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五千年歷史典故
《中華上下五千年》是一部把偉大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歷史文化的書,也是影響人們深遠知識的百科全書。那你知道上下五千年歷史典故有哪些嗎?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分享的上下五千年歷史典故,歡迎大家閱讀。
上下五千年歷史典故:趙括紙上談兵
公元前262年,秦昭襄王按范睢遠交近攻的策略,派大將王龁(hé)進攻韓國,占領(lǐng)了野王城(今河南沁陽)切斷了上黨(治所在今山西長治北)和韓國都城的聯(lián)絡(luò).這一來,韓國在上黨的軍隊可就變成了孤軍.
孤軍的首領(lǐng)馮亭對將士們說:“我想與其投降秦國,不如投降了趙國.趙國得到了上黨,秦國一定去爭.這樣,趙國就不得不和韓國聯(lián)合起來,共同抵抗秦國.”
大伙兒全都贊成這個辦法.當時就打發(fā)使者帶著上黨的地圖去獻給趙國.這時候趙惠文王已經(jīng)死了,他兒子即位,就是趙孝成王.藺相如已經(jīng)告退.平原君趙勝做相國.他帶領(lǐng)五萬人馬去接收上黨后回朝,仍然派馮亭為上黨太守.平原君臨走時,馮亭對他說:“上黨歸了趙國,秦國一定來攻打.公子回去之后,請趙王快派大軍來,才能夠打退秦軍.”
平原君回去把所有的經(jīng)過向趙孝成王報告了.趙孝成王非常高興,天天喝酒慶祝,把抵抗秦國的事擱下了.秦國的大將王隨后就把上黨圍住.馮亭守了兩個月,一直不見趙國的救兵.將士們和老百姓急得沒有辦法,只好開了城門,拼著死命往趙國逃跑.馮亭的殘兵敗將帶著上黨的難民,一直到了長平(今山西高平西北),這才碰見趙國的大將廉頗率領(lǐng)二十萬大軍來救上黨,可是上黨已經(jīng)丟了.
廉頗和馮亭會合在一起,正打算反攻,秦國的兵馬跟著就到了,一下子把趙國的前哨部隊打敗.廉頗連忙退回陣地,守住陣腳,叫士兵們增高堡壘,加深壕溝,準備跟遠來的秦軍對峙下去,作長期抵抗.王屢次三番地向趙軍挑戰(zhàn),趙軍說什么也不出來.
兩下里耗了足有四個多月.王想不出進攻的法子.他派人去稟報秦昭襄王,說:“廉頗真是個很有經(jīng)驗的老將,不輕易出來交戰(zhàn).我們老遠地到了這兒,真要是這么長時期對峙下去,糧草接濟不上了.可怎么好呢?”
范睢對秦昭襄王說:“要打敗趙國,讓我先想辦法叫趙國把廉頗調(diào)回去.”
過了幾天,趙孝成王聽到左右紛紛議論,說:“廉頗太老了,不敢跟秦國交鋒,要是叫年富力強的趙括去,秦國這點兒兵馬早就給他打散了.”
趙孝成王便派人去催廉頗開仗.廉頗還是堅守陣地.趙孝成王立刻把趙括叫來,問他能不能把秦軍打退.趙括說:“要是秦國派白起來,我還得考慮.如今來的是王,他不是我的對手.”趙孝成王一聽,特別高興,當時就拜趙括為大將,去替換廉頗.
趙括還沒動身,他母親上了一道奏章,請求趙孝成王別派她兒子去.趙孝成王就把她召了來,要她說一說理由.趙括的母親見了趙孝成王,說:“他父親趙奢臨死的時候再三囑咐,說:‘打仗是多么危險的事兒,戰(zhàn)戰(zhàn)兢兢,處處都得顧慮到,還怕有疏忽的地方.趙括倒把軍事當作鬧著玩兒似的,一談起兵法來,就眼空四海,目中無人.將來要是大王用他為大將的話,我們一家大小遭了災(zāi)禍倒還在其次,怕的是連國家都要斷送在他手里.’我請求大王千萬別用他.”趙孝成王說:“我已經(jīng)決定了.”
公元前260年,趙孝成王叫趙括再帶領(lǐng)二十萬兵馬,到了長平關(guān),代替廉頗,驗過兵符(兩塊可以符合的老虎形的信物,所以“兵符”也叫“虎符”),辦了移交,廉頗回邯鄲去了.趙括統(tǒng)領(lǐng)著四十多萬大軍,聲勢十分浩大.他下了一道命令,說:“秦國來挑戰(zhàn),必須迎頭打回去;敵人打敗了,就得追下去,非殺得他們片甲不留不算完.”馮亭勸止他,把廉頗成心消耗秦國兵馬的用意說了一遍.趙括說:“老頭兒懂得什么?”
那邊范睢一得到趙括替換廉頗的信兒,就打發(fā)武安君白起去指揮王.白起布置了埋伏,故意打了幾陣敗仗,把趙括的軍隊引了出來,切斷了他們的后路.趙括的大軍就成了孤軍.他們守了四十六天,內(nèi)無糧草,外無救兵.趙括給亂箭射死,馮亭自殺,趙軍全垮了.白起叫人挑著趙括的腦袋,命趙軍投降.趙軍已經(jīng)餓得沒有力氣了,他們一聽說主將給殺了,全都扔了家伙,投降了.
白起一檢查投降的趙軍,一共有四十多萬人.
上下五千年歷史典故:完璧歸趙
公元前283年,秦昭襄王聽說趙王得到了當初楚國丟了的“和氏璧”,就派使者去見趙惠文王,愿拿出十五座城來換璧.趙惠文王跟大臣們商量:要想答應(yīng)秦國,又怕上當,要不答應(yīng),又怕得罪秦國;需要派個使者上秦國去交涉.
有個宦官(太監(jiān))對趙王說,他有個門客叫藺(lìn)相如,挺有見識.趙惠文王就把藺相如召來問他.藺相如說,秦國強,咱們?nèi)?,不能讓秦王找借口發(fā)兵打我們.大王把“和氏璧”送了去,要是秦國不交出城來,那就是秦國的錯了.
藺相如又說:“要是大王沒有可派的人,那我就去一趟.”
藺相如帶著“和氏璧”到了咸陽,秦昭襄王得意地坐在朝堂上接見他.藺相如恭恭敬敬地把“和氏璧”獻了上去.秦昭襄王接過來,看了又看,很高興.他還把“和氏璧”遞給左右后宮的美人兒傳著看,大臣們一片歡呼,表示慶賀.
藺相如不見秦昭襄王提起交換城的事.他急中生智,上前對秦昭襄王說:“這塊璧有點兒小毛病,讓我指給大王看.”
秦昭襄王就把“和氏璧”遞給了藺相如.
藺相如拿著“和氏璧”往后退了幾步,靠著朝堂上的大柱子,瞪著眼睛,氣沖沖地對秦昭襄王說:“大王派使者到敝國說是愿拿出十五座城來換它.趙國的大臣們都說,這是秦王騙人的話,千萬不能答應(yīng).可我說,大國的君王怎能不講信義呢!趙王這才齋戒了五天,派我把‘和氏璧’送來.這么鄭重的事,大王卻拿著‘和氏璧’隨隨便便地叫左右女人們傳著看.我看大王沒有交換的誠意.如今‘和氏璧’在我的手里,我寧可把我的腦袋和這塊玉璧在這根柱子上一同碰碎!”
說著藺相如就拿起“和氏璧”來,對著柱子要摔.
秦昭襄王連忙向他賠不是,叫大臣拿上地圖來,指著說:“打這兒到那兒,一共十五座城,全給趙國.”藺相如一想,可別再上他的老當!他就對秦昭襄王說:“趙王齋戒了五天,又在朝堂上舉行了一個很隆重的送玉璧的儀式.大王也應(yīng)當齋戒五天,然后再舉行一個接受玉璧的儀式,我才敢把‘和氏璧’奉上.”秦昭襄王答應(yīng)五天后舉行儀式.藺相如就回到賓館里歇著.
藺相如拿著玉璧到了賓館,馬上叫手下人扮成買賣人,把“和氏璧”包著系在貼身,偷偷地從小道跑回趙國去了.
五天后,秦昭襄王召集大臣們參加受璧儀式.藺相如說:“秦國自從穆公以來,沒有一個講信義的.我怕受到欺騙,對不起趙王,已經(jīng)把‘和氏璧’送回趙國去了.請大王治我的罪吧!”
秦昭襄王聽了大發(fā)雷霆.藺相如面不改色地說:“秦國強,趙國弱.請大王先把那十五座城交割給趙國,然后打發(fā)使者跟我一塊兒到趙國去取‘和氏璧’.”
秦國的大臣們聽了這番話,你瞧著我瞧著你.秦王想:“和氏璧”已經(jīng)歸趙了,就是把藺相如扔到大鼎里去煮也無用了.他只好對藺相如說:“一塊玉璧不過是一塊玉璧,我們不應(yīng)該為了這件小事兒傷了兩國的和氣.”
于是,秦昭襄王恭恭敬敬地招待了藺相如,然后讓他回去了.
上下五千年歷史典故:劉備三顧茅廬
官渡一戰(zhàn),曹軍以少勝多,大敗袁軍,原先投奔袁紹的劉備,又投奔了荊州刺史劉表,得到了兵力上的補充,在新野(今河南新野)駐扎了下來.
劉備從不甘心寄人籬下,現(xiàn)在有了落腳之地就開始圖謀更大的發(fā)展,四處尋訪能輔佐自己建功立業(yè)的賢才.為此,他虛心請教名士司馬徽,司馬徽告訴他:“知曉天下大勢的人,并非是普通的讀書人,而是才能出眾的俊杰之士.本地倒有兩名俊杰,一位是臥龍,一位是鳳雛(chú).臥龍名叫諸葛亮,鳳雛名叫龐統(tǒng).”
劉備憑著漢朝宗室后裔的身份,使得荊州一帶的豪杰名士紛紛歸附于他,其中有個名叫徐庶的人深受劉備的器重.徐庶很感動,也向劉備推薦諸葛亮:“我有個朋友名叫諸葛亮,人稱臥龍先生,他是個杰出的英才,難道不愿見見他嗎?”
劉備一聽臥龍二字,眼睛一亮,忙不迭地說:“好啊!好啊!你趕快把他請來吧!”
徐庶卻說:“不行啊.他這樣的人是不肯自己來的,您只能委屈自己,親自跑一趟了.”
劉備見司馬徽和徐庶都如此推崇諸葛亮,真是思賢若渴,就帶上關(guān)羽、張飛,親自去請諸葛亮.
卻說諸葛亮從小就沒了父母,跟著叔父來到了荊州.叔父死后,他就定居在隆中(今湖北襄陽西)臥龍崗,蓋了座茅屋,邊讀書邊種地,常常把自己比作春秋戰(zhàn)國時的著名人物——管仲和樂毅.這引起不少人的嘲諷譏笑,認為他是癡人說夢,但是司馬徽和徐庶對他的才能和志向確信不疑,因此主動向劉備推薦.
劉備帶著關(guān)羽、張飛兩人,風塵仆仆地趕到臥龍崗,不料諸葛亮聽說后故意躲開了,他們撲了個空.
劉備并不灰心,過了些時候再次前去造訪.這時正值隆冬時節(jié),天氣異常寒冷,半路上忽然風雪交加.張飛打起了退堂鼓,劉備卻非常堅定,頂著風雪艱難地跋涉著,沒想到千辛萬苦地趕到后,卻被告知諸葛亮和朋友一起出門去
了.
一連碰了兩次壁,關(guān)羽和張飛不樂意了.關(guān)羽說:“主公您兩次親自前去拜訪,這樣講禮節(jié)也太過分了吧!只怕那諸葛亮徒有虛名沒有真才實學,才故意避開,不敢見您呢!”
劉備搖搖頭,耐心地勸導(dǎo)關(guān)羽和張飛,終于說服了他倆.
過了一段時間,劉備第三次登門拜訪諸葛亮.這回諸葛亮倒是在家,但不巧的是正在睡覺.劉備見此情形,沒有叫醒諸葛亮,而是靜靜地站在門口,耐心等著諸葛亮醒來.
誰知,劉備這一站足足站了兩個時辰,張飛氣得暴跳如雷,大叫道:“這個諸葛亮也太傲慢了,竟敢讓主公等這么長時間,我去放把火燒了屋子,看他起不起來!”幸好關(guān)羽再三勸阻,才把張飛攔住.
劉備直站得雙膝發(fā)軟,渾身無力,諸葛亮方才醒來.聽書童說劉備已等候多時,諸葛亮連忙穿戴整齊,將劉備迎進屋中.
一見面,劉備就開誠布公地說:“如今漢室衰敗,奸臣當?shù)溃覜Q心復(fù)興漢室,無奈才學短淺,因此特地來請先生指教.”
劉備三顧茅廬所顯示出的誠意,令諸葛亮非常感動,于是誠懇地幫助劉備分析了天下的形勢,指出目前應(yīng)當以荊州為基地,與孫權(quán)聯(lián)合共同對付曹操,到時以漢朝皇室后代的名望,必能得到天下百姓的擁護.到那時,霸業(yè)必成,漢室可興.接著,諸葛亮讓書童拿出一張掛圖,說:“這是我繪制的西川五十四州地圖,可為您成就大業(yè)提供參考.”
這一番促膝長談,兩人都有相見恨晚的感覺.劉備打心眼里佩服諸葛亮的遠見卓識,恭恭敬敬地請諸葛亮出山共謀大業(yè).諸葛亮也為劉備的誠意所感動,答應(yīng)結(jié)束隱居生活,出山相助.“三顧茅廬”的成語就是由此而來.
劉備拜諸葛亮為軍師,并對關(guān)羽、張飛說:“我有了孔明先生,就像魚兒得到水一樣.”
從此,諸葛亮一心一意輔佐劉備,使劉備的勢力一天天壯大起來,最終成為三國時三分天下的一方霸主.
猜你感興趣:
上下五千年歷史典故
上一篇:上下五千年內(nèi)容摘要
下一篇:上下五千年里的好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