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女蕭紅的個人簡介
蕭紅,民國四大才女之一,被譽為上世紀“30年代的文學洛神”。蕭紅短暫的三十一年的人生中,一生都在追求著愛情和自由。下面是學習啦小編搜集整理的才女蕭紅的簡介,希望對你有幫助。
才女蕭紅的簡介
蕭紅(1911年~1942年)中國現(xiàn)代女小說家。原名張乃瑩,曾用筆名悄吟、田娣、玲玲。生于地主家庭,幼年喪母,1928年在哈爾濱讀中學,接觸五四以來的進步思想和中外文學,尤受魯迅、茅盾和美國作家辛克萊作品的影響。因反抗包辦婚姻,1930年離家出走。1932年在哈爾濱與蕭軍相識,并開始為報刊寫稿。1933年自費出版與蕭軍合著的小說散文集《跋涉》。1934年與蕭軍一起到上海,與魯迅交往密切。魯迅為她的《生死場》校閱并寫序言,列入“奴隸叢書”出版。1936年只身東渡日本養(yǎng)病。這時期出版散文集《商市街》、《橋》,短篇小說集《牛車上》等。1937年初歸國。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曾在山西臨汾民族革命大學任教,并隨同西北戰(zhàn)地服務團輾轉(zhuǎn)各地,寫有短篇小說集《曠野的呼喚》,散文集《回憶魯迅先生》和《蕭紅散文》。1940年與端木蕻良同去香港,在貧病交迫中堅持創(chuàng)作,出版中篇小說《馬伯樂》,長篇小說《呼蘭河傳》。1941年12月日軍占領(lǐng)香港,因病重無法回內(nèi)地,次年病逝。代表作為《生死場》和《呼蘭河傳》。她的作品多取材于家鄉(xiāng),以其敏銳纖細的藝術(shù)感受力,樸實細膩的筆調(diào),寫出當時東北鄉(xiāng)村小鎮(zhèn)的閉塞與荒涼,塑造的人物鮮活可愛,風格明麗凄婉,彌漫著憂郁和感傷氣息,為詩化小說的精品。
在東北作家群中,最具藝術(shù)才情的作家是蕭紅。蕭紅的中篇《生死場》,寫東北農(nóng)村人民在沉滯閉塞生活中的掙扎,以及日本帝國主義侵占東北后他們的苦難與走向斗爭。
蕭紅的后期代表作《呼蘭河傳》于童年生活的回憶中描寫北方小城人民愚昧不幸的生活。
才女蕭紅的生平
蕭紅出生于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呼蘭區(qū)一個封建地主家庭,幼年喪母。1930年,為了反對包辦婚姻,逃離家庭,與中學同學同居懷孕后被棄,困于旅館,困窘間向報社投稿,并因此結(jié)識報社的蕭軍,兩人相愛,蕭紅也從此走上寫作之路,兩人一同完成散文集《商市街》。寫信結(jié)識魯迅,1934年到上海找魯迅,并且最終與魯迅相識,同年完成長篇小說《生死場》,次年在魯迅幫助下作為“奴隸叢書”之一出版,蕭紅由此取得了在現(xiàn)代文學史上的地位?!渡缊觥肥亲钤绶从硸|北人民在日本帝國主義統(tǒng)治下生活和斗爭的作品之一,引起當時文壇的重視。魯迅為之作序,給予熱情鼓勵??谷諔?zhàn)爭爆發(fā)后,投入抗日救亡運動,后應李公樸之邀到山西臨汾,在民族革命大學任教。1940年去香港。蕭紅帶有左翼現(xiàn)實主義風格的小說還有一部長篇小說《馬伯樂》,但質(zhì)量不高。她更有成就的長篇是寫于香港的回憶性長篇小說《呼蘭河傳》,以及一系列回憶故鄉(xiāng)的中短篇小說如《牛車上》、《小城三月》。其中長篇小說《呼蘭河傳》被香港“亞洲文壇”評為20世紀中文小說百強第九位。
蕭紅和蕭軍發(fā)表的《生死場》時使用的筆名,另有悄吟、玲玲、田娣等筆名。被譽為“30年代的文學洛神”的蕭紅,是民國四大才女中命運最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傳奇性人物。她出生在黑龍江呼蘭縣一個封建地主的家庭,然而她卻以柔弱多病的身軀面對整個世俗,蕭紅的一生是不向命運低頭,在苦難中掙扎、抗爭的一生,蕭軍的出現(xiàn)直接影響了其命運并引發(fā)她開始文學創(chuàng)作。
才女蕭紅的感情生活
在上海,蕭紅、蕭軍經(jīng)常到魯迅家做客,向魯迅請教。魯迅和許廣平不但在創(chuàng)作上指點他們,還十分關(guān)心他們的生活,像親人一般照顧他們,使這兩個異地青年在上海感受到家庭的溫暖。
正當蕭紅、蕭軍在上海的生活逐漸安定下來,進行文學創(chuàng)作比較順利的時候,二人在感情上卻出現(xiàn)了裂痕。這給蕭紅在精神上造成了很大的痛苦與煩惱,使她情緒低落,直接影響了寫作。
為了求得解脫、緩解矛盾,蕭紅決定用暫時的離別來彌補裂痕。1936年7月16日,蕭紅離開上海,只身東渡日本。
旅居日本,蕭紅過著寂寞、孤獨的日子,但她還是寫出了《紅的果園》、《孤獨的生活》、《王四的故事》、《牛車上》、《家族以外的人》,以及詩歌《沙粒》等作品,并在國內(nèi)的一些刊物上發(fā)表。
1936年10月19日,魯迅先生在上海逝世。噩耗傳到日本,蕭紅悲痛不已,她給蕭軍寫了一封信,在信中寄托了對導師的深切懷念。
1937年1月,蕭紅從日本回國,到上海后便去萬國公墓拜謁魯迅先生的墓,表達哀思。3月,她寫下了《拜墓詩——為魯迅先生》,發(fā)表在4月23日的《文藝》上。
4月,蕭紅至北平,與老友李潔吾、舒群見面。在北平?jīng)]住多久,蕭紅又回到上海,和蕭軍的關(guān)系也有所好轉(zhuǎn),還參加了蕭軍編的《魯迅先生紀念集》的資料收集工作。
1937年7月7日,爆發(fā)了震驚世界的“盧溝橋事變”。8月13日,日軍大舉進攻上海。在上??箲?zhàn)期間,蕭紅、蕭軍不顧危險,積極熱心地幫助日本進步作家鹿地亙夫婦躲過特務機關(guān)搜捕,保護他們安全轉(zhuǎn)移,脫離險境。
9月28日,蕭紅、蕭軍與上海的一些文化人撤往武漢。在武漢,他們結(jié)識著名青年詩人蔣錫金,住進他在武昌水陸前街小金龍巷25號的寓所。不久,東北籍青年作家端木蕻良也搬來與他們同住。
蕭紅、蕭軍與從東北各地流亡到武漢的舒群、白朗、羅峰、孔羅蓀等青年作家積極投身于抗戰(zhàn)文藝活動,并在武漢形成一個很有影響的東北作家群。
面對國土淪喪,民族危亡,蕭紅創(chuàng)作熱情高漲,毅然加入抗戰(zhàn)的文藝隊伍中,揮筆寫下多篇以抗日為主題的作品,《天空的點綴》《失眠之夜》《在東京》《火線外二章:窗邊、小生命和戰(zhàn)士》等散文的發(fā)表,對宣傳推動人民抗戰(zhàn)起到積極作用。此外,蕭紅還參加了胡風主編的《七月》編輯工作,并完成長篇小說《呼蘭河傳》的前兩章。
才女蕭紅的個人簡介
上一篇:蕭紅一生的介紹大全
下一篇:才女蕭紅的生平經(jīng)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