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同源而異”到“殊途同歸”(2)
時間:
袁俐 1由 分享
三
中國畫和戲曲一直以來都具有鮮明的“程式化”的因素,而且這兩種藝術的程式都已趨完整和規(guī)范;同時,這兩種藝術中的程式又都是它們追求“神似”的主要表現手段和方法。中國戲曲和中繪畫的這些程式從根本上說都是生活素材的規(guī)范化,是從生活中提煉出來的,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繪畫“程式”就是將生活中的物象經過藝術提煉,抽象美化而成具有相對獨立形式的藝術語匯;戲曲“程式”也是如此,將生活中的常態(tài)言行舉止進行藝術提煉,經過詩歌化、音樂化、舞蹈化、裝飾化而形成的具有相對獨立形式的藝術語言。因此,這些程式是創(chuàng)造者和觀眾群的參與和同創(chuàng)一種特殊的藝術語言,這種程式化或慣例具有復雜的兩重性。一方面“神似”必須以“程式化”作為必要的“骨架”,而“形似”必須以“摹擬”物作為“骨架”一樣,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而所謂“四功五法”的“技藝”就是“程式”外化的一種表現,奧妙無窮的戲曲程式———作為一種特殊的藝術表現手段,是前輩藝人們對生活深入的體驗、長久以來演員與欣賞者在默契中得以創(chuàng)構的智慧結晶。這也是傳統(tǒng)戲曲所特有的藝術表現風格所必然產生的相應的美學原則,而它反過來又促進了戲曲藝術風格的完美發(fā)展。
正如前述,中國繪畫、中國戲曲與其它中國傳統(tǒng)藝術一脈相承,它們崇尚的是“神似”,也都追求一種獨特的程式美。賦予物象以氣韻、人物以神韻,這種“有規(guī)律的自由行動”的程式化藝術語言,不再是生活中表層的、非本質現象的摹擬和再現,著力表現的是正如黑格爾所言的“有力量的、本質的、顯示特征的東西”。因而在形、神兩方面都獲得獨具的藝術魅力和美學價值。
四
顧愷之提出的“置陳布勢”,南齊謝赫提出的“六法”中的“經營位置”,都是關于繪畫的結構,即繪畫的構圖、章法、布局的論題。唐朝張彥遠更是強調說:“經營位置則畫之總要”,清朝的王昱則也明確指出:“作畫先定位置,次講筆墨”。
可見,中國畫對繪畫的“經營位置”之重視,甚至把它視為首要。戲曲的結構,是指對戲劇中人物的動作情節(jié)作出戲劇性的安排,也稱“布局”、“搭架”等。中國戲曲結構在劇本文學創(chuàng)作、舞臺藝術創(chuàng)作、觀眾想象的三度創(chuàng)造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也是品評鑒賞其藝術成就的重要標準,更是區(qū)別劇本是場上之曲還是案頭之作的重要界石。李漁推崇“獨先結構”,湯顯祖在《玉茗堂批評< 焚香記>》中也說“結構串插,可稱傳奇家從來第一。”不難看出中國繪畫和中國戲曲都非常重視結構安排,甚至把它放在第一位。二者在結構美學追求上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在結構手法上更有許多相通之法。
眾所周知,中國繪畫是以線和點為造型基礎和作畫的技巧手段,并輔之以色和墨,采用以大觀小的散點透視法創(chuàng)造出來的二度空間的造型藝術。中國戲曲藝術的結構也是一種線點式結構,是一種自由時空的線狀結構形態(tài),是一種流動的分場結構,以線串點,以點顯線。
在中國傳統(tǒng)畫論中有“墨到為實,飛白為虛”之說,畫中的形在墨中,神卻在白里,以墨而能入于神。這里的“墨到”之于繪畫是形,而于戲曲就是“聲”或“言”,而“飛白”則是無形、無聲、無言的戲外之意的“審美的妙境”。傳統(tǒng)戲曲的舞臺形態(tài)和傳統(tǒng)詩、書、畫一樣,形象有確定的一面,也有不確定的一面。欣賞過程中,是從確定的一面見出不確定的一面,從而觀眾以自己經驗、想象力及審美標準,把不確定的一面確定化,從單純“空無”舞臺形態(tài)中發(fā)現豐富的內蘊和審美意義。
古人作畫,講究“氣韻自然、虛實相生”,“千山萬山,無一筆是山,千筆萬筆,無一筆是筆。有處恰是無,無處恰是有”。戲曲結構也與此相類,這首先是因為深受中國傳統(tǒng)美學及繪畫藝術陰陽虛實處理手法的影響;其次,也是出于戲曲場面主次
安排的需要。在虛虛實實中布其大局,重視以“空”的“無”給觀眾以“實”的“有”的自由、想象空間。中國傳統(tǒng)戲曲藝術和傳統(tǒng)繪畫、音樂等藝術一樣,都是以“言有盡而意無窮”為其所追求的審美品格。正是在傳統(tǒng)文化觀照下生成的“以歌舞演故事本體寫意性”的演劇觀、虛實相生的審美原則及舞臺假定性質、程式化的表現手段,從而促成了中國傳統(tǒng)戲曲獨特的藝術風格。也就決定了戲曲舞臺形態(tài)體系存在的合理性和若干特性。
正如宗白華先生所言:“由舞蹈動作伸延,展示出來的虛靈的空間,是構成中國繪畫、書法、戲劇、建筑里的空間感知和空間表現的共同特征,而造成中國藝術在世界上的特殊風格。”而中國戲曲藝術以其超然、自由的舞臺時空觀以及虛擬性的舞臺表現完美重合了“虛實相生,無畫處皆成妙境”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審美理想。