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回歸的歷史資料
澳門是一個國際自由港,是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qū)之一,也是世界四大賭城之一,實行資本主義制度。其著名的輕工業(yè)、旅游業(yè)、酒店業(yè)和娛樂場使澳門長盛不衰,成為全球最發(fā)達、富裕的地區(qū)之一。下面學習啦小編分享了“澳門回歸的歷史資料”,一起來看看吧。
澳門回歸
1984年10月3日,鄧小平首次公開提出用“一國兩制”的方針解決歷史遺留下來的澳門問題。1986年,中葡兩國政府開始為澳門問題展開了四輪談判。
1986年,中葡兩國政府開始為澳門問題展開了四輪談判。1987年,兩國
在北京簽訂《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葡萄牙共和國政府關于澳門問題的聯(lián)合聲明》及兩個附件。聯(lián)合聲明說,澳門地區(qū)是中國的領土,中華人民共和國將于1999年12月20日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中國承諾向澳門實行一國兩制,保障澳門人可享有“高度自治、澳人治澳”的權利。
澳門簽訂的條約
把澳門分割出去的條約是《中葡會議草約》和《中葡和好通商條約》,是葡萄牙統(tǒng)治的。
1553年,開始有葡萄牙人在澳門居住。1887年12月1日,葡萄牙與清朝政府簽訂《中葡會議草約》和《中葡和好通商條約》,正式通過外交文書的手續(xù)占領澳門。
雖然從1557年開始被葡萄牙人在明朝求得澳門的居住權,但明朝政府仍在此設有官府,由廣東省直接管轄。直至1887年葡萄牙政府與清朝政府簽訂了有效期為40年的《中葡和好通商條約》(至1928年期滿失效)后,澳門成為葡萄牙殖民地。然而,澳門并不是歐洲國家在東亞的第一塊殖民地,日本長崎才是第一塊。
葡萄牙人最初限定只能居住在澳門南方,1623年,葡萄牙政府委任馬士加路也為首任澳門總督。澳門歷史上以中西文化交流馳名于世,明末清初的西學東漸在地區(qū)上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曾在世界經(jīng)濟的運轉中發(fā)揮重大作用。
澳門回歸日
在后來的四百多年時間里,東西文化一直在此地相互交融,留下了許多歷史文化遺產(chǎn),使澳門成為一個獨特的城市。
澳門自1999年12月20日回歸后,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qū),依據(jù)澳門基本法實行高度自治。在"一國兩制"政策的指引下,澳門的社會和經(jīng)濟方面的特色會予以保留并得以延續(xù)。
澳門的面積很小,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方之一,也是亞洲人均收入比較高的地區(qū)。澳門是一個國際化的都市,幾百年來,一直是中西文化融和共存的地方。
澳門位于我國廣東省珠江口西側,北以關閘為界,與珠海經(jīng)濟特區(qū)的拱北接壤,東隔伶仃洋,與香港隔海相望,西連磨刀門,和珠海市的灣仔、橫琴島隔水相對。
澳門距中山市(石岐)40千米,東北距廣州市145千米,東距香港61千米,西面隔江與珠海市灣仔鎮(zhèn)相望。地處東經(jīng)113°34'47"~113°35'20",北緯22°6'40"~22°13'1"(以東望洋山燈塔為準)。由澳門半島、凼仔島和路環(huán)島組成。
中國人民解放軍進駐澳門十周年慶祝大會
澳門半島為一條狹長的地帶,形狀像是一只靴子,南北長約4千米,東西最寬約為1.8千米,面積9.1平方千米。半島自東北向西南傾斜,與華南沿岸山脈震旦走向相同。東北端以寬約240米的陸地與珠海市相連。長軸線從東北的關閘至西南的半圓形地(媽閣嘴)長約4千米,西北-東南走向的短軸線則從沙梨頭海邊至新口岸最新填海地區(qū)東南角長約2.5千米。半島上有蓮花山、東望洋山(松山)、炮臺山、西望洋山和媽閣山等山脈,其中最高的是松山,海拔93米,其他大都在海拔50~75米左右。半島上除了連島沙洲和附屬堆積地區(qū)較平坦外,大部分是丘陵。半島的東西兩岸地形各不相同,東岸面對大海是外港,風浪較大,因海水侵蝕有不少海崖和海穴,主要有港澳碼頭;西岸岸線較平直,面臨內河是內港,受西江影響而沉積淤塞,沿岸有20多個碼頭,主要是貨運及內河客運;南環(huán)海岸海水較深,堤岸迂回,建有兩座通向凼仔的跨海大橋,東北方部分地區(qū)則已填筑成地。
澳門回歸的歷史資料
上一篇:澳門的歷史資料400字
下一篇:2017年澳門歷史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