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臺灣歷史資料
臺灣歷史資料--名稱的演變
“臺灣”(漢語拼音:Táiwān)一名源于居于今臺南安平的 平埔族 原住民 西拉雅族“ 臺窩 灣”社的社名,意為 濱海之地,并取全稱中的“ 臺”字作為 簡稱。 明朝 萬歷年間官方正式啟用“臺灣”一詞。
右圖上方為“臺灣”名稱的 繁體 漢字正式書寫,在臺灣地區(qū)官方“ 國書”、 文件和 教科書等正式場合中使用;下方的書寫多用于 民間與 媒體。
春秋戰(zhàn)國時期稱臺灣為“ 島夷”; 秦朝稱“ 瀛州”; 三國時期稱“ 夷洲”; 隋朝至 元朝稱“ 流求”。 明朝中期以后民間對臺灣的稱呼很多,如“ 雞籠”(指臺灣北部)、“ 北港”(臺灣西部沿海的通稱)、“ 大員”、“ 臺員”、“ 臺窩灣”(指今臺南安平地區(qū)附近),官方稱為“ 東番”。 鄭成功改稱“ 東都”,后 鄭經改為“ 東寧”。 清朝更名為“臺灣”,并設置 臺灣府,隸屬于福建省,這是臺灣的正式定名。而臺灣由于物產豐富,又稱“ 寶島”。臺灣地區(qū)在部分國際場合的代稱為“ 中華臺北”。
葡萄牙人稱臺灣為“ 福爾摩沙”( Formosa),源于 葡萄牙語Ilha Formosa,意為“美麗之島”,在1950年代前是 歐美對臺灣的主要稱呼。日本古代曾稱臺灣為“ 高砂”、“ 高砂 國”、“ 高山國”。
臺灣歷史資料--區(qū)劃
臺灣地區(qū)現(xiàn)行 行政區(qū)劃為2個省(臺灣省、“福建省”)、6個“ 直轄市”( 臺北市、 新北市、 桃園市、 臺中市、 臺南市、 高雄市),其中臺灣省下轄11個縣、3個市, 省會位于 南投縣 南投市 中興新村;臺灣當局所設的“福建省”下轄2個 縣,“ 省會”位于 金門縣 金城鎮(zhèn)。
“福建省”與臺灣省分別在1956年和1998年將省級政府 職能 精簡,將大部分 省級 政府 機關并入“ 中央政府”以精簡 行政作業(yè),僅保留 象征性工作。
臺北市是臺灣地區(qū)的最高 行政機構所在地,亦是臺灣 政治、 經濟與 文化發(fā)展的中心。
臺灣歷史--文化
臺灣融 合了 明清時期移居的 閩 粵移民和 二戰(zhàn)后來臺的 外省人的 民俗,堪稱 中國 民俗文化的縮影。 春節(jié)、 端午節(jié)、 中秋節(jié)是臺灣的三大 節(jié)日,每逢 元宵節(jié)、 清明節(jié)、 中元節(jié)、 七夕節(jié)等 傳統(tǒng)節(jié)日,民間也有與 大陸相同或類似特色的 慶祝禮俗。此外尚有多項深具 中華文化特色的民俗慶典,如 迎媽祖、 鹽水蜂炮、 平溪放天燈、東港燒王船、頭城 搶孤等。
臺灣 原住民族( 高山族)各 族群有各具特色的傳統(tǒng) 歲時 祭儀文化。
外來影響
日本曾殖民統(tǒng)治臺灣五十年,因而 日本文化對臺灣影響深遠。“ 臺北總統(tǒng)府”、 臺灣大學校園等日據時期 建筑被 保護、 沿用至今, 高雄、 松山、 板橋等地名都移植自 日本, 便當( 盒飯)、 瓦斯( 煤氣)等來自 日語的 詞匯進入 國語, 面積單位“ 坪”(1 坪≈3.3 平方米)也源于 日本。 國民黨 政府遷臺初期大力推行“去 日本化”,強力推行 國語教育,推動 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強化本省人對 中國的認同。 解嚴后, 日本 流行文化在臺灣重新活躍。
臺灣亦深受 美國文化的影響。 美國出于 國家戰(zhàn)略需要向臺灣輸入其 政治文化和 政治制度,而美臺之間密切的 軍事、 經濟、 文化交流促進了 美國 生活方式與 流行文化向臺灣的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