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guān)云南的傳說故事
云南是一個旅游大省,旅游資源遍布全省各地。那你知道有關(guān)云南的傳說故事有哪些嗎?下面是學(xué)習(xí)啦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有關(guān)云南的傳說故事,歡迎大家閱讀。
有關(guān)云南的傳說故事:燈草姑娘的傳說
明朝年間,隨沐英征討云南后遷移到會澤的客戶,有位名叫沐定的婦女,住在會澤縣魯機(jī)村,乃是沐國公的后代,太夫姓李,是個強(qiáng)干的農(nóng)人。夫妻二人雖然勤勞,但租稅太重,生活也不怎么好過。間或年景稍好,后而谷賤傷農(nóng),一樣貧困。沐定姑娘生性聰敏,智慧過人,處人耿直,做事細(xì)心,實在是個巧媳婦。她心靈手巧,無論拿什么東西,總要翻來覆去。橫一下,直弄一下,仔細(xì)琢磨推敲。辦理一件事情,總要想出幾種做法來。掃地拿掃帚,左手拿,右手拿,正拿倒拿都行,別人掃不干凈的地,只要到她手里,什么坑坑凹凹,眨眼功夫,便掃得干干凈凈。大家都說:"沐定姐姐掃的地,睡下去打個滾爬起來,身上都不會沾點灰"。
沐定姑娘平時喜歡到田邊地角,河畔溝埂摘些狗尾草、蚊子草、小青藤等,回家披開來,紡織一些花藍(lán)、提兜、小燈籠等給孩子們玩。一天,她摘了一些圓莖桿細(xì)長的多年水生野草編了個小繡球,水草披開以后,發(fā)覺里面有一股柔軟細(xì)白的草芯,她想,這白生生、軟乎乎的東西,用來裝枕心一定很好,在她靈巧的手里果然從這圓直的野花水草里披出了一根根細(xì)柔雪白的草芯來。這東西最易燃燒,可放在燈盞里作燈芯,比用棉線條點燈還要好得多,輕便、省油、燈光明亮,油煙又小,把它叫做燈草,那是再恰當(dāng)不過的了。于是,沐定姑娘把這種不知名的草根據(jù)其用途取名為"燈草",披出來的芯叫"燈芯"。
她和丈夫商量以后,把家里盤著的秧田騰了一丘出來,專門移栽這種野生水草。經(jīng)過她勤勤懇懇的培育后,這種水草長得更為肥實,梢子也更長了,披出來的燈芯又長又白又粗實。余下的草殼,還可以用來紡織草帽、甑蓋、鍋蓋、籮筐、提籃、盆罐之類的小手工藝品。后來,她又用燈草做原料,編織燈草滑席,墊在床上墊睡用,非常柔軟,也可作為包裝和曬糧食之用。這些手工織品拿到市場上出售,價廉物美,輕便耐用,受到人們的歡迎,小倆口計算了一下,種一畝燈草比種十畝谷子的收入還要大得多。于是,他們把這一野生水草變?yōu)榱思曳N,逐年發(fā)展,越種越多,生活也越來越好過。同村鄉(xiāng)鄰看到沐定家的變化人人羨慕,個個垂涎,也偷偷地學(xué)種燈草,但是始終找不到披燈草及紡織滑席的竅門,找沐定姑娘求教者日漸增多,但沐定夫婦十分保守,不原傳授。
有一年,因積勞成疾,沐定全家男女老少都病倒了。村里有一位五十多歲的姚大媽,心地善良,樂于助人,看到沐定家的窘?jīng)r,便邀約了村里的一、二十個婦女,送糧送藥,幫助她料理生活。沐定夫婦觀此情景深受感動,十分內(nèi)疚說道:"鄉(xiāng)親們真好,我對不起大家"。沐定姑娘病好后,就把披燈草,編滑席的手藝傳給了全村婦女。后來,會澤魯機(jī)村的滑席,燈芯暢銷滇東北,繼而又傳到迤西、迤南,遍及全省,遠(yuǎn)銷四川、貴州,甚至傳入京城。
有關(guān)云南的傳說故事:龍女拜觀音的故事
在觀音菩薩身邊,有一對童男童女,男的叫善財,女的叫龍女。龍女原是東海龍王的小女兒,生得眉清目秀,聰明伶俐,深得龍王的寵愛。一天,她聽說人間玩魚燈,異常熱鬧,就吵著要去觀看。
龍王捋捋龍須搖搖頭說:“那里地荒人雜,可不是你龍公主去的地方呵!”龍女又是撒嬌又是裝哭,龍王總是不依。龍女嘟起小嘴巴:心里想道:你不讓我去,我偏要去!好容易挨到三更天,便悄悄溜出水晶宮,變成一個十分好看的漁家少女,踏著蒙隴月色,來到鬧魚燈的地方。
這是一個小漁鎮(zhèn),街上的魚燈多極啦!有黃魚燈、鰲角燈、章魚燈、墨魚燈、鯊魚燈,還有龍蝦燈、海蟹燈、扇貝燈、海螺燈、珊瑚燈……龍女東瞧瞧、西望望,越看越高興,有時竟忘情地往人群里擠。不一會來到十字路口,這里更有趣哩!魚燈疊魚燈,燈山接燈山,五顏六色,光華璀璨。龍女似癡似呆地站在一座燈山前,看得出了神。誰知這時候從閣樓上潑下半杯冷茶來,不偏不倚正潑在龍女頭上。龍女猛吃一驚,叫苦不已。原來變成少女的龍女,碰不得半滴水,一碰到水,就再也保不住少女模樣了。龍女焦急萬分,怕在大街上現(xiàn)出龍形,招來風(fēng)雨沖塌燈會,于是不顧一切地擠出人群,狠命地向海邊奔去。剛剛跑到海灘,突然“忽喇喇”一聲,龍女變成一條很大很大的魚,躺在海灘上動彈不得。正巧,海灘土來了一瘦一胖的兩個捕魚小子,看到這條光燦燦大魚,一下子愣住了。“這是什么魚呀!怎么會擱在沙灘上呢?”胖小子膽子小,站得遠(yuǎn)遠(yuǎn)的說:“從來沒有看過這種魚,怕是不吉利,快走吧!”瘦小子膽子大,不肯離去,邊撥弄著魚邊說:“不管它是什么魚,扛到街上去賣,準(zhǔn)能賺筆外快用用?”兩人嘀咕了一陣,然后扛著魚,上街叫賣去了。
那天晚上,觀音菩薩正在紫竹林木坐,早將剛才發(fā)生的事情看得一清二楚,不覺動了慈悲之心,對站在身后的善財童子說:“你快到漁鎮(zhèn)去,將一條大魚買下來,送到海里放生。”善財稽首道:“菩薩哎?弟子哪有銀兩去買魚呀?”觀音菩薩笑著說:“你從香爐里抓一把去就是了。”善財點頭稱是,急忙到觀音院抓了一把香灰,踏著一朵蓮花,飛也似地直奔漁鎮(zhèn)。這 時,兩個小子已將魚扛到大街,一下子被觀魚燈的人圍住了。稱奇的、贊嘆的人問價的,磯磯喳喳,議論村紛,可是誰也不敢貿(mào)然買這么一條大魚。
有個白胡子老頭說:“小子,這條魚太大了,你們把它斬開來零賣吧?”胖小子一想,覺得老頭說得有理,于是向內(nèi)??借來一把肉斧,舉起來就要斬魚。突然,一個小孩子叫開了:“快看呀?大魚流眼淚了。”胖小子停斧一看,大魚果然流著兩串晶瑩的眼淚,嚇得丟掉肉斧就往人群外面鉆。瘦小子怕外快泡湯,趕緊拾起肉斧要斬,卻被一個氣喘吁吁趕來的小沙彌阻止住了:“莫斬!莫斬!這條魚我買下了I”眾人一看,十分詫異:“小沙彌怎么買魚來了?”那個老頭停了一聲,翹著山羊胡子說:“和尚買魚,怕是要開葷還俗了吧?”小沙彌見眾人冷語譏笑,不覺臉紅了,趕緊說:“我買這條魚是去放生的!”說著,掏出一撮碎銀,遞給瘦小子,并要他們將魚扛到海邊。瘦小子暗自高興:“外快賺進(jìn)了!扛到海邊,說不定等小沙彌一走,依舊能把這條大魚扛回來呢!”他招呼胖小子扛起大魚,跟著小沙彌向海邊走去。
三人來到海邊,小沙彌叫他們將大魚放到海里。那魚碰到海水,立即打了一個水花,游出老遠(yuǎn)老遠(yuǎn),然后掉轉(zhuǎn)身來,同小沙彌點了點頭,倏忽不見了。瘦小子見魚游走了,這才斷了再撈外快的念頭,摸出碎銀,要分給胖小子。不料攤開手心一看,碎銀變作了一把香灰,被一陣風(fēng)吹得無影無蹤。轉(zhuǎn)眼再找小沙彌,也不知去向了。再說東海龍宮里,自從不見了小公主,宮里宮外亂成一窩蜂。龍王氣得龍須直翹,海龜丞相急得頭頸伸出老長,守門官蟹嚇得亂吐白沫,玉蝦宮女怕得跪在地上打顫……一直鬧到天亮,龍女回到水晶宮,大家才松了口氣。。龍王瞪起眼睛,怒氣沖沖地呵斥道:“小孽畜,你膽敢犯宮規(guī),私自外出!說!到哪里去了?”
龍女一看龍王動了怒,知道撒嬌也沒有用了,便照實說:“父王,女兒觀魚燈去了,要不是觀音菩薩派善財童子來救我,女兒差點沒命!”接著將自己的遭遇講了一遍。龍王聽了,臉上黯然失色。他怕觀音將此事講了出去,讓玉皇大帝知道了,自己就得落個“教女不嚴(yán)”的罪名。他越想越氣龍女,一怒之下,竟將她逐出水晶宮。
龍女傷心極了,茫茫東海,到哪里去安身呢?第二天,她哭哭啼啼來到蓮花洋??蘼晜鞯阶现窳?,觀音菩薩一聽就知道是龍女來了,她吩咐善財去接龍女上來。善財蹦蹦跳跳來到龍女面前,笑著問道:“龍女妹妹,你還記得我這個小沙彌嗎?”龍女連忙揩掉眼淚,紅著臉說:“你是善財哥哥呀?你是我的救命恩人呢!”說著就要叩拜。善財一把拉住了她:“走,觀音菩薩叫我來接你呢!”善財和龍女手拉手走進(jìn)紫竹林。龍女一見觀音菩薩端坐在蓮臺上,俯身便拜。觀音菩薩很喜歡龍女,讓她和善財像兄妹一樣住在潮音洞附近的一個巖洞里,這個巖洞后來稱為“善財龍女洞”。從此,龍女就跟了觀音菩薩??墒驱埻醴椿诹耍3=旋埮厝?。龍女依戀著普陀山的風(fēng)光,再也不愿回到禁銅它的水晶宮去了。
有關(guān)云南的傳說故事:沖冠一怒為紅顏
在有關(guān)昆明地名的掌故中,“一怒為紅顏,銅鑄金殿,圓圓曾居,蓮花池畔”,涉及地名蓮花池、金殿及陳圓圓和吳三桂的故事。
一怒為紅顏,來自“痛哭六軍俱縞素,沖冠一怒為紅顏”,為清初詩人吳偉業(yè)(梅村)《圓圓曲》長詩中的名句。其意是諷喻吳三桂為陳圓圓,一怒之下,轉(zhuǎn)而投清。數(shù)學(xué)家熊慶來也寫道:“舞衫歌扇已成塵,留得圓圓曲調(diào)新。一怒沖冠褒貶在,梅村史筆秉千春。”熊氏認(rèn)為,孔子春秋之筆“一言之褒,榮如華袞;一言之貶,嚴(yán)如斧鉞”。岳飛“怒發(fā)沖冠”為國家則屬褒,吳三桂“沖冠一怒”應(yīng)屬貶。
陳圓圓,又名陳沅,字畹芬。本姓邢,出生不久,其母去世,由姨母領(lǐng)養(yǎng),遂從姨父改姓陳。長為蘇州歌妓,“色藝擅一時”。明思宗朱由檢的岳丈、田妃之父田宏遇赴蘇州,載歸京畿。吳三桂出任山海關(guān)守將前,于田府識圓圓,接回家中。因其鎮(zhèn)守山海關(guān)期間,李闖王領(lǐng)導(dǎo)的農(nóng)民起義軍攻入北京,吳三桂原準(zhǔn)備投闖,后聞闖王部將劉宗敏強(qiáng)占了留在京畿家中的陳圓圓,頓時大怒,發(fā)上沖冠,轉(zhuǎn)投多爾袞,引清兵入關(guān)。他在“專征簫鼓向秦川”的途中,重逢陳圓圓。吳三桂經(jīng)陜、蜀入滇,封平西王,于五華山建宮殿,填菜海子之半(今翠湖西畔)置平西王府,在商山之麓、蓮花池一帶特為陳圓圓建安阜園以居。
蓮花池,在昆明市區(qū)北部、圓通山西北面,商山(云南民族學(xué)院所在之山)下,池側(cè)有水口,水滿時流入盤龍江。據(jù)明代《云南府志》載,商山之麓“下有冷泉,名蓮花池,浴之可以去風(fēng)疾”。歷史上池周林木參天,環(huán)境清幽,“五月仲夏,芙蓉爭艷,一池丹霞。”池畔曾有陳圓圓石刻像。
至于陳氏所終,眾說紛紜,一說“清兵平云南,圓圓投蓮花池死,即葬池旁寺中”。
《昆明風(fēng)物志·陳圓圓與吳三桂》中,對陳圓圓的結(jié)局作了如下安排:康熙十七年(1678年)秋天,傳來了吳三桂兵敗并病死在湖廣道衡陽的消息。當(dāng)智瑩把知道的情況告訴陳圓圓后,她若有所思地說:“三十多年的冤孽債算是了結(jié)了。經(jīng)過這些年,我了解到他只不過是一個表面逞強(qiáng),心地險詐,患得患失,反復(fù)無常的小人;在我的心目中,吳三桂早就死了!”又過了幾年,在一個葉落簫瑟的深秋傍晚,陳圓圓正伴著青燈古佛,手持念珠,虔誠誦經(jīng)拜懺時刻,突然傳來了一陣緊急敲門聲,智瑩忙出去一看,原來是總督蔡毓榮親自帶領(lǐng)兵丁,前來查抄吳三桂的珍寶古玩。智瑩立即轉(zhuǎn)身告知陳圓圓,陳馬上打發(fā)智瑩從后門逃走,然后從容走到窗前,遙望著秋水長天,雙手合十,安詳?shù)靥M(jìn)池里。有人在池邊曾下了“花落蘇臺晚照紅,曉鶯啼徹彩云空。滄桑一段風(fēng)流話,憑吊湘波惜玉容”的詩句。
周鐘岳1933年所作《后圓圓曲序》則說:“圓圓之死,或云清兵入滇時沅(陳圓圓)已先卒……或云清兵平滇時,圓圓實從玉林禪師在宏覺寺祝發(fā),法名寂靜,號玉庵。及其葬也,或云在蓮花池旁,或云在曇華寺側(cè)。蓋易代之際,諱莫如深,傳聞異詞,日久難定。”《辭?!芬嗾f:“陳圓圓:晚年為女道士,改名寂靜,字玉庵。”今昆明城區(qū)省博物館西北面的瓦倉莊(原是南城外的一個自然村,舊名瓦村莊,因明代在此建有屯儲軍糧的倉庫,而更名瓦倉莊。)曾有土主廟,明萬歷九年即公元1581年,李贄述職返鄉(xiāng),在昆期間,適值重修此廟,應(yīng)邀為此廟撰寫了《重修瓦倉莊土主廟記》,清初改建為“三圣庵”,據(jù)傳陳圓圓曾在此出家為尼。
金殿,在昆明城北的鳴鳳山(又稱鸚鵡山)上。據(jù)寺內(nèi)《碑記》說,最早的金殿是明萬歷三十年(1602年)仿湖北武當(dāng)山天柱峰金殿,冶銅為殿,供奉“北極真武大帝”,名“太和宮”。后于明崇禎十年(1637年),巡捕張鳳翮和黔國公沐天波將其搬至雞足山(今已無存)。清康熙十年(1671年),吳三桂重建?,F(xiàn)金殿橫梁上有鑄字“大清康熙十年,歲次辛亥大呂月(十月)十有六日之吉,平西親王吳三桂敬筑”,計用銅250噸,系全國銅殿之最大者。殿前柱上有聯(lián):“金殿鳳凰鳴曉月;玉階鸚鵡醉春風(fēng)。”銅殿以磚城墻圍護(hù),名紫禁城。
今金殿廂房中存放有相傳是吳三桂用過的60公斤重的大刀和一把七星寶劍,壁間曾懸有吳三桂與陳圓圓的彩繪畫卷,演繹“沖冠一怒為紅顏”的往事。
猜你感興趣:
1.云南的傳說故事
6.白族的傳說故事
有關(guān)云南的傳說故事
上一篇:云南的傳說故事有哪些
下一篇:云南少數(shù)民族傳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