΡWC,而僅僅是為了攻下瀕海或環(huán)海的敵人要塞。奧斯曼大致完成對地中海沿岸及主要島嶼的征服后,海軍就逐漸被棄置荒廢,以致威尼斯得以在17世紀三次封鎖達達尼爾海峽。奧斯曼海軍的構成也落后于時代。它遠未及時把單層甲板劃槳船換成大型帆戰(zhàn)船,也遠未及時放棄地中海式的撞擊和登船戰(zhàn)術,而西方海洋強國在15—16世紀就大致
完成了遠洋船舶適應火炮革命的任務。奧斯曼的海軍在地中海與西班牙、威尼斯或許還能有一番較量,但絕無在公海上與葡、荷、英等大西洋國家競爭的實力,它在16世紀未能將葡萄牙人趕出印度洋就是最好的說明。待西方強國控制了地中海后,奧斯曼的海軍建設更難再有所作為。因為缺少一支具有明確適當的戰(zhàn)略思想、裝備和技術先進的海上力量,奧斯曼帝國既難以保衛(wèi)自己的海疆,也無法加入由西方國家開拓的海外事業(yè),而正是這一事業(yè)使西方獲得了在世界經濟政治中的支配地位和補充國力的重要來源。
奧斯曼人不僅疏于海上競爭,而且其陸上大戰(zhàn)略也存在嚴重問題。如果說在西方強盛后向西推進或守成已不大可能,那么將戰(zhàn)略重點放在東方解決波斯則并非力所不及。征服波斯不僅能解決(至少在相當長時間內暫時解決)腹背受敵的問題,而且也將使奧斯曼獲得進入印度洋的通道。然而,奧斯曼從未下決心這么做,因而從未能擺脫兩線甚至多線作戰(zhàn)的困境。
猜你感興趣:
奧斯曼帝國是怎么樣衰落的
上一篇:拜占庭帝國的服飾有哪些特點
下一篇:羅馬帝國衰亡史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