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抹茶道的基本介紹
抹茶源于中國隋朝,興起于唐朝,鼎盛于宋朝,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那么日本抹茶茶道的基本介紹是什么?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日本抹茶道的基本介紹,一起來看看。
日本抹茶道的簡介
日本抹茶聞名國際,最高級的莫過于宇治抹茶,除了可以喝,更多的是用來制作美點。抹茶之香味無可比擬,清新且濃郁,顏色的綠,可算是綠之上品。
抹茶的原料是綠茶,在抹茶的故鄉(xiāng)——日本,由于多年的改良,綠茶已經很少有苦澀的味道了,而經過覆蓋蒸青的綠茶幾乎沒有苦澀味。在綠茶采摘前的20至30天,在綠茶上用毛竹、鐵絲搭起棚架,然后蓋上稻草簾子,四周也用草簾子遮擋得不透陽光,遮光率達到98%以上,這樣栽培的綠茶葉綠素要提高60%,胺基酸提高40%,更加不苦,更加翠綠。
采摘來的生葉當天蒸青(用蒸汽殺青),然后不經過揉捻,直接進入烘焙爐烘干,這樣的大片茶葉干葉稱為荒茶。然后荒茶進入冷庫,在零下保存,以提高葡萄糖成分,更加甘甜。
荒茶在使用前從冷庫里取出,恢復到常溫后進行加工,經過切割,篩選等多道工序后,成為0.3厘米見方的小塊,成為碾茶,碾茶用天然的石磨碾磨成微粉狀稱作抹茶。茶磨是一個極其奇特的設備,用石磨碾磨的抹茶在顯微鏡下顯示被撕裂狀薄片,只有2~20微米(600目~6000目)?,F(xiàn)在也有用氣流粉碎機或球磨機粉碎的,細度均達不到石磨的細度。并且,石磨奇特的溫度是抹茶的最后一道提香工序,經過石磨碾磨的抹茶,帶有海苔和粽葉的香味,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國家調試出抹茶的香精來,它是純天然的。用其他方法粉碎的粉末狀綠茶,被稱為綠茶粉,或者粉末綠茶。由于細度,香氣,顏色的不同,其價格和用途也完全不同。
日本抹茶茶道的文化
抹茶本是漢文化的精粹
抹茶(まっちゃ)是指用天然石磨碾磨成微粉狀的覆蓋蒸青綠茶。抹茶本由漢人發(fā)明,是漢族茶師的智慧結晶,它源于中國隋朝,興起于唐朝,鼎盛于宋朝,至今約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抹茶在唐宋年間曾是最流行的茶道方式,是公卿貴胄、文人雅士的重要社交活動之一??上ё悦鞒?,漢人開始流行泡茶,抹茶的傳統(tǒng)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最終在神州大地上消失。
若非唐宋年間有漢人將抹茶文化傳入日本并在日本本土生根發(fā)芽,恐怕抹茶到今天已徹底消亡了,名副其實地成為“世界文化遺產”。抹茶“重回”中國是在抹茶成為日本國粹之后,抹茶在異國的成名引起了當代不少漢學家的深刻反思,重新激發(fā)起國人研究抹茶在中國形成歷史斷代的原因。導致抹茶在中國消失的原因眾說紛紜。有人說是因為明代的茶葉已從奢侈品變成普羅大眾的日常飲品,茶葉的過剩導致喝茶的成本大大降低。人們覺得再用茶磨輾碎茶葉太費事,不如直接曬干沖泡;有人說是因為漢人傳統(tǒng)的奢侈浪費陋習導致抹茶文化的消失。漢人強盛之時,權貴多以奢侈為風,大把大把地更換茶葉沏茶才顯得主人家的富有和豪氣。向客人奉上抹茶顯得太小氣;還有一種說法,明代權貴以沖泡飲茶為流行之風,社會各階層為迎合權貴的口味,也為了追“時髦”,大家逐漸遺棄了喝抹茶的傳統(tǒng)習慣。
“碧云引風吹不斷,白花浮光凝碗面”。這是唐代詩人盧仝對抹茶的贊美,不知道盧仝泉下有知會有什么感覺。
抹茶今天已成日本國粹
似乎有一個奇怪的定律在不斷重復,不知各位是否有同感。有一天,我們丟棄了自己的文化,我們覺得無所謂,因為我們可能創(chuàng)造了更優(yōu)秀的文化;但當我們聽到日本人把我們丟棄的文化重新包裝再發(fā)揚光大后,我們又大罵自己傻逼、二百五,悔不當初。然后再極力尋找這種文化源出中國的證據,向世界疾呼“這東西原來是我們的”、“這玩意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輿論普遍認為,這文化原來就是中國的”。櫻花、盛唐建筑、茶道、相撲……不計其數(shù)的漢文化,如今已作他人之國粹。與其今天再花百倍的力氣去向世界證明這些文化原本是我們的,當初又何必舍棄它們呢?
九世紀末,中國的抹茶隨遣唐使進入日本。當時的日本上至朝廷下至庶民都視大唐文化為“三個代表”,視為珍寶加以學習、傳承。日本茶人將品茶與宗教哲學、社會道德、品行修養(yǎng)融為一體,把“品茶”與“論道”結合起來,把喝茶(其實用“吃茶”更為恰當)上升到“道”的高度,形成獨具特色的日本茶道。今天,茶道已成為日本的國粹,抹茶已成為日本招待國賓貴客的禮儀之一。
猜你感興趣:
1.日本茶道的步驟
3.日本抹茶道的歷史
6.日本抹茶茶道步驟
日本抹茶道的基本介紹
上一篇:日本抹茶粉功效是什么
下一篇:抹茶的起源地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